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至民国丛书中的绘画文献
——以《中国丛书综录》为例*

2022-08-04苏金侠

图书馆 2022年7期
关键词:丛书民国书画

苏金侠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青岛 266590)

丛书在文献保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些文献的单行本没有流传下来,却在丛书中得以保存。“所以,丛书具有易存性……众多的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品、杂著、稗官野史之类,往往只有在丛书中才能寻觅到,如我国最早研究水稻的专著明代黄省曾的《稻品》,从无单刻本,但在《广百川学海》、《百陵学山》、《夷门广牍》以及近代的《丛书集成》里均有收录。”[1]中国丛书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收书数量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保存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中国丛书综录》收录丛书2 797 种,包括各种学术著作38 891部,其中约140种丛书收有绘画文献821 种①。根据丛书中收录文献的类型,可以将这些丛书分为两类:专门的绘画丛书或艺术丛书和包含绘画文献的综合性丛书。两类丛书中,前者总量较少,但每部丛书中所收绘画文献的比率较高。后者总量较多,但每部丛书中所收绘画文献比率较低,且文献数量多寡有别——少者仅收录1 种,宋代至民国,共有60 部丛书中仅收录1 部绘画文献;多者有几十种,如《四库全书》收录绘画文献42种,《丛书集成初编》收录绘画文献66 种。

1 收录绘画文献的丛书类型

1.1 专门的绘画丛书或艺术丛书

1.1.1 专门的绘画丛书

专门的绘画丛书始自明代。明代有2 部专门的绘画丛书,分别是佚名编《唐宋画苑珠林十五种》和佚名编《汇刻唐宋画书九种十一卷》。《唐宋画苑珠林十五种》刻于正德年间,有嘉靖年间印本,目前所藏地和所藏版本皆不详。据谢巍记载:“此本于1946 年春在沪来青阁寓目,索价二千银元,咋舌而退。近闻台北,有说日本,藏庋此丛书,未知是否为昔时所见本?”[2]《汇刻唐宋画书九种十一卷》收录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至宋代沈括《图书歌》共9 种, “原书无总题,现书名乃叶德辉所拟,又无辑刻者姓名,书为明翻刻宋本,故作明佚名辑,有说为明杨慎辑刻,待考”②。该书的重要信息亦不详,谢巍疑其据《唐宋画苑珠林十五种》翻刻而成。

清代专门性绘画丛书有3 部,分别为:清代徐文清辑《清瘦阁读画十八种》,收唐代至宋代论画文献18 种;清代张祥河辑《四铜鼓斋论画集刻》,辑录清代12 种绘画文献;清代陈遽《蝶野论画二种》,收陈遽自撰《明清五百年画派论》和《树石谱》2 部。

民国时期,专门性的绘画丛书有3 部,分别为:于安澜辑《画论丛刊》,内含绘画文献53 种,其中梁代至清代文献50 种,民国文献3 种,是收录绘画文献最多的专门性绘画丛书;马克明辑《论画辑要》,内含清代绘画论著8 种;吴辟疆所辑《画苑秘笈》分为初编和二编,共收绘画文献13 种,其中明代文献1 种、清代文献9 种、自撰文献3 种。

1.1.2 含有较多绘画史料的艺术丛书或书画丛书

此类丛书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书画并称的书画专门丛书,一类是含有绘画文献的艺术丛书,两类皆有较多绘画文献史料。

书画专门丛书。书画类丛书明代已出现,明代王世贞辑《王氏书画苑》中的“画苑”部分,收南齐、陈、唐、宋代绘画文献15 种;“画苑补益”部分,收梁、唐、宋、元人绘画文献16 种。清代胡敬撰《胡氏书画考三种》收绘画文献《南薰殿图像考》《国朝画院录》2 种;清代蒋和辑《蒋氏游艺秘录》虽名为“游艺”,所收实为书画类文献,收录有蒋骥《读画纪闻》《传神秘要》、蒋和《学画杂论》3 种绘画文献。此外,还有朱剑芒辑《艺林名著丛刊》,书名中虽未提及“画”字,但实为书画类丛书,内含明清绘画文献5 种、清代书画论稿2 种。此外,还有一种丛书收录书、画、诗三种类型的文献,如清杨景曾《诗画书三品》,其中收录清代黄钺《二十四画品》1 种。

