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2022-08-02杨晶晶颜培荣李红思李姗姗
杨晶晶,徐 香,颜培荣,刘 博,李红思,李姗姗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对医学生培养的质量水平提出新的要求。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机制、教育手段,与第一课堂形成有效协同、有机融合的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时代需求相吻合的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现状分析
按照“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全国2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官方网站中第二课堂活动统计分析,梳理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类型、内容与频次。
通过表1可以看出,24所中医药院校思想成长类中思想教育活动形式最多。通过图1可以得出,24所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充分涵盖了思想成长类、文体活动类、创新创业类与社会实践类等主要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呈现多样化、综合性的特点。
表1 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统计表
注:活动频率=(各类型活动数量/活动总数量)×100%图1 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频次统计图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的问题探究
(一)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育内容协同不足。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活动内容应围绕学科、专业与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衔接与拓展。目前,24所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其中思想成长类、文体类活动居多,而对专业促进较大的创新创业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活动举行的频率少,难以与第一课堂形成互补,不利于学生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
(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形式僵化。
第二课堂活动着重在于向青年学生传递正向思想,通过对24所中医药院校近3年举办第二课堂活动研究发现,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单一、僵化,主要以座谈会、讲座、作品征集、党课等单纯的“听讲”活动为主,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此外,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区分度不高,活动形式大同小异,缺乏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体性、连续性设计,不能满足不同阶段青年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第二课堂教育评价不健全。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要求学生在毕业前,修满至少6学分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学分,其中思想成长类、创新创业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文体活动类每项均不低于1.5学分[1]。对于以竞赛类形式为主的活动,根据竞赛荣誉等级赋予学分奖励,但是对于讲座类、报告类仅以参与活动次数进行评价,针对活动内容、活动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学生参与活动的功利性较强,更多是为了获取学分,削弱了第二课堂对学生成长的主动促进作用。
三、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体系建设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
1.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制度体系。2018年7月,团中央、教育部指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育人机理和工作体系[2]。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把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落地[3]。由此可见,“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新时代青年学生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层面虽然有着宏观政策制度的出台,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鲜少制订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指导高等院校更好地贯彻落实。因此,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根据区域特点、行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分型指导高校第二课堂的育人活动。各学校在国家—省级政策指导下,按照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平台资源建设符合学生发展的第二课堂体系。
2.完善第二课堂活动制度建设,精准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管理。加快对第二课堂活动奖励机制、考评机制、学分转换及活动认定等标准的制订与优化。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活动形式、内容、学习获得感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畅通反馈环节。优化第二课堂学分转换机制,结合专业特点,将真正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作用的第二课堂活动设置为可转换的第一课堂学分或奖励,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建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1.以价值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道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4]。中医药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第二课堂协调社会需求外在价值、学科知识实践价值、学生发展本体价值三者的关系,将其辩证、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体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5]。结合中医药教育特点,中医药院校第二课堂教育重点突出思想引导性,增加有关弘扬中医药文化特色专家宣教活动;突出学科专业性,增加有关中医基础技能特色理论学习活动;突出教育实践性,增加有关中医药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2.以创新为驱动,提高实践能力。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必须塑造学生创新品格的形成。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需积极发挥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丰富校级及以上的科研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与创新项目,成立兴趣小组,培养科研意识与创新精神;发挥以赛促学的作用,依托挑战杯、创青春、中国青年志愿朊务项目大赛等活动,通过校院两级比赛,鼓励学生围绕专业特色进行课题研究,使学生从专业思考走向专业社会实践。
(三)发挥教师合作育人功能。
教师合作育人在高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专业性,需要发挥学业导师的育人作用。学业导师依据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及目标,科学指导学生选取第二课堂学习活动内容,与第一课堂教育形成协同。积极建设兼职教师队伍,通过聘请行业的专家、优秀校友,丰富第二课堂教育内容。通过学业导师+兼职教师+辅导员的合作育人模式,打破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育人的孤岛现象,在教育内容、形式、效果上形成有机融合,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全景式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第二课堂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上断应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借助抖音、微博、微信等软件,能够有效深入大学生群体,畅通交流渠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即时性特点及线上线下双联动的育人作用,通过发布活动预告,帮助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主动地选择并参与活动。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互动,提升第二课堂活动效果。
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不断探索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可以有效促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