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2022-08-10余楚娇
余楚娇
(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汕头 515041)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下,充分利用招聘、培训、激励、评价等方式鉴定工作人员的水平,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合理的配置,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战略目标。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已被许多企业纳入战略发展规划,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也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从问题入手,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因此,分析国有企业的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对于确保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及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就业、职业培训,并综合分析、规划、实施和适应国有企业的人力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人力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企业的发展目标。
(一)人力资源活动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得到认同
企业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制定系统的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将其融入企业文化、价值观和目标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不同的经营战略,不同的组织和文化价值观,以及不同的人员素质,根据这些差异,企业应选择不同的战略和思维,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运行,鼓励人员技能坚持培训和人力资源的栽培,并将企业战略的实施与企业效率的提高区分开来。企业不再把人力资源投资视为一种成本,而是一种战略投资计划。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是一种高回报的战略投资,也是最具创业和发展潜力的投资。此外,适当的人力资源活动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或潜在的业务利益。经过研究表明,人力资源活动与企业效率的提高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未来,企业的成长将发生在无人关注的人力资源领域。
(二)控制人工成本的重要手段
随着企业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规模和复杂性迅速增加。及早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组织内部仔细规划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制度,可以避免分工混乱。人力资源管理在预测短期、中期和长期劳动力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成本中最大的是工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企业的工人数量。在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下,未来的人工成本是未知的、不可控的,因此企业的利益更加不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的信息通常是人事决策的依据,如评价方向、激励政策、奖励制度等。人力资源政策对治理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难以调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职业培训和晋升,可以指导职业发展。当员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时,他们的工作状态自然是非常活跃的。
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上下级缺乏有效衔接
企业制定多层次的协调体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错误引导,无法有效保证上级和下级之间的衔接。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的领导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上,而忽略了上下级间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这使得很多问题产生于基层员工身上。很多人认为,上级要做大量工作才能完成任务,而下属则需要更多时间去执行计划,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反映。上下级衔接过程中就像无头苍蝇,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存在严重争议。
(二)岗位培训针对性不强
国有企业培训内容知之甚少,培训讲师的地位与培训的质量不相称。一些人力资源专业的讲师费高,但教学质量低。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做更好的综合比较,在有些情况下,培训的最终目标没有完成,工作疏忽,导致支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更有一些国有企业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不重视长期发展,只是完成当前的任务。为了节约成本,一些国有企业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这导致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在一些部门,不合理的调动安排导致人员空缺或人员错配,造成运营困难和员工不满。另外一些国有企业的年轻工人在买房、买车、结婚和生育的高峰期无法达到预期收入水平。因此,员工对企业的依赖和信心逐渐下降。
(三)员工专业技术与业务能力不够精专
国有企业在招聘方面对员工的培训不够,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技术人员在企业人员结构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在一些企业中真正掌握理论或技术的人很少。在同样的薪资条件下,一旦核心工作人员能够完成工作,其他工作人员就不会再参与工作,这将使专业人员更加专业,非专业人员维持现状。此外,国有企业员工缺乏积极性,这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缺乏专业技能,他们认为晋升的机会有限,个人的努力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吸引力。
(四)减员增效引发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问题亟需解决
新时期,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是解决人员过多问题,提高效率,提高国内潜力,为国内发展进程注入新动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部门的裁员,导致很多国有企业人员不足,一些部门的岗位不够,对企业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减员增效并没有达到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五)智慧企业建设使人员冗余现象凸显
在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应用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智能交通、智能企业、智慧城市已成为最重要的发展领域和最具创新性的发展模式。智慧企业建设已成为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重要起点,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重要标志。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尚未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在企业发展战略和文化的指导下,员工发展战略和文化缺乏明确的方向性和统一性,同时,也导致了企业发展思想和文化的缺乏。但是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很多企业部门员工过多,部分员工被迫辞职。一方面,智能企业会减少高效员工的数量,导致人力过剩;另一方面,各行各业对工人的资格要求更高,企业需要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人员过剩以及人员技能缺乏现象,导致了人力资源结构的两极分化,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三、浅析造成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强调主观思维,忽视员工的独立参与,导致内部人员的积极性逐渐丧失。第一,领导层要谨慎,要规避风险;第二,领导者重视权力,主要原因是企业形态的存在,但管理理念已经过时。许多国有企业领导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只是一个辅助组织,这就导致企业的发展和外部条件不能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协调,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和管理制度比较先进,然而,这些系统与政府机构的系统非常相似。在招聘过程中,本着先到先得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部分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一般来说,为了激励员工,国有企业会制定激励措施来验证整个部门的工作成果。然而,在国有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为了避免出现工作失误,相关员工不会做出实际贡献,导致测试结果严重同质化,不能充分反映工作的多样性,而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提升通过各种有效机制的实施受到严重限制。
