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高铁乘务英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2022-08-04文杏竹

智库时代 2022年29期
关键词:乘务高铁思政

文杏竹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之后,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传播知识、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健康身心、陶冶性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程思政,正是在新时代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效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大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

一、《高铁乘务英语》课程融合思政的必要性

高速铁路是集先进理念、高端技术、人性化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总数已超过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搭载着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其“三最”—运输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名片”,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境外有穿洋过海的中国高铁援建项目,境内有逐年增加的外籍旅客数量,这使得高铁成为我国对外文化展示与输出的前沿阵地,对高铁乘务人员在应用与操作、礼仪与服务等实务技能之外,提出了具备国际视野、语言沟通、文化包容,及较高政治素养的要求。

《高铁乘务英语》是我校高铁乘务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在高速铁路运营相关环境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沟通的能力,在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引领下,为旅客提供专业及人性化服务。因为服务对象的种族、文化背景多元化的特点,乘务员的业务能力、政治修养、道德情感不仅是行业形象,也是国家形象,所以在具备一定英语水准和优良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爱国情操、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才能有展示、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自觉意识。基于此,在《高铁乘务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势在必行。

二、《高铁乘务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路线

根据现代课程与教学设计论,教学设计是基于教育理论,分析学习要素,对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会大概率出现的问题难点,预设应对策略,形成完整方案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有四个核心问题须解决,即达到什么目的(教学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素材(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展示素材(教学方法)、如何确定目标是否实现(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统筹考虑,融为一体。传统意义上,外语教师更关注学科知识能力培养的过程设计,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对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同等重要的素质目标实现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并且将贯穿在目标确定、内容整合、策略选择、流程设计、评价反馈等环节,实现系统性,落实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依据学科内容,设定思政目标

在课程思政概念提出之前,教师主要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对每次课、每个单元、每个模块设计教学目标。现在的思政目标部分涵盖了之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客观理性态度、科学求实精神、规则遵守意识、责任信用观念等。当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中蕴育的“课程思政”理念,在目标的设定上应该包含对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传承,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弘扬。思政目标可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展开设计。从这三个方面设定教学思政目标会为教师接下来的思政内容整合、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方案制定提供明确的导向。

《高铁乘务英语》课程思政目标的明确,需要深度挖掘语言素材,语言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逻辑关联、有机衔接。以第二单元Security Check为例,基于一些安检规定、列车违禁物品等语言素材,如Please put your luggage on the security check machine(请将行李放在安检机上), Dangerous goods and chemical products cannot be taken into the train(危险品和化学品禁止带上火车),Items that may cause damage or pollution are forbidden on the train(那些会引起危害和污染的物品禁止带上火车)等,可将思政目标确定为学生能树立“人民安全至上”的价值理念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精神。

(二)基于能力需求,明确思政映射点

只有以相关思政资源素材“如盐化水”融入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才有了支撑,才会避免会招致学生反感的脱离实际、空洞无力的“假话”“空话”“大话”等形式思政。首先,立足专业背景,融入德育故事,铁路开启了20世纪工业文明的序幕,铁路故事本身就蕴含着开拓创新、拼搏奉献的精神内涵,中国高铁建设者所展现的胆识与魄力、坚韧与果敢与时代发展脉搏共振、契合主流价值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为指导,从王雄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陈南辉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铁发展纪实》等报告文学中,提炼典型人物事迹,把“中国速度”“大国风范”“文化自信”等理念植入学生内心,提升职业认同,激发职业崇高感,强化专业使命感。其次,《高铁乘务英语》课程的学科内容模块聚焦语言知识和职业英语能力,思政内容模块聚焦价值引领,后者赋予前者更深层次内涵,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实际,明确每个单元或学习情境的思政元素映射点,以实现语言学习内容(或岗位英语能力)和思政内容对接互容。(各单元思政映射点见表1)

