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渝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研究
——以江津区东海沱村为例
2022-08-09孔明亮
高 群 孔明亮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30)
传统村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已成为村落主体人群之一,如何营造老年友好宜居的空间环境亟待解决。公共空间作为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域,承载着其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情感交流等社会功能,是村落适老性营建的关键突破口。以具有渝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典型特征的重庆江津区东海沱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明确村落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其公共活动特征与空间需求;从积极老龄化理念的“保障”“参与”“健康”三大原则出发,构建村落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评价框架并总结现存适老问题;提出空间体系完善、适老功能置换与复合、适老设施嵌入式布局、舒适环境设计以及活动组织五大适老性营建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优化更新提供参考。
积极老龄化;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关系调研法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重要国情。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数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乡村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相较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倒置。尤其是在青壮年人口迁出等因素影响下,中国传统村落老龄化水平远超城镇,加之经济基础薄弱与设施建设不完善,其适老问题也更为突出[1]。但目前我国对空间适老性的研究主要围绕城市区域展开[2-3],对乡村村落的探究仍处在初步阶段,且多是将乡村村落视为面向城市人群的养老旅居目的地[4],对本土老年群体的关注与考量较少。而村落适老建设也常照搬城市模式,缺少针对性,导致空间适老化程度低,无法满足村落老年人的切实需求。
“积极老龄化”理念是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21世纪全球人口持续老龄化而提出的政策框架与行动计划[5]。这一理念重新正视老年人的价值与权利,强调健康、参与、保障三大核心原则,旨在通过促进健康、社会参与和公众安全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适老环境建设理念的一次重大革新并率先在城市层面得以践行。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该理念下进一步制定了“老年友好城市”政策框架与《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6]。此后该指南得到多国积极响应,如美国启动了“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等多模式老年友好社区建设[7];英国提出建设“终生社区、终生住宅”的目标[8];日本推行小规模、多功能型养老设施在城市社区的嵌入式布局[9]。当前我国正将积极老龄化理念实践于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之中[10],加快推进老年友好城市与老年友好社区的发展。国内学者也从国外经验[11]或城市的老旧社区[12]、开放空间[13]与养老景观[14]等多角度对该理念展开学术探讨。然而,积极老龄化与乡村村落空间适老性相关的研究匮乏。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重庆市江津区东海沱村为例,重点聚焦于村落老年人的养老现状与公共生活,分析老年人的空间需求与公共空间的适老问题,探讨提升公共空间适老性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以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并助力传统村落老年友好宜居环境建设。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率已居全国第5位[15],而截至2021年底重庆市成功申报的5批共110个中国传统村落更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其中,渝西地区是重庆传统村落集中分布的区域之一,现存20个传统村落,它们在方山丘陵环境与临江商贸文化背景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空间体系[16]。本文选取的东海沱传统村落,位于江津区西部的白沙古镇宝珠村,自古是长江上游的交通要冲,商贸文化繁荣。村落以北面长江和南侧山体为边界,整体平行于岸线布局在总长约1 000 m、平均高差约70 m的坡地上,其传统人居环境格局和文化空间保存相对完好,于2014年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也成为渝西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在特定环境下不断生成与发展,是区域自然条件、聚落空间和社会人文的缩影。本文梳理了东海沱村现有公共空间布局(图1),并概括其空间特征。