含有绘画文献的艺术丛书。民国以来,开始出现以“美术”“艺术”为名的丛书。民国佚名编《艺术丛书》③中的“画学”部分,收录绘画著作文献18种,其中宋代1种,清代17种。民国邓实等编《美术丛书》,亦著录了较多绘画文献。《美术丛书》序言中阐明了《美术丛书》包含的种类:“是书内容分书画类、雕刻摹印类(文房各品附)、磁铜玉石类、文艺类(词曲传奇)、杂记类。每集五类,不能俱全,至少必有三四类。”[3]2虽然如此,“是书以书画为主,而画尤多,盖画为神州美术之最优者”[3]2。诚如是言,《美术丛书》分为初集、二集、三集、四集,每集含10 辑,共40 辑,“收书计262 种,画学著作(包括书画合编及涉及绘事者)共138 种(纯画学书为118 种)。该编收录画学著作十分丰富,前所未有,还有些著作为不常见之书”[4]591。《美术丛书》虽非专门的绘画丛书,但其所收绘画文献的数量不逊于专门的绘画丛书。

1.2 宋代至民国综合性丛书中的绘画文献

除上述所言专门的绘画丛书或艺术、美术丛书外,很多综合性丛书中也有数量不等的绘画文献。据笔者考察,元代至民国,含有绘画文献的综合性丛书有125 种,参见表1。

表1 元、明、清、民国四时期含有绘画文献的丛书类型和数量明细表④

由表1 可知,除辑佚类外,综合性丛书所含的四类丛书中皆含有绘画文献。其中以杂纂类丛书最多,氏族类丛书最少。由此可见,绘画文献在各类综合性丛书中的分布具有相对普遍但不均衡的特点。这种不均衡,与各类综合性丛书的总量密切相关。由于数量太多,笔者并没有细数杂纂类丛书的具体数量。但在《中国丛书综录1》中,杂纂类丛书占据的篇幅为1—386 页,共386 页的篇幅;而氏族类丛书则为457—469 页,仅占据12 页的篇幅。由此可见,两类丛书总量差距较大。因此,收录绘画文献的杂纂类丛书数量要远远高于收录绘画文献的氏族类丛书这一现象,也就较为合理了。

从丛书时代上讲,虽然我国第一部丛书出现于南宋,北宋亦有综合性丛书《百川学海》和专门性丛书的出现,但这些丛书中并未出现绘画文献。最早著录绘画文献的丛书是元代陶宗仪《说郛》。由表1 可知,元代至清代,含有绘画文献的丛书数量呈直线上升之势;直观来看,民国较之清代,含有绘画文献的丛书数量有所下降,但若要从时间跨度和所产生的丛书数量这一标准来衡量的话——清代276年产生65 部和民国37 年产生42 部,民国时期的表现并不逊色。通过对比可知,民国时期含有绘画文献的丛书数量增幅还是颇为惊人的。

1.2.1 元、明丛书中的绘画文献

由表2 可知,相较于元代,明代不少丛书中已经将绘画文献列入。“就综合性古籍丛书而言,宋元时代不过是启蒙时代,种数不多,篇幅有限,所汇集各书的范围还不够广泛。到了明代,不但综合性古籍丛书大大发展了,而且专门性的古籍丛书更加突出。如果说唐有丛书之名而无丛书之实,宋元有丛书之实而无丛书之名,那么到了明代,名实具备的古籍丛书便产生了。”[5]明代相对于宋元,丛书有了较大发展,而且已经出现了《唐宋画苑珠林十五种》和《汇刻唐宋画书九种十一卷》两部专门的绘画丛书。不仅如此,周履靖在《夷门广牍》中列“画薮”类,可谓首次在丛书中为绘画文献列出专类。得益于这种分类,读者在鉴别筛选绘画文献时会更容易。但由于明代总体刻书风气不佳,在借鉴明代丛书中的绘画史料时,需要格外注意。黄丕烈曾言:“明人喜刻书,而又不肯守其旧,故所刻往往戾于古。”[6]但即便如此,我们仍需正确对待明代丛书中的绘画史料,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其存在意义。正如张之洞所言:“明刻丛书,极为荒率,脱误固然,其专辄删改,最为大害。然不闻陶渊明语云‘慰情聊胜无’耶?”[7]正是借助这些“非完美”丛书,我们才得以获取其中重要的文献资料。

