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刍论

2022-08-04董增宝

成才之路 2022年21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董增宝

摘要:为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文章对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论述。分析了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从文学色彩强、德育价值高、知识丰富三个角度,探讨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特点,从课堂教学单一枯燥、对汉语言文学的渗透不够到位两个角度,探讨当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关系,从加强整体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文化思维、文学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开展更多的交流与互动三方面,探讨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1-0109-04

在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形式、目标都有了新的变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引领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升文学素养,感受文学的魅力,开阔文化视野,形成文化思维,提高文学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旨在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结了先人的智慧和哲思。汉语言文学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了别样的人文内涵,能够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涵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1.文学色彩强,形式多样化

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呈现出文学色彩强、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例如,文学故事、散文、诗歌、寓言等,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中都有一定占比。其中诗歌、散文类文学作品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学故事、寓言等汉语言文学内容,在蕴含文学性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为例,教师可先引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特点,然后再引领学生完成对古诗的思想感情、文学内涵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就这些内容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以此将古诗的文学色彩充分地挖掘出来,让学生能够对这一文学形式有更为深刻的认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散文类作品教学为例,对于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师可从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的角度,引领学生对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式进行分析,并通过仿写、扩写、改写等方式,模仿作者的笔触,对身边熟悉的景物进行描写,以此让学生深入体会散文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针对汉语言文学色彩强的特点,教师应注重推动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而言,从以下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积累。(1)积累语言材料,即积累丰富的词汇、俗语、谚语、名言警句等。(2)積累语言形式,如背诵一些典型的句式,识记一些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等。(3)积累语言段落,如背诵一些散文、小说、戏曲的精彩段落。(4)积累语言形象,即丰富学生对名著人物的了解,积累描写人物的语言。

2.育人作用强,德育价值高

育人作用强、德育价值高是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散文、诗歌等作品,包含丰富的审美元素,对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学故事类的作品包含丰富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作品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美德,能够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学生处在思想道德形成、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教师应重视把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育人作用,增强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

以《弟子规》为例,作品以浅显生动的理性论证,对青少年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同时生动地阐述了“不能这么做”的理由。如“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深入学习,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此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作品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作用。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可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举行辩论会,引入实际案例等,以推动学生自主领会汉语言文学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让德育真正深化、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之中,增强学生的自律性。

3.知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汉语言文学以文本的形式涵盖各类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能让学生在欣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养。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很多,如《诗经》《三字经》等。在教学这些篇目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透过作品的内容,探析作品中的历史知识,感受作品的文化背景。寓言故事类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包含深刻的哲理,教师可引领学生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思索,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与哲学观点。散文类作品通常包含着许多与自然、社会相关的知识,教师可深入挖掘,进行系统性的讲授,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当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是当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影响,对前沿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不足。首先表现在教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部分教师对学生个性特点把握不足,选取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表现在教师应用的教学手段上。部分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对诸如情境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应用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汉语言文学的渗透不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向学生渗透汉语言文学背后更深层次的知识,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汉语言文学时,过于重视讲解文学作品内容,对作品深层次内涵挖掘不够,讲述不足,导致汉语言文学教学浮于表面,学生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更无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打破传统的时间界限,融历史、现在与未来于一炉,丰富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饱览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为未来的学习以及终身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師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关系。

1.信息的无限性与选择的有限性之间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所能选择的篇目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获得的信息与资源也是广泛的、多种多样的。但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对这些信息的选择,也是有限的,必须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不能将所有的信息都融入教学中。因此,教师要处理好信息的无限性与选择的有限性之间的关系。

2.问题的复杂性与教学的典型性之间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打破时空界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必然的、偶然的问题也会如潮水般涌来,形成复杂的问题形态。教师应正视这一复杂性,不能让教学思路拘泥于“一课一题”,而要让学生能够围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进行多元探索。所谓正视问题的复杂性,并不是在繁杂的问题中“兜圈子”,而是要尽可能抓住典型问题、共性问题,引领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对此,教师应保证课堂教学既有目标,又不拘泥于目标,既有主题,又具有“去中心化”特点,构建更具特色的语文课堂。

