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产地悖论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2-08-10张喜才丁颖哲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预冷冷库产地

张喜才,丁颖哲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北京 101149)

一、引 言

我国是大国小农,农产品总量大、产地分散、生产规模小。在大规模、远距离农产品流通体系下,冷链物流网络是保障农产品品质、减少产品损耗的重要支撑。冷链物流是包括产地预冷、仓储、运输、配送、零售全过程的供应链系统。产地冷链是提升生鲜农产品品质和有效降低损耗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质量兴农战略和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的重要支撑。产地预冷是冷链物流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薄弱环节。201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加快产地冷链物流发展,鼓励产地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并配套财政资金扶持产地冷链发展。2020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支持河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万个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产区新建或改建1.4 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规模将超过600 万吨。2021年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全国范围内支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短板。尽管如此,产地冷链依然是制约冷链物流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格局以小农户为中心,然而由于冷链投资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及机会成本等制约,导致小农户对产地冷链参与度不高,生鲜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如此,由于产地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现代供应链发展的需求,县城及以下的乡村作为生鲜农产品供给的主力军和主产区,存在农户种植地分散,种植标准不规范,产地冷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并带来的生鲜农产品的腐坏、贱卖、滞销等问题。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很难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在河南、河北、宁夏、内蒙古、甘肃等地调研显示,超过70%农户未参与产地预冷或采用浸入和喷淋等传统预冷方式,且不在意生鲜产品后续流向和最终购买者满意度,对冷链的投建持无所谓或消极态度;在冷链覆盖的产区,冷链设备使用和有效率也不高。在大国小农的背景下,呈现出“产地冷链薄弱,加大政策扶持,农户未采用冷链,进而导致产地更弱”的产地悖论。本文以小农户为视角,系统分析了产地冷链悖论的产生机理和内在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农产品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关注的焦点,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将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冷链物流作为现代全球食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Panetto等,2020)。随着消费者饮食多元化、营养化及农业转型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冷链行业迅速发展,行业产值超过4 000亿元。但由于行业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完整而独立的生鲜农产品冷链体系(张喜才等,2021)。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链”,各环节均需要具备连贯性,任何环节的温度失控、时间或距离的紊乱都会妨碍生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从冷链产业链视角来看,冷链仓储物流的源头是产地批发市场和田头市场,这是整个冷链的薄弱环节,也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最先一公里”包括农产品从产地采摘后到移交物流运输之前的初加工全过程,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正逐步形成政府产地冷链政策为支撑,农户、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第三方物流、工商资本等参与的发展态势(周冲等,2018;马小龙,2020;陈英华,2018)。

首先,由于冷库建设兼具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部分属性,基于“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周冲等,2018),小农户参与产地冷链是其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大多数农户仍在常温状态下进行生鲜产品的采摘与初加工,农户采用这种手段的代价是付出高比例损失,原因可能是农民的收益难以承担冷链的成本。其次,相比综合实力较弱的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具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能力,参与产地冷链意愿较强,但存在规范性欠缺、可持续性较弱和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杜志雄,2021);再次,社会化服务组织(包括公益性大型批发市场)资金、技术等要素呈现由粮食产业为中心向果蔬产业集群聚集的趋势,通过搭建公开信息平台,凭借服务模式成熟、机制灵活的高水平服务推动农产品冷链全产业链系统整合和专业分工,但易造成社会化服务组织“亲大户、排小农”(马小龙,2020);最后,依托国家政策及自身逐利性,工商资本对生鲜农产品初加工投资成为热潮,以顺丰冷链、苏宁冷链和京东冷链为首的第三方物流凭借技术与人才等优势,开拓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市场,创新“互联网+产地”、冷链前置仓等商业模式,兼顾产地冷链物流风险及经营成本等。

