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

2022-08-05张新响李伟明张妙奇

吉林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通窍鼻炎过敏性

张新响,李伟明,张妙奇,焦 鹏

(1.开封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 开封 475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郑州 450003;3.开封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开封 475000;4.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河南 商丘 476005)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于特异性个体(过敏体质和个体差异)在吸入变应原后,免疫球蛋白E 调节组胺等介质释放,同时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导致的炎性疾病[1],患者以老年人和过敏体质者居多,临床症状为鼻塞、喷嚏和鼻涕等[2]。目前,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以组胺药物为主,短期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是长期用药疗效下降,而且病情容易复发[3]。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范畴,肺腑失调,外感风邪以致肺气亏虚,久之鼻窍不利;水湿阻肺,失于宣泄,久滞于鼻则清涕不止,治疗以祛风通窍为主。研究[4]指出,汤药配合中药穴位敷贴疗效明显。消风通窍方具有祛风通窍作用,穴位敷贴结合药疗和理化刺激的特点,通过刺激相应穴位,使药物经人体经络达到病灶,提高免疫功能,且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本研究观察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以期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思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5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77 例,男48 例,女29 例;年龄24~65 岁,平均(38.15±6.31)岁;病程1~15 年,平均(7.62±2.35)年;病情严重程度[7]:轻度11 例,中度25 例,重度41 例。治疗组78 例,男43 例,女35 例;年龄25~66 岁,平均(37.72±6.24)岁;病程1~16 年,平均(7.21±2.68)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6 例,中度23 例,重度39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患者或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5]相关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相关标准:症见脉沉弦细、舌苔薄白、鼻塞、打喷嚏、头痛、流涕、咳嗽、伴嗅觉消失;3)年龄>18 周岁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鼻咽部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心肝肾肺疾病者;3)既往有鼻部手术史患者;4)精神类疾病者;5)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灵宝市豫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28)治疗,口服,每天1 次,每次1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自拟消风通窍方方药组成:桑白皮15 g,黄芩、炒白术各12 g,黄芪、防风、蝉蜕各10 g,鹅不食草、苍耳子、丹参、辛夷、薄荷(后下)各9 g,五味子、砂仁、白芷各6 g,甘草4 g。头部疼痛者加川芎8 g,白芷6 g;发热不退者加金银花8 g,连翘6 g;鼻塞不通者加路路通6 g;呕吐不止者加半夏5 g,陈皮3 g;出血者加茜草4 g。水煎成汁300 mL,每日1 剂,早晚温服。穴位贴敷:用新鲜姜汁将消风通窍方药物调成糊状,敷贴双侧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气海,大椎。每周2 次,每次2~4 h。2 组均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后评估2 组临床症状和临床疗效[8]。①临床症状:对过敏性鼻炎临床常见的4 个症状进行评分,总分4~12 分。鼻塞:1 分,偶有鼻塞;2 分,鼻塞频繁;3 分,全天基本借助口呼吸。喷嚏:1 分,连续喷嚏次数低于10 次;2 分,连续喷嚏次数10~14 次;3 分,连续喷嚏次数>14 次。鼻痒:1 分,偶有鼻痒;2 分,鼻痒频繁,但可忍受;3 分,难以忍受。流涕:1 分,每日擤鼻次数低于5 次;2 分,每日擤鼻次数5~9 次;3 分。每日擤鼻次数>9 次。②临床疗效:显效,鼻塞、喷嚏、鼻痒等不再出现,且可以维持3 个月以上不复发;有效,鼻塞和鼻痒明显改善,连续喷嚏和擤鼻次数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基本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前后,使用肺功能测试系统(美国森迪斯公司)测定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第1秒用力呼吸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3)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赛默飞世尔公司)测定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ci immunoglobulin E,sIgE)]。4)安全性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 ) 分

表1 2 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 )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2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

表2 2 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2 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KU/L

表3 2 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 KU/L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有流行病学显示,中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在不同城市中有着明显差异,总体为10%~24%,总患病人数约1.4 亿,患者生活状态下滑严重[9]。过敏性鼻炎受季节影响明显,每年春季,对花粉过敏的人群发病人数显著增多。过敏性鼻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炎性疾病,由IgE 介导,多种炎症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引起炎症反应,一般认为该病与环境和遗传有关[10-11]。西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不易治愈,且易复发[12]。中医学认为,肺与鼻生理相连,肺主气,鼻开窍,肺气虚弱,机体易受风寒邪侵,引起鼻窍闭塞,肺气肃降[13-14]。过敏性鼻炎病位在鼻,因肺气亏虚,不易抗邪,风寒侵入,以致鼻窍不利,肺气失养,治疗应以祛风通窍为主[15-16]。穴位敷贴以经络学为理论基础,敷贴特定穴位,具有疏经活络和温阳祛寒功效。本研究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观察其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4 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明显。自拟消风通窍方中桑白皮为君药,可清肺平喘;黄芩和炒白术为臣药,可健脾益气;佐以黄芪、防风、蝉蜕、鹅不食草、苍耳子、丹参、辛夷、薄荷、五味子、砂仁和白芷可通鼻窍,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祛风通窍之功。敷贴穴位中,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和肺、脾、肾一一对应,敷贴可调三脏经气;敷贴大椎可温补阳气,敷贴气海可调全身经气,敷贴足三里可调全身气血,敷贴诸穴,可助气血运行,药物经皮肤吸收,再经人体经络,抵达病灶。汤方和穴位敷贴发挥协同作用,缓解临床症状,增强疗效。治疗后,治疗组VC、PEFR、FEV1高于对照组,提示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改善肺功能。吴锋等[17]指出,过敏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汤方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能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本研究治疗后,治疗组IgE、sIgE低于对照组,提示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能改善免疫功能。现代药理认学认为,黄芩中含有具有抗炎作用的黄芩杆和黄芩素,能阻止炎症因子的释放;炒白术能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黄芪可以改善体液免疫,刺激抗体合成;防风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鹅不食草可以抑制组胺的释放;辛夷可以抗过敏;甘草含有能降低磷脂酶A2 活性的甘草甜素和次酸,可以阻断组胺释放过程,减少抗体生成。上述药物共同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穴位敷贴能提高皮肤黏膜抵抗病邪能力,减弱黏膜高反应性,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自拟消风通窍方和穴位敷贴共同作用,能显著改善免疫功能。治疗期间,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提示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自拟消风通窍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能有效缓解症状,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改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通窍鼻炎过敏性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治疗鼻炎食疗方
感冒
——鼻炎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通窍活血汤临床应用举隅
欢乐堂系列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