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园林技术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2-08-04肖姣娣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主体导师园林

肖姣娣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2019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聚焦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正式发布 。而育人模式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与核心要素。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打造了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新样板。

一、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典型优势

(一)有利于夯实高职育人底色——弘扬工匠精神

在我国全面推进“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大力弘扬与传承“精益求精、执着笃定、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珍视声誉”为主要内涵的“工匠精神”[1-3],努力培养适合国家需要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是新时期赋予高职教育的神圣使命与精神标杆,也是高职教育追求质量、打造品质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与底色。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通过践行校企“双主体”办学,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中以“双重身份”(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徒)接受“双重导师”(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在“双重环境”(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中接受“双重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熏陶与洗礼,逐步将工匠精神、匠心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6]。

(二)有利于厚植高职育人本色——强化技能技术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技能技术应用性、高等职业性,是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鲜明属性特征。学生要能很好地习得一线前沿技术技能并能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蜕变(技能技术创新应用),一方面必须有良好的实训实践场地与设备来支撑,另一方面更需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来引领,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可以很好地借力企业场地与设备等优势资源,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为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赋能。

(三)有利于凸显高职育人特色——深化产教融合

产业的兴旺与长远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与供给,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崭新发展阶段,需要培育更多高水平、高质量人才来匹配[7]。 高职教育是区域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供给方,企业是区域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需求方,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多年来国家实施高职扩招计划,但企业招工难而高职学生对口就业难的矛盾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并不是缺少人才,而是存在供需“两张皮”,即高职教育培育的人才并不能很好地匹配与对接市场、企业(产业)发展所需。因此,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育供给侧改革,增强其人才培育的针对性、适应性,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凸显高质量改革发展必须突破与攻克的重难点[8]。校企“双主体”办学以人才链为纽带,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在校企之间搭建不同协同合作与创新平台,让企业全过程、全方位主动参与到高职人才培养中来,从而实现高职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良性互动,产生1+1>2 的倍增效能。

二、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践行亮点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秉承“服务地方,校企共赢,以企业赢为先”的开放式办学理念,坚持校企“双主体”“过程共管、人才共育、基地共建、成本共担、成果共享”的协同合作原则,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其践行主要亮点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企共探“学岗交融、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改革与质量提升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性举措。园林技术专业以培育高质量园林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协同共育为抓手,以强化学生技能技术培养为核心,依托双方优势资源与平台,创新探索“学岗交融、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入校军训完成后即拜师校企“双导师”,3 年三阶段的学习全程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模式采用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实践交互融会贯通方式进行。第一阶段为学岗交融初阶,校内学习时间为36 周(第1 学期20周+第2 学期前16 周),主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学习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企业学习时间为16 周( 第2 学期后4 周+暑假8 周+第3学期前4 周),主要在企业开展企业文化认知与岗位职责认知、岗位生产认知与体验,这一阶段旨在夯实学生职业素养,奠定学生由基础理论向专业技能迈进的坚实基础。第二阶段为学岗交融进阶,校内学习时间为32 周(第3 学期后16 周+第4 学期前16 周),主要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专业实训室与实训基地学习专业基本技能与专业核心技能,企业学习时间为16周(第4 学期后4 周+暑假8 周+第5 学期前4 周),主要协助企业真实岗位开展基础性工作,旨在锤炼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奠定学生由单项技能向综合能力跨越迈进的坚实基础。第三阶段为学岗交融升阶,校内学习时间为16 周(第5 学期后16 周),主要在专业实训室与实训基地、专业工作室学习专业拓展技能并完成毕业设计,企业学习时间为20 周( 第6 学期20 周),要求学生能够顶替企业真实岗位独立完成各项工作,奠定学生综合素养向人才目标飞跃的坚实基础,并最终实现学生毕业即能对口就业创业。

(二)校企共制三大专业教学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何以谈质量。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专业教育教学实施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提升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园林技术专业在校企双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通过甄选园林企业专家、资深专任教师、毕业生、在校生等为调研对象,对区域园林产业发展动态、专业人才需求、岗位需求、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开展深入调研分析后,以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为目标,共同研究开发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三大专业教学标准。其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培养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及要求、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进程及安排、教学实施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课程标准的制订除了在修订完善好已有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外,进一步开发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在内的所有专业课的课程标准;每一个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主要从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实施与保障、课程考核与评价等六个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与要求;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积极响应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编制《园林技术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与题库》,确保学生技能技术培养质量的可监可控,每一个技能考核标准的内容对考核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价标准做了详细规定,特别是评价标准中的评分标准严格做到可量化、可度量、可操作。园林技术专业三大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开发思路详见图1。

