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助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以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课程思政为例

2022-08-04李夏斌罗燕强吴有进李泽一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词组英语课程参考答案

李夏斌,张 晨,罗燕强,吴有进,李泽一

(三亚中瑞酒店管理职业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一个国家可有百年奋斗目标,而对于人而言,奋斗目标仅几十年而已。人只有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作为海南高校教师,我们的目标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立德树人,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旅游服务人才。“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远大的目标始于脚下。因此,结合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实际,从课程思政设计的角度提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教师承载着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教师除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是知识与文明的传播者和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高校教师既要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学水平,更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意义重大,同时也是老生常谈。目前以高职旅游英语课程为出发点,探讨通过课程思政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旅游英语课程思政为例,结合高职旅游院校教师工作实际,论述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创新尝试。首先,对课程思政做了简要介绍;其次,从导入基本词组、提炼描述性词组、翻译句子、融入谚语等方面阐述旅游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最后,强调通过旅游英语课程思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思政教育要贯穿和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全方位综合推进。此外,我们不能单独就课程思政谈课程思政,而要把它融入整个教育教学研讨之中,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核心的理念以及整体育人观和整体质量观。

传统的“课程思政”虽然把“课程思政”单独作为教学目标纳入教学大纲,但是往往出现思想政治觉悟与专业课分离为“两张皮”、联系不够密切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师重“知识”轻“思政”,学生“有知识、缺文化”。高校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高校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领路人和中间人,因此,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继承、开拓、创新、探索、求真的职业精神。“教育为本,思政先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课教师必须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既“传递知识”又“塑造价值”,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整个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立德树人,目标是培养德识能“三位一体”的人才,重点是做好“融”字文章,做法是融合“课程教授”&“价值塑造”;实施课程思政的注意要点是避免生搬硬套,预期效果是唤醒使命担当。

二、旅游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

在具有国际化办学特色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践行课程思政意义重大。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往往比较薄弱,对于长篇大论的文字叙述型知识往往会望而却步,不“感冒”。相反,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文字篇幅短小、形象生动的表格、图片等元素倍感兴趣。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一)旅游英语课程概述

旅游英语1 这门课选用《新职业英语·行业篇·旅游英语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教材,含8 个主题单元,分别为Unit 1 Marketing and Preliminary Work(营销和前期工作)、Unit 2 Receiving Tourists(接待游客)、Unit 3 Check-in at the Hotel(在酒店办理入住手续)、Unit 4 Food and beverage service(餐饮服务)、Unit 5 Sightseeing(观光)、Unit 6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购物和娱乐)、Unit 7 Seeing off Tourists(送别游客)以及Unit 8 Follow-up Work(后续工作)。下面以Unit 6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购物和娱乐)为例,阐述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课堂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二)旅游英语课程思政设计

导入基本词组:本单元重点学习各种纪念品和娱乐活动的词组和表达方式、不同纪念品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和特殊意义、各种娱乐活动的主要项目和形式。其中,常见于中国画、折叠扇、刺绣等纪念品上的花中“四君子”就可以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在教学设计中以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为载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例如,从每种花盛开的季节、每种花的特性逐渐引导学生用英文说出每种花所象征的高贵品格。教师把班级分为4 个小组,每组负责分析植物“四君子”中的一种。具体而言,每组要完成3 项任务。第一,写出该植物的英文名;第二,写出该植物盛开或生长的季节的英文名;第三,写出该植物的英文音标。经过讨论,教师让每个小组各派出3名组员分别说出本组对上述3 个问题的讨论结果。各组成员发表完观点后,教师先邀请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说出有理有据的答案时,教师再公布自己事先准备的参考答案(见表1)。教师先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对比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通过带读的形式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具体而言,教师以季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说出春夏秋冬的代表性植物兰、竹、菊、梅。接着,引导学生说出植物“四君子”的英文名以及分别对应的读音:兰(orchid['ɔːkId])、竹(bamboo[,bæm'buː])、菊(chrysanthemum[krI'sænθəməm])、梅(plum blossom[plʌm]['blɑsəm])。

提炼描述性词组:学习完基本词汇后,接下来进行描述性词组的学习。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植物“四君子”各自的特点以及分别象征的品格。此时,教师鼓励学生直接用英文进行描述。为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允许暂时无法用英文描述的学生使用中文回答问题。学生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后,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提问表格(见表1)。为提高讨论效率以及提升学习的针对性,教师指定学生围绕各种植物的某一个特点和象征的品格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用英文说出问题的答案(见表2)。

翻译句子:接下来,从单词和词组的学习过渡到句子的翻译。教师展示下一张幻灯片,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所学的植物生长或盛开的季节、植物的英文名、植物的特点、植物象征的人格等词汇造句。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学习,教师把关键词组标示成不同的颜色。植物生长或盛开的季节以及植物的名字用红色字体标示,植物的特点用绿色字体标示,植物象征的人格用蓝色字体标示。在此阶段,教师允许学生通过查阅电子词典或者使用其他翻译工具协助翻译。但是,教师事先要强调,学生在给出句子译文的同时,要说出关键词组分别对应的英文词汇,并简要地分析句子结构。学生发表翻译结果后,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句子翻译的参考答案,并让学生说出标示颜色的中文词语所对应的英文词组。直到引导学生说出合适的答案后,教师才在屏幕上展示句子翻译的参考答案解析。这样,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把单词连成句子,还为学生在具体的句子语境中学习和运用单词和词组创造有利条件。

表1 导入问题的参考答案

表2 植物四君子的特点和象征的品格(参考答案)

融入谚语:古人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单元的主题引导学生翻译出这句谚语“A whole year's work depends on a good start in the spring, and a whole day's work depends on a good start in the morning.”。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且蕴含深意。谚语翻译既可以锻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从中思考人生哲理。例如,这里提到的中英谚语就有助于学生意识到给自己设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固然重要,但利用好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实现目标更加难能可贵。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Cultural Self-Confidence)至关重要。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教师可以在旅游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带领学生从基础的单词、词组的学习到后来的句子的翻译,再上升到文化层面,引导学生在旅游英语课堂中思索中国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真正做到践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猜你喜欢

词组英语课程参考答案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