表2 元、明两代丛书中的绘画文献

此外,参考元代《说郛》时需特别注意。由于《说郛》产生时代较早,体例并不完善,这就造成《说郛》“所录之书多经删削,或仅取片段,只标‘一卷’(涵芬楼本则不标卷数),并没有按照后来一些学者强调的所谓‘首尾完整、序跋不遗’的丛书收录原则”[8]8,即《说郛》所收书多不完整。但即便如此,“古佚书往往赖之而存,不能废也”[9],亦即其在保存散佚图书方面具有参考价值。张宗祥先生曾言:“《事始》、《续事始》世无传本,一善也;《云谷杂记》虽非全本,然较武英殿本多出二十余条,《意林》世所传皆五卷本,此书所收为六卷本,二善也;《老学庵续笔记》有目无书久矣,四库各阁皆无,此独有之,三善也。”[10]

1.2.2 清代明丛书中的绘画文献

表3 清代丛书中的绘画文献

《玉雨堂丛书》第一集,清韩泰华辑 清1 部《榕园丛书》,清张丙炎辑,清张允·重辑 元1 部《反约篇》,清李光廷辑 元1 部《述古丛钞》,清刘晚荣辑 6 部,明4 清2《荔墙丛刻》,清汪曰桢辑 清1 部《小石山房丛书》,清顾湘辑 清1 部《十万卷楼丛书》,清陆心源辑 宋1 部《扫叶山房丛钞》,清席威辑 清2 部《啸园丛书》,清葛元煦辑 4 部,明1 清3《学海堂丛刻》(启秀山房丛书),清佚名辑 清1 部《藏修堂丛书》,清刘晚荣辑 5 部,宋1 明1 清3《碧琳琅馆丛书》,清方功惠辑 唐1 部《翠琅玕馆丛书》,清冯兆年辑 清15 部《翠琅玕馆丛书》,清黄任恒重辑 21 部,明2 清19《申报馆丛书》,清尊文阁主辑 清4 部《榆园丛刻》,清许增辑 清4 部《槐庐丛书》,清朱记荣辑 清1 部《灵鹣阁丛书》,清江标辑 清2 部《娄东杂著》(《棣香斋丛书》),清邵廷烈辑(以下郡邑类) 清1 部5部清代6《武林掌故丛编》,清丁丙编 清1 部《槜李遗书》,清孙福清辑 清2 部《梦厂杂著》,清俞蛟撰(以下独撰类) 清1 部《板桥集》,清郑燮撰 清1 部《琐言》,清张在辛撰 清2 部《朴庐遗稿》,清王愫撰 清2 部《黄勤敏公全集》,清黄钺辑 清2 部《桂馨堂集》,清张廷济撰 清1 部《崇雅堂集》,清胡敬撰 清2 部《安吴四种》,清包世臣撰 清1 部《春草堂集》(《春草堂丛书》)清谢堃撰 清1 部《振绮堂遗书》,清汪远孙撰 清1 部《黄椒升遗书》,清黄锡蕃撰 清1 部《石泉书屋全集》,清李佐贤撰 清1 部《息柯居士全集》,清杨瀚撰 清1 部《十二砚斋三种》,清汪鋆辑 清1 部《止园丛书》,清史梦兰撰 清1 部《汤氏丛书》(蠹仙杂著),清汤蠹仙撰 清2 部《净乐宧丛书》,清杨昭俊撰 清2 部