图1 公共空间平面布局图Fig. 1 Layout of public space
1.1.1 多元多层次的空间类型
村落演替出了形态与功能各异的公共空间类型,按照空间形态可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类(表1、图2)。其中,点状空间包括码头、古树等户外开放节点空间,小型菜地、宅前屋后的门户院落等属于私人权属的半私密空间,以及老年活动中心、流水寺等公共建筑;线状空间主要是街巷和临江滩涂地;面状空间则由村落外围的林地与集中菜地构成。
图2 东海沱村公共空间现状Fig. 2 Status of public spaces in Donghaituo Village
表1 东海沱村公共空间分类表Tab. 1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 spaces in Donghaituo Village
1.1.2 小微分散的空间布局
由于村落边界所框定的聚落空间较为局促,又因建筑的紧凑排布与山地地形的切割,村落公共空间呈现出松散不均、碎片化的布局,空间等级不明确且尺度整体偏小。
1.1.3 生产生活导向的多功能复合
在传统经济模式影响下,村落公共空间的生活性与生产性突出。宅前屋后的边角空间常用以种菜或养殖家禽家畜,古井、码头等实用功能延续,商贸发展促使油酒酿造等手工艺集市盛行,村中常见商住结合的店宅。公共空间功能划分不明确且复合性较强,如建筑常利用干栏式底层架空或院落、挑廊与街巷互为渗透,承载交通、商品交换与邻里交往等多重功能。
1.1.4 山水特色与文化景观风貌突出
山水要素在村落公共空间的形制构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街巷空间中大量利用坡道和梯道联系上下高差;台阶、堡坎护坡与流水瀑布等构成公共空间重要的造景要素;临江滩涂地在组织码头、滨水步道等活动空间的同时,亦影响着村落内公共空间的朝向与视线组织。此外,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现存的古树古井与清代所建佛寺等作为文化空间,成为村民日常生活与群体记忆的载体。
1.2 研究方法
PSPL调 研 法(Public Space & Public Life survey)是扬·盖尔通过研究人群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和行为特点探索“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关系”的主要方法[17]。本文借用PSPL调研法中地图标记法、问卷法与访谈法等操作手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东海沱村老年人的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适老现状,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营建提供依据。
(1)地图标记法:调研选择在春夏冬三季对村落典型公共空间中的老年人活动分别进行为期两天的观察,具体时间为2021年4月10日与11日、8月20日与21日、11月13日与14日,并将每日早上6:00到晚上21:00均等划分成6个时间段,再用不同符号将各空间、各时段老年人进行的活动类型、活动人数标记下来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在地图标记的同时,对村落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及不同自理程度的老年群体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为便于理解与表达,调研采用问卷与访谈记录相结合的形式。问卷和访谈的内容设置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养老方式,家庭构成、养老保障,健康状况,社会参与等影响村落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因素;被调查者的空间需求及公共空间评价,以便对空间适老性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分析。调研共发放85份调查问卷,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78份。
2 村落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
根据宝珠村社区中心的统计,2021年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32.2%,而作为传统村落核心片区的东海沱村,其空心化进一步加剧了老龄化问题。本文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东海沱村老年人整体表现出结构高龄化、养老模式居家化、家庭居住空巢化、生活保障自力化、身心健康衰弱化、社会参与缩减等现实困境。
