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歌唱课中“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析谈

2022-08-08支文梅

成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陶冶歌唱情境

支文梅

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一小学(贵州省贵阳市 550081)

我国提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实践(行动能力)全面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其中“美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一百分重视。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学生获得“美育”发展主要是通过歌唱、绘画等课程,而歌唱课是调动学生活动积极性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必须要利用好歌唱课,让音乐在学生的成长中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那如何让小学歌唱课发挥出最大的“美育”功能呢?“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冷冉先生著作《谈情知教学》,冷先生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有两类:一类为情意因素,如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动机等;另一类是认知因素,比如想象、记忆、思维、感知等,这些因素分别构成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和感知-思维-知识-智慧的两种过程。所谓情知教学论,就是通过教学实践使这两种过程进行统一。

1 “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1 理论知识价值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根据我国现代化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的科学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注重知、情、意、行相互渗透。在此背景下,常见的音乐教学模式可分为“认知模式、行为模式、情感模式”三类,这是我国专家尹爱青在教育专著《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划分方法。而在小学歌唱课中,最常用的就是类属“情感模式”的“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理论上是具有独特的价值的,广义上讲,它为我国音乐基础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帮助完善了我国素质教育制度,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狭义上看,它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了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指明了教学研究和实施的方向,具有行动指南的价值。

1.2 实践运用价值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再好再完善的理论知识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实现它内在的价值。同样的道理,“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之所以为广大教育教学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推崇并实施,就在于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实实在在地发挥“美育”的功能,帮助教师通过在课堂中以音乐知识为载体系统地传递音乐之“美”,让学生能够在自然和谐的音乐情境中欣赏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这种隐含了启发式教学和心理暗示方法的教学模式,还可以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去融合德育、智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感、人生观、世界观。

2 小学歌唱课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在日常的小学歌唱课中,常见的音乐教学模式便是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中阐述的三类八种,它们各具特色与优势,看似独立,实则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教师在选择这些教学模式的时候也不存在先后之分,可以根据小学生特有的主体特征以及音乐基础教学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实施,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地方特色、学校环境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来兼并使用,调动各种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来上好小学歌唱课,落实好音乐教学。笔者在这里作简单的归纳。

2.1 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是通过系统地传授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来帮助学生构建音乐学科知识体系的一类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使学生认识“音乐”的过程,例如在课堂中教授一些“音调”、“八六拍”或者“乐器分类”达到基础知识。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侧重于陈述性知识学习,教师在其中主要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是单独使用的话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

2.2 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小学歌唱课最常出现的一种模式,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行为和实践中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往往呈现为“教唱”的课堂,比如老师逐句教《小星星》或者《秋收之歌》等等歌曲,学生跟着老师学唱这些曲子。这种模式侧重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一般来说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是放在小学歌唱课中实践容易倾向于“教师教、学生学”单一教学。

2.3 情感模式

情感模式主要是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音乐情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或者利用音乐本身的美感来激发受教育者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或者使学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精神与价值观,从而逐步促进音乐学习水平提高,比如每周一升国旗奏国歌,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的到较好的体现,但是对教学和学生的水平要求较高,适用于较高年级的学生群体。

3 “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在小学歌唱课中的实践应用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小学生通过歌唱课接触声音艺术获得情感体验,他不能像美术一样被看得见,也不能像语文一样听说读写中直接感受情绪获得间接经验。因此,将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 应用到小学歌唱课中,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歌唱课本身的局限性,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逐步提升他们的集体意识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那在教学实践中,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应当怎么应用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学情,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段特征更是其中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主体特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实施者,更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开发者,推动音乐基础教学的发展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鉴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一般教育原则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总结了一些应用方法,以下作简要分享:

3.1 在小学低年级中的应用

一到二年级的学生年级尚小,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在身体条件上具有灵体灵巧、嗓音自然等优势,但容易在课堂活动“失控”;而在心理发展方面,他们已经获得了符号表征能力,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强,但认知程度较浅,注意力往往无法较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在教学中应该加入适当的活动,结合舞蹈、歌曲、图片、游戏、比赛等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将知识融合与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使得学生的情感态度自然而然地得以陶冶。同时,这些工具的使用和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集中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充分得到音乐体验与感受,帮助教师逐步完成能够自然的演唱歌曲这一教学目标。

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 课《动物说话》为例。在拿到《动物说话》这首童谣风的创作歌曲后,教师首先要了解它的大致情况,掌握这首曲子主要采用重复、摸进、变化等手法展示了动物说话的语言特色。其次,要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富有童趣的活动,逐步达到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最后将以上教学思路应用于实际。比如,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做大象的手影让学生猜动物,然后听声音、看图片再模仿动物说话,逐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导入主题——《动物说话》。

