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2022-08-05钟贞山王磊

职教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产教共同体协同

□钟贞山 王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上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化高职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创新高职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高职教育服务现代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是破解高职人才培养“两张皮”、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能够推动各主体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价值共识,增强各主体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唤醒主体间的情感共鸣,促使各主体建立紧密的有机联系。 另一方面,通过互利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主体的资源优势,兼顾各主体的利益,实现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各主体互利共赢,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新载体。 然而,就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主体参与动力不足、育人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深入挖掘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关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共同体”的结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是高职产教融合研究的前沿话题。 通过借鉴“协同育人”“共同体”等概念内涵,在充分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联合体,是产教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互信合作、互利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组织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推进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互动的教学共同体形态。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一是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蕴含着高职院校、企业、政府、高职学生、学校教师、企业工程师等多主体身份,强调各主体通过自我认知的改变以及其他成员的认同获得共同体的成员身份,促使个体与集体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联系在一起。 二是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共同愿景、价值追求和目标导向,把培养好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是共同体“联结的纽带”,激发各主体对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三是有多元融合协同的合作共赢机制,表现为共建共享等多元机制的协同,资源共建机制能够协调各主体的育人资源, 推进主体间的资源互补、共建共享,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深度合作。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典型的质性研究方法,其内在逻辑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需要研究者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1]。一方面,包括扎根理论、案例分析法的质性研究方法更适合探索性的研究[2];另一方面,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既遵循科学和实证,还强调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更注重对实质理论的生成[3]。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是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范式,对它的研究较为零散,因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探索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因素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为探究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因素,本研究选择J 省参加产教融合项目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 本研究认为,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核心主体是学生、学校相关教师、企业相关人员,因此,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异质性抽样”“滚雪球抽样”等方法,重点访谈了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的学生、学校教师以及企业相关人员,其中学生10 人、学校教师6 人、企业相关人员6 人,共计22 人。本研究通过目的性抽样先确认具有代表性的被访学生(订单班班长且有企业实习经验),经由其推荐学校教师、企业相关员工以及与其情况不同甚至相反的学生,直到访谈文本编码信息饱和,访谈结束。

(三)研究过程

1.访谈。 本研究采用面对面和电话访谈方式对被访者进行访谈。 访谈主要围绕“影响您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因素是什么”? 课题组对上述22 名被访者进行深入访谈,三个月后对部分学生、教师和企业员工进行回访。

2.编码。 笔者先将录音文本转录,收集整理访谈资料8 万余字。 在此基础上,采用编码的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编码是对访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第一步,一般为三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 ”[4]

首先是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逐字逐句分析、整理,进而产生初始概念、发现范畴的过程[5]。通过开放式编码,得到初始范畴(见表1)。 本研究共提炼、抽象出36 条初始概念,对初始概念进一步归纳合并形成12 个变量范畴,分别为学生参与动机、企业参与动机、学校参与动机、学生参与阻碍、企业参与阻碍、学校参与阻碍、自身阻碍、学生特征、企业特征、学校特征、内部机制、外部环境。

表1 开放式登陆(开放式编码)范畴化(节选)

其次是关联式编码。本研究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将12 个范畴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主观聚类,得出5 个主类属(见表2),这5 个主类属就是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因素。

表2 关联式登录(关联式编码)形成的主范畴

再次是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对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挖掘出核心范畴,最终将各范畴纳入一个理论框架中[6]。本研究通过对36 条初始概念、12 个变量范畴和5 个主类属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总结抽象为3 个关系结构:一是各主体的参与动力直接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成效;二是各主体的个性特征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起调节作用;三是内外部环境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影响因素图

3.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从以下几方面保障编码的信度,首先,抽取其中的学生8 人、企业相关人员5 人、学校教师5 人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出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现实困境及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剩余4 份访谈资料进行提炼、比较,未发现新的概念,说明前18 份访谈资料通过饱和检验,达到饱和状态;其次,邀请另一位有相关背景的同学一起编码,编码一致性达80%;再次,对二次回访的信息进行处理,未发现新的概念。 关于研究效度的问题。 一方面,采用三角检验法。 在访谈之后,将访谈所获文本资料由受访者检阅,确认文本资料与其表达意思相符;将访谈文本资料与研究日志、备忘录等资料进行对比验证;此外,收集其他资料来验证访谈内容,如企业方在谈及国家相关政策不够细致的问题时,研究者翻阅法律法规与之对比。 另一方面,对访谈原始资料进行详细而精确地描述,保障分析过程中的客观性。

