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兰州源善·智慧港项目中的智慧化应用
2022-07-29楚英元赵熙
楚英元 赵熙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设公司,甘肃 兰州 730101)
1 工程概况
兰州源善·智慧港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东侧临桃林路,南侧临安宁西路,北侧临兰州机床厂家属院、兰州制胶厂家属院,西侧临地块内其他二类居住用地。1#楼总建筑面积33 350 m2,上18层/下3层,框架-核心筒结构;2#楼总建筑面积21 070 m2,上22层/下3层,框架结构;3#楼面积9 564 m2,上18层/下3层,剪力墙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兰州源善·智慧港项目效果图
2 项目重难点
2.1 材料采购、协调管理
本工程塔楼层高、荷载大,采用承插型盘扣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部分位置存在10 m高支模;盘扣材料的采购、材料周转工艺、协调管理、现场安装监督管理均是本工程的管理实施重点。(1)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排架,出具施工图指导现场施工一次成型。(2)制作BIM三维施工动画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3)将盘扣架BIM模型根据各流水段导出构件材料清单,分析材料周转用量,提前进行物料调配。
2.2 爬架的设计、安装及使用
塔楼外架采用全钢附着式爬架,因其结构存在平面呈弧形、立面呈鼓型的双曲面变化,异形结构整体式爬架的设计、安装及使用防护是本工程的一项重难点。(1)使用BIM技术建立爬架框架、附墙支座、防坠器等模型作动态模拟并细化;(2)设计一种固定于爬架走道板上的可调节式水平软防护装置;(3)利用共享平台,将爬架各类细节大样、主要控制点等利用多种媒介在线共享等作用,便于实施过程中检查监督。
2.3 保证铝模施工质量
塔楼核心筒采用铝模,具有层高较高(4.2 m~4.5 m)、剪力墙较厚(最大墙厚500 mm)、荷载较大等特点,并且结构多变,对铝模设计、安装施工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保证铝模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1)使用BIM技术进行铝模预排布,优化排模,减少材料耗用;(2)通过BIM模型进行配模模拟、碰撞检测、预拼装,及时进行设计修改,规避因设计失误产生变更,减少返工,缩短工期[1]。
3 基础BIM专业的应用
3.1 三维场布的应用
利用广联达BIM三维场布软件,将现场三阶段场地平面布置图形成三维可视化场布模型;可视化模型用于深化和优化地貌、现有设施、环境、临时道路、加工区域、材料、水电、建筑、安全和文明施工等,有助于项目管理人员合理安排现场管理工作。
3.2 基于BIM的图审及图纸管理
项目将图纸三维可视化,现场管理人员通过模型与图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图审,直观高效;并利用BIM云平台实现多终端图纸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沟通效率。如图2所示。
图2 图纸管理
3.3 三维可视化交底
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直观表述项目关键工艺过程,提高工人对整个工艺的理解程度,能有效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如图3所示。
图3 三维可视化交底图
3.4 基于BIM的三维质量样板
项目除现场布置实体质量样板展示区之外,还利用BIM技术制作了虚拟样板展示区,可多终端查看,辅助现场管理人员直观的描述整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序、工艺,将质量要求及创优做法直观地表示出来[2],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有效避免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如图4所示。
图4 三维质量样板图
3.5 机电管线综合应用
利用BIM技术作单专业平面图及全专业三维图,单一专业和全专业三维应在综合平面通过后发布,并向业主提供咨询、设计、建设和监督批准的技术支撑,并作为计算的最后基础,优化后作为BIM模型图纸,建筑、机械和电气等模型整体作为建设基础信息平台上的模型集合体,详细反映各专业信息,同时蓝图对于每个管道和设备带有横向定位信息和高度定位信息,只需要严格按图施工[3],便不会出现碰撞的情况,指导现场每个工种平行施工。如图5、图6所示。
图6 机电优化大样图
运用三维漫游技术,对管道综合配置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目视检查,对管道安装效果进行目视检查,并提出优化计划,以提高管道安装的效率和质量。
3.6 钢结构深化应用
本工程塔楼10层以下为劲性钢骨柱,对钢骨柱进行节点优化设计,针对钢骨柱竖向连接形式、梁柱节点钢筋连接方式、施工顺序安排等均通过BIM技术进行预先优化处理,根据优化结果制作相应节点深化施工模拟视频[4],BIM技术预施工验证优化可行性并直观展示整体优化效果。如图7所示。