现阶段,一个普遍的观点是造成生鲜农产品“最先一公里”落后的关键因素是产地冷链基础设施落后。由于缺乏冷库等设备,农户大多采用传统冰块保鲜甚至常温储存,为了生鲜产品卖相,有的菜农通过深井水清洗浸泡和化学方式硬性达成保鲜目的,使生鲜产品产生安全隐患;在冷库覆盖的产区,现有冷库设备陈旧、科技含量低,难以同时满足常温称重、低温预冷分级、冷藏冷冻储运的要求,难以覆盖产地冷链初加工全过程(张喜才,2020)。由于源头冷链缺失,果蔬“最先一公里”的各环节易出现冷链脱节现象,温度上的较大变化导致果蔬的仓储和运输过程腐烂风险加大,易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由此造成的损耗高达15%~20%,年均约浪费1 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张喜才等,2021)。我国是典型的东亚小农国家,小规模农户是生鲜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格局中心,只有发展覆盖更多数小农户和多品类生鲜农产品的纵向一体化产地冷链才能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并有效减低冷链损耗(黄宗智,2018)。

冷链物流设施是具有公益性的流通设施,由于外部正效应的存在,无法通过市场自发调节达到冷链资源的有效配置(李昌兵等,2017)。一方面,冷链设施初始投资大且经济回收期长,仅靠市场运作会导致总体投资不足、区域供给失衡、产品安全及应急保障等市场失灵问题。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弥补由于农产品周期性带来的冷库闲置、运营和管理风险(张喜才,2019),“看得见的手”的积极作用能够改变农村冷链设施发展无序、中间商牟取暴利的现象,依据发展阶段不同选择恰当的补贴模式提升农产品生鲜度及农户盈利水平(熊峰,2015)。因此,国家政策连续五年聚焦农产品产地冷链,提出补齐“最先一公里”短板,并发布多项食品加工项目和财政补贴政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设更多“田间地头型”冷库。

从政策效果看,生鲜农产品产地冷库容量明显增加,山东、广东、河南等大型生鲜产区成为冷链企业聚集地。然而我国每年仍约有上亿吨流向市场的生鲜农产品由于冷库和冷藏车设备的使用不足,在采摘和运输过程受损或致病菌(Graça 等,2017)。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冷链的可用性和有效利用明显弱于发达国家,表现为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低、供应链价格不稳定、分配机制不合理等,同时,发展中国家冷链还存在设备维护困难、使用率和经济效益低,冷链技术普及率低且速度较慢等问题(Degli Esposti等,2018)。实际上,农业转型的驱动力不仅有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还需关注内生于农业当中的农民经济行为。理论上讲,参与产地预冷能延长生鲜产品寿命并实现农民增收,与农户生产目标相一致,但由于农户无力开展冷链重资产投资,伴随着冷链高成本高风险、经济回收周期长等特点,难以得到农户的青睐。一方面,受资金、技术、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农户被排除在冷链市场外,另一方面冷链设备可得性、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农产品低附属价值属性也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农户的产地冷链参与程度。诸多研究表明,产地冷链各利益相关主体各自为战,为数不多参与预冷的小农户更是难以分配到价值链增值的好处,纷纷退出市场,导致产地冷链环节更弱,生鲜农产品损耗依旧较大,造成政府无效开发和投入浪费,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王汉荣,2019;张喜才等,2012)。

综上,冷链物流研究成果丰富,但多聚焦于对产地冷链薄弱现状的描述及相关建议,缺乏对产地冷链环节薄弱成因的系统性理论阐释,即产地冷链环节为什么会陷入“产地冷链薄弱,加大政策扶持,农户仍未采用冷链,进而导致产地更弱”的恶性循环。如何理解并面对这一悖论所揭示的现象影响着生鲜农产品冷链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对此,本文认为小农户单打独斗难以改善自身的弱势地位;另外,仅强调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忽视了市场和流通的复杂性。事实上,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地悖论的出现与我国小农经济的特性密切相关,也与农产品价值和交易方式、冷链各利益相关主体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其中逻辑,则将对生鲜农产品产地冷链建设问题存在误区,从而在产地冷链建设多少,如何建,如何确保产地冷链设施的益农性建设上不迷失方向。因此,本文构建了产地悖论的产生机理,分析了农户参与率低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产地悖论的产生机理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鲜活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聚集,外销种类、数量越趋集中,流通半径扩大、运距拉长,反季节、全年均衡销售需求提高,农产品大规模、长距离调运成为常态。但产地冷链物流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质量安全隐患加剧。我国是典型的大国小农,小农户一直是我国的基本甚至是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虽然其他各种生产主体也不断发展,但我国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农户仍有2.3亿。至2020年底,全国有家庭农场87.7万户,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0多万家。当前,70%以上的农业生产主体尚未参与到产地预冷环节,农产品冷链发展呈现“产地冷链薄弱,加大政策扶持,农户仍未采用冷链,进而导致产地更弱”的恶性循环。

