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及内涝治理方案设计

2022-08-08王德生贾伟建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雨污溢流内涝

王德生,贾伟建

(潍坊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

目前,高密市中心城区排水基础设施总体不足,没有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局部地区内涝严重,河道水环境还不理想,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历史欠账。随着城市人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市政排水基础设施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现状,达不到国家政策、标准的要求,亟待进行改造。

1 项目背景

本次雨污分流及内涝治理工程的重点区域为高密市中心城区建成区,涉及朝阳街道、密水街道、醴泉街道、柏城镇、夏庄镇、姜庄镇等街镇的全部或部分区域,范围约为172 km,包括小区、工业园区及商业中心等。目前,中心城区市政管网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城区尚未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尤其是源头居民小区与工业企业,老城区合流制污水截留调蓄措施尚不到位,雨季时,合流污水溢流河道,造成河道污染。二是城区尚未形成完善的排水排涝体系,雨季时,城区部分路段积水严重,造成内涝。三是大部分城市道路已覆盖排水管网,但是外围开发区或城中村管网覆盖率不足,缺少有效的排水管理。四是老城区现状管网建设时间较早,管道建设标准不高,存在管网老化、淤积等问题,管道过流能力严重受限,影响排水管道正常使用。

2 高密市中心城区排水体制与污水处理现状

高密市中心城区中间高,周边低,最高地面标高为51 m左右,最低为12 m左右,地形坡度变化大,一般介于0‰~48‰。城北和城东地区地势最低,比较平坦。总体来看,高密市地势较高,内河众多,排水条件良好。但是,由于雨水篦子数量少、地势低洼、雨水管道淤积与无雨水管道等原因,中心城区排水不畅,内涝积水严重。

2.1 排水体制

除河道两侧、部分新建道路敷设污水管道外,老城区的其他地区排水体制均为合流制。新城区市政管网以分流制为主,但源头(居民小区、工业企业等)及管网末端存在雨污混接、错接现象。截至2020年末,高密市已建的排水管网总长度为617.34 km,其中合流制管网长度为201.22 km,合流制管网占比为32.59%,主要分布在老城区,推进雨污分流势在必行。

2.2 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高密市有4家污水处理厂和1座污水处理站,现状污水处理总规模为23.75万t/d,其均为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运行压力极大。第一、二、三、四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分别为3.5万t/d、10万t/d、5万t/d、5万t/d,开发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0.25万t/d。现状各污水处理厂的平均进出水水质如表1所示,主要监测指标有五日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N)和总氮(TN)。结果显示,出水水质均保持稳定,除TN外,其余出水指标基本满足地表水Ⅳ类标准。

表1 现状污水处理厂平均进出水水质

3 主要改造措施

3.1 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方案

高密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的地形变化较大,总体特征为中间高、四周低,总面积约为172 km。要因地制宜,分片区制定合流制管网改造方案,结合城区现状排水分区、污水处理厂分布、管网建设、雨污合流程度、城市发展情况等因素,将其划分为10个排水区域。改造思路是因区施策,分部实施雨污分流。

3.1.1 改造总方案

一是源头,包括居民小区、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中村等。源头雨污分流不彻底主要体现在建筑单体、居民小区及城中村等,存在错接乱接的情况。城中村需要结合生活污水治理现状,逐步消除污水直排及管网空白区。目前,山东省积极推动建成区内城中村污水治理,以村为单位收集污水,然后根据施工条件,新设污水管道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道。

二是过程,即市政管网。按照汇水区域将高密市中心城区划分为10个分区,对分区内的部分道路沿线管道进行改造,完善排水管网,并对现状排水管道进行清淤,开展局部混接点改造,管道改造总长度为88 547 m。

三是末端,即河道。加强河道生态补水,恢复水体自净能力;采取溢流口控制措施,避免污水溢流河道;进行河道综合治理,采取污水截留措施,保证排涝断面满足城市排水要求;完善雨水提排泵站,做好排涝排洪协调。

