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疏肝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

2022-08-05李燕妮苗群英郭秋野王晓雪

吉林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疏肝柴胡血清

李燕妮,苗群英,郭秋野,王晓雪

(汉中市中心医院,陕西 汉中 723000)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与抑郁症可相互影响,糖尿病易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研究[2]报道,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率约25%。盐酸帕罗西汀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确切,但长期使用易引发不良反应。研究[3-5]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避免单纯西药治疗疗程过长的问题。柴胡疏肝丸为疏肝解郁的常用药物,治疗抑郁症效果较为理想。研究[6]认为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偏低有关,但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5-HT、NE 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5-HT、NE 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2 月-2021 年3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2 型糖尿病(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 例。研究组,男22 例,女20 例,年龄20~76 岁,平均(52.35±8.26)岁,体质量指数(BMI)22.06~25.18 kg/m2,平均(24.36±2.78)kg/m2,糖尿病病程6~35 年,平均(23.15±3.67)年,抑郁症病程8~32年,平均(20.17±4.08)年;对照组,男24 例,女18例,年龄22~78 岁,平均(54.61±9.23)岁,BMI 22.18~25.27 kg/m2,平均(24.81±2.96)kg/m2,糖尿病病程9~34 年,平均(22.86±4.02)年,抑郁症病程8~30 年,平均(18.63±3.74)年,2 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糖尿病西医诊断参照《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7]中T2DM 的诊断标准;2)符合抑郁症西医诊断标准[8];3)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9]中消渴、郁症诊断标准。主症,口干咽燥、口渴多饮、烦躁易怒、忧郁不畅、情绪不宁;次症,失眠多梦、手足麻木、腰酸耳鸣、口唇晦暗,心悸乏力、脉弦;4)同时至少具备2 项主症及3 项次症,诊断为肝郁气滞型者;5)年龄>18 岁;6)治疗依从性良好;7)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血脂胆固醇异常、高血压者;2)严重糖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疾病者;3)患有心、肝、肾、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4)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史者;5)妊娠及哺乳期妇女;6)严重抑郁症发作或有自杀倾向者;7)有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2 组治疗期间均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并均给予降糖药物、控制饮食及运动锻炼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06,规格:20 mg×20 片)治疗,每次1 片,每日1 次,连续治疗3 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丸(天津天士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73333,规格:7 g×10 袋)辅助治疗,口服,每次1 袋,每日2 次,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对比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根据纳入标准中的主症和次症进行评分,每出现1 项主症在0~6 分评价,每出现1 项次症在0~3 分评价,总分为主症和次症评分总和,评分越高则临床症状越严重。2)对比2 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BK-600,济南欧莱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检测2 组FPG、2hPG 及HbA1c 水平;采用HAMD 量表[10]评定抑郁情况,HAMD 量表包括抑郁情绪、精神性焦虑、有罪感、自卑感等24 项条目,总分为52 分,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3)对比2组临床疗效,依据《病证结合中医证候学》[11]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总评分下降76~90%,HAMD 减分率≥60%为显效;②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总评分下降60~75%,HAMD 减分率为30%~60%为有效;③临床症状无改善,临床症状总评分下降<60%,HAMD 减分率≤30%为无效。4)对比2 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E 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500 r/min 离心5 min 后分离血清,并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测;血清5-HT、NE 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试剂盒均购于上海艾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对比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以均数±标准差()、例(%)描述计量、计数资料,并以t、χ2检验,卡方检验若理论频数为1~5 则需校正χ2值,以秩和检验2 组间等级分布的数据差异。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与HAMD 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与HAMD 评分比较(,n =42)

表1 2 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与HAMD 评分比较(,n =4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n =42)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n =42)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E 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E 水平比较(,n =42)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E 水平比较(,n =4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4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42) 例

2.5 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发生2 例恶心、1 例头晕、1 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2%(4/42);对照组发生1 例腹泻、1 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42)。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也随之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13]。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但治疗效果有待提高[14],柴胡疏肝丸为疏肝解郁的常用药物,可有效治疗抑郁症。本研究采用柴胡疏肝丸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并探讨其对血清5-HT、NE 的影响。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属中医“消渴”“郁病”范畴,可由消渴致郁,也可由郁致消渴,两者互相影响。消渴郁病的病因与机体气机升降失调、肝失疏泄有关,病机为肝气郁结、肝脾不和。《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灵柩·五变》曰:“天地有五运之作,人身有五脏之本,郁则结聚不行,当升不升,当降不降…而郁病作矣”“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研究[15]认为,消渴抑郁症与气机升降失司、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常等有关,故治疗消渴抑郁症应以疏肝健脾、清肝泻火、开郁理气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 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后2 组FPG、2 h PG、HbA1c 及HAMD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HbA1c、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有效降低HbA1c 水平及抑郁症状评分。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健脾化痰,燥湿之效,故可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糖水平、降低抑郁症状评分,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6-17],白芍中的苯甲酸、内酯等成分具有抗抑郁及保肝等作用;黄芩中所含的黄酮成分具有降血糖、调节情绪及抗抑郁等作用。本研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神经递质的合成、代谢及信息传递发生障碍是引发抑郁症的机制之一。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血清5-HT、NE 水平偏低有关,提高血清5-HT、NE 水平有利于提高对抗抑郁的治疗效果[18]。本研究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NE 水平均升高,研究组治疗后血清5-HT、NE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有效调节血清5-HT、NE 水平。本研究还发现,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丸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HbA1c 水平及抑郁症状评分,提高临床疗效,调节血清5-HT、NE水平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疏肝柴胡血清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血清GAD、ICA及C-P联合检测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基于柴胡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高手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