以Schultz T W(1964)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农户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Popkin(1979)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竞争的市场机制中农户决策行为完全是有理性的,决定其行为的动力在于追求最大化期望效用。按照此理论,如果冷链要素的投入能带来更多农业回报,农户参与产地冷链过程的意愿和行为可能性更大。假定不考虑农户生产偏好、冷库投机行为等,只考虑农户参与产地预冷并在农作物当季一次性卖出生鲜农产品的情形。利用成本收益法分析,设定农户参与产地冷链环节所获得的利润函数为其中L为农户参与产地冷链活动获得的利润,W为农户参与产地冷链活动的预期收益,C为农户参与产地冷链所需付出的可变成本,包括农户的生产、交易各项成本,表示冷链设施可得性等固定成本。该函数表明农户参与产地冷链过程中,影响其利润的因素包括冷链降低果蔬损耗带来的增值增收效果和付出各种成本导致的损失,激励农户参与产地冷链的动力在于是否能获得净利润正差值。当农户参与产地冷链带来的收入能弥补成本带来的损失时,农户才会参与产地冷链环节,否则将不会参与。农户参与产地冷链环节后,出售生鲜农产品所获得的利润是时间t的函数,如果用P(t)、Q(t)表示当季生鲜农产品在经过时长t的贮藏后的收购价格、贮藏冷库中未腐生鲜农产品数量,L(t)、C(t)表示当季生鲜农产品在经过时长t的贮藏后所获得的利润和付出的可变成本,则该函数模型可表示为

∃t0,s.t.L(t0)>L(0)时,农户才可能选择参与产地冷链,即至少存在一个时刻t=t0,使得农户在该点选择出售生鲜农产品的收益大于不贮藏生鲜农产品而直接全部卖出的收益,此时需满足

即有

农户在将生鲜农产品贮藏t=t0时间后,收购价格P(t0)超过一个临界值,农户贮藏农产品所获得的利润L(t0)大于初始上市点利润L(0),即农户贮藏农产品至t=t0时刻出售可以实现增收,由式(3)可知价格临界值数值上等于

由此提出假设H1:在不考虑小农户风险偏好和短期性决策情况下,小农户选择产地冷链经济合理。

①特定品种生鲜农产品成熟期集中,同期可替代性果蔬上市数量大,所以在上市初期产地收购价格P通常较低,曲线呈下降趋势直至波谷,满足随着上市高峰期消退,产地收购价P逐渐上升,满足然而由于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和时效性特征,生鲜农产品价格达到一定程度开始回落,满足并以新季度的开始为终点,且生鲜农产品价格曲线是时间的周期函数。②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特性,贮藏在冷库中未腐生鲜农产品的数量随时间t增加而减少,满足

③冷链设备的运营导致一系列人工、用电、租赁、维修等成本,每单位面积冷库的边际成本是固定的,满足,可变成本C(t)正比例增加。而由于冷库贮藏果蔬损耗系数小,农户通过贮藏保鲜能够大大延长生鲜农产品寿命并降低损耗,贮藏在冷库中未腐生鲜农产品数量Q损耗小。因此,在本季度生鲜农产品规模一定、冷链设施可得,冷库运营正常且闲置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存在t=t0使得此时L(t0)>L(0)。实际上,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时效性和高价值性,价格波动较大,往往存在一个区间t∈[t1,t2] (同时t0∈[t1,t2]),在此区间内农户收益均能够实现L(t)>L(0),并在某点取得极大值,假设H1成立。

