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定向士官培养价值分析、困境及实践策略
——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8-05朱平田禾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3期
关键词:士官定向院校

朱平 田禾

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士官太重要了,士官队伍水平要提高,士官队伍稳定性也要提高。”士官作为士兵队伍的主体力量,处在“兵头将尾”,是作战训练、教育管理和武器装备操作使用、维护修理的重要支撑,是密切官兵的桥梁和纽带,有“军中脊梁”的美誉,与指挥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并称为军队五大人才之一,正在成为影响军队兴衰、左右战局的重要因素。未来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士官战争”,各国军队都把士官制度作为培养和保留士兵骨干的重要手段。我军士官制度经历了义务兵(1955-1978 年)、志愿兵(1978-1988 年)、士官(1988 年至今) 三个发展时期;而我国定向培养士官,又经历了直招士官探索转型(2003-2012年)、定向士官试点培养(2012-2017年)、定向士官稳定发展(2018 年至今)三个阶段的建设发展和不断完善。可见,定向培养士官,从承载转型到走向发展层层推进,证明军民融合战略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政策措施布局的严谨性,既尊重士官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激发高职教育活力,又体现士官职业化的中国特色,增强士官队伍活力。

一、价值分析

(一)高职院校作为定向士官培养的主阵地

1999 年9 月,我军首次实行士官制度改革,2001 年9 月,修改后的《征兵工作条例》规定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士官;2003 年4 月,军队开始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紧缺、急需的专技人才作为直招士官,首次打开了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队士官的通道;2009 年7 月,中央军委颁发《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对士官制度又一次进行重大调整,明确扩大地方院校直招士官数量;2012 年2 月,原总参谋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开展依托地方高校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高职教育与军事职业正式携手融合式发展。2015 年4 月,我军实行士官长制度试点,为士官制度又一重大突破。由此士官队伍迅速扩大,广泛分布在各基层技术、管理、指挥岗位,编制数量占士兵总数的半壁江山。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提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福利待遇大幅提高,定向士官招生逐渐成为青年学生报考热门,开始走向良性循环发展。高职教育定向士官培养拓展了职业教育研究范围,丰富了军事职业教育实践,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二)高职院校作为定向士官培养的主渠道

转型以来,依托地方高校定向培养士官作为我国士官制度一项重大改革成果,是部队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2 年开展试点10 年来,招生省市从7 个增加到17 个;招生院校从11 所增加到48 所;首批11 所招收830 人扩展到2022 年的48 所近20000 人;招收军种从首批空、海、火箭军等3 个增加到空、海、陆、火箭军、武警等5 个军兵(警)种。专业覆盖机械化改造、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急需领域。相比直招士官,定向士官具有文化基础好、专业能力强、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大等相对优势,受到军方一致肯定和欢迎,已毕业的数万名士官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 年起,国防部确定军队不再从本科院校定向培养和选拔国防生,高职定向培养士官就成为当前地方高校“订单式”培养军事人才的唯一渠道。近年军队更是相继出台涨薪激励政策、国家多部委实施对高职定向士官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等形式资助,大大提升士官报考吸引力。依托地方高校为部队定向培养应用技术复杂、培训周期较长的军地通用士官,以提升士官质量和效益成为业界共识。定向培养士官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执行专科提前批录取政策,实行“2.5(高校为主)+0.5 部队(负责)”三年学制,为统招全日制大专学历。这一“订单式”培养,实现了军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目标明确、方案科学,教学计划合理、过程质量可控;学生基础好、岗位适应快,成为部队士官队伍补充的重要渠道。

(三)高职院校作为军民融合的实验场

定向培养士官涉及各军兵种(部队)兵员机关、部队教学指导机构、地方兵役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高校,有多个实施主体,组织程序复杂,招收环节繁多,培养周期较长,政策性业务性强。高职定向培养士官的不断发展壮大是军地双方从聚合到藕合、从整合到融合的不断“磨合”过程和最终“吻合”结果,归根结底是军民融合政策的科学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定向培养士官的合理性,保障了定向培养士官的质量和效益。[从2012-2017 年的试点、经历7 年后即从2018 年开始,逐年的定向培养士官招生录取、教育培养、输送入伍等工作已成为相关高职院校教育常态;培养工作从2012 年由军队牵头,体现“需求导向,以军为主”到2016 年由教育部门牵头,体现“主体导向,以民为主”发展到2019年后确定为仍由军队牵头,恢复“需求导向,以军为主”三次融合性发展,体现军地在军民融合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机制。军民融合是世界经验,也是世界趋势。破解了军队培训资源有限、对高新技术专业或编制人数少的复杂专业岗位,军队培养难度大、成本高、见效慢的瓶颈,为备战打战、快速生成战斗力,成效突显。