2.1 人群结构高龄化
从年龄构成上看,东海沱村老年人在60~70岁与80~90岁年龄段的占比较大(图3),这是因为村落中多数家庭依然保持着四世同堂的传统结构,其中两代人都进入了老年阶段。此外,高龄化趋势明显,80岁以上老年人达39%,包括3个百岁老人。
图3 老年人年龄构成Fig. 3 Age composition of the elderly
2.2 养老模式居家化
东海沱村养老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较为落后,加之传统养老思想的影响,83%的老年人选择以居家为基础的家庭养老方式;只有17%的老年人因随子女在城镇生活或常年在外打工而选择社区养老或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图4)。居家养老仍是村落老年人主流的养老方式,因而如何有效挖掘和配置养老资源、改善村落老年人的人居环境尤为重要。
图4 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Fig. 4 Choice of pension model of the elderly
2.3 家庭居住空巢化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数量增加,东海沱村空巢化现象严重,留守老人比例持续增长。在问卷调查中,未与子女共同居住或因子女外出打工未能得到日常照顾的老年人共48位,占比61%。其中,独居老人达23%(图5)。子女在老年人身边陪伴的时间减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与情感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
图5 老年人空巢化情况Fig. 5 Empty-nest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2.4 生活保障自力化
在经济保障上,东海沱传统村落老年人主要收入来自于政府的保障性补助与子女赡养,但整体上消费能力与自我经济养老能力都较弱。老年人继续劳作的现象尤为普遍,78%的老年人料理家务并管理菜园等以自给自足;18%的老年女性和32%的老年男性参与建筑施工、农副产品或手工艺产品经营等有偿劳动。在生活照料上,村落老年人多是自理或由配偶照料,部分老年人也能与邻里在日常生活、生产经营和情感交流等方面形成互助养老。
2.5 身心健康衰弱化
生理健康方面,村落老年人因衰老导致行动能力下降且更容易受伤,视、听、触等感知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并伴有认知能力与记忆力减弱(图6)。东海沱村内老年人普遍面临生理健康问题,且因高龄导致的病残化较高,75%的老年人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风湿、糖尿病等。而生理机能衰退与病痛进一步影响老年人的自理能力,问卷调查的78人中,有20位老人需要依赖扶手、拐杖、轮椅等设施帮助的介助老人,9位是行动困难、长期卧床需要依赖他人护理的介护老人(图7)。
图6 老年人健康问题Fig. 6 Health problems of the elderly
图7 老年人自理情况Fig. 7 Self-care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在心理健康方面,村落老年人相对脱离了社会群体网络结构从而造成人际交往范围变窄,尤其是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因出行不便导致串门聊天等传统社交方式日渐缩减,相应的内心孤独感与失落感加重,并出现缺乏自信,排斥新事物等消极心理;患病的老年人也常为健康问题感到忧虑;而村中大量的空巢老人缺少家人关怀,表现出怀旧与对家庭的依恋。
2.6 社会参与缩减
村落老年人闲暇时间增多,但其社会参与度明显落后于城镇老年人,老年生活单调。这是因为村落休闲娱乐与老年文化教育的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与建设性滞后,供老年人选择的活动内容较少;加之老旧的观念和较低的文化程度,老年人社会参与缺乏主动性、组织性。身体状况较好的自理型老人尚且未能有效参与各类活动,介助与介护型老人更是缺少丰富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
3 老年人公共活动分析与公共空间适老性评价
在明确村落公共空间现状与老年人养老情况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老年人公共活动与公共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地图标记法统计并分析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特征;经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取老年人的空间需求与对空间的适老性评价,以总结村落公共空间现状适老问题。
3.1 老年人公共活动分析
3.1.1 公共活动类型
村落老年人可参与生活性活动、生产性活动、传统特色活动等5种公共活动类型(表2、图8),但能开展的休闲娱乐、康养健身和精神文化活动内容缺乏且形式单一。此外,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的活动也有所差异。
表2 老年人公共活动类型表Tab. 2 Types of public activities for the elderly
图8 老年人公共活动现状Fig. 8 Public activities of the elderly
