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血液滤过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

2022-08-05程小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1期
关键词:性反应白细胞胰腺炎

程小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常见的消化内科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不积极救治易危及生命。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造成膜酶激活后所致膜腺局部组织的炎性反应,可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尽管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仍有5%~10%的病死率。胰腺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在中国引起胰腺炎的病因中胆石症或胆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可引起餐后持续上腹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病情严重时,也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胰腺坏死、休克或腹膜炎等并发症,危害性极大[1]。通过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能够对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和内毒素等物质进行清除,有助于调节机体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2]。本文选取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旨在分析持续血液滤过和生长抑素联合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科接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96例,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女性18例,男性30例,年龄在22~67岁,平均(46.74±5.83)岁;病程在4~31 h,平均(15.21±3.64)h。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31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46.93±5.74)岁;病程在4~32 h,平均(15.39±3.72)h。排除免疫系统疾病者、糖尿病者、脓毒症所致胰腺炎者、血液系统疾病者、高血压者、肿瘤者、过敏体质者和孕妇[3]。两组病程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两组都接受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选择AV600S聚砜膜血滤器(由“费森尤斯”提供)与持续血液净化装置(由“GAMBRO公司”提供)。经股静脉进行穿刺建立起通道,同时予以枸橼酸抗凝处理。使用本院自行配置的置换液,取适量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预充,然后再用肝素盐水(500 mL)闭路循环。对于无出血倾向者,予以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初始用药量为0.30~0.50 mg/kg,控制持续速度在2~10 mg/h。对于有出血倾向者,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初始剂量为2 000~3 000 IU,控制持续速度为500 IU/h。待连续治疗3 d后,视患者病情状况停用,或调整为间断血滤。研究组同时用生长抑素,单次用药量3 mg,用生理盐水(100 mL)稀释后,对患者施以持续泵入治疗,需控制泵入速率为250 μg/h。两组的疗程都是10 d。

1.3 评价指标[4]记录两组腹胀缓解时间与腹痛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评分,以及白细胞(WBC)、淀粉酶(AMY)、白细胞介素-6(IL-6)及住院时间的差异。

参考下述标准评估疗效。①无效:腹胀与腹痛等症状未缓解。②好转:腹胀与腹痛等症状明显缓解,CT检查可见胰腺水肿显著减轻。③显效:腹胀与腹痛等症状消失,CT检查提示正常。(好转例数+显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即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进行分析,用t对计量资料()检验,用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时间分析 对于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这三项指标,研究组都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d,)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情况(d,)

2.2 住院时间分析 对于住院时间这项指标,研究组只有(18.63±3.14)d,而对照组则是(25.47±3.96)d。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更短(t=7.9653,P<0.05)。

2.3 疗效分析 对于总有效率这项指标,研究组97.92%,比对照组81.25%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统计[n(%)]

2.4 各项指标水平分析 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评分,以及白细胞(WBC)、淀粉酶(AMY)、白细胞介素-6(IL-6)差异在统计学方面无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与治疗之前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水平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统计()

表3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统计()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眩晕、恶心等不良症状的例数分别为6例、5例,差异在统计学方面无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诸多,主要有胆石病、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等,胆石病、胆道感染等通过管道梗阻、胰管内高压、Oddi括约肌功能不全、十二指肠液和(或)胆汁逆流、激活胰酶等机制,造成胰腺损伤;酒精及暴饮暴食可通过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胰液分泌,Oddi括约肌痉挛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促胰液内蛋白成分沉淀、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增高等机制致病;胰管阻塞主要是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导致胰管阻塞、管内压升高而造成的;十二指肠疾病主要是球后穿透溃疡、邻近十二指肠乳头的憩室炎可直接波及胰腺组织;腹腔手术、腹部顿挫伤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血液循环障碍;代谢障碍中如高钙血症、家族性血脂异常,与刺激胰液分泌增加、胰液引流不畅、损伤胰腺组织细胞有关;感染及全身炎性反应中如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甲型流感、肺炎衣原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胰腺是受攻击的靶器官之一。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①轻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腹痛,常为持续性剧痛,多位于上腹或偏左上腹,部分患者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仰卧位加重,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后无舒适感。部分患者出现发热、黄疸。②重症急性胰腺炎:腹痛持续不缓解,腹胀逐渐加重,可出现全身并发症、单个或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表现。③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介于轻症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之间。目前,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我国临床上十分常见,具有预后差与病死率高等特点,全世界每年的发病率为13/10万~45/10万,中国20年间发病率由0.19%上升至0.71%,80%~85%的患者为轻症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病程呈自限性,病死率在1%~3%,但也有约20%的患者会发展为中度或重症胰腺炎,病死率为13%~35%,并能引起脏器衰竭、继发性感染与胰腺脓肿等并发症[5]。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能够将血液引到体外,然后再通过透析装置,对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等进行清除,以实现净化血液的效果[6]。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是一种较为新型的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案,相比于传统血液净化,其具有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有利于积极营养支持等优点。通过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可以持续补充机体缺乏的电解质、碱基,清除CRP、IL、补体、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炎性物质,减少炎性反应对机体各器官的损害,纠正电解质、水及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稳态,对SAP患者SIRS及MODS的阻止和逆转起重要作用。生长抑素为环状多肽,由人工合成,能够对胰酶的活性进行抑制,同时也能起到松弛Oddi括约肌、加胰液排出速度、改善血小板活化因子浓度与减轻炎性反应等作用[7-8]。因此,生长抑素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减少胰腺的外分泌功能,使血液中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等胰酶含量降低,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9-11]。此研究,对于症状缓解情况,研究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对于住院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更短(P<0.05);对于疗效,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研究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可将患者体内的毒素逐渐清除,在维持内稳态的基础上将患者体内的炎症情况大幅度减轻,生长抑素对患者体内胰酶的活性进行抑制,让患者的肠道功能维持在正常工作的状态,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由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出现障碍,使得患者体内出现继发性感染,更加加剧了病情,导致患者最终死亡。研究数据显示,在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评分更低,说明研究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在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方面,本文重点比较了白细胞(WBC)、淀粉酶(AMY)、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白细胞在人体的血液中属于非常重要的血细胞之一,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免疫细胞,起到为人体抵抗细菌侵袭的作用,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抗击外界传染源,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强,它们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血管内渗出,在组织间隙中游走,吞噬侵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和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12-13]。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 000~10 000个,平均为7 000个,当人体中的白细胞增高就说明人体出现了炎症,是人体对于自身的保护机制。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当淀粉酶的水平增高,就说明胰腺炎比较严重,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胰腺脓肿、胰腺损伤等都可能导致淀粉酶水平增高。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Th2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具有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刺激T细胞增殖及CTL活化、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性反应以及促进血细胞发育的作用。白细胞介素-6水平出现异常增高,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了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一系列的炎性反应,通过加速、放大炎性反应直接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两组患者的白细胞(WBC)、淀粉酶(AMY)、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治疗之后均得到降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种方法联合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炎性程度,减轻炎性因子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重症急性胰腺炎联用持续血液滤过和生长抑素进行治疗不仅仅可以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也可以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降低患者出现炎性反应的程度,减轻炎性因子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减少全身并发症的产生,有效缓解病情,安全可靠,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性反应白细胞胰腺炎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Reporting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r meta-analyses in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enteral nutrition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