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蚕8号”用桑初探

2022-07-29廖乃有韦师妮莫柳静韦润宇余武昌施祖珍磨长寅

广东蚕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蚕业龄期桑叶

廖乃有 韦师妮 莫柳静 韦润宇 杨 杰 余武昌 施祖珍 磨长寅

“桂蚕8号”用桑初探

廖乃有1,2韦师妮1,2莫柳静1,2韦润宇1,2杨杰1,2余武昌1,2施祖珍1,2磨长寅1,2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7)

为了准确了解“桂蚕8号”各龄期的用桑量,掌握“桂蚕8号”饲养的用桑规律,把握饲养“桂蚕8号”与饲养“两广二号”之间的用桑差距,为蚕农尤其是新手蚕农们饲养“桂蚕8号”提供用桑参考,本试验选取“两广二号”正交、反交,“桂蚕8号”正交、反交蚕种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桂蚕8号”正交在5龄期和全龄经过比“两广二号”正交分别多出18.3 h和0.78 d,“桂蚕8号”反交在5龄期和全龄经过比“两广二号”反交分别多33 h和1.37 d;“桂蚕8号”相比“两广二号”,用桑量其4龄蚕多出约29.55%,5龄蚕多出约39.93%;茧质成绩“桂蚕8号”正交、反交相比“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全茧量分别高出约1.40%、1.61%,茧层量分别高出约3.63%、5.00%,茧层率分别高出约2.27%、3.22%;大蚕用桑量“桂蚕8号”比“两广二号”每张蚕种平均多出279.48 kg,多约34.40%,差异性显著。

两广二号;桂蚕8号;用桑量;量桑养蚕

“两广二号”[1](932·芙蓉×7532·湘晖)四元杂交品种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和广东蚕业研究所(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于1989年开始合作育成,1992年—1993年分别通过广西、广东省级品种审定。“两广二号”从育成、推广应用至今将近30年历史,在广西蚕业发展和贫困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桂蚕8号”[2](“锦·绣×壮·丽”)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夏秋用抗病四元杂交新品种,于2020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蚕8号”自2021年以来,已在广西区内推广达90万张种,该品种有食量大、蚕茧大、产量高等特点。

家蚕通过进食桑叶,将体内氨基酸转化成蛋白质,在一定范围内进食量越大,健康蚕儿吐丝结茧的产量就越高。王安皆等(2008)试验表明,在5龄蚕期不同给桑指数下,茧质量与给桑量呈正相关关系,但给桑量过大时,产茧量不会明显增加[3]。最早有期刊记载的用桑量试验是江苏省蚕业研究所养蚕研究组于1977年开展的家蚕5龄期用桑量试验,其除了证明以上结论,还得出不同用桑量对茧丝长的影响小于对茧丝量的影响,并定量剖析了家蚕不同用桑量与蚕儿食下量、消化量等的关系[4]。潘志新(2002)系统精准化地阐明了蚕儿食叶的要求,不仅把整个龄期的经济效益参数罗列了出来,还在管理桑叶、桑叶选择上做了系统详细的批注[5]。过去关于用桑量的文献资料较少,加上用桑量属于基础性应用,故未引起太大重视,不论是做试验还是大蚕地面育均是参考很早以前的原种饲养数据,且未有“桂蚕8号”的用桑量数据。为此,设计此应用试验,对“两广二号”和“桂蚕8号”饲养龄期用桑量进行定量考察,调查和比较当前环境下“桂蚕8号”与“两广二号”的用桑量差异,目的是为饲育“桂蚕8号”做好数据支撑,解决农户对2个品种的界定与选择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和科技人员。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设备

选取“两广二号”正交、反交蚕种各1/4张,“桂蚕8号”正交、反交蚕种各1/4张,广西良种繁育及试验示范基地的桑叶。所用蚕种设备有蚕具、空调、称重器、折蔟、精确称量仪等。

1.2 试验时间和场地

试验时间是2021年6月—7月,试验地点为广西桑蚕良种繁育及试验示范基地试验蚕室。

1.3 试验规程与方法

1.3.1 技术规程

按NY/T 1492—2007《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6]要求进行养蚕、上蔟所有操作,喂食不做处理的露天桑叶,熟蚕不添食蜕皮激素,良桑饱食自然熟蚕,使用折蔟上蔟。

