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媒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叙事逻辑
——基于《中国民族报》微信公众号的框架分析

2022-08-06岩温罕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受众

岩温罕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1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来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媒介互动与个体内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新媒体作为以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信息传播媒介方式,[2]它可以通过新媒介技术参与到社会传播当中,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巩固民族团结和共同体意识,[3]从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条重要战线。当前新媒体传播环境面临着多重噪音干扰、“去中心化”等阻碍,[4]在这种传播语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建立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媒体传播场域,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和力量,发挥建设性作用,发挥主流媒体的“喉舌”引导功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效。[5-6]

新媒体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传播中展现出其独特逻辑,因而需要进一步认识和尊重这种传播逻辑和规律,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效能。[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8]。可见,媒介传播叙事建构会影响受众价值理念和认识方式的形成,尤其对于新媒体来说,在传播过程中对叙事顺序、标题拟定、主题选择等内容的不同建构策略都会影响传播效果的实现。[9-10]所以,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新媒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传播与塑造过程中如何叙事?在叙事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逻辑和规律?

基于此,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以《中国民族报》微信公众号(以下称《中国民族报》)自党的十九大召开(2017年10月18日)后至2021年10月31日止所发布的2324篇内容作为分析对象,阐释《中国民族报》微信公众号的叙事框架及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下逻辑。“框架”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用于阐释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结构和逻辑,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信息的获取、理解和诠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新闻传播中的框架就是指媒体对于新闻事实按照其立场以及其对新闻显要性的理解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组织起来的叙事逻辑。[11]考察“新闻框架”可以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个层次去把握,分别关注媒介传播的主题、结构、内容、情感倾向和语言等,[12]故本文提出以“宏观-中观-微观”结构考察《中国民族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传播中的叙事框架及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中呈现出的逻辑与规律。

一、宏观逻辑:理论、历史与现实的全景描绘

表1 《中国民族报》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主题编码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宏大的社会历史存在,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根基。[1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源于中华民族共同生产生活的历史过程并逐渐凝结于追求伟大复兴现实过程的客观存在,[14]其铸牢过程就是一个从历史到现实的事实演化。同时,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要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与政策保障。[15]因而新媒体在传播内容的宏观主题选择上应该遵循“理论-历史-现实”三维框架逻辑,全景式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理论支撑、历史形成脉络以及现实发展图景。

(一)政策和理论主题

政策传播与政策解读是主流媒体的重大职责,新媒体平台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传播场域,必然也要在政策传播与解读上发挥功能。民族政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机制,[16]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民族政策传播和解读来促进民众对政策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并将其内化为支撑其实践活动的心理认知。《中国民族报》通过报道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政策、重要会议以及领导人有关民族工作的重要活动、讲话等内容凸显出新时代民族工作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而后又围绕着这些内容进行持续解读报道、阐发观点。2021年8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结束当天,《中国民族报》就立即转发了新华社会议通稿,并在之后连续几天发布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评论员文章,同时也刊发了一系列相关的评论员文章,权威媒体的评论员文章是对重要政策的权威解读、具体阐释,能对政策的正确实施起到导向作用。在此过程中,也会穿插专家学者的观点文章、理论文章,如2021年9月6日发布了《王延中: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体意识”等话语本身就是从学术话语体系中逐步被转化为政治话语,[17]专家学者对政策内容或会议内容的观点可以从学理上阐释政策的价值、可行性、重要性等,为政策实施与贯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对会议内容和一系列评论解读文章的发布,能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具体、生动、切实的阐释,使受众在理解、贯彻会议精神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二)现实主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真正内化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现实心理支撑的核心理念。现实主题在《中国民族报》所报道的内容中占据了较大比例,覆盖率高达44.36%。《中国民族报》遵循“政策文本-现实成效”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大量真实场景的报道和呈现,凸显出政策文本中所描绘的理想蓝图能与现实发生关联的可能性,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静态抽象的文本阐释向立体生动的具体现实转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1]1,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举措,这些举措自然成为《中国民族报》主要题材选择的重要内容来源。事实上,《中国民族报》经常在重大时间节点上专题报道各地各部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成就、经验等。在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前后,《中国民族报》以“壮丽70年民族工作大发展”为题推出17篇报道,展现广西等17个省区民族工作发展状况,在报道标题上都突出了“新”的特征。这些报道都以一个宏大的视角展现民族工作发展脉络以及新时代民族工作取得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民族报》也会对微小群体或个体境况进行微小叙事,以与宏大叙事形成关照、相互支撑。从群体小故事或个体故事出发,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理念,描绘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细节,树立起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形象面貌,同时以个体化故事作为报道主题能够让受众有较强的代入感、真实感,容易达成共识。2019年12月25日,《中国民族报》报道了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在多民族社区如何“让不同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的故事,全篇报道都在捕捉谢华娟开展社区工作中的各种细节,这些细节表现了谢华娟始终坚持以“各族居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理念来开展社区工作的干部形象,也从细微处将谢华娟的这种理念从媒介中传递出去,引发受众共情,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历史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1。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少不了新媒体领域对史实以及其正确阐释的传播与塑造。新媒体的历史故事传播不仅能够拓展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史的传播场域,还可以帮助受众拓宽其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观察视野,形成其历史体验,从而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尽管相较于政策(理论)和现实两个主题,《中国民族报》对历史主题的选择比例相对较小(10.89%),但这对于有“即时性”要求的新闻媒体来说已经是十分显著的比例。《中国民族报》于2020年11月24日推出“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专栏,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昭君出塞、库尔班大叔等历史故事,《中国民族报》在这些历史故事讲述中通过故事化、情节化的叙事方式,呈现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图景并且借助视角切换来创造“高情感”情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中国民族报》在历史主题呈现还注重凸显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细节,通过细节的呈现增强受众的“在场感”,从而实现从对故事“共情”到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的转化。