算例以2019年农户参与芦笋产地预冷为例,假设我国中部地区某农户种植6亩芦笋,当年农户每亩初始投入600元,芦笋亩产量为1 000千克,芦笋4月收获后平均收购价为6元/千克(4月收获时刻计为0时刻)。参与产地预冷的农户直接将芦笋卖给消费者,2019年12月价格为50元/千克(参考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当日售价,t0=8)。在农户参与产地预冷过程中,假设农户租赁某小型保鲜冷库(2~8 ℃)高3米,20立方贮藏芦笋6吨,每小时耗电量约3度,冷库每天工作8小时,工业用电情况下电费1.5元/度及每月按30天计算,贮藏8个月耗费电价8 640元;按照小型保鲜冷库0.8~1.5元/立方的租赁价计算,冷库租赁价格为3 840~7 200元;由于农户种植规模小,故不考虑人工费用,在设备正常使用状态下,农户参与产地预冷8个月成本约为16.08~19.44元/千克,经计算满足

在理性小农之外,根据Lipton M(1968)的观点,在生存取向的引导下,小农决策总是基于风险厌恶的短期决策,避免经济损失是农户的首要考虑。即所谓的道义小农,强调不确定性,安全第一。黄宗智(1986)“综合小农”则认为农户既是理性,也有道义性,除考虑利润,也考虑风险。因此,研究考虑“风险”和“时间”因素对农户行为特征的影响,为避免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小农户总是在t=t0之前就将生鲜农产品全部售给中间商,并尽可能早出售。结果是小农户议价能力降低,被动接受中间商报价,产地实际收购价格P″远远小于农户参与产地冷链后的批发价格P′。

故提出假设H2:在考虑小农户风险厌恶偏好和短期性决策情况下,小农户往往在t=t0之前就将生鲜农产品全部卖出,并没有参与产地冷链过程的意愿和行为。

一方面,受易损性和不可逆性影响,从成熟采摘起生鲜农产品的自然保鲜时间和作为食物的保质期就非常有限,一旦果蔬腐烂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在不考虑订单农业和预售的前提下,农户通常选择在农产品采摘后尽可能短的时间t内将其全部出售t∈(0,t0),从而成为市场收购价格的被动接受者,P=ξP(t0),ξ∈(0,1)。另一方面,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作物种植具有品种复杂性和小规模等特征,小农户往往在冷链设施的使用过程中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尤其是在物流落后的地区,冷链可得性等固定成本高,加之冷库闲置率高和果蔬多元化贮藏要求限制,即使冷库中未腐生鲜农产品数量Q损耗不大,也常常因为综合成本较高使得

这种情况下,小农户t∈(0,t0)就将生鲜农产品全部卖出,由于参与产地冷链综合成本往往很容易超过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利润,小农户没有参与产地冷链过程的意愿和行为。为达到更好的可视化效果,本文使用python和matplotlib等绘图工具,以芦笋、皇冠梨、阳光玫瑰葡萄和帝王香蕉(小米蕉)四种季节性生鲜农产品为例,根据2019~2020年度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布价格数据,绘制价格走势图如图1所示,并验证多种生鲜农产品价格变化均与假设一致。许多生鲜农产品经销商、流通加工商和投机客商正是基于上述规律,在生鲜农产品大量上市时从农户手中低价购入果蔬,经过一段贮藏期以高价出售,从而获得远远大于农户的利润,而小农户由于风险偏好和综合成本考虑往往不参与产地冷链环节,这也是小农户增产不赠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1 2019~2020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四种生鲜农产品价格