1.3.2 试验方法与步骤

2个品种各收蚁正、反交1/4张蚕种,进行3家饲养,由不同的饲育员进行饲养,饲育环境、技术方法、调查方法等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1龄~3龄塑料薄膜覆盖育,1龄~2龄白天采用感光饲育,全龄期每昼夜给桑4回;蚕室温度控制在26 ℃~31 ℃,相对湿度在70%~85%。在小蚕时用桑量不区分品种称量,记录每个饲养员的小蚕3个龄期的用桑量,4龄开始按两大品种(不区分正反交)统一称重每个龄期桑叶用量,并记录好各品种正、反交的生命周期。4龄起蚕饷食开始给第二口叶后,定每区头数300头/窝,每个品种正、反交各3个重复。熟蚕上蔟后保持空气流通,维持温度25 ℃~26 ℃,相对湿度在70%左右。上蔟后5 d采茧,调查各区各重复的死笼率、全茧量、25粒雌雄茧茧层量和全茧量、茧层率、千克茧粒数。

1.4 调查项目及计算公式

1.4.1 计算公式

死笼率(%)=(死笼数/收茧粒数)×100;

全茧量(g)=(25粒雌茧全茧量+25粒雄茧全茧量)/50;

茧层量(g)=(25粒雌茧茧层量+25粒雄茧茧层量)/50;

云南省确定126家企业为“十三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经省民族宗教委、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昆明市中心支行审核批准,确定昆明斑铜厂有限公司等126家企业为云南省“十三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26个企业遍及16个州市,几乎涵盖了服装鞋帽等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茧层率(%)=(茧层量/全茧量)×100;

千克茧粒数是指重量为1 kg茧的粒数。

1.4.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育经过比较

“两广二号”和“桂蚕8号”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品种均能正常熟蚕上蔟,同等温湿度条件下,此次试验品种发育更快的是“两广二号”反交(18d 21 h),发育经过相对较长的是“桂蚕8号”反交(20 d 8 h),二者龄期相差1 d 11 h。“桂蚕8号”不论正交、反交品系5龄期和全龄期经过都比“两广二号”时间长。“桂蚕8号”正交在5龄期和全龄经过比“两广二号”正交分别多出18.3 h和0.78 d,“桂蚕8号”反交在5龄期和全龄经过比“两广二号”反交分别多33 h和1.37 d。“两广二号”和“桂蚕8号”经过SPSS软件取均值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正、反交对比可以看出,反交之间的差异比正交之间的差异要大。在“两广二号”正、反交对比中,反交的全龄期比正交的全龄期短,反交5龄期也比正交5龄期短。而“桂蚕8号”正交不论5龄期、全龄期经过均比反交要短。单从龄期经过时间最少来优先选择,“两广二号”反交>“两广二号”正交>“桂蚕8号”正交>“桂蚕8号”反交。SPSS软件分析得出,从5龄期经过来看,“桂蚕8号”反交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对比均差异显著,“桂蚕8号”正交与“两广二号”反交对比差异显著,其他不显著。从全龄期经过来看,“桂蚕8号”正交、反交各自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差异显著,其他不显著。

表1“两广二号”和“桂蚕8号”龄期经过对比情况

品种重复1重复2重复35龄全龄5龄全龄5龄全龄/d:h/d:h/d:h/d:h/d:h/d:h “两广二号”正交6:519:36:719:76:2018:23 “两广二号”反交6:919:75:1218:106:1718:21 “桂蚕8号”正交7:920:76:1019:107:2020:00 “桂蚕8号”反交7:1020:87:920:77:2220:02

注:重复1、2于6月24日收蚁,重复3于6月27日收蚁。

表2龄期经过SPSS分析

品种5龄/h全龄/d “两广二号”正交154.7±8.1bc19.12±0.17c “两广二号”反交148.7±15.0c18.86±0.44c “桂蚕8号”正交173.0±17.3ab19.90±0.45ab “桂蚕8号”反交181.7±7.2a20.23±0.13a

注:表中数据为3个重复饲育的平均值±标准差,不同小写字母上标间表示各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0.05),大写字母表示极显著。下同。