“清代编纂出版的丛书,数量超过宋、元、明三代的总和。”[8]52确如此言,清代丛书不仅数量众多,整体质量亦比明代丛书更精良,此同样适用于含有绘画文献的丛书。在评价王世贞《王氏画苑》时,余绍宋先生指出该丛书“所收各书,不使各自为卷,而任意合数书为一卷,或合原书数卷为一卷也,如所收俱属短篇犹可说……原有多卷者,亦复任意分合,而原有卷数并刊于卷首,遂致错杂纷纭,不便检阅。此则尤不若清代诸家丛书之得体要矣”[11]。此一方面说明在参照明代丛书《王氏画苑》时要注意区分鉴别,另一方面也点明了清代丛书的可靠性。

清代收录绘画文献最多的当属《四库全书》。在《四库全书》所有的艺术类书籍中,“考论书画之书,著录最夥”[12]。《四库全书》“录入自南齐谢赫撰《古画品录》到清蒋骥撰的《传神秘要》共计71 部”[13],书画文献中又以绘画类文献偏多。71 部书画文献中,有纯画学文献37 种、书画合编文献4 种。此外,《四库全书》中还有绘画文献存目32 种。其次是冯兆年辑《翠琅玕馆丛书》和黄任恒重辑《翠琅玕馆丛书》,分别著录绘画文献15 部和21 部。两部《翠琅玕馆丛书》关系密切:“先是,光绪中,冯氏得刘晚荣《藏修堂丛书》书板,遂与自己原来辑刊的《翠琅玕馆丛书》合编为十卷,未及付印而卒。又因家道中落,其子孙以书板偿债,悉为黄任恒所得,再经选汰,于民国五年(1916)刊成,仍名《翠琅玕馆丛书》。”[14]比较二书所收绘画文献,冯兆年《翠琅玕丛书》收录的15 部绘画文献中,除清张庚撰《浦山论画》一卷未被黄任恒重辑《翠琅玕馆丛书》收录外,其余14部被悉数收录。

1.2.3 民国丛书中的绘画文献

表4 民国丛书中的绘画文献

《四部丛刊》三编,张元济等辑 元1 部《江氏聚珍版丛书》(《文学山房丛书》),民国江杏溪辑 清5 部《涵芬楼秘笈》,民国孙毓修等辑 明1 部《云在山房丛书》,民国杨寿楠辑 民1 部《喜咏轩丛书》,民国陶湘辑 11 部,后晋1 清9民1《艺海一勺》,民国赵诒琛辑 4 部,清3 民1《甲戌丛编》,民国赵诒琛、王保慧辑 清4 部《乙亥丛编》,民国赵诒琛、王保慧辑 民1 部《丙子丛编》,民国赵诒琛、王大隆辑 清2 部《芋园丛书》,黄肇沂辑,民国二十四年(1935)南海黄氏据旧版汇印本20 部,唐 1 宋 1 明2 清17《国学珍本文库》第一辑,襟霞阁主人辑 明2 部《自明诚楼丛书》,民国龙官崇辑 清1 部《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商务印书馆辑 明1 部66 部,南齐 1 陈 1唐 3 宋 10 元 5明26 清20《合众图书馆丛书》,合众图书馆辑 6 部,清5 民1《邈园丛书》,民国罗振常辑 清1 部《屏庐丛刻》,民国金钺辑(以下郡邑类) 清1 部《辽海丛书》,金毓绂辑 2 部,清1 民1《吴中文献小丛书》,伪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纂委员会辑 清2 部《楚州丛书》第一集,冒广生撰 元1 部《扬州丛刻》,民国陈恒和辑 清1 部《海陵丛刻》,民国韩国钧辑 明1 部《安徽丛书》,民国安徽丛书编审会辑 明1 部《湖北先正遗书》,民国卢靖辑 3 部,宋2 元1《义州李氏丛刻》,民国李葆恂撰(以下独撰类) 民2 部《遁庐丛著》,民国余重耀撰 民1 部《晚学庐丛稿》,民国叶瀚撰 民3 部《永丰乡人稿》,民国罗振玉撰 民1 部《贞松老人稿》,民国罗振玉撰 民1 部《丛书集成初编》12,商务印书馆辑民国4 2部《朴学斋丛书》第一集,民国胡朴安辑(氏族类) 民1 部