四、产地悖论的产生原因

(一)农户对冷链认知水平不高

农户的冷链认知特征,主要包括农户缺乏冷链认知而造成的生鲜农产品生产浪费感知、冷链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及邻里效应等。首先,农户由于缺乏产地预冷认知而造成生鲜农产品严重损耗和浪费的现实认知越深刻,对降损增收和冷链设施的需求就越高,进而在产地采纳冷链的意愿越强烈。我国绝大部分农户不具备自组织和自主参与冷链的能力,对冷链及其重要性也缺乏具象认识,具备冷链全局观的农户更是少之又少。农户关注点限于与其交易的一级中间商,并不在意生鲜产品供应链下游,因此农户欠缺主动改进农产品质量、包装等满足终端消费者需求的动力,造成生鲜农产品冷链生产端与下游割裂;其次,农户对于农村冷链政策环境的认知和冷链技术的掌握会直接影响其产地预冷的参与情况。小农户由于对冷链针对性政策和关键性技术了解较弱,其在生鲜产品降损和预冷等具体操作环节受限,即使农户家庭存在生鲜产品严重浪费和冷库需求情况,也会因信息不对称和技术壁垒高对冷链市场望而生畏;同时,邻里效应会放大产地预冷的规模效应。邻里效应越强,冷链技术和市场信息互换次数越多,以村或乡镇为单位的地区农户冷链参与情况会趋于一致。由于采纳冷链后增收效应因人而异,邻里间信息交换可能对参与冷链的意愿产生不确定的抑制效应。因此,冷链活动技术壁垒、资金、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加之我国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程度高、农户生产和销售均呈现保守态度和风险厌恶偏好,我国产地冷链推广和普及较为困难。

(二)冷链物流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高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始投入大,经济回收周期长,冷库和冷藏设备经营使用过程中流通、用电、人工和管理等方面费用较高。首先,受土地细碎化和一地多品种等特性限制,农户的种植、采摘与产后加工难以形成规模化,很多农户或个体户为了节省成本,在果蔬采摘后采取常温初加工,库存和交接等环节使用棉被或者纸箱包货,致使农产品腐损率高,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流通环节成本高;其次,在生产淡季和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耗能状态,由于单位面积冷库耗能一定,高闲置率导致冷库无效耗能占比大,据调研显示部分产地冷链设备年闲置率超过50%。同时,由于冷藏设备陈旧单一、噪声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等问题。最后,人力和管理成本较高也是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我国产地冷链各环节都需要人工参与管理,人力成本大大增加。技术人才缺乏,信息技术融入不足,也使得自有冷链冷库难以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总之,冷库高耗能特性及由于使用冷库产生关联成本的存在,如装卸搬运费、清晰、分拣、包装等费用,冷库运行的电费、故障维修费用等作为预先支出难以快速得到补偿,迫于生计压力,农户预冷的意愿和行为均会降低。

(三)生鲜农产品交易环节处于弱势地位

农户在生鲜农产品的交易环节主要面临交易对象、交易经验和交易信息等。由于小农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线下交易主要通过经纪人或客商收购,农户几乎不直接参与果蔬的流通环节。农户与经纪人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不完备的市场信息对于与经纪人依赖程度高,另一方面农户与经纪人信任度低,相当大程度上沿袭原有习惯和凭经验从事农产品交易,交易过程表现出少量多次和重复谈判的特征,从而限制了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流通效率。农民被迫作为价格的接受者,无自主处置农产品的权利,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在印度,由于农民收入与最终售价间差价导致农民的积极性挫伤和自杀率极高,农民微薄收入难以支付冷链的额外成本;传统市场信息闭塞,农户难以掌握农贸市场的实时动态和行情,仅有少部分农户可以直接接触批发市场和零售超市,这部分农户在批发市场交易存在小批量、多批次和重复性,而收益非常有限。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还体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生产环节下游收购主体(企业)若没有产品质量信号传递,就无法确定上游生产者(农户)所提供的农产品质量水平,因而很难区分优质农产品和劣质农产品生产者,不得不向所有生产者支付同一价格,最终导致小农户缺乏使用产地冷链的动力。研究表明,市场交易模式只适合于标准化的农产品,很难满足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对农产品整体质量的较高要求或对某些质量属性的特殊偏好。实际上,只有向终端传递更加丰富的品质信息,树立品牌才能为农户争取更高的溢价。绝大部分小农户难以实现这种操作,只能把产品以极低价格销售到对品质不敏感的批发市场,只有极少数的农户实现直产直销。

