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实施路径

2022-08-03胡伟浙江省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323000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接球结构化教学内容

胡伟 (浙江省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323000)

课堂应采用结构化的教学,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要强调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与组织形式,根据课程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目标的联系。

一、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的内涵

笔者认为,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是体育教师在根据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内在逻辑与关系,建立起整体性的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形成知识与技能结构。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创新与迁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的特征

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有4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练内容呈现出整体性。教学应强调将零散的体育知识、技能进行合理组合,开展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注重完整技术和比赛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练内容间高度关联。教学技术或者技战术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三是学练内容具有实用性。教学中应强调学以致用,在比赛或者游戏中正确、合理运用技术、战术、规则等。四是学练过程循序渐进。由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应循序渐进,逐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特征的体现点,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基础。

二、体育课堂结构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着眼核心素养培育要求

体育结构化教学强调的运动知识点、技能点都是存在内在结构关系的。明确单元教学目标需在“单元目标设计—课时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堂学习评价”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如,篮球的传接球教学就可以将多种形式的传接球设计成一个大单元,包括胸前传接、反弹球和肩上传接球。单元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培养学生根据比赛场上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传接球的能力和核心素养。

(二)丰富单元教学内容:呈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化

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是结构化教学的保证,如何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巧妙地处理教材。笔者认为从运动项目特征出发,充分挖掘教材承载的育人价值,注重知识技能的逻辑结构和内在关联性,从大单元背景下丰富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1.基于体育大单元教学,构建结构化教学内容体系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技能的关联性和层次性,注重教材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因此,结构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注重各学段、水平、学年、学期教学内容之间的层次与关联,还应特别注重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构建,若干个小单元组成了大单元。而且每一个小单元应强调“学以致用”的目标导向,不仅要体现各小单元之间的层次性、关联性、连贯性,每一个小单元也应凸显运动技能“学、练、赛、评”的相对完整。小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技术、战术、体能、比赛等内容,可以让学生尽早地进行较为完整的结构化学习,形成丰富的、深刻的运动体验,体现出每个小单元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形成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教学实践。以水平二篮球大单元为例,从“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构建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运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多种形式的传接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多种形式的投准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多种形式的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4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之间的内容都是循序渐进且具有相关性的。

2.基于开放式、封闭式运动技能特性,优化设计结构化教学内容

依据对外部刺激的利用程度,分为封闭性运动技能与开放性运动技能。针对不同的项目的特征和价值,封闭式运动技能学习对发展体能和基本运动能力有较大的作用;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对运用、决策等思维的发展极具价值。因此,封闭式运动技能在设计教学内容结构化时注重动作技能的原理、方法的联系与递进,重视单个或组合技术与整体技术的联系。以“多种形式的传接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单元教学内容为例。根据篮球传接球练习的特征和价值,在教学中应侧重身体姿势、力量、速度、方向、路线、节奏、反应等方面的能力,结合多种形式的组合练习,发展学生的运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性、灵敏性等。开放式的运动技能应在真实的比赛环境进行练习。如,将传接球运用于比赛中就要让学生根据防守队员的情况和同伴队员的能力、位置快速做出判断。此外,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面对复杂环境灵活运用和快速决策的能力。

3.基于教学内容关联性和逻辑性,确定结构化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

结构化的技术组合练习是学生深度理解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及感悟运动思维逻辑的重要手段。在初步学习并掌握技术动作后,可将学会的技术动作与其他技术动作关联并形成组合动作,增强技术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运动技能,从而运用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跳远教学中,跳远的技术动作分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根据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和逻辑性确定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在练习起跳的动作技术时,往往把助跑和起跳相结合进行教学。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加速度并为准确踏板和快速有力起跳做好准备,起跳是充分利用助跑中所获得的速度,创造尽可能大的初速度和腾起角角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精细化单元实施:创设体育与健康课堂真实运动情境

1.基于内容创设情境,提高技能的实用性

在课堂教学中不应仅进行单个技术动作的教学,而应该让学生进行结构化技术动作的学练,并注重基于内容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以“多种形式的传接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单元教学内容为例。在多种运、传技术结合活动和游戏中,采用小组合作、同伴合作等学习形式进行练习。如,迎面传接球、三角传接球等真实运用情境中,让学生表现出一定的传接球稳定性和成功率等。

2.创设比赛情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生学会运动技能,要通过创设比赛情境,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在实际练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水平二多种形式的起动方法练习单元,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就是快速起动。指导学生在各种静态身体姿势和动态身体姿势下,通过“听、看、触”等信号的提示,迅速做出反应,并做出快速起动的动作。在个人赛、小组竞赛、积分赛等紧张激烈的比赛情境下考查学生快速起动的能力。

猜你喜欢

传接球结构化教学内容
水平二(四年级)《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教案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