表1 基于教材内容及岗位英语能力的各学习情境思政映射点

(三)利用现代技术,改革教学育人方法

全国各地应对疫情危机时所开展的在线教育教学实践,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广大教师的教学信息化素养空前提高,这为后疫情时代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了技术应用上的启蒙和普及。蕴含思政元素的微课视频、电影片断、案例图片等素材在平台的发布、预热和讨论,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这份热情延展至课堂、课后及现实生活。这种混合式学习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它将教育界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融合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便捷性、面对面教学的交互性、多种学习活动的体验性,以及自我管理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具备了培养学生对个人学习负责的权责意识和担当精神。

必须注意的是,混合式教学不是把线上作业和课堂授课简单组合,而是立足学生认知能力,遵循育人规律,结合专业特点、学科内容、单元主题,开展探究型启发式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设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是形成学习共同体意识和实现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之间共享资源、互动观点、创造信任、共同进步。(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思政融入教学模式

以Security Check( 安检)学习情境为例,教师从智慧职教MOOC学院官网上寻找下载相关视频学习资料,借助超星学习通APP发布供学生课前自主观看,并预先思考类似“What requirements do you know before getting aboard on the train?”(你所知道的列车安检规定?),“Have you ever encountered someone violating the security rules?”(你遇到过违反安检规定的人吗?)“How do the rules contribute to social stability?”(相关规定对于社会安定有何贡献?)鼓励学生预先讨论,教师通过后台数据及学生讨论的情况有效监控相关数据,并作必要指导。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头脑风暴或思维导图,引导同学们梳理违禁品(prohibited items)单词,操练如何清楚表述安检规定,从而延伸到对“法治社会”“人民安全至上”理念的固化。课后小组可以进行话术操练、情境模拟,并以视频录制的方式提交到平台,供大家观摩借鉴,有条件的可请行业专家点评,优秀作品可用于扩充学习资源库。

(四)着眼多维度,构建素养评价模式

课程思政的有效性需要借助科学有效的评价模式来验证,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定论,而是帮助教师监测教学效果,为后续的调整提供依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渐进式自省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多维度的形成评价机制是综合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社会参评于一体,观察思政内容是否最终进入学生头脑。但因为价值塑造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德育目标又并非具象,如何把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环保理念、法治意识这些抽象目标转化为能够用可观、可测、可评的指标,使得课程思政素养评价在形式和内容上均面临独特挑战。

在教师层面,学校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师德师风为基本抓手,从传统的专业考核、课堂管理等方面扩展向思政教育落实、品德观察规范、价值引领实现、学生课后获得感等维度,评价教师是否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道德育人的真正统一。学校还可以组建专家团,通过随堂听课和抽检教学资料,对教师在目标设置、内容选定、实施流程、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思政指导。在对“教”的效果评价上,学生更是评价主体,可以从对教师在课前是否有提供思政相关教学资源,课中是否正向引导讨论,课后是否有作业反馈、回复答疑等维度进行评价。

三、乐学协作,优化课程思政师资力量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媒介,是育人效果的关键。高铁乘务英语教师除了需要提升本专业学科的语言技能及教学知识,还需要关注时事,汲取政治、历史等多种知识养分来储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自己在话语表达力和转化力上的独特优势,将中国高铁是如何一路克服困难阻碍,实现“弯道超车”,从快速到绿色、智能,不断刷新中国名片这些“中国好故事”及其蕴含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协同育人,在各自的阵地积极助力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发挥。

此外,高铁乘务英语课程思政不光涉及个别教师,更需要在校内成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应涵盖专业教师、英语教师、思政教师。多学科力量联合,组织教研讨论,申报相关课题,开展实证研究;共同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发挥术业专攻、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团队协作精神,打造职业英语课程思政系列公开示范课。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设计的优化,将学科知识、职业技能、思政理念有机融合,本身就是向学生展示了职业道德和治学态度,是课程思政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结语

课程思政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德育力量略显单薄的困境,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赋予了各学科教师更大的育人责任。高铁乘务英语是一门展示人际交往能力、紧跟社会环境发展的课程,教师需要深刻学习领会国家教育政策,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素养。当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面临挑战,如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系统性、常态化就学生的情感共性和价值个性进行引导,对其他课程产生辐射作用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研究。

猜你喜欢

乘务高铁思政
地铁乘务排班计划优化的最短路快速算法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优化编制方法
思政课“需求侧”
高铁会飞吗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制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