2.2 饲育用桑量比较

出于成本和实际生产考虑,此次研究不考察相同品种下正交、反交之间的用桑量差异。各龄期用桑量对比如表3所示,在3个重复中,4龄期“桂蚕8号”比“两广二号”用桑量分别多约30.61%、19.25%、41.36%,5龄期“桂蚕8号”用桑量比“两广二号”分别多约38.69%、24.29%、41.75%。两个品种用桑量均值比较,如表4所示,“桂蚕8号”相比“两广二号”,在4龄蚕用桑量多出约29.55%,5龄蚕多出约39.93%。在不考虑差异性的情况下,基于表4数据计算得出,饲养每张(种)“桂蚕8号”用桑量比“两广二号”大蚕用桑量平均多出279.48 kg,多约33.40%,用桑量差异显著。

表3各龄期用桑量对比(单位:kg)

龄期品种重复1重复2重复3 1龄—4.304.554.50 2龄—9.5511.9513.30 3龄—33.5535.9032.15 4龄“两广二号”51.9557.6545.45 “桂蚕8号”67.8568.7564.25 5龄“两广二号”336.00433.45330.80 “桂蚕8号”466.00538.75468.90

表4两个品种用桑量均值对比(单位:kg)

品种龄期1龄2龄3龄4龄5龄 “两广二号”4.4511.633.86751.68±6.10b366.75±57.82b “桂蚕8号”66.95±2.38a491.22±41.19a

2.3 茧质成绩比较

表5“桂蚕8号”与“两广二号”茧质综合成绩

品种死笼率/%全茧量/g茧层量/g茧层率/%千克茧粒数/粒 “两广二号”正交6.90±2.13a1.922±0.050a0.441±0.015bc22.95±0.338b579.33±20.53a “两广二号”反交9.20±2.30a1.920±0.092a0.440±0.030c22.95±0.669b583.33±27.15a “桂蚕8号”正交7.50±2.88a1.949±0.060a0.457±0.010ab23.47±0.497ab574.00±12.49a “桂蚕8号”反交8.90±3.84a1.951±0.045a0.462±0.009a23.69±0.751aA570.67±13.32a

单独抽出雄茧茧粒和雌茧茧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在全茧量方面,2个品种及正、反交之间雌、雄茧全茧量差异均不显著。在茧层量方面,雄茧茧层量的差异也不显著;雌茧茧层量方面,“桂蚕8号”正交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差异显著,而“桂蚕8号”反交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差异极显著。茧层率对比,“桂蚕8号”反交的雌茧茧层率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的差异显著,“桂蚕8号”正交的雌茧茧层率与“两广二号”正交的差异也显著;“两广二号”反交的雄茧茧层率与“桂蚕8号”正交、反交的差异均显著;其余对比均不显著。

表6雌雄茧粒茧质成绩对比

♀/♂项目“两广二号”正交“两广二号”反交“桂蚕8号”正交“桂蚕8号”反交 雌茧全茧量/g2.142±0.056a2.136±0.106a2.194±0.081a2.200±0.062a 茧层量/g0.449±0.013c0.451±0.031c0.471±0.009ab0.480±0.012aA 茧层率/%20.95±0.34c21.11±0.59bc21.49±0.57ab21.85±0.70a 雄茧全茧量/g1.702±0.056a1.696±0.078a1.703±0.048a1.704±0.039a 茧层量/g0.434±0.020a0.429±0.030a0.443±0.014a0.444±0.009a 茧层率/%25.46±0.45ab25.28±1.02b26.03±0.49a26.08±0.82a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经过饲育,“桂蚕8号”与“两广二号”蚕期发育整齐,眠起快。“桂蚕8号”不论正交、反交品系5龄期和全龄期经过都比“两广二号”时间长。单从龄期经过时间选择,优先级:“两广二号”反交>“两广二号”正交>“桂蚕8号”正交>“桂蚕8号”反交。“桂蚕8号”反交5龄期经过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差异显著,其他均不显著。从全龄期经过来看,“桂蚕8号”正交、反交各自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差异显著,其他均不显著。在3个重复试验中,4龄期“桂蚕8号”比“两广二号”用桑量分别多约30.61%、19.25%、41.36%,5龄期“桂蚕8号”用桑量比“两广二号”分别多出约38.69%、24.29%、41.75%。通过均值比较差异性,在4龄、5龄,“桂蚕8号”用桑量与“两广二号”用桑量差异均显著,得出饲养“两广二号”品系用桑量少于“桂蚕8号”品系。