当然,新闻传播中的历史叙事不因只满足于对史实的表象描述,还应探寻史实背后的动因,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发展趋势和重大主题。[18]《中国民族报》在开展中华民族历史叙事时也关注在中华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历史中如何实现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因而其在讲述历史中会穿插专家学者等对这段故事的理性认识或者挖掘这些历史背后的正确阐释。在介绍“文成公主进藏”时,“开启了汉藏团结友好的大好局面”“成为千百年来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等阐释性话语时常见于文中并穿插重要的历史文物图片、视频介绍,更加有力印证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的形成与发展历史。

二、中观逻辑:融合场域中的真实输出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记录者,传播环境喧杂。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主题“突围”,并展现主题价值是当下专业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需要思考应对的一个问题。这需要媒体在中观层面的框架上利用场域融合、视角切换等手段适应网络传播环境特征,将新闻主题选择真实深入地展现出来,提高传播内容的穿透力、吸引力和互动感,从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公共价值有效向个体圈层传递并促成其完成个体内化。

(一)正向的价值引导

价值倾向性选择是新闻中观框架的重要内容。《中国民族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牢牢把握价值输出的主导权,报道时主要选用正面典型、挖掘新闻素材中的闪光点,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国家,从理论、历史到现实,在全景开展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共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叙事中通过“高情感”的话语倾向传播,利用自身公信力、影响力对“爱国”“团结”“平等”“和谐”等主流价值思想进行表达,以此在叙事中形成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传播场域。

近些年来,一些境外反华势力在舆论场上故意歪曲事实,炮制一些敏感话题,企图混淆视听。《中国民族报》紧跟这些舆论焦点,通过对事件真相的多元视角阐释,反击错误言论和不实报道。2021年3月,反华组织操弄“人权”议题,以“新疆存在强制劳动”等为借口抵制使用新疆棉,以H&M为代表的一些国际品牌明里暗里宣布禁止或停止其产品生产使用新疆棉,这则消息被扒出来后瞬间引爆舆论,中国民众纷纷参与抵制H&M等品牌。在这场舆论中,《中国民族报》第一时间发布了《H&M等品牌碰瓷,新疆棉花:我不吃你这一套!》,迅速阐明其立场;接着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新疆采棉工人的真实工作状态,用事实场景对相关舆论作了回击并也借此呈现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团结携手、共同发展的场景,影响国内受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悟与判断。

(二)视角的多重切换

《中国民族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报道的内容中不仅延续了在报纸等传媒媒介中的风格,还创新地采取多重视角切换的手段,搭建起新闻框架。过去的媒介报道往往采用一种外部观察式的叙事手段,以采访者、观察者的视角对内容进行组织和塑造,以保证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对“当事人”视角的使用都是在文字中引述或者作为论据来使用,很少全文使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但新媒体传播突破了这一局限性,“第一视角”的叙事方式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体现媒体与受众之间一种“平等”姿态。《中国民族报》2019年9月10日在报道新疆代表团运动员地里娜尔的故事时就使用“第一人称”全文报道,以独白形式开篇:“15岁时,我第一次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了全国体育道德风尚奖。随后在第九届、第十届运动会中我都获得了民族武术比赛项目的二等奖。”类似“现身说法”的叙事方式更容易让人们对故事具有更高的真实感、现场感和信任感并通过个体联结让人们感受到个体自身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真切感。同时,《中国民族报》也会切换“他者”视角,把网友留言、热门评论放在报道内容中呈现,如“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住种花家。”“56个籽,一个也不能受罪”“厉害,中国女孩!”等生动有趣评论。创新运用多重视角,既能促进官方与民众话语上的同频共振,又能增加与受众的互动,给受众留有表达空间,让普通受众能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主题传播中分享感悟与故事,在互动中真实输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核心理念。

(三)场域的多元融合

新媒体传播的受众群体往往是变动的,传播流量的获取不仅要凭借自身场域拥有的独特优势,还需要借助其他关联场域的影响力来实现核心价值的输出。在更大的目标层次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其他工作一样,都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努力的。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民族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也会与其他领域热点相互融合,即紧跟网络热点,在讨论当下最具“话题性”的内容时找寻“共同体”视角,在中观框架中构建多元场域的融合机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全国上下齐心抗疫,《中国民族报》积极展现主流媒体优势,在信息辟谣、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宣传防疫政策、引导社会情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抗疫报道当中融汇“中华民族是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价值理念,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不少“建设性”新闻内容,展现了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团结抗疫的温暖场景。