图1 园林技术专业三大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开发思路

(三)校企共培“双师型”的“双导师”教师团队

“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的实践技术技能操作能力,不仅理论教得好,实操示范也做得好的新型优秀教师。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以校企共培互用为原则,通过搭建优化共培机制与搭建互用平台,以“学、培、引、聘、带、帮”(学习、培训、引进、聘请、带动、帮助)为抓手,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双导师”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具体要求为:(1)生师比不高于18∶1;(2)“双师型”专任教师占 70%以上且80%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60% 以上教师为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 企业兼职教师任教课时不低于专业总课时的50%,中高级职称不低于30%;(4) 专业带头人在当地具有较好的社会知名度与专业影响力;(5) 校内专任教师能主讲2 门及以上专业课程,每5 年企业实践经历累计在6 个月以上。当然,为优化师资结构, 提高“双导师”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学校出台了系列文件规范“双导师”的遴选、培养、考核和激励的制度体系与机制,年终从师德师风、教学业绩、科研工作、继续教育与企业实践4 个维度开展一年一度的教学绩效考核评比,对评选出的优秀“双导师”、优秀工作者、优秀学徒发放荣誉证书和奖金。园林技术专业培育“双师型”的“双导师”团队的路径详见图2。

图2 园林技术专业“双师型”的“双导师”教师团队培育路径

(四)校企共建深度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只有多实践与总结,才能习得各项技能技术的精髓并能在应用中创新升华。园林技术专业以“全面育人、凸显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为宗旨,校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实践基地。具体建设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引企入校的校中企模式。这种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提供项目、资金和技术。如园林技术专业在农林实训基地引进小型私营企业共建“娄职景来园林发展中心”(该中心设有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花卉超市)。引进的校中企业严格按照企业工作场景与环境对外承接业务,而承接来的业务是由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以“双导师”身份带领与指导学生全程参与完成,实现企业老总、技术骨干是学校兼职教师(现代学徒制企业导师)、学校教师是企业兼职技术人员、学生是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第二种模式是进村驻点,通过学校送技入企得以实现。这种模式由乡村(村办企业)提供场地,学校专职驻村指导教师在村(村办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与技术示范。学校从2010 年开始与邻校乡村中阳村践行探索这种模式。目前学校在该村建有1 333 m2葡萄、蔬菜示范栽培基地、667 m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同时专职驻村技术指导教师将创办的湖南绿一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设在中阳村,辐射带动村办企业五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娄底万乐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不管是通过引企入校还是送教(技)进企(村)模式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均较好地实现了产教融合基地集“生产示范、实践教学、技术研发、师生双创实战、‘三农’服务、科普教育、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多功能于一体,最大限度实现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对优化育人生态链、弥补学校单一育人的短板,特别是为全方位提升学生技术技能与综合素养提供良好平台,有效促进了地方高职教育链、技能技术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创业链的紧密对接与良性互动。园林技术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路径详见图3。

图3 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共建深度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的主要路径

三、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主要践行成效

(一)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通过“四双”培育(“双导师”的教导、“双环境”的适应、“双身份”的学习、“双文化”的熏陶),学生(学徒)德技兼修——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双创”(创新创业)精神、综合职业素养、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得以全面升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麦可思第三方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企业师傅对学生“学习兴趣、热情、沟通交流能力、学习能力、遵守纪律、道德品质、基础知识储备、实践技能、尊重教师”等方面均表示满意;在近年举办的各项技能竞赛中,园林技术学生荣获1 项国家级三等奖,1 项省级二等奖、8 项省级三等奖;通过自主创业、成功创办农业经济实体的有 20 余名学生;每年的优秀毕业生都提前被知名企业高薪聘请。

(二)提升了“双导师”教师团队水平

园林技术专业以“学、培、引、聘、带、帮”为抓手,打造了一批专兼结合优秀的“双导师”教师团队。通过制度优化与系列激励举措吸引优秀的企业员工争当校外导师,园林园艺教研室企业导师从2018 年10 人增长为2020 年的24人。团队成员中有1 位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工作者,2 位教师获评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学生对学校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学徒指导师傅的教学满意度分别为100%、95%、96%,授课方式满意度均为100%。

(三)促进了专业内涵发展

在校企共同努力下,农林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多次评选为全国科普优秀组织单位并予以通报表扬,农林实训基地立项为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创新平台——星创天地;家庭农场专业群立项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学校被评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麦可思第三方评价数据表明,学生对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满意度达100%。

(四)助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让企业直接受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看得见并摸得着的人才、智力、技术支撑,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得以可持续推进的前提与保障。娄底景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卓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开展“双主体”育人,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数以百计的试点班与非试点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双主体导师园林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V eraW an g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导师榜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