茧质成绩对比方面,2个品系及正、反交死笼率差异不显著。在全茧量方面,差异也均不显著。在茧层量方面,“桂蚕8号”反交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表现显著差异,“桂蚕8号”正交与“两广二号”反交差异显著,其他对比差异均不显著。茧层率对比,“桂蚕8号”反交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对比差异极显著,其他对比差异均不显著。千克茧粒数对比,差异均不显著。单从表5中可以看到,在死笼率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桂蚕8号”反交优势>“桂蚕8号”正交>“两广二号”正交>“两广二号”反交。

雌、雄茧粒茧质对比中,可以看到在全茧量中,2个品种及正、反交之间雌、雄茧全茧量差异均不显著。在茧层量方面,雄茧茧层量的差异也不显著;雌茧茧层量方面,“桂蚕8号”正交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差异显著,而“桂蚕8号”反交与“两广二号”正交、反交差异极显著。茧层率对比,“桂蚕8号”反交的雌茧茧层率与“两广二号”正反交差异显著,“桂蚕8号”正交的雌茧茧层率与“两广二号”正交的差异也显著。“两广二号”反交的雄茧茧层率与“桂蚕8号”正反交对比差异均显著;其余对比均不显著。

3.2 讨论

此次试验全龄期在蚕房饲养,不同于大蚕4龄~5龄地面育,存在一定的试验误差。试验不足之处在于未多次设置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对比试验,只做了1次,后续会分多季节多次验证试验结果。小蚕共育是广西多年来推广的饲育小蚕的模式,本次试验没有设计不同品种间小蚕不同用桑量,是因为小蚕用桑量占比较小,一般占比为4.5%~5%,所以并没有考查品种间的差异。可以看到在3个重复中,饲育用桑量对比,重复2>重复1>重复3,分析得到的3个重复饲育成绩,平均茧重为重复2>重复1>重复3。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户的收茧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给桑量、收茧的时机、营茧条件的变化等。在一定范围内,前人的研究也已表明给桑量超过一定的阈值,茧质增长的重量会越来越小。马斌(1981)等的试验研究还对残桑量、蚕沙量、食下量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在盛食期,多添加的桑叶量也会造成浪费,对提高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作用不大[7]。同时也可以看到,以前的茧层率要比现在的茧层率低2%~5%,这也说明现今的品种和种桑养蚕技术已经有了较大进步,故用桑量超出过去很多就也不足为奇。为贴近生产实际,此次试验没有统计残桑量等参数来精确分析。

参考以前试验蚕品种用桑量的数据,此次试验1龄~3龄用桑量比标准参考分别多58.65%、71.47%、48.38%,在大蚕阶段平均超出标准参考83.21%,尤其“桂蚕8号”的给桑量要比“两广二号”多出3成~4成。四元杂交品种“桂蚕8号”比“两广二号”食量大,相比之下蚕茧更大,茧色白,产量高。综合表2和表3,“桂蚕8号”龄期经过要比“两广二号”要长。本次试验全茧量方面“两广二号”和“桂蚕8号”差异不明显,在茧层量和茧层率上对比差异显著,茧层率的优势会比茧层量更加突出,“桂蚕8号”反交对比“两广二号”表现为差异极显著。在表6雌雄茧粒茧质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实际的差异还会比表5要大一点,因为本次全茧量计算公式设定雌茧、雄茧比例为1∶1。假定实际上某批次“两广二号”和“桂蚕8号”全茧雌雄比均为6∶4,在“两广二号”和“桂蚕8号”死笼率差不多的情况下,“桂蚕8号”正交与“两广二号”正交做比较,每10粒茧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全茧量比表5的平均值多出0.246 g,“桂蚕8号”全茧量要比“两广二号”蚕茧多0.516 g。茧层量计算出来与表5差异不大,差值为0.008 g,其中“桂蚕8号”比“两广二号”多0.168 g。

