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补脾肾法改善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腹泻疗效观察

2022-08-05刘海阳刘娜娜王华中

吉林中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抑制剂中医药评分

杨 勃,卢 霞,刘海阳,刘娜娜,王华中

(1.邵阳市中医医院肿瘤内一科,湖南 邵阳 422000;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长沙 410006)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当前恶性肿瘤治疗与研究的新方向,可通过阻断T 淋巴细胞表面的共抑制分子,使T 淋巴细胞活化,刺激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以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1]。近年来,ICIs 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等多种晚期及转移性肿瘤的治疗中,ICIs 治疗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的生存周期延长[2]。ICIs 可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其中以胃肠道反应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水样腹泻及免疫相关性结肠炎[3]。西医针对ICIs 相关腹泻常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处理,副作用较多,且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可降低ICIs 的抗肿瘤疗效[4]。中医药可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恶性肿瘤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期间,临床常应用中药制剂调节患者免疫机能,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5]。本研究选择接受ICIs 治疗并出现脾肾阳虚泄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温补脾肾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4 月-2021 年4 月在本院接受PD-1 抑制剂免疫治疗并出现ICIs 相关腹泻,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泄泻的晚期NSCLC 患者,共计100 例。病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为Ⅲ、Ⅳ期NSCLC,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1~73 岁,平均(44.60±9.15)岁,其中21 例接受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治疗,29例接受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治疗;治疗组,男24 例,女26 例,年龄20~75 岁,平均(42.38±9.70)岁,其中20 例接受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治疗,30例接受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治疗。患者免疫治疗前均未出现腹泻,于治疗后出现II 级腹泻。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确诊为NSCLC(Ⅲ、Ⅳ期),目前接受PD-1 抑制剂治疗者;2)符合ICIs 相关腹泻的诊断标准,既往无长期腹泻病史,于免疫治疗后出现腹泻症状,每日排便次数≥3 次,粪便稀薄,甚至清稀如水样,或粪便带有黏液、血丝,可伴有体质量减轻及恶心、乏力等全身症状;3)符合中医脾肾阳虚型泄泻的诊断标准,便次增多,便质稀溥甚至清如水样,伴有腹胀、纳呆、乏力、腰腹冷痛,舌体淡胖、边缘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4)腹泻程度为II 级。与基线期相比,腹泻次数每天增加4~6 次;5)患者卡氏(KPS)评分≥60 分,预计生存期≥3 个月;6)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炎症性肠病等其他肠道疾病;2)患有免疫相关疾病,对免疫治疗不耐受;3)刚结束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4)中途退出本研究,未完成试验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泼尼龙(1 mg/kg)治疗,每日1 次,并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量,每周减少5 mg。治疗组给予温补脾肾复方治疗,方药组成:炮附子10 g(先煎),干姜10 g,党参10 g,白术10 g,茯苓15 g,肉豆蔻15 g,芡实10 g,吴茱萸5 g,甘草10 g,大枣10 g。腹胀明显者加陈皮、木香各10 g;大便稀薄清冷、四肢不温者加肉桂10 g;泄泻清稀、中有泡沫者加藿香10 g;不思饮食者加焦三仙各10 g。常规水煎2 次至400 mL,每日分2 次空腹温服。

1.4 观察指标 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分别对2 组进行疗效评价:患者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疗效指数≥ 95%为痊愈;患者症状、体征较前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接近正常,疗效指数≥70%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大便次数及性状较前改善,疗效指数≥30%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未见改善,疗效指数<30%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 × 100% 。2)中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对患者证候进行评分。3)大便次数与大便性状评分:排便次数每日1~2 次计0分,每日3~4 次计2 分,每日5~6 次计4 分,每日7次以上计6 分;大便成形者计0 分,大便稍稀,未成形者计2 分,大便稀溏者计4 分,大便清稀如水者计6 分。4)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PS):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 组KPS 功能状态进行评分。经治疗后评分增加超过10 分者为提高,治疗后评分较前增加或减少10 分以下者为稳定,治疗后评分较前减少超过10 分为降低。5)记录2 组疗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脱落2 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脱落4 例,脱落原因均为患者于疗程中途退出,未完成试验。2 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药物过敏及中毒反应。

2.2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 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 2。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2 组治疗前后排便情况比较 见表 3。

表3 2 组治疗前后排便情况变化( ) 分

表3 2 组治疗前后排便情况变化( )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 0.05

2.5 2 组治疗前后KPS 评分比较 见表 4。

表4 2 组治疗前后KPS 评分变化( ) 分

表4 2 组治疗前后KPS 评分变化( )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6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志物,患者明确诊断时常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生存时间较短,预后较差。胃肠道为irAEs 常见的受累部位,接受ICIs 治疗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主要包括腹泻、结肠炎等,伴随内分泌异常、皮肤、肝肾损害等肠道外器官受累现象[8]。研究[9-10]发现,CTLA-4 抑制剂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腹泻和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7%~54%及8%~22%;在PD-1 抑制剂治疗后2 周后,腹泻的发生率为16.9% 。CTLA-4 抑制剂与PD-1 抑制剂联合给药时,胃肠道irAEs 的发生率更高,出现时间更早,且程度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出现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

西医针对ICIs 相关腹泻的治疗主要以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为主。激素的副作用明显,长期暴露于大剂量激素不仅影响ICIs 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起患者血糖升高,生活质量降低[11-12]。中医药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肿瘤放化疗和靶向治疗期间,临床常应用中药减毒增效,改善患者症状和生存时间。中医药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一方面激活机体的免疫机能以抑制肿瘤增殖,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免疫过度激活导致的免疫功能亢进,从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13]。与西药相比,中医药产生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且价格低廉。吴婷婷等[14]研究发现,健脾固肠方能够通过调节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肠道菌群,保护肠道免疫屏障以改善化疗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示中医药对肿瘤患者免疫失衡所致的肠道炎症具有显著疗效。

ICIs 相关性腹泻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其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肿瘤患者多正气虚弱,久病而损伤肾阳,肾阳不足,脾失于温煦,脾阳亦衰,故辨证多属脾肾阳虚,治疗以健脾益肾为法。我院肿瘤科将温补脾肾方用于irAEs 相关性腹泻患者,经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使患者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方中炮附子温肾阳以助气化、干姜温脾阳以助运化,二药合用扶阳抑阴,为君药;党参益气和中,健脾止泻为臣药;茯苓健脾利水,白术补脾燥湿,二药配伍使脾湿得化;肉豆蔻温中理脾,涩肠止泻,吴茱萸温脾益肾,助阳止泻,芡实健脾益肾,除湿止泻,共为佐药;甘草、大枣补气健脾,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温补脾肾,治病求本,使肾阳得充,脾运得健,则泄泻自止。

本研究选择接受ICIs 治疗并出现脾肾阳虚腹泻症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评价“温补脾肾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患者腹泻症状有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及对患者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的改善程度与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龙相当,提示温补脾肾法用于ICIs 治疗导致的腹泻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作为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的潜力。温补脾肾法治疗还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与应用泼尼龙相比,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KPS评分改善情况也较泼尼龙治疗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情况较少,体现了中医药从整体出发,多途径、多层次地全面调整患者机体状况及安全性高的优势。

综上所述,温补脾肾法可有效改善肺癌患者ICIs相关腹泻,治疗4 周后已获得较好疗效,与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相当,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激素应用的不良反应,显示了中医药治疗irAEs 的良好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抑制剂中医药评分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4个进口PD-1/PD-L1抑制剂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评价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