(1)自理老人:村落自理老人在公共空间主要进行田间农活、手工艺等生产性活动和房屋修缮、照看子孙等生活性活动,在闲暇之余则参与休闲娱乐性活动或赶场、庙会等传统特色活动。其平均活动范围为1 500 m,辐射全村及邻近的白沙镇。
(2)介助老人:村落介助老人很少参与赶场等长距离或对身体机能要求较高的活动,多是进行休憩聊天等轻松的休闲活动或散步等低强度的身体锻炼,此外,部分介助老人仍坚持进行一定的生产生活性活动,如管理菜园、饲养家禽等。其平均活动范围为近宅500 m。
(3)介护老人:由于需要长期卧床,村中介护老人的主要活动即在家看电视,在家人或护工的帮助下就近进行静坐休息或晒太阳等活动。其平均活动范围为近宅100 m。
3.1.2 公共活动特征
(1)活动区域聚集性:村落老年人活动范围和半径缩小,日常生活基本是在5 min的步行范围内。通过地图标记并统计各公共空间平均每日的老年人活动人数与活动类型可知(图9),宅前屋后的门户院落、临近的菜地、古树下空间等是老年人高频活动的区域。老年人也常聚集于线性的主街巷空间中,这是因为街巷在承担老年人步行交通活动的同时,局部放大的节点空间和座椅等休闲设施也激发了老年人闲坐交流等自发性行为。另外,可提供遮蔽性室内空间的老年活动室、店宅等公共建筑也是老年人时常集聚、社交休闲的活动中心。
图9 老年人公共活动集聚区域Fig. 9 Aggregate area of public activities for the elderly
(2)活动时间固定性:村落老年人作息习惯相对规律,其公共活动主要集中在白天两个时段:上午8:30-11:00,下午13:30-18:30。上午时段老年人主要是就近进行农活家务等生活生产性活动;下午的闲暇时间老年人会选择出门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如散步、闲坐聊天、老年活动中心打牌等;夜间老年人外出活动很少,多是在家看电视。此外,老年人活动安排也会受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如在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的春秋季,老年人公共活动频率最高。
(3)活动人群熟悉性:在传统村落熟人社会机制下,老年人公共生活接触的人群主要为家人或邻里。经过多次实地观察与地图标记发现,老年人在进行生活生产性活动时多选择个人单独活动,而在参与休闲娱乐性活动或传统特色活动时则多是无组织自发形成小团体,倾向于和同龄人围聚或旁观他人活动,家有孩童的老年人常陪其玩耍嬉戏,出现携幼行为。
3.1.3 公共空间需求
在“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框架下,村落老年人对公共空间提出7类感知需求(表3)。首先,由于生理机能衰退与行动力下降,老年群体对空间活动安全与方便易达的要求标准相比其他人群更高,公共空间应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感与通达感为首要前提。其次,村落老年人需通过多元公共活动以增进社会参与。其中社交活动作为老年人情感诉求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占老年人活动需求的比例最高,而老年人也需要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来丰富闲暇生活,以及参与精神文化活动与生产活动来继续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公共空间能否营造“社交感”“实现价值感”与“趣味感”尤为重要。第三,村落老年人为促进身心积极健康,对公共空间的“舒适感”与“康养感”有特殊性需求。通过实地观察与问卷调查,本文进一步梳理了老年人在自身感知需求下对公共空间适老性营建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
表3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人公共空间需求Tab. 3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e aging
3.2 公共空间适老性评价分析
3.2.1 公共空间适老性评价框架
本文以实现村落老年人积极老龄化为目标,以“保障”“参与”和“健康”三大原则作为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评价准则,再依据村落老年人的空间需求特征,明确“安全性”“通达性”“可社交性”等7类评价指标和32项适老性影响因子。在此适老性评价框架基础上,调查问卷对各项影响因子设置直观易懂的描述,通过村落老年人勾选各评价指标下其认为最重要的两项影响因子,再统计各影响因子的勾选人数占调查问卷总人数的比重,并结合村落公共空间的实际情况与专家意见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各评价指标下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图10)。
图10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评价框架Fig. 10 The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age-suitability of public spaces in traditional village
3.2.2 公共空间适老性问题分析与总结
3.2.2.1 基础保障不完善,存在安全、通行等多维度不足
