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A循环的高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初探

2022-08-06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年4期
关键词:咨询规范化要素

杜 骁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上海 200240)

0 引 言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的基础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实验室作为高校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重要场所,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实验室建设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长[3]。我校2018 年注册实验室共计176 个,其中公共平台15 个,教学实验室32 个,科研实验室129 个。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基础条件和仪器设备已有很大改善,有些已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也逐渐产生质变,朝着内涵式发展[4-5]。探索实验室规范化运行机制,提高规范化运行水平,实现实验室功能最大化,是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具有标准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特点[6]。将质量管理的思想与PDCA 循环理论引入高校实验室管理,对完善管理机制、构建规范化运行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1 高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调研与咨询

通过对我校33 个注册实验室运行的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63 人进行访谈,获取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影响因素共2 类、11

项(见表1)。基于调研访谈结果和文献研究,初步形成了高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要素及内涵,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开展专家咨询。

表1 高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影响因素

1.1 专家基本情况

本次咨询共有来自国内高校实验室领域的20 位专家参加,在相关领域工作或研究均10 年以上。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占8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家占95%,并有85%的专家担任相关领导职务。

1.2 专家反馈意见

本次专家咨询共收到反馈意见57 条,具体意见分类详见表2。

表2 专家反馈意见表

1.3 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是指专家对于某一研究领域的权威程度,由专家对咨询问题作出判断的依据和对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两个因素决定,数据主要来自于专家的自我评价。判断依据有实践经验、理论分析、文献资料和直观感觉4 个维度,影响程度分为小、中、大3 个程度,并依次赋值1 ~3 分。熟悉程度分为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熟悉、比较熟悉、很熟悉5 个程度,并依次赋值1 ~5 分。参与本次咨询的专家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数据详见表3。

表3 专家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表

专家权威程度对咨询研究的可靠性有较大的影响,专家权威程度越高,咨询研究的精度越高,咨询结果越可靠[7]。一般认为,当数值大于0.7 时,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通过计算,本次咨询的专家权威程度为0.887 5,说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咨询结果可信[8-9]。

2 高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要素及内涵

通过调研访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确定了包括综合管理、基本建设、队伍建设、设备管理、环境安全5个一级要素及23 个二级要素的高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要素及内涵。

2.1 实验室综合管理

实验室综合管理指实验室的制度建设、规范体系、标准程序以及样品、档案、数据等内部管理工作的统筹管理,共包括二级要素7个,具体要素及内涵(见表4)。

2.2 实验室基本建设

实验室基本建设指实验室的位置、面积、空间布局以及内部通风、照明、水管、电路、气路、弱电等空间硬件设施的设计建造,共包括二级要素3 个,具体要素及内涵详见表5。

表5 实验室基本建设二级要素及内涵

2.3 实验室队伍建设

实验室队伍建设指实验室的人员选聘、岗位设置、队伍结构、学习培训、奖惩晋升等人员相关的管理活动及管理成果,共包括二级要素3 个,具体要素及内涵详见表6。

表6 实验室队伍建设二级要素及内涵

2.4 实验室设备管理

实验室设备管理指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从研发、购置到处置、报废全生命周期的使用及管理,共包括二级要素5 个,具体要素及内涵详见表7。

表7 实验室设备管理二级要素及内涵

2.5 实验室环境安全

实验室环境安全指实验室的环境和各类消防、安防、技防、物防等设施情况,以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共包括二级要素5 个,具体要素及内涵详见表8。

表8 实验室环境安全二级要素及内涵

3 基于PDCA循环构建高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体系

PDCA循环又叫PDSA循环、Deming循环,最初由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Walter A. Shewhart提出,后来由W. Edwards. Deming 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4 个阶段的质量持续改进模型[10]。基于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要素及内涵、借鉴PDCA循环理论,构建可持续完善的实验室规范化运行体系,可以为高校实验室的良好运行提供机制保障(见图1)。

图1 高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机制

3.1 顶层设计

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

(1)组织保障。学校层面要成立承担实验室规范化运行职能的委员会,统筹协调全校的实验室规范化运行工作,制定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方针政策、制度体系、运行机制[11-12]。委员会下设规范化运行办公室具体落实相关工作,办公室的日常运行可由学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承担。学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履行全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监督管理职责,各二级单位要按照学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规则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并制定符合各自学科特点的实验室规范化运行体系。实验室层面负责具体落实各项工作要求,保证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

(2)制度体系。制度体系是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基本保障,学校层面要从实现规范化运行的要素出发,梳理并确定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制度要求,并建立具有普适性、原则性的规章制度。各二级单位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共同构成学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制度体系,切实做到实验室规范化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运行机制。通过借鉴PDCA 循环理论,构建涵盖顶层设计、运行实施、监督检查、反馈修正4 个阶段、可持续完善的实验室规范化运行体系,为实验室的良好运行提供机制保障。同时,进一步落实管理主体职责,建立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责任制,将责任落实与资源配给进行关联,保障管理责任和工作要求层层落实[13]。

3.2 运行实施

各二级单位既是学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体系的执行者,又是本单位实验室规范化运行体系的设计者。在执行学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各项要求的同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组织保障、制度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进行完善,将规范化运行体系落实落地。各实验室要严格落实学校、二级单位的规范化运行要求,按照规范化运行的要素全面保障实验室规范运行。

3.3 监督检查

实验室规范化运行办公室、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作为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监督检查的主体,要按照学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各项要求,充分调动学校实验室管理队伍,通过成立规范化运行督导组、进行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开展多角度、多维度的实验室运行评估。各二级单位按照学校和本单位的实验室规范化运行机制,认真开展自查。通过在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多个层面落实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14]。

3.4 反馈修正

参照实验室规范化运行要素对监督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客观了解实验室运行成效,在发现可借鉴、可推广做法的同时,找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完善方案后,进入下一个循环,回归到顶层设计阶段,不断修正并完善学校实验室规范化运行体系,从而实现实验室规范化运行水平的梯度提升。

4 结 语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实验室规范化运行工作,将PDCA循环理念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通过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过程管理,细化考核要求,规范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全方位开展规范化运行评估;及时反馈整改,不断提升运行成效。通过一系列举措,我校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实际使用量、对外服务量均有显著提升,2020 年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整体开放率同比增长26%,年均使用机时同比增长20%,单台套价值1 000 万元以上设备的年均使用机时和对外服务机时同比增长3 倍以上。

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改革背景下,通过研究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要素及内涵,借鉴PDCA循环理论,构建涵盖顶层设计、运行实施、监督检查、反馈修正4 个阶段、可持续完善的实验室规范化运行体系,可以帮助实现实验室规范化运行的闭环管理,为实验室的良好运行提供机制保障,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咨询规范化要素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