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2-08-10荆杰
荆杰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医院骨二科,山东淄博 256400)
胸腰段脊柱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多由交通事故、摔倒等因素所致,可引起腰痛、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1-2]。手术是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重要方法,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其通过在伤椎相邻椎体内置入椎弓根螺钉,能固定2个脊柱运动单元,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改善椎体高度,为伤椎恢复创造良好条件[3]。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虽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术中操作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大,且患者术后易出现运动单元丢失的现象,影响腰椎功能恢复。近年来,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被逐渐应用于临床中,其仅单纯固定骨折椎体与邻近1个正常椎体,能有效简化术中操作,减轻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但该手术方式能否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仍有待临床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对象,旨在分析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36.58±4.13)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5±1.49)kg/m2;骨折原因:19例交通事故,14例高处坠落,8例摔伤; 骨折椎体:4例T11,17例T12,15例L1,5例L2。观察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36.63±4.18)岁;体质量指数18~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8±1.52)kg/m2;骨折原因:20例交通事故,13例高处坠落,8例摔伤;骨折椎体:5例T11,16例T12,14例L1,6例L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获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2)依据AO分型分为A1、A2、A3型;(3)均为单侧终板塌陷;(4)骨折至手术时间<2周;(5)精神状态良好;(6)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肝肾功能不全;(2)邻近2个或多个椎体骨折;(3)存在凝血功能障碍;(4)椎体压缩程度>1/3;(5)病理性骨折。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伤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予以患者全麻,取俯卧位,垫空腹部,体位摆好后,先给予伤椎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以伤椎为中心于后正中作8~10 cm切口,逐层切开后,沿筋膜表层向外游离至多裂肌及最长肌肌间隙,筋膜切开后,用手指分离至关节突关节囊;用电刀剥离显露上关节突外侧与横突交界处骨面,将椎弓根螺钉以横突中点方法置入,先在伤椎上椎体椎弓根及下椎体椎弓根两侧置螺钉,之后再在伤椎段置螺钉,待钛棒安装后,将伤椎撑开至正常高度后锁紧螺帽,行提拉复位,之后逐层缝合切口。
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予以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垫空腹部,体位摆好后,先给予伤椎手法复位,复位满意之后同对照组方法入路,沿着骨折椎体及邻近椎体作5~7 cm切口,正常椎体置螺钉方向保持于上终板平行;若上终板骨折,骨折椎螺钉尾端倾斜5~30°,避开骨折面;若下终板骨折,骨折椎置螺钉方向需与上终板平行,均使用固定螺钉;确定螺钉位置良好后安装钛棒,将伤椎撑开至正常高度后拧紧螺帽,提拉复位,之后逐层缝合切口。
两组术后均接受常规抗感染等治疗,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相关功能锻炼。两组均随访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
(2)椎体恢复情况: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拍摄患者伤椎X线片或CT片,测量其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
(3)腰椎功能: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标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共同进行评价,其中JOA评分总分29分,得分越高越好;ODI评分总分50分,得分越低越好。
(4)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神经损害、内固定松动等。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固定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固定后引流量(mL)住院时间(d)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98.63±8.74 124.58±10.36 12.259 0.000 148.96±10.57 223.14±13.67 24.488 0.000 58.63±6.21 134.25±11.58 36.850 0.000 10.31±1.48 15.36±2.13 12.467 0.000
2.2 两组椎体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椎体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椎体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椎体前缘高度(mm)术前 术后6个月伤椎Cobb角(°)术前 术后6个月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14.35±2.61 14.27±2.54 0.141 0.889 23.96±2.77 23.58±2.69 0.630 0.530 21.36±3.21 20.97±3.38 0.536 0.594 7.65±1.13 8.03±1.22 1.463 0.147
2.3 两组腰椎功能比较
两组术前JOA评分、OD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椎功能比较[(±s),分]
表3 两组腰椎功能比较[(±s),分]
组别JOA评分术前 术后6个月ODI评分术前 术后6个月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12.78±2.04 12.83±2.07 0.110 0.913 22.69±2.87 19.57±2.54 5.213 0.000 32.96±3.85 33.11±3.92 0.175 0.862 11.25±2.13 14.85±2.32 7.319 0.000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出现4例切口感染、1例神经损害、3例内固定松动,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8/41);观察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
3 讨 论
胸腰段为脊柱活动转换区域,相较于脊柱其他节段更易受到损伤,交通事故、摔倒等直接或间接暴力冲击均可促使胸腰段脊柱发生骨折,导致脊柱正常序列被破坏,并会压迫脊髓及周围神经组织,诱发腰痛、活动障碍等[4-5]。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为当前临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重要术式,具有复位、固定效果好等优势,能尽快恢复脊柱功能,降低脊柱骨折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但该术式存在单节段、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关于哪种内固定方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更高,临床仍对此存在一定争议。
既往,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较为常用,其固定效果备受临床认可,能迅速恢复伤椎高度,减轻腰痛等症状,且有利于纠正脊柱生物力学,促进脊柱功能恢复。但长期应用该术式发现内固定长度增加会使受力增高,从而增加椎弓根螺钉断裂风险,且多固定1个单元会增大邻近节段应力,使退变风险升高。复位固定并非融合手术,后期还需取出内固定,双节段内固定取出后椎体高度丢失及后凸角度增加更为明显,存在一定邻近椎间隙继发性塌陷的风险。
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所需暴露范围较小,手术切口相应缩小,有利于减少术中周围软组织剥离,减轻机体损伤,故出血量、并发症少,术后机体恢复速度较快[6]。同时,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仅需对邻近1个运动单元进行固定,既可以帮助伤椎恢复原有高度,纠正脊柱生物力学异常,还可以减少运动单元的丢失,以便于后期腰椎功能复常[7-8]。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还可以分散邻近节段应力,降低邻近节段退变风险,且能减少内固定取出后椎体高度丢失。此外,内固定后脊柱上方重量需经钉棒系统向下方传导,而该方式内固定后连接棒较短,有助于减小力矩,故钉棒断裂风险更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固定后引流量均更少,术后6个月JOA评分更高,ODI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加快患者椎体功能尽快恢复,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经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加快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