(1)空间安全性。山地地形高差为公共空间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村中次巷道宽度较窄,普遍为0.5~1.0 m,台阶踏步高度和坡道坡度普遍较大,且侧面陡坎缺少护栏、扶手等安全防护设施,有摔、绊、掉等风险;路面多为泥土或碎石板,雨天时易湿滑不稳固;公共空间中仅有少量的道路照明,导致老年人夜间出行与活动不便;而临江滩涂地环境杂乱且道路组织不完善使得空间围合度和可视性较差,老年人活动安全无法保障。再者,各宅前院后空间小且过渡较为急促,容易引发老年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2)空间可达性。在山地条件下村落不可避免地存在台阶坡道等竖向交通,老年人也在长期的生活中对此相对适应,因而对村中大多数的自理老人来说,服务半径与步行路径的连接度是影响空间可达性的关键因子。现有公共空间布局分散不均、服务半径有限导致空间可达性降低,如位于村头的老年活动中心和码头,50%以上的老年人需步行大于15 min方能到达,而临江滩涂地因道路铺设不全,步行路径连接度差,老年人较少进入。此外,缺乏无障碍设计的步行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中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的出行与空间参与。
3.2.2.2 多元适老功能缺失,老年人活动参与度低
公共活动参与是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环节,但东海沱传统村落老年人活动单一且参与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是村落现有活动空间数量少、面积小,又伴随有物质性损毁与空间闲置,导致适老空间配置不足;二是公共空间已有功能组织单一,只能支持老年人开展基础的行为活动,无法满足老年人对于社交、休闲娱乐与价值实现等多元化的活动需求;三是公共空间适老服务设施建设无序,其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欠缺导致空间的互动性与可停留性差,进而影响了老年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1)空间可社交性。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多发生在人群聚集、有休憩设施、氛围亲切的空间中。村落偏小的公共空间尺度与熟悉的邻里关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但在主街巷、老年活动中心和店宅等老年人聚集的公共空间中,座椅等休憩设施仍不能满足其停驻与交往的需求,也存在社交场地不足、空间拥挤的问题。同时,老年人社交活动也倾向于在有安全感的围合空间中开展,因而对于面积较大的码头广场和观景平台,老年人希望能补充有顶的廊亭和绿化围合以增进交往。
(2)空间趣味性。村落中的主街巷、古树下空间常与休闲设施组合构成生活趣味场景,老年活动中心也可为老年人提供闲坐、打牌等娱乐休闲活动。然而从整体而言,公共空间普遍缺少休闲娱乐场地与相应的娱乐互动设施,导致老年人闲暇生活单调无趣。村落老年男性提出江边散步、棋牌、喝茶、集中看电视等活动需求,老年女性则希望增加跳广场舞和陪孩童玩耍的活动场所。此外,空间特色营造与景观层次的欠缺亦减弱了公共空间对老年人的吸引力。码头与临江滩涂地作为村落典型空间,其乡土特色仍需进一步突出;古井石刻与老年人的互动性和文化内涵也尚待挖掘。
(3)空间价值实现性。村落老年人多是通过园艺农活、牲畜养殖和店宅经营等生产劳动来实现自我价值,但这种形式更偏向于生活所需且受限于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村落公共空间中缺少文化活动与公益活动的场所与设施,尤其是介助介护老人能参与的价值实现活动很少。从活动需求类型来看,村落老年人对书法、戏曲、手工艺学习等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愿。
3.2.2.3 舒适性与康养性有待提升,老年人健康需求被忽视
(1)空间舒适性。村落与山水自然融合,植被生长茂盛,在营造良好微气候环境的同时增加了老年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然而,村落各公共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陈旧破损,材质与色彩粗糙暗沉,加之村民随意堆放杂物垃圾导致卫生条件差,整体视觉 协调性欠缺;主街巷空间也因两侧建筑排布紧密,郁闭度较高,导致光照条件较差,环境潮湿阴冷。材质与色彩粗糙暗沉,加之村民随意堆放杂物垃圾导致卫生条件差,整体视觉协调性欠缺,而主街巷空间则因两侧建筑排布紧密,郁闭度较高,导致光照条件较差,环境潮湿阴冷。
(2)空间康养性。村落老年人缺乏对康养的理性认知,公共空间对老年人的康养需求也很少回应。村中缺少医疗服务配套设施,无法满足老年人对基础医疗保健的需求,同时公共空间中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配置不足,难以支持老年人球类运动、器材锻炼等健身活动,老年人只能将园艺劳动和散步作为身体锻炼的主要方式。
4 公共空间适老性营建策略
4.1 公共空间体系完善以实现适老权利保障
4.1.1 注重核心适老生活圈
