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美视域中的工匠精神
2022-08-02徐章燕
徐章燕
(首钢技师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44)
审美是人类多样性活动中的一项特殊活动,它只着重于事物的形象给我们的整体感觉,而不去看它对我们有没有现实的得失关系。它的出发点不是人的实用需要,而是一种精神享受的需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标志着国家正式提出工匠精神。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凸显了当今时代国家及社会对美的关注和期盼。可见工匠精神的提出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及和谐美丽的社会构建密切联系在一起。审美作为一种精神享受活动,对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生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切入点。
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职业审美
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但不局限于精湛的职业技能和严谨的职业态度,还包括更高层面的信仰的境界,笔者曾经在《解读立体化的工匠精神》一文中把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 “三层论立体化的工匠精神”,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信仰,简称为技、德和道三个不同层面[1]。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何为“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无名无象,玄而又玄,对此孔子尚且望尘莫及,只能退而求德。庄子也最终走向“心斋”的神秘主义,这可能是源于“道”的高深莫测,圣人犹此,芸芸大众又情何以堪呢?!更不用说职业院校涉世未深的学生们,这必然使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趋于玄化和虚化。为弥补这个不足,笔者把“三层论”的观点修正为“四层论”(如图1所示)。
图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不放弃道技合一的最高理想基础上,架设一个桥梁沟通“德”与“道”,这个桥梁就是“美”。由此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审美和信仰四个层面,简称为技、德、美、道。其中职业技能侧重于求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职业道德是传统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集体主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与奉献社会等内容,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 信仰是人们对最高层次和最核心观念无条件地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是工匠精神的最高理想; 职业审美是对与职业相关的所有元素进行审美层次的审视与解读,从中获取内心愉悦和精神上的自足,具有的超功利性、感性和主体性特征。职业审美和信仰是工匠精神人文性特征的体现,也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点和难点。由此,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严谨精进的职业道德,在自由审美的职业品味中,达到道技合一的一种精神境界。
人心好比一个厚重的城堡,外面没有锁,里面只有栓,与其从外边用力地踹,不如从里面轻轻一拨。“职业审美”引入工匠精神,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一个人面对自己职业进入审美的境界时,职业道德便由外源性转化为内生性,由外在的规范性要求转化为行为主体内在自觉自愿的自由意志,由被动遵守转化为主动追求,变抽象的道德理论说教为感性化的审美鉴赏,使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其进一步升华为信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借用宋代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职业审美”的引入,使工匠精神既“接天”,具有超越性;又“连(莲的谐音)叶”,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工匠精神不但能落地生根,还可以开花绽放,犹如亭亭玉立的荷花,在“职业审美”的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鲜艳娇红。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本为自觉意识,“精神”也主要是通过眼界或胸襟来体现的。仅靠制度上的规约来践行“工匠精神”是被动的,甚至是带有“奴性”的,也是不真实的[2]。工匠精神的生成必须建立在积极的高维度、高层次的职业认知、劳动认知和人际关系认知的基础之上,实现思维的升级,只有视野“更上一层楼”,才能领会到“欲穷千里目”的美丽景观:职业认知之美、劳动之美、人际关系之美的景观既是职业审美的具体内容,也是工匠精神生成的内在机制。
2 工匠精神的生成与职业认知之美