从丛书类型看,民国时期有郡邑类丛书8 种,较之元、明、清,数量最多。根据《中国丛书综录》的著录,从总量上来看,民国时期有“郡邑类丛书46 种,数量多于清代(清代26 种)[8]141。约占郡邑类丛书总量六分之一的丛书中含有绘画文献,这一比例还是比较高的。郡邑类丛书在保存地方文献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郡邑丛书、独撰丛书、专科性丛书分别汇集了一个地方、一个著者、一门学科的著作,尤其便于我们进行系统研究。”[15]此外,唯一一部收录绘画文献的氏族类丛书《朴学斋丛书》出现在民国。“氏族类丛书的编辑者多是所收书撰者之后人,其所辑图书一般版本价值较高,谬误少”[16],且在保存文献方面往往具有唯一性。《朴学斋丛书》收录民国胡渊《南香画语》1 部,据笔者初步考察,该书目前仅有《朴学斋丛书》本,由此也体现出这部丛书不可替代的价值。

民国丛书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丛书集成初编》。该丛书收录画学文献66 部,相较于其他非专门绘画丛书,不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其“选择标准,以实用与罕见为主;前者为适应需要,后者为流传”[17]。《丛书集成初编》确实做到了“实用与罕见”并存,其中既有历代较为常见的绘画文献,如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唐李嗣真《后画品录》等,又收录了未见于其他丛书的一些绘画文献,如清代徐沁撰《名画录》、明毛凤苞《海岳志林》、明无名氏撰《杂评》等。

2 丛书中绘画文献的著录特点

2.1 从著录方式看,有集中著录和分散著录两种

绝大多数丛书中的绘画文献都是集中著录,但也有部分丛书中的绘画文献分布较为分散,如张宗祥重校《说郛》本中只有3 部绘画文献,却分别被归纳至第十二卷、第十三卷和第三十三卷。还有一些丛书内部分集,不同集中分别著录了绘画文献,如明陈继儒辑《宝颜堂秘笈》中正集、续集、普集、汇集、秘集中共著录绘画文献8 种;《知不足斋丛书》中收录绘画文献5 种,分别被收入第五集、第十二集、第十四集和第三十集;清李调元辑《函海》中的6部绘画文献分别被收入第六函、第十三函、第二十函和第三十函。

2.2 从体量上看,各丛书著录的绘画文献多寡不同

不同丛书中绘画文献的数量有较大差异。由表5 可知,只收录1 种绘画文献的丛书有60 种,基本占据了含有绘画文献的综合性丛书总量的二分之一;收书在2—4 种之间的丛书有41 种,基本占据总数的三分之一;收书5 种以上的丛书有24 种,约占总量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约五分之四的丛书中收录的绘画文献都在4 种以下,即多数非专门绘画丛书中收录的绘画文献是较少的。但即便如此,由于此类丛书数量并不少,所以其中著录的绘画文献总量也不在少数。

表5 元、明、清、民国四时期含有绘画文献的综合性丛书和收书数量一览表

实际上,专门的绘画丛书在数量上并不占据绝对优势,此处的“专”只是针对其收录范围而言,和收书数量多少并没有直接关系。据笔者统计,绘画专门丛书、艺术或美术丛书、书画丛书中的绘画文献共计330 种,而综合性丛书中的绘画文献有491 种。具体来看,明代丛书中,两种专门绘画丛书《唐宋画苑珠林十五种》和《汇刻唐宋画书九种十一卷》分别收录绘画文献15 种和9 种,非专门绘画丛书《津逮秘书》收绘画文献10 部。清代丛书中,专门绘画丛书《清瘦阁读画十八种》收录论画文献18 种,《四铜鼓斋论画集刻》收录12 种,《蝶野论画二种》仅收录2 种;非专门绘画丛书《四库全书》收书42 部,《昭代丛书》收书15 部,两部不同版本的《翠琅玕馆丛书》分别收书15 部和21 部,《花近楼丛书》收书14 部。民国时期,专门绘画丛书《论画辑要》收书8 种,《画苑秘笈》初编和二编共收绘画文献13 种;非专门绘画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收书66 部,《芋园丛书》收书20 部,《喜咏轩丛书》收书11 部。由此可知,非专门绘画丛书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 丛书中绘画文献的鉴别

