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一致性分析*
2022-08-10单康娜石福宏刘茂林吕秋杰李东潇
单康娜,石福宏,刘茂林,吕秋杰,井 晶,李东潇,郝 娜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脑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位居人类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1]。近年来,该病发生率逐年增加,占全部卒中的60%~80%,且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以及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增加国家经济负担以及照护负担[2]。抑制血小板聚集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并将阿司匹林纳入疾病一、二级预防工作。但在阿司匹林治疗期间,出现药物抵抗者占5%~45%,使完全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下降,故会影响该药的治疗效果[3]。因此,为了提高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达到精准性治疗的目的,需要准确识别阿司匹林抵抗情况,采用个体化、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复发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期间。本研究旨在了解阿司匹林治疗现状,分析血小板聚集是否与该药物有关,以期为疾病防治、药物治疗提供支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分为抵抗组和敏感组。抵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9.79±4.68)岁;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5例;酗酒史11例,吸烟史13例。敏感组29例:男21例,女8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0.01±4.72)岁;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4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7例;酗酒史10例,吸烟史12例。同时,选择55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为初发组,5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为复发组。初发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1.12±4.75)岁;基础疾病为高血压20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9例;酗酒史15例,吸烟史1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脑梗死标准[4]。(2)均于48 h内发病。(3)复发者存在陈旧性神经功能缺损。(4)无进展性卒中。(5)无药物过敏。(6)对研究的目的、内容知情,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近期服用非甾体、华法林等影响血小板聚集药物。(2)心源性脑梗死。(3)有凝血异常、出血倾向及血液系统疾病。(4)近期曾有严重创伤、大型手术。(5)伴恶性肿瘤、肝肾异常。
1.3 检测方法
1.3.1 仪器试剂 全自动血小板聚集分析仪(PACKS-4型,美国Helena公司),二磷酸腺苷5.0μmol/L,花生四烯酸500μg/mL。
1.3.2 血小板聚集 采集复发及初发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2 min,500 r/min,留取上层富血小板血浆250μL(观察管),再离心10 min,3 000 r/min,留取上层贫血血小板血浆500μL(对照管),于观察管分别置入浓度0.5 mg/mL花生四烯酸、10μmol/L二磷酸腺苷各25μmol/L、10μL,统计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花生四烯酸作用下,血小板聚集率超过20%,或在二磷酸腺苷作用下,其聚集率超过70%。若低于上述标准,即为敏感。
1.3.2 血小板活化 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留取50μL工作液置于观察管,抗凝全血混匀,溶血后添加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混匀,离心5 min,丢弃上清液,再添加PBS,混匀,测定血小板活化敏感性。
1.4 观察指标
(1)比较复发组、初发组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聚集情况,统计阿司匹林抵抗发生例数。(2)比较抵抗组、敏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情况。(3)比较抵抗组、敏感组血小板活化情况,即统计血小板单核细胞、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聚集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发组、初发组具体血小板聚集及阿司匹林抵抗情况
复发组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下血小板聚集及阿司匹林抵抗率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复发组、初发组具体血小板聚集及阿司匹林抵抗情况
2.2 抵抗组、敏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
抵抗组花生四烯酸诱导率、二磷酸腺苷诱导率均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抵抗组、敏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s) %
表2 抵抗组、敏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s) %
组别抵抗组(n=30)敏感组(n=29)t值P值花生四烯酸诱导率27.16±3.59 11.89±2.54 26.045<0.001二磷酸腺苷诱导率84.36±4.12 60.95±4.70 28.327<0.001
2.3 抵抗组、敏感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情况
抵抗组血小板活化率均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抵抗组、敏感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情况(±s) %
表3 抵抗组、敏感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情况(±s) %
组别抵抗组(n=30)敏感组(n=29)t值P值单核细胞率29.89±2.49 7.84±1.36 58.081<0.001粒细胞率28.43±3.96 9.20±1.51 33.788<0.001淋巴细胞率27.10±3.86 8.56±1.30 33.867<0.001
3 讨论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明显进步,脑梗死死亡率有所下降,但疾病复发率及残疾率也随之升高。其中疾病复发是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每年脑梗死复发率在4%~14%,疾病早期复发率超过30%,预后不佳,病死率高[5]。目前,关于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报道较多,而关于阿司匹林抵抗及血小板聚集是否会影响疾病复发,可进行研究。一般脑梗死患者治疗结束后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并将其作为疾病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且应用最为广泛、研究报道最多[6]。但该药物应用日益广泛,研究报道不断增加,药物抵抗成为影响疾病预后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为本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提出挑战。一般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机制复杂,确切原因尚未明确,是由多因素作用所致,例如药物剂量、用药依从性、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等因素,均会降低阿司匹林远期效果,导致该药抵抗性的产生[7-8]。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阿司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同时也是防治脑梗死的必要环节,此时产生药物抵抗性,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9]。本研究结果显示,复发组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及阿司匹林抵抗率高于初发组,提示复发疾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且阿司匹林抵抗发生风险增加。由于疾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胶原组织充分显露,血小板逐渐粘附在内皮细胞,促使血小板活化、聚集,伴随血栓形成。而药物抵抗及血小板聚集可能是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因素,通常对阿司匹林敏感患者,服用50~75 mg/d小剂量药物即能达到治疗目的。若对药物不够敏感,即使加大药物剂量,也无法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抵抗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敏感组,血小板单核细胞、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聚集体活化率高于敏感组,提示疾病复发患者若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其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加,而且血小板活化性升高,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由于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作用欠佳,极易发生脑血管事件。通常阿司匹林是通过促使环氧化酶(COX)-1失活,阻断血栓素A2合成途径,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部分患者出现COX-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现象,使COX-1蛋白结构被破坏,故会下降该药物敏感性。同时,患者COX-2表达水平不一,若体内炎性表达升高,有核细胞内COX-2表达水平增加10~20倍,而阿司匹林对COX-2的抑制作用较低,所以会产生药物抵抗性[12-13]。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有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均会影响药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因此,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通过监测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活化等变化情况,评估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为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以此改善其预后[14-18]。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抵抗以及血小板聚集是影响脑梗死复发及治疗的危险因素,而且两者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与患者预后有关。因此,阿司匹林防治脑梗死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小板聚集过程,适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