在融合场域的传播中,《中国民族报》还会多切面演绎一些著名人物的关联故事,展示这些人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榜样作为,在交汇融合场域中达成“共情”。利用这种方式,既提高传播内容所蕴含的核心价值的“穿透力”,也能借助榜样的影响力触动人们心理层面的感性认同。

三、微观逻辑:现代技术支持下的符号呈现

宏观和中观框架的搭建最终都要落实到符号表达上,符号是人们的观念、价值、思维得以传受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使用共同约定的符号进行表达、阐述和传递。与过去信号新闻不同,符号新闻可以摆脱时空束缚,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构筑时空关联网络,通过多元符号的融合运用把“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故事进行共现传播,在文本呈现上则选择一种清晰直白的表达方式直接向受众表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

(一)平台支持下的符号融合

互联网技术的成长为新闻传播呈现多元符号效果提供了便利,新媒体擅于融汇多元视听符号,增强传播穿透力和互动性。多元符号的融合使用能让人们更加直观感受中华民族是作为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的真实存在,也能让人们穿梭于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时空当中。2020年5月14日,被人们称之为“悬崖村”的四川大凉山阿土列尔村31户贫困户走下了悬崖,走进了新居。《中国民族报》巧用图片组合方式展示了“悬崖村”从生活艰苦的小村落到现代化社区的跨越式变化,并利用平台技术以“点击图片看前后变化”方式增加了互动感,使受众视觉变化冲击过程中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承诺。《中国民族报》以图片组合对比方式有力反驳了境外反华势力的抹黑造谣,《对比强烈!新疆人VS“新疆演员”》一则内容中用真实的新疆人生活群像和出境接受BBC等媒体采访的“新疆演员”照片作对比,一边是色彩明亮、表情愉悦,一边则是苦大仇深状、色调阴暗。正如标题所写,这组“对比强烈”的图片戳穿了境外反华势力的阴谋,进一步展示新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中国民族报》还积极拓展视频这一符号表现类型,推出各种“微视频”“微故事”“微动画”等短视频,阐释新时代党和民族工作政策、展现各族人民美好生活、传播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2021年春节期间,《中国民族报》推出“中国年·家乡味”专栏内容,每期都会制作视频介绍各民族新年美食、春节风俗和民族音乐等并与文字、图片相结合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受众在视听盛宴中感受各民族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低语境化中的文本选择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转变了媒介传播方式,人们的交际行为从现实世界延伸到了网络虚拟空间。在网络虚拟空间下,人们似乎不用在乎现实空间中职业、年龄、学历等差异而获取一种平等参与对话的可能性,可以剥去话语伪装、大胆直白表达,因而在新媒体传播中形成一种“低语境”文化。[19]“低语境”文化中人们依靠清晰直接的符号编码的使用来达成沟通,文字表达倾向于直白、坦率。受“低语境”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报》注重调整新闻话语这一微观框架,在真实客观的基本要求下对非重大时事内容的新闻报道一改往日严谨、典雅、刚健、铺排的风格,使用更加活泼、直白、明朗、简短的语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清晰明确表达出来,以使受众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文本的意思内涵。例如,使用丰富的数字组合来给人以直观感受:“100天,25000里!”“我们家是四代同堂,25口人中有5个民族”“厉害了!10个人,6个民族”等等。这些数字背后,讲述的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丰富故事,蕴含着“团结”“和谐”等感情色彩。进一步来看,《中国民族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十分灵活,通过一些能表达强烈情感的符号来直接抒发感情,增强受众对内容的代入感和认同感,“56个民族同唱一首歌,全网点赞!”“56个石榴籽,一个也不能坏!”“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等标题中感叹号的频繁使用在表达了强烈情感的同时亦能吸引受众。而适当采用疑问句也会引发人们的思考,如《贵州建省与“苗疆走廊”有关?》一文通过一问一答形式阐释了中国历史上多民族交融共生格局形成;在讲述文成公主进藏时也同样用了疑问句:“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这场婚姻,改变了什么?”,启发人们对故事背后的历史意义形成思考并在文中通过回答提问,展现了各民族交融汇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统一中国的宏伟历史场景,进一步引导人们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四、结语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大众对新媒体供给的各种信息形成了较强的依赖。从许多重大的社会舆论新闻事件来看,新媒体对社会传播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其受众接受性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因此科学认识并利用新媒体传播规律,使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作中成为重要增量具有时代价值。《中国民族报》作为民族工作战线上的重要媒体,其围着“民族团结”议题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宏观-中观-微观”为框架全面立体地传递、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强劲的传播合力。同时需要指出:《中国民族报》作为宣传民族工作的专门媒体,其在“民族团结”议题叙事上具有特殊优势,因而以《中国民族报》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中国民族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这种一般性规律和叙事逻辑也可为其他媒体所借鉴。同时,在发挥新媒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价值时需要共同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互动立体传播格局,形成“复调传播”合力,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增量。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受众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