二、影响因素与理论模型解析

(一)各主体的参与动力直接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成效

研究发现,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核心主体的参与动力直接影响共同体建设成效,各主体“参与动机”和“参与阻碍”的博弈则影响各主体参与动力的深度。

1.参与动机。 动机是个体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过程实质上是各参与主体在动机的驱使下形成的行为合力。通过扎根理论分析,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参与动机,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参与动机、企业的参与动机、学校的参与动机。

(1)学生的参与动机。 学生是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服务对象,学生自身的参与动机直接影响育人效果的好坏。 研究发现,学生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动机主要分为:实习就业的需要、自我发展的需要、同辈影响和随机试错行为等四个方面:一是实习就业的需要。首先,依据学校教学安排必须完成的大三实习任务; 其次,学生毕业就业的需要。 二是自我发展需要,具体表现为充足的晋升空间、专业技能的提升两个方面。 一方面,学生在选择参与“订单班”等产教融合项目时,会进行一定的职业规划,衡量企业是否提供充足的晋升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共同体建设的目标是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注重长远发展。 三是同辈影响。 研究发现,学生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动机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学长学姐的正面案例激发和同学的选择影响。某教师指出“据了解,他任教的电商班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自己联系实习,而物流班学生基本上选择订单班所在的企业顶岗实习。”四是随机试错行为。研究发现,学生普遍对“产教融合”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晰,这使得他们在选择是否参与共同体建设时,易产生盲目试错的行为,即学生未经理性思考,在不影响自身当前利益的前提下,随机选择参加某订单班。 某学生表示“尽管当时学校针对订单班进行宣传引导,但是她依旧不理解这个班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意义,就觉着是个机会,要不去试一下嘛,也没有关系。 ”

(2)企业的参与动机。 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关键。 企业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动机表现为:人才储备的需要、品牌推广的手段和企业形象的塑造、科研成果的获得。首先,企业通过和高职院校合作,协同培育人才以获得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具体表现为,一是提供实习岗位以应对技能岗位的大量用人要求;二是招聘大量实习生以满足因企业业务模式拓展而产生的应急性用工需求;三是获取优质人力资源,储备后备人才。 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是以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为手段,着眼于长远发展,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后备人才。其次,企业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利于自身品牌的推广。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的公益性行为,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再次,利用学校科研资源推进企业产品研发。某HR 表示“在市场上研究某个技术大多侧重于应用的方向,实际上是不利于公司产品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公司在‘校企合作’时更看重学校的研发能力。 ”

(3)学校的参与动机。 高职院校参与动机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在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过程中,利用企业相关资源进行人才培养,形成资源互补,提升学校的育人质量。 另一方面是履行“服务行业产业”职能。 高职院校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某教师谈到“这个职业院校还是要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国家也倡导说,要服务地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有学者还指出,“学校的教师希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性教学水平。 ”[7]

