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及下鼻甲肥大相关性的MSCT分析
2022-08-10杜奕,何静,陈彤
杜 奕,何 静,陈 彤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和功能性鼻内窥镜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日益普及,鼻中隔偏曲(DNS)与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及其与CRS发生之间的关联性[1-3]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下鼻甲代偿性肥大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确诊为鼻中隔偏曲患者200例,根据有无慢性鼻-鼻窦炎分为CRS组(150例)和非CRS组(50例);其中CRS组男性1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3.3±13.4)岁;非CRS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9.7±12.7)岁。2组患者病程3~25年。
1.2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以上;②符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诊断标准;③通过影像与鼻内窥镜的双重检查确诊为鼻中隔偏曲;④合并单侧或双侧下鼻甲肥大;⑤CT影像资料全面、图像清晰。
1.3 排除标准:①伴有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包括泡状中鼻甲、中鼻甲反张等);②鼻中隔“S”型等极不规则偏曲;③前期鼻腔鼻窦手术史及外伤史;④颌面部先天性畸形;⑤良、恶性鼻腔鼻窦占位(包括鼻窦囊肿、鼻息肉等);⑥变异性鼻炎及家族性鼻炎病史。
1.4 CT扫描方法: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机(Optima 680,GE Healthcare,USA)进行鼻窦横断位容积扫描,患者采取仰卧头过伸位,以听-眦线为基线,扫描平面与硬腭垂直,扫描范围从鼻前棘至蝶窦后缘。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50 mA,螺距1.375,矩阵512 × 512,均未采用增强扫描。扫描前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采用1毫米重建间隔获得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于工作站进行多方位观察并记录鼻腔、鼻窦及鼻中隔情况。
1.5 数据测量方法: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对所有数据进行三次测量并取平均值。鼻中隔测量:选取冠状位CT具有最大偏曲角度层面,第一条直线(基准线)为鼻中隔鸡冠部附着处垂直向下至颌骨之间,第二条直线为鸡冠与鼻中隔软骨最突出点之间,测量并记录两者之间的角度。鼻中隔角度<80°属于轻度偏曲,鼻中隔角度80°~150°属于中度偏曲,鼻中隔角度>150°属于重度偏曲。使用德国OTORZ鼻内窥镜进行观察,以包含中鼻甲前缘与鼻中隔相对应的游离缘以上区域为鼻中隔高位偏曲;以高位偏曲区域以下的鼻中隔偏曲为低位偏曲。下鼻甲黏膜及骨厚度测量:将下鼻甲接近鼻中隔一侧定义为内侧,另外一侧定义为外侧;鼻中隔偏曲同侧为窄侧鼻腔,对侧为宽侧鼻腔,分别测量宽、窄侧鼻腔下鼻甲内侧黏膜、外侧黏膜与垂直于其骨边缘的厚度和下鼻甲骨厚度。
1.6 评分标准:应用Lund-Mackay CT评分系统,分别对宽窄两侧鼻窦的炎症程度进行评价。①鼻窦:0分=无异常,1分=部分浑浊,2分=全部浑浊;②窦口鼻道复合体:0分=无阻塞,2分=阻塞。每侧0~12分,总分0~24分[5]。
1.7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行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鼻中隔偏曲形态与2组构成比关系:非CRS组,鼻中隔偏曲50例,高位偏曲9例,发生率18.00%,低位偏曲41例,发生率82.00%;轻度偏曲8例,发生率16.00%;中度偏曲37例,发生率74.00%;重度偏曲5例,发生率10.0%。CRS组鼻中隔偏曲150例,高位偏曲49例(同侧患病11例,对侧13例,双侧25例),发生率32.67%;低位偏曲101例(同侧患病19例,对侧23例,双侧59例),发生率67.33%;轻度偏曲52例,发生率34.67%,中度偏曲77例,发生率51.33%,重度偏曲21例,发生率14.00%。2组鼻中隔偏曲的发生率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组鼻中隔高位偏曲、重度偏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CRS组,但同侧和对侧鼻-鼻窦炎的发生率与鼻中隔偏曲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鼻中隔偏曲角度与CRS组患者鼻窦Lund-Mackay CT评分的相关性:CRS患者Lund-Mackay CT评分中位数为6,鼻中隔偏曲角度中位数为12.15°,两者不符合正态分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39,P>0.05)。
2.3 CRS患者鼻窦Lund-Mackay CT评分分布情况:CRS患者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额窦,窄侧Lund-Mackay CT评分均高于宽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P<0.05),见表1。
表1 CRS患者鼻腔宽侧、窄侧鼻窦Lund-Mackay CT评分分布情况比较(n)
2.4 CRS组与非CRS组下鼻甲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比较:2组间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RS组与非CRS组下鼻甲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比较
2.5 鼻中隔偏曲角度与CRS组下鼻甲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的相关性分析:鼻中隔偏曲角度与内侧黏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97,P<0.05)。鼻中隔偏曲角度与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目录后)。
3 讨论
临床直接观察在鼻腔鼻窦评估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之相比,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能够帮助临床医师通过多角度观察鼻腔鼻窦正常解剖关系、鼻中隔偏曲等常见解剖变异情况[6],同时对于鼻中隔偏曲患者而言,无论是否伴有严重的鼻腔-鼻窦炎症,均为其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准确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在临床诊疗及影像学诊断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7-10]。
导致鼻气道阻力增大、鼻气流紊乱的因素之一是长期鼻中隔偏曲,同时引发下鼻甲的代偿性肥大,引起总鼻道内气体流量及分流发生变化,破坏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本研究显示,CRS组鼻中隔高位偏曲、重度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发生率均高于非CRS组,这一结果和Frenkiel[11]的研究保持一致。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鼻中隔偏曲的严重程度与CRS患者鼻窦Lund-Mackay CT评分不存在相关性(P>0.05),此结果符合Jones[12]等研究结论,可能与为排除其他解剖变异对鼻窦的影响,而未将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变异纳入本次研究中有关,从而提示CRS的发生与OMC变异之间也存在相关性[11]。同时,本研究结果与罗晓等[13]、房宏伟[14]等的研究结论相符合,即慢性鼻-鼻窦炎严重程度与窄侧鼻腔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与其病理变化是相对应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单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主要原因是内侧黏膜的增厚,与文献报道一致[15]。下鼻甲是具有多重生理功效的重要结构,包括调节鼻腔通气和气流分布、引导气流进入中鼻道、对鼻呼吸温度和湿度的调控等。鼻中隔偏曲的同侧鼻腔空间相对缩小、对侧鼻腔空间相对扩大,从而对鼻腔内气流分布和气流量造成影响;为重新维持鼻腔的平衡,下鼻甲表面的黏膜长期扩张,继发黏膜下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本研究显示,鼻中隔偏曲角度与宽侧下鼻甲内侧黏膜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197,P<0.05),与其病理性改变特征相符合,鼻窦CT测量的数据客观精确,但这一结果与高吉[15]、Orhan[16]研究结果不一致。基于本研究结果,当鼻中隔偏曲合并下鼻甲肥大,并且对鼻通气显著影响时,应考虑鼻腔扩张,即下鼻甲骨部分切除,而与是否同时患有鼻腔-鼻窦炎症及其严重程度无关;对于鼻通气功能较好的鼻中隔轻度偏曲的CRS患者,可考虑仅进行鼻中隔矫正而避免切除下鼻甲骨。
综上所述,术前通过薄层MSCT行鼻腔及鼻旁窦检查,对鼻中隔偏曲角度和下鼻甲代偿性肥大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为术前对患者病情准确客观评估、指导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