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2022-11-25王凤臣许静波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攻坚农村

王凤臣,刘 鑫,许静波

(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2.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3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三农”工作的重点要从脱贫攻坚全面转移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转向缓解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者内容上相互融合,作用上相互促进,目标上一脉相承,具有衔接的内在逻辑性(杨世伟,2019),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当前“三农”工作的当务之急(田万慧,2021)。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2021)》中明确了工作的具体任务与保障举措,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明了方向(龙花楼等,2021)。全面梳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成逻辑,深入挖掘价值意蕴,全面探寻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成逻辑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产生、发展与创新,有其特定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实践基础,在实施“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张青等,2020)。要准确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实现战略目标与内容的有效提升(黄祖辉等,2021)。

(一)思想根源的内在统一性是“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理论逻辑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了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层面对解决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作出了战略安排。“两大战略”作为中国具体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二者存在着共同的理论渊源,构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根基。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消除阶级剥削和压迫、消灭私有制、消除贫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充分论述,以对贫困现象的感性认识为起点,上升到理性层面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最后对产生贫困和剥削的根源进行了科学揭示,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科学严谨的反贫困理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他提出:“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认为“异化劳动”是造成工人贫困的重要原因;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他认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人的本质只能被归结为这种绝对的贫困,首次提出了“贫困发生的根源是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尤其强调私有制是贫困的本源,进而提出了反贫困的制度和道路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李正图,2020);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分析,他认为“管理机构由于自己的官僚本质,不可能在管理工作范围内,而只能在处于管理工作范围之外的自然的和市民私人的范围内发现造成贫困的各种原因”,管理制度落后、管理机构官僚化是造成贫困的又一原因。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制度上不断变革,“生产力的自由的、毫无阻碍的、不断进步的和全面的发展”,“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才能从根源上消除贫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卡尔·马克思,1980)。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造生产关系,解决因生产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分配不均衡问题;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消除贫困;坚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准施策,持续提升贫困地区管理效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行一村一策、精准衔接。

二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扶危济困思想的吸收和借鉴。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追溯历史,历代统治者始终将治理和消除贫困作为维护统治、施行仁政的重要理念,中华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仁爱”“富民”“利民”等理念,将构建“天下大同”的社会作为治国理政的最终目标。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贫困的认识体现在天、地、人三个方面:天命论强调,人的贵贱是由天命造成的,不能怨天尤人;地命论强调,人的命运会受到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影响,从而导致陷入到贫困之中;人命论强调,人的命运会因为统治者施政过失造成的影响,导致民不聊生,这是造成贫困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对如何消除贫困进行了系列探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仁政爱民”的理念,作为君主要体察民情,充分了解民众的疾苦;以管仲为代表的法家提倡“民恶贫贱,我富贵之”的理念,主张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富民”之道,荀子也主张富国之道在于“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提倡无为的扶贫济困之道,为政者当以“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施政方针而“利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扶危济困思想将构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最高目标,以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辩证的分析、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反贫困思想,批判、扬弃“天、地、人”等致贫原因中的错误认识,吸收、借鉴“仁政”“富民”“利民”的反贫困策略,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精准帮扶,为有效衔接提供理论支撑(张晖,2021)。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贫困治理的接续探索是“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历史逻辑

消除贫困、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正是对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理论的吸收借鉴,实践经验的总结继承基础上作出的正确决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贫困治理的重点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以“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利”为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彻底消除贫困,必须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关键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通过颁发《中国土地法大纲》《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等一系列土地规章和法规,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贫困治理的重点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为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受到生产资料不足、生产工具落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农民的生活仍然贫困不堪。为迅速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国推进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确定了农村“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推行农村合作社,大力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为摆脱贫困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贫困治理的重点是解决农村生产活力不够问题,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农村逐步由贫困向富裕转变。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影响,区域发展出现不均衡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开发问题开始受到党和政府重点关注,并开始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地扶贫开发,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贫困治理的重点是彻底消除绝对贫困问题,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全面摆脱贫困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确定了“精准扶贫”的战略举措,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总要求开展脱贫攻坚。2017年,将“精准脱贫”确定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向脱贫攻坚最后目标发起进军,经过8年多的精准扶贫,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百年反贫困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贫困治理道路,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贫困治理的根本保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反贫脱贫;注重采取多元化方式扶贫,因时因地制定扶贫政策“先富带动后富”;把扶贫开发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精准扶贫;把教育扶贫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从思想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汲取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贫困治理的经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党的贫困治理思想在新时代的延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城乡差距,缓解相对贫困等方面不断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三)基层贫困治理的现实需求是“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实践逻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反贫困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需要考虑的重要工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体现出我国贫困治理在政策上的连续性、措施上的延续性,从实践上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出战略安排。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考验需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绝对贫困已经消除,但相当一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低水平脱贫阶段,“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脱贫成果仍比较脆弱,存在返贫致贫风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对脱贫攻坚的延伸和拓展,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一个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是保证制度、政策、机制上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推动共同富裕,缓解相对贫困。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能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