2.参与阻碍。 产教融合各主体对于参与共同体建设尚存一定的顾虑和阻碍,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参与阻碍。 学生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选择多元、订单班名额限制、难以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学生权益可能受到损害。 一是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并未囿于实习就业这一个方向,可能有学历提升、暂缓就业等多元选择。 二是学生因订单班名额限制等导致其难以选到自己心仪的实习岗位。三是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自身的权益可能会受到损害。如学生较为关注的薪资待遇问题,多数学生表示维持日常生活保障是基本底线。 访谈结果也显示,能够保障基本食宿需求公司的订单班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留存率更高。 “在校企合作中,学生的知情权、选择权和获益权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8]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倾向于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自愿选岗的学生能够较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呈现出积极参与的心理态势。 但是,在实际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选择权,需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某学生说道“我上次去面试运营(岗位),他(公司)都不要没(工作)经验的(学生),小白不要,但是我们都不想去做客服”。企业是以获取利益为目标的组织,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分配岗位以获得最大收益,由此会给学生选择心仪岗位带来一定的障碍。同时,学生不参与订单班顶岗实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获益权受到损害,表现为学生额外工作难以获得相应报酬或同等条件下难以获得相同薪资。 学生薪资受到损害或直接引发各主体的利益冲突,因此部分学生会提前规避,选择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2)企业的参与阻碍。 影响企业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阻碍表现为企业用人要求较高、企业运营方向调整、企业成本承担、企业参与风险、企业权利等。 一是部分企业岗位的用人标准有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这意味着高职学生难以达到其准入门槛。如某企业运营说道“他(高职学生)本身都不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根本没必要合作呀。 ”二是企业因为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促使其更需要熟练工,致使企业退出校企合作项目。 某客户经理说道“随着今年我们公司业务板块的变化,就不太需要小白(学生)了。 ”三是企业在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时,需付出大量的合作成本,导致短期收益较低。尽管有些企业认可通过参加相应产教融合项目能够为自身培养后备人才,有利于长远利益的获得,但是因其短期收益较低,加之前期的投入较高,且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试错成本上升,导致企业不愿参加。企业合作成本较高还表现在培训成本和维护成本。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进行业务培训,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在这过程中,学徒很难为企业创造利润。同时,企业为履行合约,保障与学校的长期合作,会产生大量的维护成本。 依据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理论,当企业发现内部交易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会选择利用市场来获取所需资源。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倾向于直接从市场获得所需人才资源。四是企业在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合作风险,具体表现为履约风险、学生安全风险、“搭便车”风险、学生不稳定性风险。在履行合约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能够支撑学徒学习的各类资源,在企业经营良好的条件下,企业能够承担这部分成本。 但在长期合作中,如果企业因经营问题终止合作,便会给企业带来违约成本和风险;学生在接受顶岗实习过程中,因自身经验和能力不足,对企业的生产工具不够熟悉,可能会发生危险,企业对学生管理时要承担这部分风险;企业对学生的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成本,有的甚至涉及企业商业机密,若学生流失率较高,企业会面临“搭便车”风险;学生的不稳定性不仅导致流失率高,而且表现为难以管理。 某企业项目营销负责人表示“学生还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特别不稳定,想一出是一出,离职率非常高。”五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主体权利不明、合作话语权不够。 尽管法律规定,学生在参与顶岗实习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劳动法》上劳动关系,但是学生一般不认可企业的育人主体地位,只希望依靠劳动关系获得对应的劳动报酬。同时,企业在参与学校“双主体”育人实践中,依旧表现为学校的主导性、企业的辅助性,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话语权普遍不足。

(3)学校参与的阻碍。 学校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阻碍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阻碍、课程设置的对接阻碍、学校合作不够主动、相关教师缺乏动力。 一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难以胜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这一任务。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共性问题在于理论知识强,实践经验少,很难精准把握企业的现实需要。 企业相关专家进校任教也存在阻碍,尽管国家政策倡导校企人员的双向流动,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人员进校任教存在学历不高、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 二是学校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问题,使得学生所学内容和岗位要求不适配。 某教师表示“学校(课程内容)更新相对滞后一些,不能出来一个新业态、新业务模式,马上更新教学内容。”三是相关教师缺乏参加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动力。 某教师指出“其他老师可能不会像我一样付出很多时间、精力、体力,学校也不会给更多的劳动报酬。 ”

(4)高职自身阻碍。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自身阻碍主要表现为价值阻碍、特征阻碍。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冲突使得育人过程存在阻碍。 通常认为,“高等性”讲的是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论素养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性”则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要满足就业谋职的需要[9]。 但在实际教学中,三年学制较难培养出符合二者要求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会侧重于一方面,或理论素质、或职业技能。 某教师表示“产教融合存在持续性,如果仅合作一、两年,产教融合效果就不明显,就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因为做产教融合(项目),一定有一个投入期,它铺垫期至少是三年”。 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价值追求也存在阻碍。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周期长、见效慢等特征成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阻力。