根据村落老年人的活动特征,围绕各住宅以老年人平均5 min的步行距离为半径划定核心适老生活圈。这一圈层主要由宅前院后的天井院落、门户空间等与相邻的菜地、古树、街巷等公共空间构成(图11)。这些空间关乎着老年人的日常生产生活,是公共活动频率最高且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他们最熟悉、最易产生信赖感、安全感的空间。尤其对于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而言,该圈层是其参与日常公共活动的起点与兜底保障。因此,需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对宅前院后的微空间进行个性化改造。通过对周边杂物的整理营造有序无障碍的环境,减少住宅与街巷之间的高差变化并增加平台空间来建立和缓流畅、安全舒适的过渡,布置座椅等休憩设施与景观绿化以增强空间的社交性与趣味性,从而帮助村中老年人走出家门,在公共区域中完成更多自发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
图11 生活微空间与核心适老生活圈Fig. 11 Living micro-space and core elderly-friendly living circle
4.1.2 构建安全、高可达空间
在山地条件下,解决老年人的安全性与方便易达性是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改造的前提与基本要求。在安全性上,空间铺装应平整且防滑,尤其是巷道台阶建议采用石板、混凝土等硬质铺面来减少泥土或碎石路面带来的摔、滑等隐患;道路和活动场地临陡坎或滨水的界面上应设置扶手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增加区域的照明以提高夜间安全系数;加强老年人停留休憩的空间围合,如利用廊亭等有顶的景观建筑或在休憩设施周围布置绿化或景墙等,可为村落老年人提供具有安全感和私密感的交往空间。在可达性上,完善辐射全村落的网络化步行体系来串联各活动空间,尽可能通过坡道的铺设实现主街巷的无障碍设计,同时布置电梯等垂直交通设施来增强次巷道的通达性,从而进一步扩大老年人活动范围,引导村落老年人由核心生活圈走向全村域的社交生活圈(图12),保障老年群体均能公平地参与使用公共空间。
图12 适老生活圈构建模式图Fig. 12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the living circle suitable for the elderly
4.2 公共空间功能更新以促进多元活动参与
4.2.1 置换适老功能
活动空间不足,适老功能单一缺失是村落老年人活动参与度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村落公共空间的核心适老问题,但同时东海沱传统村落面临着布局紧凑,难以新增空间的用地限制。在这一矛盾下,要解决老年人提出的多元活动参与需求,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并利用现有存量空间进行适老功能更新。村落中存在大量破陋闲置、空洞化的小微空间,通过梳理并置入新的适老功能,能有效增加村落老年人的活动场地并丰富活动类型,满足老年人新的活动需求。如将滩涂地一侧的荒地改造为老年人可进入的观景空间或园艺菜地(图13);将原有破败的老年活动中心重新划分以置入看戏喝茶、棋牌、运动健身、文艺活动、医疗管理等老年活动。
图13 公共空间功能置换示意Fig. 13 The replacement of public space function
4.2.2 复合适老功能
将现存单一功能的公共空间在保留已有功能连续性的基础上复合以新的功能属性,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村中码头广场、街巷等空间可以通过加建连廊、休息区座椅、健身器械等手段叠加老年人休憩或跳坝坝舞等运动功能;在古树下观景平台中增设儿童活动设施,能满足老年人一边休憩一边陪伴孩童的需求;将临江滩涂地复合以滨河休闲步道、园艺菜地与观景休憩平台等功能空间(图14)。复合空间可同时或分时开展多样化活动类型并鼓励全年龄段多人群的共享参与,增进老年人与同龄人或代际间的交互融合,使空间更具活力和可持续使用性。
图14 公共空间功能复合示意Fig. 14 The compound of public space function
4.3 老年活动设施嵌入式布置以强化适老功能
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补充和质量提升来强化空间的可社交性、休闲娱乐性与价值实现性,进一步延长老年人在公共空间停留的时间。鉴于东海沱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布局分散,应根据老年人在不同空间的使用需求嵌入式地布置服务设施来促进非正式服务网络的建立,引导老年人积极使用公共空间。具体体现:
(1)在街巷两侧、观景平台、古树等重要节点空间宜适量提供亭廊、座椅等坐息设施,方便老人停留休息与邻里社交。坐息设施的布局需考虑老人体力消耗快、易疲劳等生理特征与喜欢观看他人活动的行为特征,在主街巷每隔100 m左右摆放休闲座椅并创造“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为老人创造轻松有趣的活动空间。(2)为老年人提供公共电视、棋牌、茶室等休闲娱乐设施,以及在广场等重要节点设置互动小品或标志物,以此来提升空间趣味性与场所感。(3)在老年活动中心设置书法、戏曲、传统手工艺等文化教育活动设施,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4)“见缝插针”式增设轻量、安全、不同难度系数的运动器械设施或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器材,为不同自理水平的老年人提供多种锻炼方式。同时,可在老年活动中心专设医疗卫生所,满足老年人保健的需求。
4.4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以创造舒适健康体验
