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教育模式在小学篮球教学单元中的运用

2022-08-03史丽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266299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接球季后赛队长

史丽杰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266299)

运动教育模式是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的教育模式。它以“运动季”(源于运动比赛中的季赛,通常包括练习期、季前期、正式比赛和季后赛)为教学单元,为学生提供更多彼此互动的学习机会,通过最为真实的运动情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运动教育,从而培养有能力、有运动素养和热情的运动参与者。笔者以运动季的形式构建单元教学计划,将运动教育模式运用在小学篮球教学单元中,多年来摸索出一套小学篮球教学单元季前赛、季中赛和季后赛的课堂分组、比赛的组织策略,从而实现运动教育模式的本土化运用(表1)。

表1 运动教育模式六年级小篮球单元教学计划

一、季前赛:知识、技能储备及合理分组

1.知识、技术储备

季前赛以小组划分、篮球基本常识和技术学习为主要内容,利用2~3个课时进行小组划分、篮球知识介绍、篮球规则讲解、篮球比赛欣赏,6~7个课时进行篮球基本技术学习。比赛是运动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同时追求全员参与。因此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应以能展现团队配合和战术意识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传球、双手头上传球、行进间传接球等各种传接球动作为主,个人投篮、运球等技术动作为辅。由教师给出学习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制订考核标准,各队长负责组织练习、指导纠错。通过多课时的深度学练,学生对篮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明显提升。

2.合理分组

分组的长期稳定是运动教育模式的要求,各组实力均衡是实行运动教育模式的重要保证。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可采用“旋转轮盘”的方式进行分组。首先,通过了解班级学生篮球技能水平(以班级40人为例),确定能力最强的8个人作为各队队长。其次,剩余学生按照1~32号排序,按顺序选择队长或等待被队长选择。第一轮1~8号学生依次选想加入的队伍,如果此轮自己心仪的队长已被前面学生选择,在本轮中可以选择弃权。一轮结束,如果有队长没有被选择,则权力反转由队长从剩余的队员中任选一名,每名队长拥有一名队员后,本轮结束。下一轮由9~16号学生按上述方法继续操作,四轮选择结束,所有队员落位各自队伍。分组结束后,每队有一次队员转队的机会,经队员、队长和教师同意后,两队之间可以相互交换队员。从实际上课情况看,这种分组方法类似于友伴分组和异质分组的结合,分组后组内学练氛围好,比赛热情高。各组之间篮球实力相对均衡,比赛时互有胜负,能够激发各组之间的比赛热情。

二、季中赛:以赛促练

1.基于实战的比赛

季中赛主要以篮球技战术练习,组内、组间传接球比赛为主,5~6个课时。此阶段学习着重提升学生在对抗情况下运用传接球技术的能力,培养基本的战术跑位意识。学生通过课上、课下的多练、多赛、多看,不断提升篮球意识,增加运动经验,熟练地掌握参加篮球活动所需的技术,并能理解和合理运用部分战术进行比赛。

2.基于条件限制的比赛

以赛促练,在学生基本掌握传接球技术后,设计有条件限制的传接球比赛,降低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技术动作的难度,然后逐步减少条件限制,过渡到没有条件限制的真实比赛。如,在传接球比赛中,先设计以多打少、“达阵”得分的比赛规则,减小进攻难度;熟练后设计以多打少、“传接”得分的比赛规则,进攻方底线站1名队员,可以在底线左右移动,接到队友的传球即得分;之后设计以多打少、“固定”得分的比赛规则,进攻方底线站1名队员,只能在篮板下的范围内左右移动,接到队友的传球即得分;最后设计攻防同等人数、“固定”得分规则。季中赛期间,先由队长带领队员组内练、组内赛,然后进行组间比赛,比赛结果计入赛季末总积分。通过比赛,学生能够理解、尊重并合理利用规则,甚至可以自行制订规则进行比赛。

三、季后赛:真实比赛

1.模拟正规球队文化

比赛前,各队上交参赛报名表,内容包含队名、队徽、吉祥物、口号、一句宣言、队员介绍等内容。各队通过组内讨论,设计本队专属队名、队徽、吉祥物、口号等,双方对阵前要大声说出本队的一句宣言,提升球队士气,增强比赛氛围。

2.模拟正规赛事组织

在季后赛3VS3篮球争霸赛开始前成立赛事组委会,分别设立规则制订组、裁判组、技术保障组。规则制订组结合本校场地条件和学生篮球技能掌握情况,重新设计比赛场地和比赛规则。比赛场地为15m×10m长方形,两端各有高2m的篮球筐1个,场地设有中线、三分线和固定防守区。比赛人数为每队各上场3人,至少包含1名女队员。比赛规则为场地设置固定防守区,防守方在防守时至少保留1名队员在固定防守区内,若防守方3人同时在固定防守区外的时间超过2秒判为违例,进攻方获得罚球1次。计分方式为罚球进球得1分,男队员三分线内进球得1分,三分线外进球得2分;女队员三分线内进球得2分,三分线外进球得3分。比赛时间为10分钟,得分多者获胜。裁判组认真研究比赛规则,做好裁判培训,统一判罚标准,为比赛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技术保障组包括教练、计时员、记分员、志愿者和啦啦队等,为比赛做好技术保证和后勤保障,活跃比赛氛围。

3VS3全场比赛是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双重检验。固定防守区的设计,人为创造了多打少的局面,降低了比赛难度,保证了比赛的观赏性和顺畅性。同时,固定防守区的存在以及要求至少有1人在固定防守区内的规则,能够考验学生遵守规则、利用规则设计战术的能力,也考验着团队的默契度。女队员强制上场和同等情况下女队员进球多得1分的规则,调动了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主教练、裁判、计时员、记分员、志愿者和啦啦队等角色的扮演,提高了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热情。

四、赛后季:总结表彰

季后赛结束后,进行总结表彰活动。学生总结本赛季通过运动教育模式上课取得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评选出最佳队长、季后赛MVP、最佳队徽奖、最佳吉祥物设计奖、最佳裁判奖等奖项,让不同角色的学生都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撰写学期总结时,很多学生提到了规则意识、团队精神,由此可见,运动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体育素养。

猜你喜欢

传接球季后赛队长
水平二(四年级)《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案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Captain Marvel 惊奇队长
季后赛最伟大的球鞋
季后赛卡位战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这样的队长大家很服气
中国式好队长
2015-16赛季NBA季后赛东部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