(四)冷链物流的外部客观要素不完善

冷链市场的外部客观因素包括宏观要素和微观要素两方面,宏观要素主要包括冷链设施的可得性、冷链技术的推广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微观要素指生鲜农产品附属价值、利益相关者对农产品冷链认识情况等。

宏观要素方面,冷链设施的可得性主要指农产品产地距离冷链设备的远近、交通的便利程度和冷库可使用情况。农户参与产地预冷行为与冷链基础设施空间可得性息息相关,冷链设施距离农产品产地越近、服务范围越大,冷库可使用程度越强,农户冷链运输便利性越强,时间成本也越低。近年来我国国家政策推动产地冷库容量明显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为明显差距,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冷链物流公司的战略部署多以城市为主。县城及县以下的乡镇、村寨冷链相对空白。冷链设施距离产地远,生鲜农产品流通需求高,由产地运往冷库过程发生果蔬腐烂和交通堵塞的可能性高,农户对冷链基础设施可得性不强。同时,单一陈旧的设备难以满足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异质化需求,产品分级、储藏保鲜、物流运输、创意设计等较为落后,大大降低了消费者体验感和满意度。由于技术缺陷的存在,导致冷库的功能不全,有的还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最先一公里”冷链脱节,甚至发生二次事故;政府宣传和技术推广方面,大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和保鲜过程偏重依赖传统经验,现代化技术上手较慢,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和农技部门指导激励农户参与。理论上而言,冷链技术指导的普及程度和互补性越高,农户冷链运输和贮藏风险越低,农户参与产地冷链收益越强。然而多数产区缺乏讲座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农户产地预冷促进农业生产作用认知不足,造成农户冷链专业素质偏低,难以体会到冷链带来的益处;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生鲜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制度,现有法律多是通用性准则,更多依靠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主体的自发行为,带有明显随意性。由于生鲜农产品品类繁多,来源分散和复杂,从食品产后监管角度控制食品质量和安全风险的体系难以界定和量化。生鲜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相关政策、标准日趋完善,但政策的实施程度、覆盖范围、执行情况和监管力度均远远不够(张喜才,2019)。

微观要素方面,受种植地分散影响,我国生鲜农产品来源复杂、食品安全和品质良莠不齐,由于生鲜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缺少标准化种植,难以形成农产品品牌和区域优势,生鲜农产品附属价值低。冷链物流设施的使用与否取决于正在冷却和储存的食品的市场价值和设施的使用效率。受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将呈持续态势,且不可逆转,“地板”不断抬升。农产品价格跑不赢生产成本,会抵消农业的比较效益,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并未真实地反映出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的稀缺程度,与其他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比价关系依旧处于较低水平,并因此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同时,来自国际农产品低价农产品竞争的冲击使农民的获益空间不断被压缩,农业生产空间越来越小,小农户由于没有定价权,甚至被逐渐地“挤出”市场,这可能也会导致农户缩小规模或拒绝参加成本较高的冷链环节;目前,从产地生产者更加关注产量和销量,到冷链运输企业的机会主义,再到终端消费者更关注价格而非冷链过程,生鲜农产品产业链各利益相关者均表现出农产品冷链认识不足,冷链意识淡薄,由此导致冷链市场需求迟迟无法打开。但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失灵,消费者为冷链额外支付意愿低,优先购买同类果蔬中价格低者,抑制了农户参与产地预冷意愿,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冷链物流的普及、规范和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冷链物流建设往往侧重于建立独立的冷藏库或食品加工设施或项目,而非侧重于整个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供应链管理。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产地冷链物流是农业产业链的关键也是薄弱环节。目前各级政府对生鲜农产品产地冷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从政策效果看农户参与产地预冷的积极性不高、产地冷链基础设施利用率和有效性仍不乐观。本文认为农户对冷链认知水平弱、冷链物流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农户在农产品交易环节的弱势地位、冷链物流外部客观要素不完善是生鲜农产品产地悖论产生的主要因素。应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依据终端需求进行产区定位和生产定位,强化网格化管理,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专业化服务和建立产业链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上。