(1)营造亲切氛围。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又因其交往的对象多为熟悉的家人邻里,村落老年人社会交往所需的空间尺度要比中青年人略小。根据实地观察,村落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富有人情味的小尺度空间中活动,在0.45~1.3 m的社交距离范围内感到更舒适。因此,村中空旷或杂乱的公共空间需进行环境要素的重新组织与空间划分,进一步丰富空间层次,营造温馨亲密的交往氛围。
(2)再现记忆场景。村落老年人对“老村”保有依恋和怀旧情结,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也承载着老年人的场所记忆。然而随着认知能力的衰退,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记忆力与辨识度下降。因此,在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应注意在保留空间环境的典型特征基础上,通过链接村落乡土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要素,以景观小品或标志物等形式再现老年人记忆中的活动场景,增强他们对村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营建生态疗愈性景观。康养性的景观环境能激发村落老年人的五感交互体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与疗愈。其一在视觉上,注重各空间中老年人视线的引导,突显山水植物要素在公共空间的造景功能;改善空间卫生环境、增设垃圾桶等卫生设施减少垃圾杂物堆放;各活动空间铺装与设施应色彩明快,空间通透光照好,可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季相变化等突出空间自然美和艺术美。其二在嗅觉上,可局部种植本地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含笑(Michelia figo)、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等通经活络和润肺养心类的芳香植物来激发老年人的嗅觉感官。其三在触觉上,公共空间使用材质应自然亲肤,并可通过设置互动设施激发老年人接触植物、水体等,如抬高种植面以便介助、介护老人能近距离触碰和闻嗅。其四在听觉上,村落中的流水声、虫鸣鸟叫等都是可用以舒缓老年人消极情绪,放松身心的声源。其五在味觉上,鼓励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参与园艺活动,通过瓜果蔬菜的种植和品尝调动老人的主观能动性,让老人与公共空间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
4.5 公共活动组织与编排以增进社会化
为促进老年人社会活动的深度参与,应充分发挥村委、社区中心等组织力量,以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为平台构建活力和谐的老年公共生活。定期开展节庆、家庭聚会等集体活动,将小范围的空间活动组合起来,进一步扩大老年人与同龄人、家庭邻里之间的沟通交往与信息交流,促进其社会关系的维持和集体归属感的获得;组织戏曲、棋类、书法、舞蹈等趣味性活动,激发老年人在个人专长和业余爱好上保持积极参与的心态。此外,可通过组织安排学习交流沙龙等,鼓励老年人将传统技艺、实践经验和优秀文化言传身教给年轻一代。这些集体性公共活动的开展,在帮助老年人丰富精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推动他们继续融入主流社会发展。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现状,分析村落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特征与空间需求,以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初步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适老性评价框架,并针对现存适老问题从公共空间体系、功能更新、适老设施、环境设计和活动组织5个层面提出适老性营建策略,以保障老年人安全与出行、丰富活动参与并促进身心健康,提升传统村落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大关,老龄化率将上升至20%。当前,我国已然迈进应对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窗口期。如何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解决老年人养老适老问题,将成为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命题与巨大挑战。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村落适老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未来应持续关注传统村落老年人的生存现状与真实诉求,深入探索传统村落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为老年人创造友好宜居的人居环境,激发乡村老龄化的社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