要想有效利用丛书中的绘画文献,首先就要将这些绘画文献从丛书中找出类,这就涉及如何鉴别丛书中的绘画文献这一问题。概括来讲,丛书中的绘画文献分为两种:一种是书名中明确有“画”字的文献,一种是书名中没有“画”字的文献。书名中明确有“画”字的文献往往较直观、易辨别,此类文献亦是丛书中绘画文献的主体部分。应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书名中含“画”字的文献都和绘画相关。如宋张舜民的《画墁录》,虽书名看起来和绘画有较强相关性,但该书“多记朝野杂事”[18],并非绘画相关文献。但这种书名中有“画”而实际上和绘画无关的情况属少数。需要格外注意并仔细辨别的,是第二类,即书名中并无“画”字但实际上属于绘画文献的丛书。此类文献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游艺鉴赏类文献。此类文献属于艺术杂赏类文献,绘画鉴赏、鉴别往往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存在。如宋赵西鹄撰《洞天清禄集》中的“古画辨”,明代屠隆撰《考槃余事》中的“画”、项元汴撰《蕉窗九录》中的“画录”、曹昭撰《格古要论》中的“古画”、李璵辑《群芳清玩》中的“画鉴”部分。此外,还有都穆撰《寓意编》、朱存理撰《珊瑚木难》和汪珂玉撰《珊瑚网》中的绘画题跋部分。在这些杂赏游艺类文献中,绘画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同样不能被忽略。

第二类,书名中虽无“画”字,但有“丹青”“山水”“图”“绘”等与绘画有直接关联的字,以及“艺”“谱”等与绘画间接相关的字。如明王穉登《吴郡丹青志》“是一部分品立传的地方绘画史”[19],梁孝元帝《山水松石格》、宋韩拙《韩氏山水纯全集》中记述了山水画创作理论,元夏文彦撰《图绘宝鉴》包含图画鉴赏、上古至元代画家传记等内容,明文征明撰《拙政园图题咏》是为拙政园图所作的题画诗,清乾隆中敕撰《南薰殿尊藏图像目》为“清内府所藏书画目录”[20]。又如,宋郭若虚撰《纪艺》,此书“是郭若虚仿照张彦远《叙历代能画人名》给画家编写的小传”[21];宋华光道人(释仲仁)撰《画梅谱》,“内容分口诀、取象、画梅总论、画梅别论、画梅四字等,对宋元时期画梅理论有突出贡献,后世扬无咎等画梅大家皆承袭其画论”[22];元李衎《竹谱详录》、元管道昇《墨竹谱》皆是竹的绘画技法之书。

此处也应注意,并非所有“谱”字文献都是绘画相关文献,如北宋刘蒙《菊谱》(《刘氏菊谱》)、南宋范成大《菊谱》(《范村菊谱》《石湖菊谱》)和明代周履靖《菊谱》等,皆是“艺菊”之书,内容为如何种菊,属于农学范畴。

第三类,书名中无任何标识的绘画文献。此类文献总量较小、辨别难度较大。但因为丛书一般有按内容分门别类的特点,通过丛书中的具体分类,可以相对容易地鉴别哪些属于绘画文献。如明代周履靖编的《夷门广牍》中,收有他撰写的《春谷嘤翔》、《九畹遗容》、《罗浮幻质》、《淇园肖影》和《天形道貌》。实际上,这五种书分别对应的是翎毛谱、兰谱、梅谱、竹谱和人物谱等绘画内容。读者如果对此没有基本的了解,在查找资料时很容易将其漏掉,但由于该部分被归入“画薮”类,因此较易识别其绘画文献的身份。同样,明代都穆的《寓意编》正是被收入《学海类编》“艺能”类,因为“艺”和“画”的近亲关系,才更容易被识别出来。但此书应该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含“艺”的文献都和绘画有关,由于古今“艺术”一词的含义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辨别的时候需要仔细考量。

