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的考量与成长
2022-08-01谢泗薪樊舒琪周桓宇
谢泗薪,樊舒琪,周桓宇
(南通大学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0 引言
面对后疫情时代的逆全球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物流产业链和国际物流贸易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一些有着较强适应能力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压力和障碍下迅速恢复元气,保持正常运行并持续取得成果;而一些缺乏韧性的物流企业则难以度过严冬。
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理论基础
1.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诠释
为应对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风险和逆全球化挑战,2020年5月14日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系统集成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联通,从而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强劲且持续的发展。系统集成思维下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诠释如图1所示。
图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诠释图
对于我国物流企业而言,当今之计应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的经济发展布局,将国内物流市场作为一个大的整体,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战略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国内物流循环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开拓国际物流市场,形成另一个更大的国外物流循环,最后让两个循环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物流企业战略韧性的成长,在后疫情时代开创一片全新的发展空间。
1.2 文献综述
在双循环研究方面,潘意志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同时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加快推动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跃升;李星星,等指出,面对复杂的全球环境以及疫情的深远影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一个健全的现代流通体系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杨浩军,等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的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物流枢纽,还需要各个地区结合各自的产业结构构建物流通道与物流网络;王颢澎,等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手段。
在韧性研究方面,孙久文,等指出,物流业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和复合型产业,增强战略韧性对于完善物流环节、畅通城乡联接、打通国内外市场循环、促进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杨修,等认为,韧性强的企业往往具有充足的保护性资源,这样在遇到危机时就能迅速适应环境突变,削弱危机带来的破坏力;魏琳,等提出,高韧性水平的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强,能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我国物流企业的战略韧性水平进行考量与评价,为处于后疫情时代压力下的物流企业寻求韧性增长提供路径借鉴与策略参考。
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指标设计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值和关键属性,同时借鉴相关学者关于物流经济韧性的研究成果,从抵御力、稳健力、恢复力和发展力四个维度制定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1)抵御力。抵御力是指物流企业在遭受外界环境冲击时,合理利用自身的保护性资源抵御破坏、降低损失的能力。考量标准包括物流信息网络的覆盖程度、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程度和应急物流保障体系健全程度。
(2)稳健力。稳健力是指物流企业能提前预估风险,预先做好准备,正确应对,有效避免或化解风险危害的能力。考量标准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物流需求水平和国际贸易水平。
(3)恢复力。恢复力是指物流企业在遭受疫情打击时迅速恢复生产,达到正常的运营管理水平的能力。考量标准包括企业内部修正力度、企业物流规划程度和各级政府支持力度。
(4)发展力。发展力是指物流企业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再造组织管理来谋求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考量标准包括物流生产率提升水平、物流质量提升水平、企业人才培养力度。
2.2 数据来源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同时从《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等官方网站查找有关数据予以补充。前后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经过废卷处理,最终得到264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7.8%。
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的总体得分和四个一级指标的具体得分。
3.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第一,通过各层级指标的两两比较结果,可得出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第二,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第三,将W归一化处理:
第四,求最大特征根:
第五,计算相容性指标:
第六,计算随机一致性比值:
说明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第七,确定一级、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由所得到的归一化值,统一保留两位小数点,加总为1,即一级指标权重:W=(0.13,0.11,0.21,0.55)。
同理,按照以上步骤可计算出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依 次 为:W=(0.20,0.20,0.60);W=(0.08,0.20,0.72);W=(0.12,0.32,0.56);W=(0.10,0.19,0.71)。
3.2 计算物流战略韧性得分
第一,确定评价集。取评价集为X=(W,W,W,W,W),分别代表调查对象对指标评价的五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为进一步去模糊化,构造加权分数向量(90,70,50,30,10)。
第二,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R。
第三,计算各一级指标的评价得分。四个维度的评价矩阵为:
将W与Z合成,得到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同理可得:
进一步去模糊化:
第四,求出物流企业战略韧性总体得分。对一级模糊矩阵进行二级模糊:
去模糊化得到:
由此可得物流企业战略韧性的总体得分为50.96分,处于中等偏弱的水平,说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物流企业的韧性能力较为低下,需要完善与增强。
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问题考量
现根据物流企业战略韧性评价结果,结合访谈与调研,进一步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较为低下的问题予以考量与剖析。
4.1 抵御力(49.22分)较差
一是物流信息网络覆盖程度较高,但物流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无形中造成物流服务供给不足;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程度不高,立体交通项目比较薄弱;三是应急物流保障体系健全程度偏低,面临各类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时,无法实现高效综合调度,物流联动机制低效。
4.2 稳健力(50.03分)稍弱
一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疫情冲击下一些地区经济增长出现波动,对物流企业的复原速度影响较大;二是地区物流需求水平与日俱增,但很多地区缺乏产业链长、牵引力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导致物流增长总量不高,对外辐射力度不够;三是国际贸易水平不稳定,特别是在自然灾害、贸易冲突、疫情爆发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着我国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行。
4.3 恢复力(49.59分)偏小
一是物流企业内部修正力度不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断层;二是企业物流规划程度较低,战略布局明显不足,发展目标不甚清晰,疫情压力下顾此失彼、资源浪费的情况屡屡出现;三是各级政府支持力度稍显不够,未能帮助物流企业有效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中,物流重复建设较多,区域物流合作较少。
4.4 发展力(51.97分)略低
一是物流生产率提升水平较慢,跟不上国内循环与国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步伐;二是物流质量提升水平不高,在后疫情时代物流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难以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配送服务,更做不到优化消费者体验;三是企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大,导致后疫情时代人才流失严重,物流高端专业人才引进乏力,不足以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韧性提升与战略发展。
5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企业战略韧性成长路径
5.1 畅通国内物流网络,推进数字化供应链工程
面对疫情冲击,国内很多地区物流信息不完善,物流企业之间状态松散,供需双方信息严重不匹配。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物流网络,打通国内大循环。具体策略是在建设国家海陆空物流枢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畅通各地区的物流网络,以此提升物流配送的速度与质量,满足消费者日趋增长的物流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供应链工程,提高物流信息网络的覆盖程度,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保障各个环节的交互友好和无缝衔接。
5.2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员工职业韧性
面对物流高端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的状况,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已是迫在眉睫。具体策略是加快实施物流人才培育工程,鼓励物流企业与高校物流专业加强合作,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做好物流专业人才的储备;同时,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人才评估机制、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健全激励制度与奖惩机制等方法来增强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韧性。
5.3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实行新的物流产业模式
后疫情时代,应该加快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物流体系韧性,使之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内外物流需求相适应;同时实行新的物流产业模式,促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快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合作与联盟,通过技术创新、采购多元化、布局集群化等提升物流企业的战略韧性与市场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高稳定和高质量的物流核心服务。
5.4 完善财税政策,为中小型物流企业保驾护航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健全自身的服务体系,为中小型物流企业保驾护航。当务之急是要不断完善财政税收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为处于疫情重压中、又肩负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重任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支持与帮助,推动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往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层次跃升,最大程度地促进物流战略韧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