(二)各主体的个性特征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起调节作用

各主体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为学生的个体特征、企业的个体特征、学校的个体特征。

一是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学生的人格特质和学生的能力素养两条路径对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产生影响。学生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参与态度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参与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获得和企业对于合作学校的评价,心理素质则决定学生参与的强度和深度。 学校、企业以及学生自身都强调学生态度的重要性,表现为学生是否有主动提升自己的意向。拥有正向态度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相关技能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其在企业的工作表现也能够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压力和在陌生环境中的不适感等,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可能会选择提前结束顶岗实习。学生的能力素养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学校教学逻辑性和系统性强,而企业教学大多融于日常工作,内容繁杂,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以提升自己, 成就感和获得感较差。合作实践中影响企业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工作能力,表现为学生的工作潜力、学生素质的高低。企业选择是否持续参与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生的能力素养, 企业会依据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表现,衡量该校是否具备继续合作的能力和价值。

二是企业是否有硬实力和软实力支撑其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企业的硬实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物质资源(如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财力等)和企业在业界的影响力。 企业参与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基本前提是有能够大规模容纳学生实习实训的工作场地和设备设施,有充足的资金支付企业师傅和学徒工资,有充足的财力满足这一过程的必要开支。企业在业界的影响力不仅能够吸引学校与之积极对接合作,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生的留存率。 企业的软实力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课程体系、企业的教学能力、企业的文化环境、企业参与相关合作的经验。 企业的课程体系指企业是否有满足学生学习和符合行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企业的教学能力指企业是否有充足的带教师傅满足企业正常运转和学生实习,是否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有能力进行教学等;企业的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是否为学习型组织,是否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企业参与相关合作的经验表示企业有较高的知名度,更容易吸引学校和学生参与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家个人的教育理想也是推动企业参与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是学校的个性特征会影响企业选择合作的意愿。 企业在选择合作学校时,一般会考虑学校的性质、声望等特征条件。一般而言,行业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一般围绕行业的产业链设置,主要是为本行业进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 企业在谋求合作时,一般会先考虑本行业的高职院校。也就是说,企业在寻求合作时,会以学校的性质、声望等个性特征来衡量未来合作的成功与否。 某企业表示“之所以倾向和好学校合作,是因为(学校)毕业生本身在市场上就具备竞争优势, 如果和学校有合作,学生择业可能会优先选择(本公司)”。

(三)内外部环境在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

1.内部机制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实施效果。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各主体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会基于自身诉求依靠内部机制进行互动合作。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内部机制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管理机制,这些机制对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是合作机制影响合作效果。 某教师表示“当前,企业、学校等在主观上都有良好的合作意向,但在实际合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二是沟通不畅影响合作效果。企业对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认识不到位、企业和学校对彼此的性质认识不到位等均影响沟通实效。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本质上属于一种跨界的合作,“这种跨界必然需要跨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组织边界开展信息、资源、物质、人员等要素的沟通与交流”[10],学校对市场规律认识不清、企业对教学规律不够了解,这使得二者在寻求合作时难以抓住对方的核心关注点,从而导致合作的破裂。某教师表示“负责产教融合的教师等人员一定要懂市场规律、懂行业、懂企业,如果不懂,壁垒就会很大,而且一直会在。 如果懂,他们交流沟通就会简单一些,顺畅一些。 ”三是管理机制影响育人效果,具体表现为企业管理学生较难、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不协同、学校内部院系之间的协同合作较难。 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的目标人群一般是普通员工,因此企业难以把握对学生学徒管理的尺度;学生在共同体中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这一过程也会产生学校和企业管理不协同的问题;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有时跨越不同的院系,学校内部院系之间的配合也很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2.外部环境对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产生直接影响。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外部环境有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为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提供机遇和挑战。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能够为高职院校提供较多的优质合作企业,这些企业愿意也有能力承担相关的育人工作,且其良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能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训资源。与之相反,若地方经济不发达,没有支柱性产业会使得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经济不发达以及缺乏支柱性企业的另一弊端是人才流失严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企业缺乏带教师傅和学徒留存率较低。 政策环境影响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实施效果,具体表现为政策建设、财政投入、税收政策。 就我国政策建设的整体情况来看,已形成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但是存在部分政策内容模糊、政策功能失效、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实施生均拨款制度以“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为原则[11],这使得财政投入和地方政府的决策密切相关,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 地方政府除了财政投入外,也会通过制定相应税收政策吸引企业参与,但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宣传不够、力度不大等问题。 某企业项目营销负责人表示“我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税收政策,即便有,也要考虑它划不划算,好不好办理等问题。”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舆论、家庭环境。 尽管国家明确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但是社会对其认可度并不高,在访谈中,企业普遍认为本科高校比专科学校的生源质量好,倾向于招本科及以上的学生。 同时,家长也对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了解不够,部分家长认为顶岗实习就是打工,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相关活动。