综上所述,同等条件下饲养“桂蚕8号”与“两广二号”用桑量对比差异显著,全茧量这一经济指标差异不显著,茧层量和茧层率差异显著。一定程度上,用桑量这一基础参数是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的,但此次试验不同品种间经济转化率差异不明显。实际上家蚕品种在张种收茧量方面,不仅仅取决于桑园的桑叶产量,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蚕种繁育系数、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温湿度的控制和蚕房环境等,还受到小蚕共育户的饲育水平影响。此外,与收茧的时期也有关系,例如横州市、来宾市均是上蔟2 d出售,河池地区是3 d。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近几年也对“两广二号”进行了改良复壮,浦月霞等(2021)经试验对4个原种品系进行改良杂交得到的新“两广二号”表现要比原“两广二号”要好[8];石海潜等(2021)所做的农村饲养复壮的“两广二号”也比原“两广二号”表现好,繁育性能优异,降低了死笼率[9]。改良后的“两广二号”与“桂蚕8号”对比,全茧量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是综合成绩“桂蚕8号”还是优于“两广二号”。

不论2个品系之间孰优孰劣,对农户来说都是良种,在选择上,农户均是倾向于好养优先级大于蚕种重量。闭立辉(2005)在蚕病防治中提到,养蚕技术、养蚕条件差的农户应选用强健、好养的蚕品种“两广二号”,而养蚕技术、养蚕条件较好的农户可选用强健、优质、高产的“桂蚕”系列蚕品种[10]。事实上,“桂蚕8号”比“两广二号”龄期多1 d,或许有的农户养惯“两广二号”,在养“桂蚕8号”时在5龄第5 d看到有一点熟蚕,就开始添食蜕皮激素,实际上“桂蚕8号”还要多给桑1 d,误以为到了添食蜕皮激素的时间,就有可能导致实际“桂蚕8号”的产量并没有多出“两广二号”很多,这尤其在新手饲养户中要引起注意。另外,提高桑园的桑叶产出量,提高亩产值,提高桑树栽培技术,在原来仅够或者溢出一点桑叶的基础上计划饲养“两广二号”,换养“桂蚕8号”,收获到更高茧量,对提高蚕农经济效益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后续将开展试验验证和成本运算设想,与“两广二号”对比,分析“桂蚕8号”的桑叶用量、劳动量与多收获的茧之间的一正一反的叠加效应,力求效益最大化。只有在桑园、蚕种、饲养技术上不断下功夫,不断提高桑园桑叶产出,选择更好的蚕种饲养,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技术水平,蚕农们才能更有信心,养得更好。

[1]顾家栋,李宝瑜,沈昌平,等.桑蚕夏秋用新品种“两广二号”的育成[J].广西蚕业,1995(1):44-48.

[2]黄文功,苏红梅,安春梅,等.家蚕新品种“桂蚕8号”育成[J].广西蚕业,2020,57(3):9-18.

[3]王安皆,冯爱丽,聂磊,等.五龄期不同给桑量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J].北方蚕业.2008,29(2):30,32.

[4]江苏省蚕业研究所养蚕研究组.家蚕五龄期经济合理用桑量试验[J].江苏蚕业.1977(2):13-22.

[5]潘志新.蚕儿对桑叶的要求[J].广西蚕业.2002(3):4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桑蚕原种繁育技术规程:NY/T 1492—2007[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马斌,梁伟严.养蚕用桑量的调查[J].广西蚕业通讯,1981(2):5-8.

[8]浦月霞,吴静颜,兰艳妮,等.两广二号改良复壮研究与新品系应用[J].广西蚕业,2021,58(2):13-18.

[9]石海潜,吴静颜,石溪,等.两广二号新品系一代杂交种繁育试验[J].广西蚕业,2021,58(3):32-36.

[10]闭立辉.广西当前主要蚕病与防治[J].广西蚕业.2005(4):10-14.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6.01

S883

A

2095-1205(2022)06-01-04

廖乃有(1984- ),男,汉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初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桑蚕生产技术。

磨长寅(1965- ),男,汉族,广西南宁人,本科,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蚕桑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蚕业龄期桑叶
《四川蚕业》编辑部有关版权声明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桑叶茶成“致富茶”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保温混凝土360 d龄期内强度的影响
《四川蚕业》编辑部有关声明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桑叶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