五、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

为提升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入手,采取多元化且有效的教学方式,逐步落实汉语言文学教学,引领学生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习得更多语文知识。此外,为实现高效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师应做好对教学不同阶段的划分,在各阶段的教学中,落实相应的教学目标,做好总结工作,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加强整体性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对于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阅读教学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重视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把教材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课外读物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在开展汉语言文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突出阅读的整体性,引领学生在对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文学特质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获得基础的汉语知识,为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教师应当重视在整体性阅读中强化对学生的文学审美认知、审美取向的引导,特别是对于阅读具有高度故事性的文学作品。教师应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多次的全文诵读,形成对故事整体性的把握,对作者的思想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而品味到更多的知识精华。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有限,在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受到外部干扰的情况相对较少,比较容易沉浸于对故事性内容的阅读中。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联想的引导,以及对学生阅读体验的重视。比如,可要求学生运用素材记录本、读书笔记本、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记录下来。

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应用情境教学法、小组探究教学法等多种新颖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深入感受文学作品的文学元素,领悟其中的情感元素、审美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2.重视对学生文化视野、文化思维、文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透过作品表面,感受文章的深刻内涵,特别是文化特质,形成一定的文化视野、文化思维。然而,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教师对其文化视野、文化思维的培养,常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出发,深入挖掘汉语言文学的深层含义,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渗透。可先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诗歌、散文类作品,文化内涵相对丰富,学生在理解上具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师可先暂时搁置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讲解,加大对诗歌、散文作品情感的挖掘。学生一旦具备良好的情感感受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就能够对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体会。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将情感作为重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为此,教师要重视对情境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采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产生更为细腻的感知,实现对其文化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实践能力。文学学习能力与文学实践能力相辅相成,教师应先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学习能力,再引导学生在文学实践中,进行情感表达、审美表达,逐步提高学生文学实践能力。受学习基础的限制,学生在文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要重视引导,让学生产生自我需求,产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欲望,从而推动文学实践,让学生将在汉语言文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实践能力。比如,写作这一形式是最为常见的,教师应结合汉语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对学生的文章,应不吝表扬,同时还要将优秀文章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在开展写作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续写、仿写,以此逐渐强化学生的文学实践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

3.开展更为密切的交流与互动,深入体会文学化语言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更为密切的交流与互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在交流互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汉语言文学在实际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深入体会文学化语言,重视对语言表达中应用词汇的推敲与选择,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教师应重视推动学生在日常的交流互动中应用文学化语言,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文学素养。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很少对词汇的选择进行认真推敲,许多学生都认为书面语言与口语存在距离,书面语言中的许多词汇并不适用于口语。这种观点实际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书面语与口语的应用环境具有区别,但书面语与口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都属于重要的语言应用形式。教师要推动学生在日常交流互动中加强对书面语与口语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动学生将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口语交流之中。

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形式十分广泛,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学生对这些体裁的文章进行学习,能够显著增强自身对汉语语言文化的了解,以及对汉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完全深入到文学化的语境之中,开展多元化的语用活动。例如,教师可选择课本中学生熟悉的故事,或者课外读物中学生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作品,组织学生创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深入体会文学化语言,从而提高应用文学化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做好对汉语言文学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通过引导学生创编课本剧等方式,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与互动,还要组织学生对创编的课本剧进行点评和润色,使其文学色彩更为浓厚。在反复实践、反复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与掌握将更加深入,同时能够形成一定的文学口语应用能力、互动交流能力。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要讓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掌握丰富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还能受到情感的熏陶,以更加美好、积极的心态与正确的价值观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为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学娥.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教育实践问题[J].语文教学通讯, 2021(12).

[2]陈铭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小学语文素养[J].天津教育,2021(29).

[3]张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广西教育, 2021(37).

[4]赵红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 2021(07).

[5]李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04).

[6]张崇敬.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策略[J].语文世界, 2021(03).

[7]高清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06).

[8]路迎瑞.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分析[J].天津教育,2020(11).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Primary School

Dong Zengbao

(Longyang Town Kindergarten, Tongwei County,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2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hinese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primary scho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ong literary color, high moral value and rich knowled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discusses the deficiencie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ingle and boring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nsufficient penetr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that should be handled well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nd strengthens the overall reading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vision, cultural think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bility,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mor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explor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primary school.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 Chinese languageand literature;teachingmethods; teachingeffectiveness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