图7 塔楼钢骨柱施工模拟
本工程塔楼塔冠部分为钢结构,针对塔楼顶部9层钢结构塔冠使用Tekl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多方协同进行三维化图纸会审,发现图纸的问题并解决,最后导入土建、机电整合模型中检测碰撞与连接,再进行协调图纸会审,最终以模型为准出量、备料。钢结构模型如图8所示。
图8 钢结构模型
4 基于BIM技术的应用亮点
4.1 基于BIM技术的高支模应用
兰州源善·智慧港项目高支模施工选用盘扣式脚手架,使用模板脚手架BIM设计软件设计模板[5],BIM模板设计软件的数据信息(包括图表、三维图、材料表及统计资料等形式)支持模具制造并提供最优方案。在保证架体整体稳定、合理的同时,提高架体搭设的可操作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本工程高支模施工采用安全监控系统,通过BIM模型计算,检查出风险最大的部位,安装高风险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模板支持钢管压力、垂直偏移和倾斜等,并采用无线通信将相关实时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终端的数据和模型数据进行比较,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和计算,进而确保高支模施工的安全。如图9所示。
图9 高支模安全监控系统
4.2 基于BIM的爬架应用
为了解决爬架防护的问题,项目部人员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借助BIM技术研究出一种固定于爬架走道板上的可调节式水平软防护装置,设计流程:利用Revit对爬架和主体弧形结构进行模型的建立[6],对其间的间隙进行核算,根据间隙的距离对防护结构进行设计,保证楼层与爬架间的防护安全。
利用Revit对脚手架进行建模,由于爬架与结构外缘之间的间隙皆为不规则形状,故设计为可调节式水平软防护装置,与爬架和主体结构进行碰撞检测,完善设计构件的可行性,同时通过模型模拟拼装,更加直观地指导各构件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如图10所示。
图10 Revit爬架建模与实际成型图
4.3 基于BIM技术铝膜施工应用
在Revit中导入结构图纸创建整体结构模型,使用铝巨人-鸿业铝模BIM软件结合PKPM,根据结构模型进行铝合金模板虚拟配模、拼模,在完成初步虚拟配模后,使用Revit软件对整体配模铝模构件进行细化处理,力求真实展现构件的全部细节尺寸,便于随后的铝模深化设计。如图11所示。
图11 铝膜效果图
节点深化设计:通过BIM技术使用软件将模型中的细部节点进行单独拆解,利用BIM模型作为设计、加工、施工等参建方的信息交流平台,多方参与,共同对重要节点完成细部深化。剖切节点模型生成节点深化图纸(包括正视图、背视图、不同部位侧视图、剖面视图等),与对应节点的三维立体模型结合对施工及分包单位进行交底,进而能够清晰、准确地指导施工,完美解决以往铝合金模板设计施工图纸难以表述复杂节点的问题。如图12所示。
图12 铝膜深化楼梯图
加工与预拼装:根据调整及验算合格后的虚拟拼模模型,通过BIM软件将虚拟拼模中建立的所有单块模板构件分离,提取每个铝合金模板单体构件信息,添加注释后即可导出为CAD详图,且可根据需要导出构件的三视图,结合单块铝模构件的三维立体影像,可形成一套完整的铝合金模板BIM技术加工图。加工厂家甚至可以直接使用BIM模型导入机床系统进行铝模加工[7]。如图13所示。
图13 铝膜预拼装图
5 智慧协同应用
公司在BIM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集成的联合管理平台,线下和网络统一平台提供了完整和专业的图纸管理、查看和审批图纸、修改设计、过程控制,实现信息共享和无纸化设计。
建立BIM +智慧平台,将场地系统和硬件设备集成到统一平台,创建表单数据中心,在聚合数据和建模平台基础上,每个应用系统会形成数据互联,项目的关键指标统一通过直观图等形式呈现,实现智能识别和风险预警,从而有助于实现数字化融合与项目管理的智慧化。
BIM模型与目标监测相结合,以持续监测需要监测的事件,并提供智能识别算法,如安全帽、反光衣物、火焰、烟雾、入侵区域、交叉等,能够随时挖掘并分析前端视频图像数据,可对工地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及时为工地人员提供报警、提醒服务。
项目基于现场BIM模型和虚拟危险源的结合,让工人可以走进虚拟现实场景中,接受沉浸式多场景(火灾、触电等)安全教育。通过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工人的安全意识能显著增强。如图14所示。
图14 部分智慧管理功能图
6 结语
BIM+智慧工地平台高度智能化和自动控制技术,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约10万元;通过智能材料精细化管理,材料损耗、能源消耗费用合计节约97万元;通过大型机械操作运行监控,机械运转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节约维修成本38万元。以上三项合计节约145万元。在本项目中总结的《基于BIM的智慧化工地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公司科学技术奖,为今后的类似工程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