四、新时代国企深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一)进一步优化人员标准和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调整体制,解决人才过剩问题,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通过确认企业组织单位的岗位空缺标准,坚持公平平等的原则,制定综合用工指标、综合工作量考核等。此外,考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编制更科学、更数字化的人才需求报告,结合企业发展特点,特别是业务特点,使工作的评估和创作更加科学。为了更科学地确定人员配备,明确岗位职责,及时调整市场,制定员工时间表,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定量、定性。由于人员规模的扩大和岗位的重新分配,提高了该岗位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工作质量,有利于国有企业规模的缩小和整体人力资源结构的改善。企业重组后,员工的工作量更加平衡,重叠岗位的数量减少,使每个员工都能及时、全面、系统地完成任务。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能够实现健康有序地组织,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能力。
(二)进一步更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从行为和精神上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的关键是资源管理理念。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意识,建立更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更加符合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根据新理念,优化企业人员结构,重建企业管理机制。依靠中国各行业最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以及发达国家的管理体系,深化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加强企业人才库建设,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从而更加科学的定位、配置和培训。
根据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综合评估员工工作质量、技能、发展能力和效率。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实施是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开放、竞争的发展理念,使每一个员工都能充分理解企业的文化,并积极与员工一起工作。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提高企业的附加值。将员工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战略发展有机结合,从而建立新的、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引导员工竞争,促进发展,不断提高自我发展和创新的潜力,使员工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成为高技能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进一步创新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和优化体系
企业创新的核心是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引入企业,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在新时代,要真正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就必须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全面培训,使他们适应企业的实际变化,提高员工的科学素养,提高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价值和潜力。员工定期接受思想和业务培训,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根据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掌握现代的专业技能。在企业中,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高员工的培训效率,有效提高每个员工的专业水平。员工的自我发展指南为员工的技能提升开辟了更广阔的渠道,确保员工意识水平、自主学习愿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员工真正实现自我发展,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和人力资源结构。同时,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是增加国有企业人才,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利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结合企业转型、产业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引进高技能人才,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更多的自主培训和人才开发,迅速改善整个人力资源结构。
(四)不断丰富员工考核方法
新时期激励机制的科学合理性要求对员工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员工的日常行为不能被忽视。因此,国有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现有的考核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系统地以员工为出发点,强调客观、可靠、全面的分析,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从而更好地鼓励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正、负激励作用,真正建立以考核为基础的综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激励机制的效率,更好地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
例如,在考核生产小组组长时,考核员可以提高公众监督的效率,从而做出更全面的考核。此外,还可以增加相互评价机制,以检验考核的公平性和客观性,以及团队合作、凝聚力和互助的能力,从而实现激励机制的真正价值。
(五)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晋升以及培养机制
第一,国有企业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相关领导应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制定战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完善公司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的高水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团队。
第二,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人才实现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业要认真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如成本和效率,建立用人、岗位、职能和人员需求的第一门槛,满足人才需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需要,减少与不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专业人员的联系能力。
第三,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技能培训机制。特别是:一方面,国有企业的领导必须对人才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实现企业人才的发展壮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需要完善培训机制,更广泛、全面的针对不同职业和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还需要对熟练工人进行培训,促进其全面、健康地成长。
第四,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员工来说,晋升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良好的晋升机制可以帮助员工制定职业规划,因此,国有企业需要为部门和专业人员制定短期和长期的技能提升计划,以促进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员工自身发展的作用,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要想为员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就必须有效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企业文化和发展特色,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发扬职工所有制精神,让员工有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能力,形成团队凝聚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结束语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不再是企业工作的工具,他们有思想和个性。只有通过现代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智慧,使企业在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深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