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口腔“一院多区”管理探索
2022-08-08叶飘
文/叶飘
医院坚持学科统筹、科教协同、专家共享、同质管理的路径。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门户和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健康主管部门逐步重视口腔健康问题,《“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口腔相关疾病防治要求。
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口腔”)对标国家的更高要求和公众的美好期盼,面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口腔医学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浙江大学工作主线,发挥高水平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的优势,加快“一院多区”布局与发展。该院是目前全国首家实现多院区运营的口腔医院。其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上持续发力,探索助力新时代生命健康事业发展的特色口腔公立医院发展范式。
高标准筹划一院多区
2021年9月,浙大口腔华家池总院(浙江大学口腔医学中心)投入运营。这标志着浙大口腔迈入以华家池总院为中心,以湖滨院区、紫金港院区、大运河院区为支撑的“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成为全国口腔领域多院区运营探索的先行者。
浙大口腔“一院多区”紧密对接了浙江在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关于生命健康的战略定位。医院坚持学科统筹、科教协同、专家共享、同质管理、特色发展的路径,多院区配备牙科综合治疗台约600张,核定床位120张。其服务能力与2020年同期相比上升了一倍,有效缓解了因资源不足问题带来的群众就医挂号难问题。
在院区谋划中,紫金港院区是浙大口腔发展“一院多区”的先导示范,于2013年落地杭州城西,旨在以高品质口腔健康服务为核心定位,辐射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城西科创大走廊、西溪湿地等。这也是目前杭州城西地区唯一一家公立口腔医疗机构。
2020年,浙大口腔深入推进“三减三健”健康口腔行动,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指导思想,首创性地把口腔医院建在社区,探索向群众主动推送口腔健康服务的发展模式。位于杭州城北、毗邻古运河的大运河院区就是浙大口腔与当地政府共建、融入社区邻里中心的一家“社区口腔医院”。该院区按照补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口腔板块”与网格化口腔社区预防试点的定位,口腔医生与社区医生紧密联动。比如,在婚前体检中加入口腔检查,在孕妈课堂上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儿童接种疫苗体检时加入口腔检查和宣教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获得多样化、高品质的口腔健康服务,也有利于全面提升社区群众的口腔健康水平。
多学科促高质发展
口腔医学作为一级学科,与综合性医院口腔科不同,浙大口腔致力于高质量口腔学科发展,设有12个亚专科。这有利于学科更精细、更高水平的发展,为不同专业口腔医生提供各展所长的平台。学科发展得更精专,却给疑难杂症患者带来新的难题。复杂口腔疾病的诊疗往往需要跨亚专科进行治疗,患者面临该挂哪个科,如何在亚专科流转等选择,可能会无所适从。
为回应口腔罕见病、疑难病患者的“急难愁盼”,浙大口腔依托“一院多区”管理模式,整合总院与院区优势,设立了口腔内科中心、数字化中心、舒适化诊疗中心“三大中心”。如2021年9月成立的口腔内科中心,涵盖口腔黏膜病专科、口腔颌面部疼痛专科、口腔罕见病专科、颞下颌关节疾病专科、涎腺非肿瘤性疾病专科、口腔激光医学科等,着力解决口腔罕见病的诊治。目前,各类口腔疑难病、罕见病的诊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22年4月,重磅推出汇聚牙颌面畸形、咬合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数字化功能美学等10个MDT门诊的MDT平台,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与诊疗体验。
学科资源的整合,对患者来说体验改善是最直接的。比如,一位牙齿松动不齐的重度牙周炎患者,修复医生评估认为残根需要拔除、部分牙齿可以尝试保留。这一般会涉及几个问题:保留的牙齿需要系统的牙周序列治疗,歪的牙齿需要“摆正”,残根拔除的牙齿要采用种植或传统的方法进行修复,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等。基于这些问题,患者需要牙周、正畸、种植和修复联合制定牙周治疗计划及后续的修复计划。
MDT平台汇聚了亚专科顶级专家,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就是针对复杂疾病“一站式”解决问题的。在构架过程中,浙大口腔明确了MDT建设思路,遵循每位患者都是一个特殊个体的原则,坚持既要充分考虑诊疗的连续性,也要考虑其除了疾病治疗以外的需求。同时,包括心理上是否对治疗有过分的期待或恐惧,工作生活是否会导致较大影响等。医院通过高质量建设MDT平台,化解前述系列问题,精准服务口腔罕见病、疑难病患者,让口腔医学更有温度。
创新人才培养引育
行政管理同质化方面,“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人才。浙大口腔提出“更高质量的医教体系、更加卓越的学科生态、更受尊敬的人才待遇、更有梦想的使命担当”的战略导向。同时,坚持引和育相结合,树牢重实干、重实际、重基层、重担当的用人导向。该院还有个最突出的特征是干部年轻化,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选任高素质年轻干部列入“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在人才数量与质量提升、人才结构优化和发展平台的搭建等方面狠下功夫。
浙大口腔互联网医学中心副主任程子健于2018年从英国利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加入浙大口腔,年仅30岁的他目前是医院最年轻的管理干部之一。谈及选择浙大口腔的原因,他认为,浙江是全国医改的先行者,浙大口腔是全国口腔医学事业的中坚力量。依托浙江大学学科交叉优势,浙大口腔开放、包容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优秀毕业生,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更是为青年医生、学者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浙大口腔依托“一院多区”管理模式,整合总院与院区优势。
在科技人才引育方面,浙大口腔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浙大口腔党委书记陈谦明教授认为,要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科学研究方面应当跳出口腔看口腔,跳出口腔研究口腔。医院依托浙江大学多学科的优势来发展口腔,彰显新时代浙大口腔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展示“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健康中国、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以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支撑,构建临床导向型科研体系,要明确以基础为翼、以临床为体,着眼于口腔与系统性疾病的关联、口腔创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医工信交叉、产学研融合,致力于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尤其是口腔医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让科研成果服务于临床、服务于人民健康。
1987年出生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办主任俞梦飞,是浙大口腔培育的青年骨干。2021年初,他与美国南加州大学颅面分子研究中心柴洋院士团队,共同在全球权威的生物医学领域杂志《cell》正刊发表了最新研究,首次构建了颅缝早闭特异神经认知障碍的动物模型,提出“颅缝再生”概念并成功实现功能化颅缝再生。该研究为身患该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