积极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 把酒店清洁工分成两组,跟两组人都说了锻炼的重要性,然后测试了他们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体重、脂肪、血液样本等,还有心理指标如沮丧焦虑等。其中一组是对照组,即测试完后不进行任何干预,另一组是试验组,告诉他们“这就是干预手段,你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一种锻炼”,具体到收床单、抖床单、将其铺在床上、用吸尘器、 拖地等所有的工作分别消耗多少卡路里都列了一个清单详细地告诉他们,然后说:“其实你们做的是健身。”两个月后测试,结果试验组人员的血压、血脂和体重显著下降,自尊心上升,沮丧程度和焦虑水平下降,精力上升,而对照组则完全没有变化。两个组的唯一区别则是试验组重新审视、重建了他们自己的工作[3]。理论上可以把职业认知分成三个层次:职业是工作(job),职业是事业(career),职业是使命、召唤(calling)。不同的认知层次决定了不同的职业品位。职业品位包括职业认同度、职业胜任度和职业满意度,而职业品位与职业认知的统一就是工匠精神(如图2所示)。高层次的职业认知必然有高的职业认同度、胜任度和满意度,职业可使行为主体悦心悦意且悦志悦神,从而获得较大的审美愉悦。工匠精神是一个成长和形成的动态过程,顶峰是道德的美和道德的完善,视职业为天职,“从充满着高度道德意义的高尚活动中得到了体验自己的人格尊严感的幸福”[4]。明朝戚继光在《马上作》中写到“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在局外人看来,南北驱驰,奔波劳顿,很是辛苦,戚继光则视为理所应当的天职——为“报主情”,并从中得到“江花边草笑平生”的审美愉悦。现阶段我国推出的大国工匠,如高凤林,认为焊接工作可以给自己带来民族自豪感;李斌视数控车床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图2 职业认知与工匠精神
3 工匠精神的生成与劳动之美
如何看待劳动,尤其是不同形态的劳动,在工匠精神的养成中至关重要,科学的劳动观是“工匠精神的基石”[5]。
两千多年前的墨子敏锐地指出劳动的重要价值,他认为人与禽兽等生物的区别在于,人只有努力生产劳动,才能增加财富,故人才能生存下去。甚至有学者认为“在中国思想史上,墨子是第一个提出靠劳动生产创造价值的思想家[6]”。墨子这一宝贵思想被两千年后的欧洲人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以更缜密的思维、更科学的理论表述出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为自愿的、无报酬的一种习惯,成为健康的身体的自然需要,成为解放人的手段,使得劳动从维持生存的被动式异化劳动转变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觉主动的创造性劳动。20世纪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把机械被动的劳作者称为“劳动之兽”,把主动的创造性的劳动者称为“创造之人”。“对于真正的工匠而言,劳动首先是自身充盈的生命力、 创造力外化的活动,是人生价值大放光彩的展台,是追求自由、解放、幸福的通道。”[8]由“劳动之兽”转变为“创造之人”,劳动中的所有元素如劳动环境、劳动过程、劳动产品无不具有审美色彩。
4 工匠精神的生成与人际关系之美
每个职业人都面临着如何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的问题。综观我国大国工匠方文墨、高凤林、李斌等,他们周围都有一个和谐的工作团队和良性的社会互动圈,这是大国工匠的必备条件。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工匠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和谐美的滋养下,行为主体享受着审美愉悦,情绪是轻松快乐的,此时大脑的神经通络是最宽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最容易产生灵感,也是最有创造性的。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已经足够多,为避免重复,笔者想借用“格局”这个概念,从“利益”的角度进行分析。格局是指利益圈的大小。一个人的利益圈越大,格局也越大,反之,就越小。首先必须承认每个人的格局都是从自身出发的,每个人必须先把自己照顾好,每个人都是照顾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在此基础上,才能去照顾别人。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几乎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每个人为了照顾好自己就必须有更宽泛的视野和全局观去顾及别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扩展自己的利益圈,树立大格局,把别人和自己一体同观,不问疏亲,由利己衍生出利他,只有利他才能利己。《道德经》第七章记载: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智慧,这种大格局的建立,是工匠精神生成的重要心理资源,为行为主体提供了强有力的自我防御机制。
5 结语
把职业审美引入工匠精神的内涵,使职业道德由外源性规范要求转化为内生性的自由意志,为理解工匠精神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高层次的职业观把人的感性元素引入职场,超越了物质功利性;由“劳动之兽”转变为“创造之人”的劳动观,把职业劳作的环境、过程和产品都视为行为主体的审美对象,大格局的社会观不惟自利,兼利他人,超越了狭隘私人利益的局限,对职业观、劳动观和社会观的审美解读,既是思维的升级,也是工匠精神生成的内在机制。审美和工匠精神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囿于学力,只能行文至此,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