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快疫的发生与防治

2022-08-05邓小荣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芽孢病原羊群

邓小荣

(新疆塔城市畜牧兽医站,新疆 塔城 834700)

羊快疫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流行率相对较低,但播速度极快,造成的死亡率较高。梭状芽孢杆菌自身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但是病原菌繁殖产生的芽孢抵抗能力较强,能够在污染的土壤中长时间存在,多种消毒剂不能够将其灭活。但其对高温紫外线比较敏感,短时间内可灭活。

梭状芽孢杆菌具有多种传播渠道,能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吸血蚊虫叮咬、损伤的皮肤黏膜传播,主要危害动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羊的正常生长发育。羊快疫是急性传染性疾病,需要饲养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工作经验总结,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疫情消灭在萌芽阶段,避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某养殖场病例诊断

2020 年5 月中下旬,某养殖场从隔壁乡镇购进13 头断奶羔羊用于育肥养殖。养殖2 周后,圈舍中突然发现1 只死亡,当天上午整个羊群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羊快疫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出现临床症状几个小时后就会死亡;某些抵抗力较强的羊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1~2 天后死亡。

出现发病情况后,养殖户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站,兽医与养殖户沟通得知,该批羊在引种中免疫接种了口蹄疫疫苗,但没有免疫接种三联四防疫苗;且到达养殖场后没有执行封闭隔离养殖制度,立即和原有羊群混合养殖,导致病情传播蔓延。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知,该养殖户放牧场地地势较低洼,羊群有饮用污水的习惯,易将各种芽孢吃入体内,威胁消化道的健康。加上养殖场卫生环境相对较差,地面有大量粪便堆积,污水横流,适合梭状芽孢杆菌繁殖生长,加剧了病原快速传播。

随后对发病羊进行解剖,并采取实验室诊断措施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发现革兰氏阳性染色的粗大杆菌;将其接种到血液处置培养基上,出现溶血现象,菌落边缘不整齐;将分离得到的病原接触到牛乳当中会异常发酵,并散发出腐败气味。进一步生化鉴定符合梭状芽孢杆菌的生化特征,因此判定为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发的羊快疫。

二、流行特点

梭状芽孢杆菌是造成羊快疫发生流行的主要病原,致病菌属于革兰氏阳性染色的粗大杆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菌体笔直,两端钝圆。病原在羊体内外都能繁殖,形成大量芽孢,病原菌不存在浆膜,能够分泌多种毒素,致死性较强。一般消毒剂能够将梭状芽孢杆菌杀死,但是对病原产生的芽孢杀菌能力相对较弱。

任何年龄、品种的羊群都会染病,山羊易感性较强,病原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当前羊快疫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低,是一种散发流行传染性疾病,往往呈地方性流行或者散发流行,发病率通常在10%~20%,但致死率能够达到90%以上[1]。

芽孢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低洼潮湿环境能够诱导该疾病快速传播。养殖管理不当、养殖密度相对较大、饥饿寒冷均会造成羊群自身抵抗能力减弱,芽孢会趁机在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造成发病死亡。

三、临床症状

羊快疫发生较突然,当天晚上能够看到羊群正常采食,第2天就发现死在圈舍中,死亡突然。患病时间较长的羊群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逐渐下降,长时间卧地不起,不愿意走动,强迫患病羊行走时表现为身体虚弱、运动失调。随后腹部逐渐膨胀,用手触摸有疼痛感,出现严重腹泻,排出紫黑色带有血液的粪便。

整个发病期间,患病羊体温一般不会升高[2]。临死前会表现出典型的神经症状,不断磨牙,角弓反张,向前跑向后退,随后倒地死亡。死亡后尸体迅速腐败,腹部显著膨胀,天然孔会流出紫红色血液,从肛门中会流出很多稀薄混杂有黏液或血液的粪便。

四、病理变化

大多数病死羊腹部显著膨胀,剖开后,腹腔中会散发大量恶臭气体。病死羊天然孔流出紫红色血液,可视黏膜充血,呈现蓝紫色,皮下存在大量出血性胶样浸润。胸腔和心包蓄有大量积液,心内外膜存在点状出血或者出血病灶。肝脏显著肿大,质地变脆,外观呈土黄色,肝被膜下以及肝深层组织存在大量坏死病灶,表面存在大量出血点[3]。胆囊肿大明显,胃部充满大量液体,真胃存在出血性炎症病变。胃肠道黏膜显著充血肿胀,尤其是胃底部和幽门处的黏膜表面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病斑或坏死病灶,呈弥漫性出血。肠道中充满大量气体并伴随严重充血。由于该种疾病会造成羊尸体迅速腐败,因此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置。

五、防控措施

1、科学治疗

磺胺类药物治疗羊快疫效果很好,确诊后应立即使用磺胺类药物大剂量治疗,降低死亡率。将患病羊单独隔离,使用磺胺间二甲氧嘧啶钠紧急注射治疗,使用剂量为30 mg/kg,首次用药加倍。配合使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00 mL 静脉注射,预防尿酸盐沉积。配合肌肉注射10%维生素C1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20 mg。治疗后,个别症状较轻的羊能够恢复健康。没有发病的羊应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羊三联四防免疫疫苗,6 月龄以下羊1 次皮下注射5 mL,6 月龄以上羊1 次皮下注射10 mL。

2、预防措施

养殖期间,应该深入贯彻预防管理理念,及时清除致病因素,切断病原传播渠道,保护易感群体。应降低养殖场的各种不良应激刺激,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增强羊群运动能力,提高机体抗病力。

指导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理念,坚持舍饲养殖模式,定期清理消毒。避免在潮湿低洼地带放牧,不投喂发霉变质或冰冻饲料。严格把控饮用水质量,及时做好饲料槽、饮水槽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引种时做好严格的产地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降低羊快疫的发生流行率。日常养殖期间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方式。

养殖场出现羊快疫后,需落实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确保环境清洁,避免病情传播蔓延。日常要监测羊群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病、死亡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及时有效诊断,采取针对性措施。

六、结语

羊快疫是威胁较严重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一旦爆发流行,往往会引发大量死亡。需从日常养殖管理入手,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流行。

猜你喜欢

芽孢病原羊群
rpoB、gyrA、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鉴定上的应用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混凝土自修复菌Bacillus sp.芽孢生产和萌发条件的优化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