二是通过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扶贫开发和8年多的精准扶贫工作,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顺利实现,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习近平,2021)。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涉及民生的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伟大成就,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样本,为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蓄了力量。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价值意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明确了“有序衔接、平稳过渡”的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

(一)明确了“有序衔接、平稳过渡”的价值理念

首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但还存在为保证贫困人口如期脱贫,部分地区对政策性收入依赖程度过高,农民主动谋求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脱贫成果比较脆弱(仲德涛,2021)。部分地区受疫情、洪灾影响,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再次出现问题,增加了返贫致贫风险。五年过渡期内,在乡村振兴的大框架下,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一部署、统筹实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政策过渡做到无缝衔接,推进脱贫县、脱贫村农业稳定发展和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质量。

其次,合理把握节奏是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基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理清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体系、领导体制、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等多方面做好衔接、控制好节奏。一是在工作深度上,从“两不愁三保障”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深度转变;二是在工作广度上,从解决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绝对贫困问题向推动惠及全体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缓解相对贫困深度转变;三是在工作难度上,从集中优势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转变。在确保脱贫成果稳定性基础上,把握好节奏、力度和时限,确保脱贫攻坚战略有序、平稳地转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尹业兴,2021)。

(二)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首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调动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的实现。要将外部帮扶、政策引路主导的脱贫模式转换为以提升人民主体地位为主导的巩固脱贫成果模式,坚持扶志和扶智相结合,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发挥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改变贫困群众的脱贫意识,激励贫困群众勤劳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其次,坚持围绕人民群众需求统筹确定衔接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调整优化帮扶体系,将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的“一对多、多对一”的帮扶关系调整为“一对一”的固定帮扶关系。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制定土地、财政投入、人才智力、金融服务等支持政策,明确具体帮扶措施,聚焦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保证。

(三)明确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脱贫攻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乡村振兴是对脱贫攻坚的延展,两者在生成逻辑上具有统一性,“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从解决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转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两个维度目标,从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一方面,在解决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中彰显价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缩小了农村区域发展的差距,贫困地区生活全部达到国家保障以上水平。进入乡村振兴阶段,贫困治理相应地转入常态化,缓解相对贫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有效缩小发展差距,为两种贫困治理方式的转变架设好“桥梁”。

另一方面,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彰显价值。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既定目标,一定程度存在政策性脱贫、数字脱贫、项目脱贫等现象,部分地区所采取的方式延续性差,不具有可复制性,有的处在低水平脱贫阶段,导致脱贫成果不稳定。此外,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市场经济活跃程度等外在因素影响,仍然存在返贫风险,受不稳定因素影响而导致收入大幅度减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的同时,能够通过延续政策,构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体系,按照乡村振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完善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实现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长远目标奠定基础。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推动二者有效衔接是构建两个阶段工作联动机制、协同推进机制的重要举措,具有渐进性和过渡性的特征。准确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关系,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理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统筹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位一体”有效衔接,将工作重点从精准扶贫转移到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全面发展进步。

(一)前提基础: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衔接是基础。要着力于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郭翔宇,2017),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一推进一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发展。通过推进产业扶贫,提升了农民就业率,达到了增收致富效果。但由于农村基础薄弱、农业种植技术含量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等因素,农村产业发展仍然以农产品种植和初步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发展的末端。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要构建现代化的农村产业体系,规划好产业布局,以种养殖为基础,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采用“互联网+”等形式,跨界配置农业生产要素。依托先进农业技术,拓展农业产业链,将单一经营模式升级改造为具备创新性、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通过构建“一产带动二产、二产提升三产,三产反哺一产”的新型模式,推动产业深度交叉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在“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布局,拓展现代农业功能,让农民更多受益。同时,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吸引外出务工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提升农业农村的竞争力。

二培育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转变,要继续在“特”字号上做好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特色加工、特色食品、特色制造和特色手工业等乡村特色产业,发掘一批特色产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注重产业体系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

三健全完善全过程的产销体系。长期以来,农民只负责种植和初级加工,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资源配置的整个流程中处于第一环节,乡村产业种植和销售分离,这就导致农民难以享受到产业链增值的收益,影响农民增收。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探索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在生产环节之后,要加强贫困地区食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建设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售批发地,打通物流节点,实现无缝、精准对接。完善销售网络,继续加大消费扶贫的帮扶力度,让农民在增产的过程中实现增收,享受到产业振兴带来的更高收益。