二、困境分析

高职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士官是国家职业教育向军事职业领域的延伸和发展,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需求强劲。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问题和矛盾势必显现,机遇和挑战客观并存,对军地双方都具有很大研究空间。

(一)定向士官培养理念还不明晰

首先是学生身份存疑。把定向士官作为“学生”还是“军人”身份管理,军地不同施教者持不同观点,由此带来对培养定位“重技能”和“重军事”两种倾向的争论。现实中,定向士官具有普通大学生和后备军人双重属性,既应具有大学生高素质,又应具备军人硬作风,因此决定其成长必须同时遵循高职教育和军事人才培养双重规律。“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院校对士官实施军事化训练和管理,是士官军事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其配发相应军、被装,也是军人身份认同和军政教育的重要标识。但在校士官生如着军装又不符合法律规定,有“违法嫌疑”之尴尬。而如果军事训练养成不正确、不规范行为习惯,将造成入伍后纠偏困难。其次是培养对接不畅。院校与部队对接是定向培养士官的关键环节,但实践中因理念认识的某些偏差带来体制机制的部分含混,军民融合实质操作性存在矛盾;军种机关、兵役机关和教育部门多方协调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运转迟缓,军地衔接时有断层缺位,融合效益大打折扣,成为定向培养士官最大瓶颈。

(二)定向士官培养政策还不确切

首先是军地关于办学资质和规模。很多高校多年致力于争取定向士官培养资格,军地政策部门也围绕高校培养条件和计划规模反复论证权衡。一方面是院校定向士官培养军种太多、专业太杂、规模太大,造成军地多头衔接困难,个性化培养难以实现,兵员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定向培养士官在教学设施、师资建设、军营文化等方面需要大量投入,如招生计划不稳定,不成规模,专业分散,对多军种学生要做到匹配充足教学资源、科学管理模式和军营文化建设,有资金投入风险。其次地方关于招生发动和宣传。目前定向士官向社会公开宣传发动还不充分,社会对定向士官的关注度、考生报考的热度与士官招生计划的增长速度还不匹配,地方政策部门为完成征兵任务往往热衷于义务兵宣传,而忽视定向士官;各省市也存在定向士官招生计划与宣传发动情况不挂钩、各高校普遍重视就近属地宣传而忽视外省地生源,导致定向士官招生录取选择面相对狭窄,基础质量难以提高。

(三)定向士官培养质量还有差距

(1)学生作为受教者。一是基础相对较弱。在中学完成应试教育模式,士官生体质体能基础普遍不强;因招生扩张迅速,有些院校的士官生高考成绩普遍低于普通生。二是思想认识偏差。一些学生认为定向士官入校即人伍,进入了“保险箱”,没有就业压力,就没有学习动力,缺少刻苦钻研精神。三是职业认知模糊。不少学生对士官职业前景没有理性思考,从军思想迷茫,更谈不上使命意识,军事训练盲目甚至抗拒,专业技能学习训练浅尝辄止。四是心理素质不稳定。部分学生因入学动机不纯,服役韧性不足,导致入伍后适应期长,甚至不安心服役,有自我故意淘汰情况。

(2)院校作为施教者。因对培养工作的动机不一,有些院校因要抢抓办学机遇,把定向培养士官看作跻身竞争行列的手段工具,培养目标不清,质量管控不严;有些院校因定位不准认知不够,没有足够重视,缺少经费投人,师资和实训条件得不到改进,教育模式相对固化。鉴于转型任务和成本较大,教学方法上不能完全对接任职标准落实,加上实习实训条件受限,军事职业特色不鲜明,严重滞后于定向培养士官的发展和部队士官人才队伍的建设。

