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理论结合针刀治疗中风恢复期肘关节痉挛临床观察*
2022-08-09王海东
张 谦,王海东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中风为临床常见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等特点。中风恢复期肘关节痉挛为中风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进展期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痉挛[1]。中风患者出现肘关节痉挛后可影响各项功能恢复,阻碍其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及时治疗。经筋理论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手足三阴三阳经,共十二经筋。明代张介宾曰:“愚按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为”。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外周连属部分,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在运动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由经筋理论指导的中医疗法与传统中医疗法相比效果更优[2],经筋理论也因此受到广大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筋脉为经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联络脏腑肢节、维持躯体活动、运行全身气血[3]。肘部经筋为整个经筋系统的一部分,而经筋理论用于指导肘关节痉挛的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针刀治疗中风恢复期肘关节痉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中风恢复期肘关节痉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1~82岁,平均(66.57±3.19)岁;病程3~23周,平均(13.41±1.28)周。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2~83岁,平均(66.62±3.23)岁;病程4~24周,平均(13.49±1.35)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中风恢复期肘关节痉挛诊断标准;2)初次发病;3)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近2周服用肌肉松弛药物者;2)非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肌痉挛者;3)合并脑肿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其他颅脑疾病者;4)认知、精神等功能障碍者;5)有治疗禁忌症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针刺透刺拮抗肌治疗:应用环球牌无菌针灸针,患者取仰卧位,应用75%酒精消毒,头针以快速进针法平刺进针至帽状腱膜下层,得气后捻转2 min,频率每分钟180~200次;于双侧顶颞从上至下透刺3~4针,间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于上肢穴位(肩髃、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快速进针,采用透刺法,注意避开大血管,同时互相透刺,行小幅度提插捻转,得气后透刺穴连接KWD-808I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 Hz,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周日休息,5周为1个疗程。
1.4.2 观察组 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治疗,定点:取肱二头肌、肱二头肌肌腱膜与肌肉移行处为A、B点,A、B中点为C点。取仰卧位,使上臂外展外旋,充分拉开肘关节,掌心朝上,上肢平放。常规消毒施术局部,于定点处按压肌腱,右手持针刀进针,破开皮肤后肌腱张力增高、坚硬,此时将刀口调转,与肌腱呈90°,提插切割2~3下切割定点肌腱约1/3的肌纤维。操作时感觉如刺穿拉紧的橡皮筋,张力突然降低,出针刀后按压针孔止血,贴创可贴。其余进针点均采用4步进针法,以切割为主。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5次。
1.5 观察指标
1.5.1 痉挛分级评估 应用改良Ashwonh痉挛分级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痉挛程度,包括0级:无肌张力增加;Ⅰ级:肌张力轻度增加;Ⅱ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卡住;Ⅲ级:肌张力增加明显,通过ROM大部分时阻力明显增加;Ⅳ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行ROM检查时有困难。级数越低提示症状越好。
1.5.2 疼痛评估 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s,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分值0~10分,分数越高提示疼痛越严重。
1.5.3 肿胀评分 应用自制肿胀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肿胀程度,分数0~10分,分数越高提示肿胀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应用轶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痉挛分级治疗后观察组痉挛分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痉挛分级比较 例
2.2 疼痛、肿胀评分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肿胀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肿胀评分比较(±s) 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P例数40 40 VAS评分治疗前5.12±0.85 5.16±0.89 0.206 0.838治疗后1.74±0.61 2.69±0.76 6.165 0.000肿胀评分治疗前4.73±0.81 4.71±0.78 0.112 0.911治疗后1.24±0.34 2.03±0.51 8.151 0.000
3 讨论
中风发病突然,如矢之中的,病势凶险,属内科急、危、难、重症[4]。中风病病程漫长,病机繁多,或以标实为主,或以本虚为重。各种实邪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正虚涉及多个脏腑功能的衰退。凡年老体弱之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或阳盛火旺之体,阴血易亏,风火易炽,又因将息失宜,致使阴不制阳,肝阳亢逆,阴虚风动,气血上逆,蒙闭脑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等症。此即《景岳全书·非风》中所云:“卒倒多有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使然。”《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云:“阳气者烦劳则张。”劳逸失度,耗伤气阴,致使肝阳暴张,气血上逆,阻塞清窍;或房事不节,纵欲过度,引动心火,耗伤精气,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或偏嗜辛香炙爆、肥甘厚味之品,或饮酒无度,久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化热,热盛动风,终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脑络,阻于清窍。平素情志不遂,忧郁恼怒,或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肝气不舒,气郁化火,灼伤阴精,日久肝肾阴虚,虚火内燔,虚风挟痰上蒙清窍,以致发病。气血失养,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痹阻气血;或痰湿素盛,形盛气衰,内风旋动,挟痰湿横窜经络,而至僻不遂。总之正气不足、肝肾亏虚为本病发病之根,而风、火、痰、瘀相交为患是本病重要致病因素[5]。
祖国医学对中风恢复期出现痉挛无专门术语,可将其归为“痉证”“经筋病”等范畴。痉挛状态为中风后常见的一种后遗症,中风患者阴阳失衡,阳气不足,使得阴脉挛急而致痉证。针刀疗法为祖国医学“针刺”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一种产物,为传统针刺疗法的继承与发扬,一方面可发挥针刺作用,对局部穴位进行良性刺激,从整体调节气血及阴阳平衡,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对局部粘连进行剥离、松解,加强对穴位及病变组织的刺激强度,更好地激活机体康复功能,达到治疗目的[6]。针刀疗法可在保留适当肌张力的前提下,对挛缩肌腱进行切割松解,在延长肌腱同时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还可降低主动肌肌张力,建立痉挛肌与拮抗肌的力学平衡,通过小针刀切割松解重新调整肌肉、关节负重力线,可较好稳定关节活动[7]。
经筋的主要作用是把人体四肢百骸联结起来。经脉藏于经筋之中,经筋有着藏护卫经脉,调节经脉中气血正常运行的作用。也就是说经筋的舒缩有调节气血流量、流速的作用。经筋病的临床表现为挛缩、结聚、痿软等,局部紧张、困重、酸痛或疲乏无力,在触诊时常见结节、条索或松弛,有时结筋病灶出现酸、麻、胀、痛、沉、灼热、针刺样、触电样传导等异常感觉。中风虽然属中医内科脏腑病范畴,但中风所致肢体瘫痪与经筋所司的运动功能密切关系。根据经筋理论“病在筋、调之筋”之说,从经筋力学规律出发,设计对应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可更好地缓解肢体痉挛状态,从而改善患肢运动功能[8]。现代医学证实,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从抑制状态进入亢进状态,同时合并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阳性、阴性症状,共同导致运动障碍[9]。针刀疗法可松解肘关节运动肌粘连、瘢痕、挛缩等,直接对高应力点减张减压,可降低肌纤维张力,促进恢复力学平衡,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长期痉挛所致的缺氧缺血,进而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改良Ashwonh量表痉挛分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及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经筋理论结合针刀能减轻中风恢复期肘关节痉挛患者疼痛及肿胀程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