3.1.2 合流制溢流污染与截留调蓄设施

部分排水区域进行合流制改造时,对于未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区域,为避免雨季合流污水溢流河道污染环境,采取截留调蓄措施。在河道下游建设末端调蓄池,用于调蓄雨季河道上游合流污水,减少雨季溢流污染。可新建一座3.3万m调蓄池,占地面积约为6 000 m,有效深度约为6 m。它能够调蓄一定降雨强度下的溢流污水,减轻河道溢流污染。但降雨量较大时,合流污水仍需要溢流河道。

3.2 污水处理厂改造方案

现阶段,高密市中心城区的实际供水规模为18.9万t/d,建有4家污水处理厂和1座污水处理站,现状总处理规模为23.75万t/d。根据供水数据,按折污系数0.85估算,区域产生的污水量约为16万t/d,但现阶段研究区实际污水规模约为23.75万t/d,差异较大,与调研资料复核,中心城区呈现供水量与处理量差异较大的特征。由此可见,现阶段,自建供水设施占比较高,地下水超采严重。

3.2.1 污水处理厂布局调配

现阶段,高密市污水处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主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大,处理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远期主城区污水处理需求;二是随着新城区快速发展,大型工业企业进驻,污水处理缺口较大,急需新建污水处理厂。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数量及地理位置较为合理,以扩容提标为主,新城区污水处理厂以新建为主。根据预测污水量,至2035年,研究区污水排放量将达到29.4万t/d,现状研究区污水处理能力为23.75万t/d,有污水处理缺口约5.65万t/d。第一、二、三污水处理厂和开发区污水处理站维持现状,处理规模分别为3.5万t/d、10万t/d、5万t/d、0.25万t/d;第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由现状5万t/d扩容至10万t/d。新建第五、六污水处理厂,规模分别为5万t/d、2万t/d。改造完成后,总处理能力将达到35.75万t/d,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约为82%,可极大缓解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的现状,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3.2.2 污水处理厂工艺及出水水质

现状第一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氧化沟,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除TN外,出水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现状第二、三、四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的混合水,处理工艺为改良型氧化沟与缺氧好氧工艺(AO),出水满足一级A标准。除TN外,出水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规划第五污水处理厂主要承担胶河以东的污水处理任务,根据高密市污水特征,除BOD、悬浮物(SS)外,污水处理工艺应增加氮、磷脱除功能,该区域污水主要为工业污水,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成为生物处理工艺选择的关键。原有污水处理厂以提标改造为主,主要增加除氮工艺,出水执行地表水Ⅳ类标准。同时,新建污水处理厂出水严格执行地表水Ⅳ类标准。

3.3 内涝治理方案

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十分复杂,可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与末端控制三部分,目前可采用多种途径解决复杂的城市内涝问题。一是源头控制,主要是指小区雨水控制和利用设施,包括绿色屋顶、低洼绿地、透水道路、调蓄水池、渗井、雨水花坛等,主要用于削减雨水径流的外排量,净化雨水水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二是过程控制,包括雨水管道、雨水泵站、涝水行泄通道、雨水调蓄区等。三是末端控制,包括中小河道及其蓄涝区,其间需要合理衔接中小河道与防洪河道。不同排水区域要分区施策,重点治理,补强管网,完善设施。高密市中心城区南部区域要增加排水通道,实施雨污分流,提升排水能力;北部区域要重点治理内涝积水点,逐步完善管网。

4 结论

当前,高密市中心城区排水基础设施总体不足,没有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原有市政排水基础设施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现状,亟待进行改造。本文以高密市为例,设计了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及内涝治理方案,有助于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改造和内涝治理,解决溢流污染、内涝灾害等问题。

猜你喜欢

雨污溢流内涝
平尾防冰表面溢流冰生成规律试验研究
耙吸挖泥船环保阀全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市政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市政管网雨污管道工程施工的质控对策研究
长渠道双溢流堰水力学特性研究与应用
吉林省延吉市雨污分流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雨水利用理念的市政雨污分流改造对策
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功能探析
《城市暴雨内涝仿真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具有溢流帽结构的旋流器流场特征及分离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