三、强化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顶层设计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基本保障

一是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坚定共同体的建设方向。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2], 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 一方面,要明确共同体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指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耦合各主体的参与目标,形成共同愿景;另一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共同体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组织连接高校、企业以及学生等主体的纽带特性和桥梁地位。 二是完善利益驱动制度,激发各主体参与动力,具体表现为利益均衡制度体系、政策激励制度体系、科研资源制度体系。 利益均衡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明确各主体的利益需求,找到各主体的利益结合点以实现各主体的利益耦合,在此基础上, 对共同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政策激励制度体系重点在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政策支持,建立经费投入制度激发各主体特别是企业的参与动力;科研资源制度体系的核心在于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厘清产权归属问题,以提升各主体的参与动力。 三是建设多元保障体系,引领各主体共同发展。一方面,完善保障政策,探索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容错机制,提升各主体参与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落实1+X 证书试点工作,提升学生学习考核标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主体建设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根本动力

一是提升高职学生主体意识,激发高职学生内生动力。 鼓励学生在思想上、实践上认识和践行工匠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超越;同时着重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提升高职院校合作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首先,转变合作观念,提升服务意识,厘清地区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优势,因地制宜地与行业企业对接寻求合作,改变“等、靠、要”等陈旧合作观念;其次,优化管理体制,完善绩效分配制度。学校内部可以开发柔性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简化院系管理程序,授权二级管理单位,搭建院系合作平台,激发院系合作动力,提升院系合作效率,同时设计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打造多元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推动合作企业深入参与,协同培育后备人才。首先,企业既是一个经济实体, 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是其行动逻辑;企业也是一个伦理主体,其终极目标在于促进社会发展,奉献社会[13]。 因此,企业需要明晰合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自身参与的内驱动力,积极与学校对接,共同培养与市场需求适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其次,保障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合理权益。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劳动,提供与学生劳动适配的薪资待遇,保障学生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摒弃学生是“廉价劳动力”的认识,搭建合适的实习实训岗位,提供合适的培训内容,才能更好地获得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再次,企业需要知道学校的真正诉求、了解学校的基本组织架构、清楚学校的工作运行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校达成合作。 与此同时,企业也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规律,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增强学生实习实训的获得感,从而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三)健全运行机制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是建设沟通协调机制,促进交流合作。 一方面, 在高职院校内部搭建有序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理解;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建设合适的沟通协调机制,明晰不同主体的参与目标,协调各主体的价值追求,推动各主体参与目标的耦合,形成指导共同体运行的共同愿景。 在此基础上,搭建合适的交流平台,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深化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搭建协同育人体制,提升产教育人实效。 政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构建政校企协同课程开发机制。 从理论上讲,由学校、行业企业、政府等多主体共同开发和设计的课程体系会更科学,如瑞士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包含职业学校课程、培训企业课程和行业课程,分别由职业学校、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依据一定规则制定,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高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的课程设置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对课程进行模块化建设,形成互补的课程体系。由国家牵头,学校、企业和行业参与共同制定课程开发标准,建设课程开发制度,协调课程运行时间,甄选课程教学内容,以此保障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三是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保障合作有效运行。 共同体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标准,确定合理可行的执行程序,以推动共同体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共同体协同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爱的共同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