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架构分解
2022-08-10刘红升李晨曦
刘红升,李晨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本科生培养模式逐渐显现出不合时宜之处,亟待通过改革不断加以完善。部分高校已围绕本科生培养模式开展各种有益探索,导师制便是一种颇受关注的培养模式。导师制可以溯源至14世纪牛津大学威廉·威克姆主教在他建立的新学院中所创设的“付薪导师制”,由于其培养效果非常好而被誉为牛津大学“皇冠上的璀璨宝石”,并被世界诸多国家的高等院校效仿。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高校也开始大规模试行并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然而,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导师制培养模式效果颇佳不同,本科生教育实践中导师制培养模式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引起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近年来,为有效应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管理问题,诸多高校纷纷创建公共管理类学院,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以期培养出公共管理人才,满足公共管理实践需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也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为了探索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道路,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将导师制培养模式应用于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并且成为该领域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与焦点。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部分学者也开始围绕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展开研讨,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也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然而,客观地说,我国高校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仍然不完善、不成熟,还没有形成较为经典的培养模式,部分高校的成功经验也面临着难推广、难普及的尴尬境况,这也是教育界和学术界亟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从整体上看,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存在一个基础框架,该框架是由多个既相互区分又紧密联系的基本要素所组成;从理论上看,该框架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需要根据客观情境与条件进行优化。因此,文章拟构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础框架,重点分析和解读其构成要素及内在关系,并基于实践经验,提出实施建议,以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一、文献综述
(一)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所谓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就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其在某个方面充分发展的特殊需求,为其配备专门导师,对其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1]。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与完善,在培养实践中也衍生出项目型、实验型、课程型、社团型、全人生指导型等多种细分类型[2]。尽管不同类型的本科专业导师制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也可以对本科生某个方面的素质提升和能力强化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并且已经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有学者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剖析了“综合导师制”在具体实施中所面临的困境,介绍了“项目导师制”的基本内涵及实践途径,发现“项目导师制”既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提升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3]。尽管如此,也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目标定位不明确;二是大众教育与精英培养之间有冲突;三是运行机制不健全[4]。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还发现,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一是有方案、有制度,但未能落实;二是缺乏针对导师的监督机制;三是缺乏针对导师的激励机制;四是导师指导频度偏低、内容笼统、形式单一;五是导师和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主动性不强。还有学者指出,由于存在对导师职责求全责备、指导机制过于松散、对导师的激励不足、对主体的督促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学生对导师制实施成效的满意度一般,实际评价内容趋于消极,整体实施成效不佳,最终陷入制度低效的困境[5]。
为了防止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流于形式,或者陷入低效的困境,部分学者围绕本科专业导师制的实施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解决措施。例如,有研究认为,要助推本科专业导师制走出困境,当务之急是应秉持重点培养学生理性、智慧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和个性化自由发展的价值原则,以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为现实起点,恰切定位和重新构建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合理前提,从而为提升导师制的有效性扫清障碍[6]。由于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条件、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不尽相同,因此其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困境及出路势必存在差异,需要区别对待。
(二)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一些高校的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也引入和实施了导师制培养模式,这为相关学者开展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经验借鉴。纵览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学者对于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第一,尚存问题与对策建议。该类研究的成果颇多,观点纷呈,所占比例也最大。例如,有学者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其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7]。有学者以社会保障专业为例,探讨其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度构建要求[8]。还有学者认为,虽然导师制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能够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导师制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却普遍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师生不够主动、师生沟通较少、指导作用有限等问题[9]89。对于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目标不清、流于形式等问题,有学者认为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机制、常规性校政合作和实践指导的双导师制来解决[10]。
