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后应用快速康复的效果分析
2022-07-30徐晶白毅王晓一徐琳
徐晶 白毅 王晓一 徐琳
小儿疝气是指小儿体内的组织和器官进入其他部位导致正常解剖结构位置发生改变后引起,需对患儿采取手术治疗措施[1]。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小儿易哭闹,对手术前后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在这样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增加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身体康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2]。快速康复措施通过对患儿展开心理干预、运动康复等措施提高患儿康复效果,缩短患儿手术后所需的康复时间[3]。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疝气患儿在微创手术治疗后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分析其在围手术期中的干预效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20 年1~12 月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200 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观察组男56 例,女44 例;年龄最大13 岁,最小2 岁,平均年龄(5.7±2.7)岁。对照组男58 例,女42 例;年龄最大12 岁,最小1 岁,平均年龄(5.6±2.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在干预前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意向书;均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精神障碍等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干预措施,遵医嘱对患儿采取手术后合理用药,并与患儿家属讲解关于手术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患儿均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具体方式为:①心理干预:与患儿家属讲解关于疾病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疗和康复在患儿康复中的重要性,提高患儿家属治疗和康复锻炼配合度;而由于患儿年龄更小,对陌生人群较为抵触,更容易哭闹,因此,在对患儿展开干预时需先通过播放音乐、玩具等方式吸引患儿注意力,随后对患儿采用肢体接触等方式拉进患儿与干预人员之间的距离,提高患儿对干预人员的亲近程度;②术后干预:对患儿家属讲解关于手术后所需注意的相关事项,维持正常血压;患儿普遍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感染现象,不利于患儿的治疗,因此,干预人员需加强患儿的感染预防措施;采用温水帮助擦洗患儿较为隐秘、不易清洗干净的部位,以减少该处的细菌滋生情况;干预人员监督下,患儿家属可对患儿进行洗澡,保持患儿身体的清洁;此外,为避免患儿遭受到交叉感染,干预人员需适当增加对患儿所处病房的消毒次数,避免感染;手术后观察患儿疼痛程度,并采取音乐疗法、玩具等转移患儿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对疼痛剧烈患儿可适当采用镇痛药物;根据患儿身体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观察患儿恢复情况,对患儿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适量运动可提高患儿身体免疫力;对年龄较小不能自主运动患儿可适当给予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引导患儿爬行等以展开运动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80~100 分,较满意:60~79 分,不满意:<60 分,总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比较两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便秘、腹胀以及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排气时间(9.62±1.23)h、住院时间(5.41±1.23)d 均短于对照组的(14.24±1.31)h、(7.51±1.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小儿疝气主要是由于腹膜鞘突闭合不全、脐周组织坚韧性较差、膈肌先天性缺损、剧烈咳嗽、频繁哭闹等引起,是临床常见病症[4]。小儿疝气类型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以及先天性膈疝,腹股沟疝多见于患儿出生后3 个月内,早产儿发病率略高于足月新生儿,男患儿发病率略高于女患儿;脐疝多见于婴儿,尤其是早产儿以及低体重患儿,约有80%的低体重婴儿均可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脐疝;先天性膈疝发病率较低,临床少见。一般情况下,小儿疝气主要分为腹股沟疝、脐疝、先天性膈疝等,主要以呕吐、营养不良、剧烈哭闹、便秘等为临床症状,且该种疾病自愈可能性较低,需立即采取治疗措施[5]。微创手术是根治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段,其中以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为主,微创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下疝囊高位截扎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同时探查两侧腹股沟,避免遗漏对策隐性疝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6]。有关研究表明,在患儿手术前后对患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积极性,并改善患儿日常行为,避免腹压增高等情况发生[7]。快速康复措施主要针对患儿采用术前心理干预、术中检测和术后康复等措施[8]。通过手术前心理干预措施使患儿更愿意信任干预人员,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并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愿意配合手术和康复开展[9]。通过术中检测干预措施严格观察患儿各项身体指标,避免出现异常,并在手术后对手术所用器械进行清点,避免手术器械遗漏在患儿体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0]。通过术后康复措施保证患儿的正常血压,并根据患儿实际疼痛程度对患儿采取音乐疗法、玩具等,适当转移患儿注意力,从而减轻患处疼痛,尽量避免对患儿用药镇痛[11]。在手术治疗后根据患儿恢复情况以及患儿年龄、肢体动作能力的大小对患儿采用按摩、爬行训练或运动康复训练等措施,不仅可有效降低由于长时间卧床休养引起的静脉血栓,同时也可提高患儿的肢体协调能力以及身体免疫力,相较于常规干预措施更有利于患儿手术后康复[12-14]。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疝气患儿在微创手术治疗后采用快速康复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疝气患儿手术治疗后对患儿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可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干预人员的服务满意度,更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此外,观察组排气时间(9.62±1.23)h、住院时间(5.41±1.23)d均短于对照组的(14.24±1.31)h、(7.51±1.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常规干预措施相比较,快速康复措施更有利于缩短患儿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不仅如此,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表明,快速康复措施可明显降低患儿在微创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相较于常规干预措施更有利于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在疝气患儿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后对其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可明显降低患儿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后康复时间,相较于常规干预更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