(二)关键因素:推动人才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才是关键因素。在五大要素构成的衔接内容框架体系中,人才担负着不可或缺且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使命。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张静宜等,2021)。

一持续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推动人才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继续落实脱贫地区“四不摘”要求,持续选派驻村力量,优化人员结构,拓展工作内容,参与做好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精准帮扶,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落地见效,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和“三类人才”。推动人才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机构作用,注重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农业种植、养殖需求开设技术课程,开展试点试验培育,加强高素质农民和致富能手的培养。同时,大力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熟悉乡村环境、生产经验丰富的优势,助力乡村发展。

三实施积极有效的政策吸引人才。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是吸引人才到乡村干事创业。推动人才扶贫与人才振兴有效衔接,主动构建引人、留人、用人的长效机制,明确组织领导职责、资金投入保障和实现路径,形成乡村人才振兴的统筹协调机制;鼓励外流农村精英返乡创业就业,为选择回乡创业就业的群体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在政策上、编制上、福利待遇上倾斜。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探索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新机制。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

(三)重要条件:推动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通过农村绿色发展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激发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

一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推动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有效衔接,着眼长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优化国土生态安全管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国家生态屏障保护与修复、大规模国土绿化;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细化生态保护责任体系,不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分工协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位;构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新机制,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前,安全、有序、干净、健康、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农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人居环境也是生态振兴的重要指标。对标总书记“两山理论”的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长效运行”的原则,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处理,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站点,增加转运设施等方式,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将乡村绿化美化纳入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针对资源环境禀赋不同的地区,针对性地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做到产品源头能追溯,质量有保障,提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优化农业主体功能和生产区域布局,严守耕地保护底线,发挥好农业的生态、景观效能。推进乡村生态农业、生态产业发展,拓展“生态+”模式,打造生态农场、生态农庄等农业综合体,推进与文化产业、观光旅游、康养项目等产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四)内生动力:推动文化扶贫与文化振兴有效衔接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在于巩固物质脱贫成效,更要拓展精神领域脱贫成果。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村落正在逐渐缩小,传统乡村文化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乡村文化日渐式微,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现实的困难。通过传承和挖掘乡村优秀文化,统筹推进“政策—观念—基础—产业”四位一体的文化振兴策略,能够全面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和发展。

一做好宏观政策规划设计。文化扶贫与文化振兴有效衔接需要做好规划设计,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宏观指导,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要求,统筹做好安排落实;在宏观政策的制定上,做好过渡阶段的设计安排,按照有效衔接的目标和要求及时调整政策,完善制度体系框架,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符合五年过渡期的实际,能真正解决在有效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温美荣等,2021)。

二做好思想观念转变的引导。彻底转变脱贫群众的惯性思维和生活习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强化村规村约的教化、引导作用,增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村民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不断拓展教育渠道,利用好线上线下各种教育内容和资源,引导其转变观念,提升村民的素质。

三做大做强乡村文化产业。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广场、改造升级文化宣传栏、设立乡村文化广播站、重塑乡村墙体文化等,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场地和平台。文化植根于社会,同时也会反哺于社会,各地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找准结合点、选好切入点,将乡村文化产业整合升级。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文化品牌项目,将文化与旅游、科技、产业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振兴之路。

(五)组织保障:推动组织帮扶与组织振兴有效衔接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扩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覆盖面,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和根本保障。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领头雁”,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脱贫攻坚能够取得伟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推动村党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党建工作领导机制,完善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打通横向、纵向的界限,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注重发现本土大学生、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其加入党组织,培养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党员群众议事中心,教育培训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

二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维护农村有序运转、促进社会广泛参与、凝聚力量共识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以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围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推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规范村务运行,完善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民主协商等机制,落实“四议两公开”,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务监督,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资源、统一标准,将个体农户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农产品销售困难、农业管理粗放等问题。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转化为资本收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建立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农户有效衔接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开展从生产、管理、销售多环节、全方位的互助合作。利用好当地区域、资源、产业优势,吸纳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共同成立合作社,从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扶持培育,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提升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增强农民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 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格局,脱贫摘帽后如何向乡村振兴全面过渡,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研究充分表明,“两大战略”作为党在不同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思想根源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吸收和借鉴了党百年历程中贫困治理的历史经验,关照基层贫困治理的现实需求,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逻辑基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有序衔接、平稳过渡”作为价值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旨归,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价值追求,深刻把握二者有效衔接的生成逻辑和价值意蕴,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位一体”有效衔接,能够及时将工作重心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要求。五年过渡期后,我国将正式进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开启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将为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举措、发展规划、工作机制等方面搭建好平台、奠定好基础,进一步带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全面实现,谱写好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猜你喜欢

攻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