第二,培养模式。为实现某个或某些既定目标,部分学者针对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提出了更为具体化的培养模式。例如,有学者结合其学校特色、师资力量、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全面导师制为基础,提出科研与应用“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兼顾和达成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双重目标[11]。另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务必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根据国情、地情、校情,建立“开放、交叉、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全程导师制,注重跟踪指导,注重考核,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12]。无论哪种培养模式,均应先满足或具备某些前提条件,以既定目标为导向,注重过程,才能保证其培养效果。
第三,指导内容。关于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下导师指导的内容,相关学者的观点比较相似,普遍认为导师应在多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有学者认为,导师应在思想、学习、科研、生活、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为本科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成才。有学者认为,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导师应在学习、生活、思想和就业等方面给予全程指导[13]。可见,关于指导内容,尽管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在总体上保持着高度一致性,均呈现出全方位培养和全过程培养的特点,这对于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第四,培养过程。关于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下导师培养的过程,相关学者的看法差异较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学者探索和构建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由4个环节构成,并分别由不同类型的导师来具体负责。具体而言,这4个环节及其负责导师如下:一是专业实训环节,由模块导师负责组织;二是专业拓展环节,由社团导师负责指引;三是科研训练环节,由论文导师负责指导;四是学科竞赛环节,由项目导师负责带领[14]。另有学者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提出科研与应用“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4个阶段,依次是导师引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方向和目标定位、目标实现和循环反馈。可见,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是一个包含多个不同环节的动态过程,每个环节均涉及导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每个环节均对应两大主体的互动内容,这为分解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提供了参考。
第五,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有学者围绕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展开了探讨。例如,为了促进本科教学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有学者提出了优化师生互选机制、鼓励年轻教师加入、建立良性学术梯队、丰富师生交流方式、建立师生亲密关系等建议[9]91。另有学者基于对某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的考察,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双向选择来匹配师生,构建了一种基于师生心灵互动的新导学关系[15]。可见,师生间的导学关系是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构建和完善师生关系是实现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
综上,作为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虽然呈现出较良好的态势,研究范围也较广泛,涉及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概念、过程、内容等多个方面,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但是,已有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研究着力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尤其是还没有勾勒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二是未能基于相关理论分解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及内在关系。三是未能就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如何实施导师制提出建议。因此,文章首先从整体上构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础框架,然后具体分析该框架所包含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最后基于试点经验提出实施建议。
二、基础框架与要素分解
(一)基础框架
参考国内外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公共管理本科专业的独有特点,通过课题组成员多次研讨,文章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基础框架。
概括而言,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础框架共包括培养目标、核心主体、关键活动、基本规范、综合考评、配套奖惩六大类构成要素。六大类构成要素之间有区别: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核心主体是能动性要素,主要包括导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关键活动是行为性要素,主要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且偏重于导师在思想、学业、科研、就业、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基本规范是约束性要素;综合考评是保障性要素;配套奖惩是激励性要素。
六大类构成要素之间也有联系:培养目标是核心主体开展关键活动的指向;基本规范是核心主体开展关键活动的标准;综合考评是核心主体开展关键活动、实现培养目标的保障;配套奖惩则是激励核心主体开展关键活动、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同时也是对核心主体实施配套奖惩的重要依据。
图1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基础框架
(二)要素分解
