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单元教学实践

2022-08-08王雪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单元教学实践

王雪娟

摘 要 “大单元”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有效重构了语文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融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为例,谈一谈项目化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单元教学 实践

项目式学习是学习者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展开选项、立项、实项、结项等学习活动,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打采用“双线”单元结构模式,以单篇带多篇,打破文体局限,注重主题聚合,有效整合学习资源。随着而来,语文课堂以“整个单元为单位”的“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它有效地打通了单元内部和单元之间的界限,勾连“个读”与“群读”之间的关联,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基于此,统编版教材的“大单元”教学为项目化学习的运用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和条件。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开展一定学习活动,进行项目化学习,实现学科知识的融通。下面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为例,通过项目化学习,让大单元教学的在解决问题、任务实践中“活”起来,进而实现学科知识结构化,思维高阶化,审美能力创造化。

一、提炼“大”目标,明确项目化学习内容

大单元之所以成为“大”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课程细胞”,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结构化的特点。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抓大放小”,提炼“大”目标,从而落实单元教学内容。

首先,聚焦“大单元”概念,提炼学习要素。统编版教材每一个单元都对应一定的学习任务群,明确一定的单元学习任务。这为项目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条件。教师需要聚焦“大单元”的整体目标,整合学习资源和方法,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项目要素。比如,统编版高中教材必修(上)“青春的价值”这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本单元“青春的价值”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掌握文学类文本鉴赏与创作的方法。基于此,笔者立足大单元整体的学习目标,提取了以下项目化学习要素:1.精读《沁园春·长沙》和《七律·长征》两篇诗歌,领悟毛泽东的“王者之气”;2.精读《立在地球边上》、《红烛》等现代诗歌,领悟现代诗的“意象和情思”;3.互文联动《百合花》、《哦,香雪》,欣赏诗化小说的“清新俊雅”和情感冲突;4.吟咏创作,领悟现代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等,进行诗意化表达。四个学习内容注重“鉴赏”“创作”“记录”,有效地将本单元学习任务外显化。同时,项目化学习内容紧紧扣住“青春的价值”主题,不断地通过听說读写训练,让学生去思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提升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其次,整合学习要素,形成“青春价值”的项目化学习链。“大单元”教学于单篇教学最大的差异就是以相对独立的单元为基础,体现完成的教学过程。无论是大单元教学还是项目化学习,它们最终指向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基于此,在项目化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从语言到构思、从形象到内涵、从情感到意蕴,设计完成的课程项目,进而形成最优化单元教学结构。比如,必修(上)“青春的价值”这一单元,一共由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组成,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青春价值观。其中,五首诗歌现代诗和旧体诗交织,两篇小说注重不同创作背景,凸显不同的时代精神。整个单元选材丰富、文体不一、主题聚焦,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碎片化。笔者以“编辑‘我为青春代言诗集”为核心学习任务,层层推进地对学习项目进行分解,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进阶。具体为:1.吟咏青春:举办“我的青春最美”的班级诗歌朗诵会;2.品味青春:举办“最美青春”人物访谈会;3.诗歌评论:举办“最美青春”诗评论会;4.脚本剧撰写:围绕“最美青春”这一主题,将文本改编为剧本;5.创作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吟咏自己最美的青春。五个学习活动紧扣诗歌的语言,引导学生品味诗歌,分析形象,感悟诗歌的形式美和音乐美,最终提升学生的创作力。同时,学习任务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能力,进而提升思维的创造能力。

二、整合“大”情境,创设项目化学习任务

“大单元”教学不只是同类知识的组合,还在于将整个学习要素放在“大”的情境进行学习。所谓的“大情境”就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整个单元教学情境,进而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索知识、提升素养。

基于具身体验创设“故事情境”。项目化学习下的“大单元”教学注重综合育人、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等方式,让每一个学习者成为故事的体验者、收获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认知和生活经验,创设具身化体验的情境,从而让学生不断地成为“故事的主角”。比如,学习必修(上)“青春的价值”,教师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创设故事情境,不断地引导由“故事阅读者”转化为“具身体验者”,实现学有所思、读有所得。笔者依据上述的“最美青春”访谈会这一项目化学习,设计了以下情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继承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革命精神。市级革命纪念馆举办了“讲党的故事 跟党走”的主题宣讲活动,并且在本校高一年级选拔优秀的宣讲员作为宣讲团成为。假如你也想参加请你以必修(上)第一单元为宣讲素材,设计宣讲活动方内容。

本情境整合了本单元学习内容,融合了个体生活,拉近了作品与生活的距离,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将自己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之中,形成具身化地体验,进而有效地进行表达。有的学生转化为的身份,以小通讯员战友的的口吻讲述小通讯员当年的英雄事迹。还有的同学以小说中新媳妇的身份,给自己的孙辈们讲诉当年的革命岁月。可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叙述者需要注重运用不同的口吻、人称,进而提升了大单元教学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能力。

三、注重“小”支架,形成项目化学习思维进阶

在语文学习中,任务“大”“群”的教学都需要以“细”为基点,在“小”的支架中落实大单元学习目标。以支架为载体的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注重语文学习要素横向分布、纵向递增,进阶化地设计学习支架,从而形成大单元的深度学习。比如,围绕必修(上)第一单元五首诗歌,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核心项目学习任务:

为了迎接五四青年节,学校文学社举办了“我为青春吟首诗”活动。围绕该活动,请你以必修(上)第一单元中的诗歌为素材,设计朗诵活动方案。

为了有效地完成该项目化任务,教师需要将之细化为小的目标,并且搭建相应的学习支架,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任务。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支架:1.结合“五四青年节”主题,精心挑选一首诗歌,并且写上推荐语(注意:诗歌篇幅适中,推荐语100字左右);2.结合自己挑选的诗歌,制作“诗人档案卡”(注意:图文并茂、富有创意);3.观看方明老师的《沁园春·长沙》的朗诵视频,写一写朗读与朗读的区别;4.查阅网上有关《沁园春·长沙》的朗诵脚本,请为其他文本撰写朗读脚本(注意:语调、轻重、停留、情感等);5.朗诵比赛,以单人或者多人朗诵的形式(注意:配乐、配背景、解说词等)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需要以语文核心知识学习为中心,在真实情境和具体的支架中完成语言实践任务,最终实现大单元学习效率最大化。

[作者通联:江苏江都中学]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单元教学实践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