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配合舒肝利胆汤治疗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2022-08-09吴培玲黄金山黄水清
吴培玲,祝 斌,黄金山,黄水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湛江 524000)
胆管结石为肝胆外科疾病,腹痛、黄疸、发热等是常见临床症状,且结石及炎症的刺激极易引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2]。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在胆管结石治疗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临床肯定。先天胆汁黏稠、胆道梗阻及炎症等因素影响,残留的泥沙样结石及胆汁杂质于术后较难排出体外,易再次淤积成大结石堵塞胆道,从而影响预后[3]。中医认为肝胆相连,胆汁源于肝脏,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无法顺畅排泄,当病情进一步发展,胆汁淤积而成结石[4]。本研究用ERCP术配合舒肝利胆汤治疗胆管结石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2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行ERCP术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8~88岁,平均(58.98±3.8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15d,平均(9.53±3.61)d;结石直径0.53~1.84cm,平均(1.13±0.30)cm;结石数量1~6枚,平均(2.67±0.78)枚。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7~89岁,平均(59.02±3.1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5d,平均(9.60±3.59)d;结石直径0.49~1.85cm,平均(1.15±0.28)cm;结石数量1~6枚,平均(2.64±0.75)枚。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实用外科学》[5]中胆管结石诊断标准:经腹部CT、彩超、胰胆管造影等检查明确为肝外胆管结石,伴有恶心、呕吐、右上腹阵发剧烈疼痛、目黄、身黄、小便黄等症状表现。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肝胆湿热证诊断标准。右侧胁肋或上腹部疼痛明显,身面目俱黄,寒颤高热,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短赤,脘腹胀满,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均行ERCP术治疗;③无手术禁忌证;④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胆道疾病,如肝胆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等;②参与本研究前已接受其他治疗;③病历资料不全;④伴有肝、肾、心、肺功能异常;⑤其他脏器严重疾病;⑥精神疾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ERCP术治疗。术前6~8h禁食,行碘造影剂过敏试验,备好十二指肠镜、ERCP设备消毒、注射器消毒等。术中保持俯卧位,将十二指肠镜经口送入十二指肠降段,寻找十二指肠乳头。随后经活检孔插入导管后注入造影剂,寻找病变部位,存储胰胆管图像,依据病变情况于内镜下完成相关治疗,留置鼻胆管,观察胆汁情况,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对照组于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5d。
研究组加用舒肝利胆汤治疗。药用柴胡15g,白芍30g,枳实16g(打),山楂30g,黄芩15g,桃仁10g,川姜黄30g,鸡内金16g(打),青皮16g,麦芽30g,芒硝6g(冲),莪术10g,川郁金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败酱草15g,鱼腥草30g,赤芍18g,川芎9g。共5剂 ,日1剂,日2次。连续服用5d,每个月5~7剂,连续服用半年。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治疗前及治疗5d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0、2、4、6分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血清胆汁生化指标:采集治疗前及治疗5d后5mL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中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水平。
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术后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结石残留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
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疗效判定标准。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TBIL水平降至正常为显效。各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BIL水平由34.2mol/L降低8.5mol/L以上,或34.2~8.5mol/L降低17.1mol/L以上为有效。未达“有效”标准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41 13.68±3.59 3.14±0.75 18.402 0.000对照组 41 13.61±3.47 6.92±0.88 11.966 0.000 t 0.090 20.933 P 0.929 0.000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比较 (mol/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比较 (mol/L,±s)
组别 例 DBIL TBIL TB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1 18.92±6.78 8.41±1.29 323.98±40.46 12.42±1.81 25.49±4.27 6.77±0.49对照组 41 19.01±6.13 10.55±3.38 323.88±40.39 16.97±2.52 26.05±4.39 12.85±1.54 t 0.063 3.788 0.011 9.390 0.586 24.090 P 0.950 0.000 0.991 0.000 0.560 0.000
两组结石残留及复发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结石残留及复发情况比较 例(%)
6 讨 论
胆管结石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约占所有胆石症发病率的5%~29%[7]。手术是治疗胆管结石的有效术式,通过外科手术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取出结石,保证胆汁流动通畅,大大降低感染风险。ERCP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术后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但ERCP手术需要对Oddi括约肌做一个小切口或是大扩张,影响到Oddi括约肌功能,易形成胆汁反流,引起胆管炎反复发作,造成胆管结石复发。另现代人不规律饮食,高糖、高脂肪饮食、高胆固醇饮食人群,胆汁黏稠,容易复发胆管结石。因此,于ERCP术后给予积极治疗干预对促进术后恢复、降低结石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胆管结石属中医“腹痛”、“黄疸”等范畴。由于病变位于肝胆,当肝失疏泄、胆失通降时,极易引发胆管结石。另手术将结石清除后痰浊余邪未消,积聚于肝脏内,加之手术创伤将进一步损伤经络,致使气机升降失常、痰浊瘀血阻塞经络而发病[8]。因此,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疏肝利胆为原则。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胆汁生化各指标水平、结石残留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于ERCP术后配合舒肝利胆汤治疗有助于缓解各临床症状,提高手术效果,改善胆汁生化各指标水平,利于促进胆管功能恢复及残留结石的排出。舒肝利胆汤组方中柴胡解热抗炎、保肝利胆、镇静镇痛,白芍平肝止痛、敛阴止汗,枳实化痰散痞、破气消积,山楂、麦芽消食健脾、行气散瘀,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桃仁、莪术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川姜黄、川芎通经止痛、破血行气,鸡内金通淋化石、化积排石,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芒硝消火清肿、润燥软坚,川郁金活血止痛、疏肝利胆,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败酱草、鱼腥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赤芍凉血消肿、祛瘀止痛[9-10]。诸药合用,共奏利胆排石、清热利湿、疏肝理气之效。
综上所述,ERCP术配合舒肝利胆汤治疗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胆汁生化各指标,有助于胆管功能恢复,降低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