1.培养目标:导向性要素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共管理问题尤其需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人才来分析和解决。这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明晰了目标,即努力培养“理论+实践”均衡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然而,由于公共管理领域宽广、问题复杂,许多高校公共管理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两手都要抓,只有一手硬”的现象:理念上都知道理论和实践都要抓,但实际上却只有理论教学这只“手”抓得够硬,实践教学这只“手”或形同虚设,或有心无力。无论是高校教育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学实践者,或是相关问题研究者,均已经意识到该问题,并且从不同角度切入,以解决该问题。实际上,无论是哪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等均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因此,导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要清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应该如何实现它。可见,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使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导师制培养模式基础框架的导向性要素。
2.核心主体:能动性要素
人才培养必然涉及培养者和被培养者(潜在人才),教师是最主要的培养者,学生是被培养者(潜在人才)。在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基础框架中,导师和学生是两大核心主体。在现实中,相对而言,导师是主动型主体,学生是被动型主体,二者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不同。同时,导师还是主导性主体,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这意味着,对于导师的选择和确定,需要考虑周全。
具体而言,在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中,以下问题需要慎重考虑。一是什么样的教师适合做导师,即导师资格问题。通常可以从教师的专业背景、从业经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综合衡量。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确定导师,是随机分配,还是双向选择,或是让学生自由选择,均需要视情况而定。三是什么时间确定导师,是大一就确定,还是大二再确定,或是大三才确定。这些分别对应全程导师制和高年级导师制,且各有利弊,需仔细考量。四是导师来源的确定,是否聘请校外导师、校内外导师的比例等均需确定。校外导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弥补校内导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加强校外实践型导师的指导也是一些高校补强人才培养短板的重要途径。五是成立导师团队,开展业务交流,发挥专业导师团队的优势,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六是如何平衡师生比例。由于师生比通常会直接影响指导方式的选择和培养质量,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究竟选择何种配比形式。
此外,学生是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中不可忽视的核心主体。以学生为本,也是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中理应切实秉承的基本理念。作为导师的指导对象,学生经常被视为被动型主体。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现代教育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要,但却颇为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否、发挥程度的高低等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能受到是否具有导师选择权、师生信息是否对称、师生沟通是否有效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学生没有选择导师的权利,或者对导师的相关情况不够了解,或者缺乏与导师交流沟通的渠道,那么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能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效果。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务必高度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关键活动:行为性要素
职责界定模糊是导师制培养模式中较常见的问题,即导师具体要在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其后果是导师可能会不知所措或无所适从。因此,明确界定导师的职责范围和内容是完善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具体而言,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中导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一,导师应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更需要导师在思想上给予关注,加以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其品行。第二,导师应在学业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即导学。从学生选课,到学生规划学业,再到疑难问题的解决,均需要导师加以指导。第三,导师应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即导向。无论是考研,还是择业,或是就业,学生均需要导师给予指导。对于有科研需求的学生来说,在科研实践、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更需要专业的导师来带领其入门,指引其入道。第四,导师应在社会实践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实践能力。第五,导师应在生活上对学生加以指导。
上述各方面是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中非常关键的指导活动,也是导师的职责范围和内容。上述各项指导活动自然会涉及另一个问题,即指导的频率问题。全方位的指导活动与其指导频率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制约关系,即指导活动的项目制约着指导活动的频率。具体到某项指导活动来说,并非指导频率越高越好,而是要有一个合理范围。加之导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无限次地指导学生,否则可能会导致导师负担过重、学生主动性弱等问题。
同时,作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核心主体之一,学生在关键指导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不可将自己放置在被动地位。第一,学生应充分了解各位导师,以便能够匹配到合适的导师。第二,学生应主动联系导师,将自己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反馈给导师,以便获得导师更专业的指导。第三,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科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在导师的监督和引导下执行计划、实现目标。第四,学生应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切不可偷懒或拖延。
此外,两大核心主体之间的互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活动。例如,导师采取的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导师与学生之间开展的学术交流,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等,均是导师制培养模式中的关键活动。所以,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务必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4.基本规范:约束性要素
