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活寄生汤联合揿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肝肾不足型临床观察

2022-08-09郑俊枫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独活退行性移位

梅 凌,郑俊枫

(1.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湖北 武汉 430014;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属于骨伤科常见疾病,病程长,影响日常生活。本研究用中药汤剂联合揿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5例,均为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证型为肝肾亏虚型。随机分为3组各25例。对照1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70.80±9.03)岁;平均病程(2.81±0.39)年。对照2组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71.1±8.95)岁;平均病程(2.83±0.48)年。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9.50±10.92)岁;平均病程(2.79±0.68)年。3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骨伤康复学[1]。①有腰痛或者臀部疼痛,以一侧为主,伴随有下肢放射痛。②症状以腰痛或者腰痛伴腿痛,根据神经根压迫情况,有下肢肌力和感觉变化,有间歇性跛行。③体征。腰背部肌张力升高,腰背肌紧张。腰部屈伸活动时,腰背部疼痛加重,或者下肢有疼痛、麻木加重等;滑脱节段触及棘突时有台阶感。④影像学检查。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滑脱节段可见椎体在矢状位或者冠状位上明显移位。滑脱节段椎间隙明显狭窄,关节突或者椎体前缘出现骨质增生。腰椎过伸过屈位(动力位)X线检查在矢状位或冠状位上可见椎体发生移位。腰椎CT检查滑脱节段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导致硬膜囊受到压迫,椎管容积变小。

肝肾亏虚型证候的诊断要点:①主症为腰腿痛伴腰膝酸软乏力或麻木,畏寒肢冷,得温则缓,劳累加重,休息减轻;②次症为遇寒时症状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迟或沉紧;或面色㿠白,舌质淡,脉沉细;或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等。

纳入标准:符合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西医诊断及中医肝肾亏虚型证型;无腰椎手术史;滑脱程度小于Ⅱ度;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先天性腰椎滑脱或因椎弓根断裂出现的腰椎滑脱,滑脱程度大于Ⅱ度,合并有骨折、肿瘤、骨髓炎以及严重骨质疏松等症,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及其它不适合原发疾病,其它不适合研究。

2 治疗方法

对照1组用规格为0.18mm×2mm揿针(鼎世医疗,皖械注准20192200150)以腰眼、肾俞、腰阳关、秩边、环跳穴为埋针穴位,埋针前对埋针部位皮肤进行酒精消毒,然后将揿针刺入皮肤,埋穴24h,每12小时按压1min。2周为一疗程。

对照2组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独活、秦艽、当归、鸡血藤、杜仲各10g,桑寄生、熟地、炒白芍、茯苓、怀牛膝、党参各15g,防风、川芎、桂枝、炙甘草各6g,细辛3g。每日1剂,每次200mL,日2次,口服。2周为一疗程。

治疗组用揿针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方法同对照1组和对照2组。

3 观察指标

VAS疼痛评分及ODI日常生活指数与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疼痛程度: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估疼痛程度,0~3分为轻度疼痛并且不影响睡眠;4~6分为中度疼痛,轻度影响睡眠;7~10分为重度疼痛,患者因疼痛不能入睡或夜间疼醒。

日常活动能力: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应用ODI指数量表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疼痛的强度、生活自理、提物等10个项目,每个项目计分0~5分,以各项目得分总和/50×100%为ODI最终结果,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腰部功能恢复至正常,可进行轻度工作。显效:腰部及腿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腰部屈伸活动时疼痛不加重,屈伸活动自如,不影响轻度工作。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腰椎活动部分功能恢复,对轻度工作稍有影响。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严重影响日常活动。

5 治疗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s)

表2 3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25 4.01±1.32 1.51±0.13*对照1组 25 3.98±1.03 1.77±0.20*对照2组 25 3.96±1.13 1.68±0.26*F 0.168 2.592 P 0.918 0.035

3组日常活动能力比较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ODI比较 (%,±s)

表3 3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ODI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25 49.41±9.31 78.23±6.83*对照1组 25 48.09±8.92 68.35±7.01*对照2组 25 47.67±9.01 69.29±6.99*F 0.253 0.620 P 0.859 0.035

6 讨 论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多与长期劳累,机体劳损或工作,致使椎体间韧带、肌肉以及附件组织松弛,关节突之间形成微小移位后,致相邻的椎体间上下椎体表面发生全部或部分滑动移位现象,主要的症状为腰痛伴有下肢疼痛[2]。

《素问·痿论》提到“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运动”,表明筋的主要作用在于“连属关节、络缀形体、司关节运动”。筋的损伤必然导致关节固定不牢,出现滑脱移位。其中,对于因骨性结构发育不全或后天损伤离断而出现的滑脱,临床称为真性滑脱。发病原因多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造成。而另外一种是由于骨质疏松或者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疾病所致,不是由于先天发育缺陷,也不是因为外伤后出现腰椎损伤及椎体附件组织结构断裂,所致的滑脱称为假性滑脱[3]。假性滑脱的原因多为长时间劳累,局部组织增生退变,而出现的椎体移位。在临床上诊断腰椎滑脱并主要依靠腰椎正侧位X线及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X线检查,表现为腰椎的生理前凸角增大,滑脱椎体在矢状位或者冠状位上出现明显的位移,在腰椎屈伸活动时,滑脱节段出现明显的角度变化等。甚至在比较严重的滑脱患者,腰部可明显见到滑脱部位出现皮肤凹陷,触摸棘突可感觉到阶梯感。

目前,对于滑脱程度在Ⅱ度以内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多用保守治疗方法,其中10%患者症状较重,多采用手术治疗[3]。有学者提出,对于无明显神经卡压症状或者腰腿痛症状较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首先应考虑保守治疗[3-5]。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VAS疼痛改善指数及ODI生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独活寄生汤出自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目前是骨伤科较常用的方剂之一,具有祛风除湿止痛、补肾健骨,调补气血等功效。方中独活温经血脉、舒筋通络,桑寄生补益气血、祛除风寒湿邪,杜仲、狗脊补肝益肾、强筋健骨之功,秦艽解除疼痛[6-7]。因肝肾不足常至经脉失养,气血运化失机,血瘀脉滞,所以加当归养血,鸡血藤活血补血,配合八珍汤以补气补血。诸药合用,既能够健脾补肝肾,又能强筋壮骨。

揿针在使用时作用于皮肤表面,从属于十二经络之皮部,在使用时属于十二刺法之浮刺,能够起到调节机体的护卫外邪之功能。研究表明,揿针能够使局部皮肤得到刺激,产生内源性阿片类效应。尽管揿针刺激浅表,强度较针灸弱,但是揿针具有“留针候气”的特点,刺激时间更长更持久[8]。

独活寄生汤联合揿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肝肾亏虚型较好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独活退行性移位
美国FDA公布《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含渐冻症ALS)行动计划》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等风来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独活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