还有一类是没有任何标识、且无法从丛书的分类中获取有效信息的一部分绘画文献,此部分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基础。如宋郭熙《林泉高致》为山水画理论著作,元吴镇《文湖州竹派》是画竹技法之书;清蒋骥撰《传神秘要》是人物写真论著,乾隆九年奉敕撰《秘殿珠林》和乾隆九年奉敕撰《石渠宝笈》皆记录了古代的书画珍品;明张丑撰《张氏四种》中的三种——《法书名画见闻表》《南阳名画表》《清河秘箧书画表》皆属绘画文献,清金农《冬心杂记》六种中的五种皆属于绘画文献;笔记类如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实为“中国第一部以私家收藏的绘画作品为主要对象的著录书籍”[4]579,清姜绍书《无声诗史》是中国画史著作,清蒋和撰《写竹杂记》是画竹技法之作。此外,清孙承泽撰《庚子销夏记》、清高士奇撰《江村销夏录》皆属于书画著录书,清韦光黻撰《闻见阐幽录》中亦有部分绘画史料等。这些虽不属于绘画文献专书,但在保存绘画史料方面亦有很大价值。

(来稿时间:2022 年 1 月)

注释:

①此数据亦不计各丛书中重复收录的绘画文献,仅汇总了每部专门的绘画丛书或艺术丛书、含有绘画文献的综合性丛书中所含绘画文献的总量。此处的“绘画文献”,既包括专门的绘画文献,也包括含有绘画史料的非专门绘画文献。

②谢巍先生在《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对很多文献进行了辨伪。由于文章在以下的行文中会涉及较多绘画文献,其中亦有较大一部分有真伪争议。考虑到文章主题和体量,对于此类文献,本文一律不探讨其真伪,只讨论其作为绘画史料的价值。

③据罗志欢《中国丛书综录选注(下)》记载,《艺术丛书》“不著编撰者姓名。书前牌记镌有‘翠琅玕馆书版保粹堂购得之丙辰冬月重编’”。

④此“类型”一栏的分类方法参照《中国丛书综录》。曹培根在《文献史料论丛》中提到,《中国丛书综录》“将丛书按内容分为两大类:汇编(即综合性丛书)、类编(专门性丛书),前者下分杂纂类、辑佚类、郡邑类、氏族类、独撰类,后者下分经类、史类、子类、集类”。

⑤据罗志欢《中国丛书综录选注(下)》记载:“是编陶宗仪原本佚,元代又未曾刊刻,仅有明抄一百卷流传,其收书种、卷数已不可知。据陶宗仪好友杨维桢及孙作的《沧螺集》均称是编为一百卷。明代中期上海郁文博为之刊行的一百卷本,虽凑合卷数,但前人早已考定非宗仪原本。”

⑥此《说郛》版本为清顺治三年(1646)两浙督学周南李际期宛委山堂刊本。

⑦42 部包括南齐 1、陈1、唐3、后梁 1、宋 11、元 3、明 12、清10;另存目中有32 部画学文献。

⑧此为清乾隆中绵州李氏万卷楼刊嘉庆十四年(1809)李定远重校刊本,清道光五年(1825)李朝夔补刊印本。

⑨此为清光绪七年至八年(1881—1882)广汉钟登甲乐道斋刊本。

⑩此为张海鹏辑《借月山房汇钞》之翻版,内容与之相同。

11《指海》中收录的画学文献内容,和《式古居丛钞》同。皆收录清邹一桂撰《小山画谱》二卷和清蒋骥撰《传神秘要》一卷。

12此处不包括1985 年以后补印内容。

13此为清光绪七年至八年(1881—1882)广汉钟登甲乐道斋刊本。

14此为张宗祥重校一百卷本。

15此为清李调元辑清乾隆中绵州李氏万卷楼刊嘉庆十四年(1809)李定远重校刊本,清道光五年(1825)李朝夔补刊印本。

猜你喜欢

丛书民国书画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小小书画廓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