(3)军队作为指导、施教和受益者。定向培养士官“2.5+0.5”学年分割形式决定,教育教学主要是院校一方施行,军地两个阶段基本孤立,缺失联教联训长效机制,缺乏常态沟通管道。在任务规划、职责定位、体制分工等方面既有交叉重叠又有工作盲区。对培养对象评估缺乏科学标准,难以及时校正轨道,制约了人才质量和效果的生成。

三、实践策略——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把军队相关的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职业教育大体系”。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定向培养士官最早的院校,在无办学经验可遵循的情况下,针对军地合作体制机制不健全难落地、定向士官培养定位不清晰难把握、人才培养质量不稳定难提升等问题,对接军事职业教育规律和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开创模式,先试先行,卓有成效。

(一)精定位树目标,破解理念困境,谋划高起点发展

首先是身份定位。深入各军种部队了解对接需求,力求画准“像”,将定向培养士官身份定位为“大学生+准军人”,既要作为普通大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内容,又要按照“准军人”来进行教育、训练和管理。把握思政教育、军事训练、日常管理和专业教学之间的权重关系,既不按照普通大学生模式进行教育管理,也不搞山寨版军校,力求找到最佳的“度”。其次是理念定准。将原来的“三个三分之一”的办学格局调整为军地各半“两个二分之一”,稳定全国最大定向士官培养规模。精立“思想政治教育为先、专业技能锤炼为重、军事素质培育为要”“三为”育人理念,始终把士官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系好思想入伍“第一粒扣子”,培育热爱军队、献身国防的情怀;发挥高职专业资源优势,把提升士官专业素质作为主业主责,培养工匠精神,着力培育部队好用、管用的专业本领;着眼于提高士官到部队后的适应能力,抓好军事体能技能训练,强化军人作风和综合素质培养。

(二)瞄行业盘资源,破解政策困境,促进协同式发展

首先,发挥隶属军队优势,争取退役装备和实训工装配发,盘活现有的杜二飞机、罗宾逊R44 直升机、导弹高炮、光电雷达等上千套(台)教学设备,建造国家航空制造与维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公共实训基地、航空机电、航空电子、飞机外场维护实训中心等。从军工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客座教授、生产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其次,发挥行业联动优势,主动对接军队装备修理、航空工业、联合上百家航空企业、科研院所等,牵头成立“军政行企校”五方联动的校企战略合作平台——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拓展办学渠道。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共建、课程体系开发等领域签订合作协议近300 项;争取企业向学院捐赠若干亿元价值的飞机、发动机、雷达等教学工装设备,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既降低了办学成本,又提升了办学质量。最后,与各军种签订联教联训制度,共商培养需求、共修培养方案、共研教学课程和标准等确立协同机制;联合全国士官院校组建定向士官联盟,每年召集开展经验交流和研讨,实现集智创新机制,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三)抓教改建体系,提升培养质量,深耕内涵式发展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2021年度新员工机加实操培训班在我院举办

首先,按照“向实战聚焦”要求,联合承训机构和作战部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课程、技能考核、军事能力等标准,完善士官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学风建设、落实预警、改革考试制度等,开展学校普测、部队抽测等过程监控与质量监测,采用“PDCA”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这一质量管理原理和方法,建立学校、部队承训机构、用人部队、家长和社会等多元评价制度和质量反馈体系。开发出版专业技术、军事体能、“红色教育”系列丛书,建立定向培养士官教学教育教材体系。其次,按照“内培外引、专兼并重”思路,建立“专任老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着力锻造“上得了讲台,下得了车间”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任军队优秀自主择业人员、大国工匠担任专业教师,聘请英模、退伍老兵为兼职辅导员,打造优质师资团队。最后,斥巨资建成集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航空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湖南航空馆,构建浓郁军队和航空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士官营区和教学楼,打造党团特色阵地,加强“四史”教育;建军队(种)文化广场、走廊,展现军史、宣传英模、弘扬强军主旋律,以文化浸润染,为士官生营造“不是军校胜似军校”的氛围。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姓军为军,提高站位,实干当头,以军民融合战略为指引,走好军地协同育人路子,人才培养质量深受部队认可,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培养模式。按照“士官生优先”原则组织教育教学,“保士官生质量”“创士官生品牌”成为全校共识,在全国引领性开展定向士官人才培养工作。

猜你喜欢

士官定向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士官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