所谓的规范,是可以使导师和学生的活动更加科学、理性、有效的规则和范例的统称。换言之,规范是为主体约定或规定的行为标准,它对主体的思维和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下,导师和学生的行动均应有明确的标准。规范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明确的标准将两大核心主体的行动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规范的前提是导师和学生两大核心主体的职责已经明确。规范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针对主体理应开展的活动,应指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范的形式非常多,但是主要应体现为工作细则。这些需要高校层面和学院层面联合相关专家,经过商议和研讨才能确定下来,从而使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需要强调的是,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下导师指导规范应遵循分类制定的原则,根据导师不同的类型,制定不同的规范。本科专业导师制是一种全方位的培养模式,根据指导活动所属模块或领域,导师可以划分为学习导师、学术导师、实习导师、实践导师、素质导师、心理导师、生活导师等。由于各类导师的职责范围不同,所开展的指导活动不同,所以需要分门别类的规范来指导他们的指导行为。本科专业导师制是一种全过程的培养模式,培养过程涵盖的每个环节,均应有相关的规范来约束相关的活动。如导师来源(校外和校内)的确定、导师资格(学历和职称)的评定、师生关系确定的方法和流程、指导的时长和频次、师生之间的互动、导师之间的协作、指导效果的评价、导师绩效的考核、导师工作量的转换、导师的奖惩等,均要有详细的标准或指标来作为依据,以此来加以约束。此外,导师指导规范的制定还应遵循弹性原则,即根据主体规模和时间阶段等制定不同的规范。
5.综合考评:保障性要素
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培养模式,对核心主体关键活动的开展情况与效果进行综合考评是培养模式达成既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这意味着,建立和健全综合考评制度是保障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得以成功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在现实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综合考评机制是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常见弊病。这导致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或流于形式,或不伦不类,或不了了之。因此,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核心主体为对象,以关键活动为内容,以基本规范为标准,建立和健全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督促导师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目标顺利实现,还可以促进导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
同时,学生作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核心主体之一,也需要有相关的考评指标体系来约束和督促他们在每个方面、每个环节的行为,以确保导学的教学相长,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具体而言,可以借鉴和引入过程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业、实践、科研、实习、择业等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通过专家打分法,计算出综合得分,作为其本科阶段的过程得分,并与毕业条件挂钩,以使其更加重视、加倍努力。
6.配套奖惩:激励性要素
奖惩分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原则。基于综合考评结果,施以配套奖惩,是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激励性要素。作为导师,应享有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权利;作为学生,应享有通过优异表现获得奖励的权利。二者均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激励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实中,缺乏必要且科学的配套奖惩制度是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无法达到预期成效的原因之一。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是发挥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优势的必要条件。综合考评的结果必然是奖惩的依据,物质和精神、奖金和荣誉可作为奖励的形式,奖惩记录可作为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依据。
三、结语与建议
随着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逐渐成为诸多高校广泛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开始关注并引入导师制培养模式。尽管部分学者已围绕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展开探讨,但是鲜有研究聚焦于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础框架和构成要素。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通过多次研讨,文章构建了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基础架构。该架构具有全面、系统、清晰、合理等特点与优势,初步保障了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该架构共包含六类构成要素,且各类要素之间既有区别,即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核心主体是能动性要素,关键活动是行为性要素,基本规范是约束性要素,综合考评是保障性要素,配套奖惩是激励性要素。同时,各类要素之间又有联系,即培养目标是核心主体开展关键活动的指向;基本规范是核心主体开展关键活动的标准;综合考评是核心主体开展关键活动、实现培养目标的保障,为配套奖惩提供了依据;配套奖惩是激励核心主体开展关键活动、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上述理论研究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施及推广提供了参考与指导。
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特色、资源、师资、生源等具体条件,课题组在公共管理本科专业试行了上述导师制培养模式。基于课题组成员的经验交流与总结、相关专业学生的效果评价与反馈,认为所构建的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有较强的可行性,并向其他高校提出如下实施建议。第一,明晰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导师和学生两大核心主体的指导与学习均有明确、清晰的方向。第二,采取富有弹性的师生匹配模式,保障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导学关系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第三,采取全过程指导,保障学生从大一开始便获得归属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内部的向心力。第四,采取全方位指导,确定关键性活动,使学生无论在学习与科研上,还是在思想与心理上,或是在考公务员与考研上,均能得到帮助和提高。第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制定和完善基本规范与制度,保障关键活动有依据,导学行为有标准。第六,根据关键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两大核心主体的导学行为进行反馈。第七,基于绩效考评的结果,面向两大核心主体,建立奖惩制度,以激励其积极性,形成管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