(二)政策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完善调整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加强产地冷链相关建设的扶持力度,改善提供公共产品的滞后性,因地制宜推动产地结构多元化、高品质趋势发展。依据产地、产品聚集情况,布局更为科学合理的冷链基地和集散中心。把握农业向北趋势,加强农村地区特别是冷凉气候带、特色农产品产区和贫困地区基础交通建设的投入与养护。因地制宜制定产地预冷指导方案,促进预冷技术的合理应用,并关注产地冷链政策细节和落实性;对于季节性需求明显的主体,鼓励建设租赁型冷库。对于商超和生鲜电商作业范围跨度大的企业,鼓励建设产地生鲜集配中心、数字化产地仓及便捷的移动式冷库。对于单纯市场利益机制不能有效解决战略性农产品冷藏问题,可考虑借助中央、地方的资金力量采取中央采购集散地、推动地方短链建设等模式,突出公益性。

二是加强引导,强化针对冷链物流的宣传教育。从根源角度考虑克服断链问题,调动冷链物流中多方主体的认知,实现群体性冷链认知的提升。借助新媒体等多样化渠道科普性宣传,在后疫情时代建立信息追溯系统,增强消费者对冷链的直接参与感;鼓励高校开设冷链相关专业,培养熟悉农业农村发展规律,有掌握冷链物流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鼓励其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在农村地区开始多种形式冷链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户及返乡人员掌握从事冷链基本技能,并为其就地就业创业提供机会;通过协会等组织冷链物流相关主题的学会或学企交流论坛,推动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与高校、社会组织等交融、创新,多渠道宣传并开拓冷链,积累市场口碑。

三是赋能小农户,形成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以农户参与股份、经营,通过务工、分红、土地流转等多元化渠道增收的合作模式,让农户参与生产,并为其提供部分冷链设施建设、生产指导、运营等社会化服务岗位,资金由地方政府或外部投资承担,增强农户主动市场行为,体现对小农、贫农户的包容性及集体收益的超可加性;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以农户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增强生鲜农产品“产加销消”的互联互通性,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参与预冷等产地初加工带来的好处,提高农户参与产地预冷热情,从而扩大产地冷链规模;政府可借助公益性批发市场,通过拍卖和公示过程,使农户、中间商和消费者均拥有决策权。另一方面,做好监管,通过发展优质农产品精细化生产形成地理标识,对接到精品超市和电商渠道,进一步增强农民定价权。

四是加快数字化,以智慧供应链互动促进产地冷链发展。互联网技术和电商经济改变了生鲜产品传统供应模式,改善了小农户在市场结构中的弱势地位。智慧供应链平台通过纳入农户和各主体基本信息,将上游生鲜农产品资源整合归类,加速各主体和环节互动,实现农产品与冷链设备、生产中介和消费端的快速匹配,有助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同环节资源共享、互相助长。在建设智慧供应链体系时要注重品牌建设,突出特色农产品地理标识和扶贫助农等项目,建立消费者追溯体系。针对近年来农村电商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小农户退出互联网市场、农村资源流失等现象,从战略高度改善农村电商设施和营商环境,引入和扶持技术服务落地。

猜你喜欢

预冷冷库产地
寿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电商物流对杏运输微环境及货架品质的影响
基于甜樱桃“最初一公里”小型移动预冷机的研制及应用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高温高湿环境中不同预冷方式对赛艇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影响
冷库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