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氩气刀在肺癌胸腔镜微创手术中应用价值研究

2022-08-06赵庆涛刘仕程

临床军医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电刀氩气胸腔镜

张 华, 赵庆涛, 刘仕程

河北省人民医院 胸外二科,河北 石家庄050000

肺癌是原发于肺部、气管、支气管的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在全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5]。 肺癌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胸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针对术中渗血及弥漫出血点的止血多采用“单点式”的电刀、电钩及超声刀等,效率较慢,不仅会延长手术时间,还会增加患者术后痛苦[6-7]。 氩气刀可增强凝血作用,对毛细血管床之类的大面积出血可作出均匀、快速的凝血处理,临床效果令人满意[8-9]。 本研究旨在探讨氩气刀在肺癌胸腔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自2017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收治的156 例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10]中相关诊断标准且经临床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癌;符合肺癌根治术适应证;临床相关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患有除肺癌之外的其他肠、肝等恶性肿瘤;患有血液疾病、重要器官疾病及语言、精神障碍。 将术中使用电刀的78 例患者纳入电刀组,使用氩气刀的78 例患者纳入氩气刀组。电刀组男性41 例,女性37 例;平均年龄(55.58 ±7.42)岁;平均体质量(68.76 ± 6.53)kg;病理类型:鳞癌26 例,腺癌52 例。 氩气刀组男性45 例,女性33 例;平均年龄(56.69 ±6.73)岁;平均体质量(69.54 ±5.85)kg;病理类型:鳞癌22 例,腺癌56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设备 高频电刀:安徽英特电子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251560,型号BC-50,功率为40 ~80 W。 氩气刀:上海沪 通 电 子 有 限 公 司, 国 械 注 准20163252263, 型 号YD2000A,氩气流量为2.4 L/min,功率为60 W。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双腔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术中实施单肺通气。 取标准侧卧位,在腋前线第4 或第5 肋间作约1.5 cm 的小切口作为观察可操作孔,放置好Trocar 套管后置入胸腔镜,探查患者胸腔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情况、有无肿瘤转移及纵膈淋巴结情况。 根据患者情况实施解剖性肺叶切除术。 术中肿瘤组织常规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电刀组使用高频电刀,氩气刀组使用氩气刀。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和术后第3 天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术前和术后第3 天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置入离心机3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20℃冰箱保存备用。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将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操作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z 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氩气刀组术中出血量为(153.64 ±48.75)ml,少于电刀组的(236.76 ±63.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氩气刀组淋巴清扫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32.67 ±8.98)min 和(69.39 ±6.67)min,短于电刀组的(41.63 ±9.56)min 和(76.42 ±7.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氩气刀组术后胸腔引流量为(467.36 ± 155.76) ml,少 于 电 刀 组 的(675.84 ±212.3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氩气刀组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67 ±0.63)d 和(3.31 ±0.52)d,短于电刀组的(3.65 ±0.74)d 和(4.18 ±0.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s-CRP、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第3 天,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氩气刀组升高幅度小于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x±s)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电刀组术后出现肺不张1 例,肺部感染3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4/78);氩气刀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78)。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肺癌发病与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接触等因素有关[11]。手术是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手术设备及技术不断发展,胸外科手术将微创作为重要目标。 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术后康复进程快等特点[12-13]。 胸腔镜手术术中有效的止血方式是决定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 既往传统止血方法有电刀、电钩止血,超声刀止血,以及术后填充止血材料等,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止血作用,但存在烟雾遮挡手术视野、结痂脱落再次引发出血等问题,严重影响手术进程,对患者造成伤害[14-15]。

高频电刀在术中止血的原理是电流通过组织时产生较大阻力,引起100℃~200℃的强烈高温,使局部组织细胞汽化、坏死、变性、碳化后形成焦痂,最终达到止血、切割的目的[16-17]。 但此法止血具有暂时性,焦痂脱落后可再次引发出血,增加出血量,延长手术时间,还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恢复变慢[18]。 氩气是一种对人体无害、无毒、无味、性能稳定的气体,术中氩气刀是一种较成熟的止血方法,被大量应用于耳鼻喉科、肝胆外科等[19-20]。 其止血原理是氩气通过高频高压电流时充分电离成氩离子,在出血组织与电极之间形成高密度且均匀分布的氩弧,氩弧作用于出血创面,使组织细胞发生失活、碳化、结痂,最终形成较密的焦痂,不易脱落,且能够对创面上<2 mm 的血管产生固化作用,因此,无论对点状出血还是大面积出血都能起到止血效果[21-22]。 王毅等[23]研究表明,在肝切除术中,氩气刀的损伤较小。 肺癌患者肺及纵隔的病变血运较丰富,组织较松软,不适合使用常规止血器材;氩气刀止血范围较大,损伤较小,较适合胸部解剖特点。 术中使用氩气刀具有以下优势:(1)术中止血时不会产生烟雾影响手术视野;(2)高密度氩弧使焦痂密,创面平滑,止血面积大,作用快,且氩气流可对创面进行清扫,使焦痂牢固不易脱落;(3)氩弧小,对肺组织造成的直接损伤轻,氩气流可进行大量散热,与电刀相比,对肺组织的热损伤程度低,患者术后恢复快;(4)止血时不与创面组织接触,距创面1 ~2 cm 处即可进行喷射,不会触碰到已结痂的创面,避免焦痂脱落,还可促使<2 mm 的血管固化,高效止血。 而电刀电灼需与创面接触,易破坏焦痂,损伤肺表面血管,增加出血量[24-25]。 因此,与高频电刀相比,氩气刀具有术中无氧化、止血快、失血少、视野清晰等优势。

综上所述,氩气刀在肺癌胸腔镜微创手术中止血面积大、效果迅速、损伤小,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电刀氩气胸腔镜
示范快堆主容器内氩气空间数值模拟
企业车间氩气泄漏模拟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氩气的纯化方法及纯化装置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气道狭窄的护理
高频电刀在犬瞬膜外翻手术中的运用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