接着自然而然的进入新授环节。第一步是用多媒体播放《动物说话》音频,带领学生一起聆听音乐,同时拍手感受节奏。听两遍之后,进入一个伴奏环节——老师来唱,学生根据PPT 展示出来的图谱(如下图)在重点划线的地方为老师进行伴奏,以此来初步掌握这首歌曲的节奏。然后进入学唱环节,学生先在心里跟着老师唱一遍,然后老师不唱,放音乐伴奏,学生自己唱两遍,可以发现学生的表现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从一开始随着音乐由第一遍的小心跟唱到第二遍的自信地放声高歌。学会演唱这首歌曲之后,让学生模仿对应小动物的情绪来进行歌唱,感受各种小动物说话的特色,最后进行歌唱比赛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随即播放图谱和音频,结束后教师给适当的评价并给予奖励。

图1

图2

结束这堂课之前,教师要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让学生不仅学会“X X | XX X | ”的节奏类型,并且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3.2 在小学高年级中的应用

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趋于完善,部分学生进入了变声期;同时,每个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自身认知水平上有所提升,获得了逆向思维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渴望与能力。针对这个阶段,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发展阶段特征,在学活动中要注意防止过度的练唱,以免对学生的嗓音造成损伤。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丰富教学形式,增加音乐的表现形式与曲目的体裁和题材,或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创作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整个教学情境的创设,积极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五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 课《美丽的家乡》为例。面对五年级的学生,教师拿到这首曲子要充分把握学生已经接受了前四年音乐课的熏陶和培养的特点,在掌握一首曲子旋律的高低和节奏的强弱以及演唱时速度的快慢等基础音乐知识方面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要重在通过学习这首曲子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探究精神。

首先,可以使用提问导入法,先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家乡》,引导学生带着两个任务去聆听,分别是:(1)感受这首曲子的情绪;(2)归纳歌曲中演唱的内容。在听完之后,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然后教师明确曲子讲述了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为学生感受这首曲子的节奏和情绪预备情境。

次是这节课的新授环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让学生融入音乐的情境中,先让学生用心去聆听这首曲子,让学生用心、耳朵在聆听中初步感受曲子的节奏;第二阶段是重点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聆听、模唱、节奏训练、随琴跟唱等等活动,学习这首曲子的基本音乐知识;第三部分是综合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两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逐个自行伴奏自行演唱,并互相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表现自我的能力,二是让学生根据曲谱来进行填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特色以及对祖国或者家乡的热爱之情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4 在小学歌唱课中应用“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4.1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符合学生学情和兴趣的情境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整体的发展水平不仅受自身性格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教育、社会风貌、学校环境、同伴关系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非常灵活复杂,因此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水平高低不一。所以,教师在小学歌唱课中运用“情境-陶冶”的音乐教学模式时,要时刻谨记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的年级、性格的学生来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划分不同的课堂“标杆”,灵活地创设符合学生学情和兴趣的情境,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到充分的发挥。

4.2 坚持因地制宜思维,选择与实际教学环境相适应的音乐教学模式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具是传递知识的“红线”,任何教学都离不开教材和教具。要上好一堂小学歌唱课,教师首先要对教材研究透彻,但是,光有教材这一教学资源是不够且单调的,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等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发挥因地制宜的教学思维,创设与教学实际环境相适宜的音乐学习情境,如手机微信客户端的微课堂、教室配备的多媒体教具以及社区举办的演唱活动或者衍生出来的各类音乐节目等等资源都可以容纳到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创造适当的教学情境。

4.3 走实事求是发展道路,结合自身教学能力和特点创设适宜的情境

不仅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因为在每一个教师在自己专业成长道路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况且,俗话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的道理,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比如有的教师比较活泼开朗,教学中热爱与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互动;有的教师比较温柔敦厚,讲话轻声细语,对学生和蔼可亲;而有的教师则显得内敛严肃,教学风格比较雷厉风行。按照教育心理学的说法,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性格差异较大的教师在教学模式中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选择创设自己的年龄、教学经验和性格特征的教学模式,就会出现“小孩儿穿西装”滑稽场面,因此教师在实施“情境-陶”音乐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教学风格来创设适当的情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 结语

先贤曾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密切,既相互制约又彼此促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和兴旺必须关注的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在的作用与地位越发显著、只涨不跌,面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无数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奋力拼搏,只因“教育兴衰,人人有责”。作为音乐教师,更是要将这份责任主动承担起来,在教学实践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根据学情与学科特色合理运用“情境-陶冶”的音乐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落实际中落实好素质教育,为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发展贡献己力。

猜你喜欢

陶冶歌唱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为你而歌唱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护患情境会话
从“涵养美感,陶冶德行”到“立德树人”——听王安国教授谈“音乐教育的‘原点’问题”有感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陶冶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