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禀赋制约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之路
2022-07-29胡剑锋宫福清
○胡剑锋 宫福清
中共中央发文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四新”建设以来,新文科建设便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手段之一,不断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学界的研究成果亦颇为丰硕。在现有研究中,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新文科渊源的梳理和概念、本质的界定(别敦荣,2019[1];赵奎英,2020[2]);二是对新文科建设的必要性、核心任务和发展方向论证(宁琦,2020[3];操太圣,2020[4]);三是关于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设计(樊丽明,2019[5];刘曙光,2020[6]);四是关于新文科理念指导具体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研究(徐显明,2019[7];赵爱国,2020[8])。新文科建设承担着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体系,服务新科技革命和新经济发展,实现国际高级人才培养的使命,具有时代性的意义,学者研究多聚焦于“双一流”高校,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关注较少,在现有研究成果中,仅有刘鑫(2019[9])等为数不多的学者研究的内容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相关。应用型本科高校怎么认识新文科建设?怎么承担新文科建设的使命?怎么实现新文科建设?这些问题需要更具针对性的思考。
一、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内涵和发展方向
(一)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
文科即人文社会学科,其概念源于西方。在中世纪大学兴起以后,文科以“自由七艺”形态零散地、经验性地存在于大学教育中。直到17世纪以后,理性解释引导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新经济力量的崛起,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让人们开始“设想有一种关于社会的科学——一种关于政府、个体行为和社会科学将在诸科学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产生出它自己的牛顿和哈维”[10]。人文社会学科逐渐演化,到18世纪以后,慢慢形成了以实证为主要分析范式,以民族国家为研究框架的知识体系。1980年,美国斯隆基金会的新文科倡议(NewLiberal Arts Initiative)开启了新文科改革。因此,关于新文科历史渊源的追溯,更多展现的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演化过程,而每个阶段的变化都受其时代背景所影响。可见,正确认识新文科建设,要认识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中指出:“我们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①这一论断精辟地概括了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新文科建设要基于此有所作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文科建设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等为代表的科技变革正在逐渐推进,需要新文科为科技变革进行理性解释,融入新的科学技术中,实现互促发展。
(二)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中国语境下新文科建设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使命,其内涵具有三个特性。
一是现代性。社会科学在其初始就抱持着对历史的新理解和对现代性的高度期望[11]。新文科建设离不开文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是文科伴随着社会变迁不断演变的过程,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我们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不是否定过去的成就,而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文科的新发展。
二是时代性。新文科是世界各国对“人文学科危机”采取的应对策略[12]。中国在新时代要寻找新的发展之道,要真正“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言必称西方”的现象,难以肩负起时代要求。因此,新文科建设具有其时代性的使命,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理性解释。
三是实践性。传统文科所擅长的启蒙性和批判性不被看重,大学文科的知识生产方式也从传统书斋式思考走向对实践一线需求的关注[13]。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和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需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为中国的新发展做出理性解释,解决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伦理和恐慌问题。这就需要新文科建设注重贴近实践一线,立足于社会发展,服务于科技进步。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现代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三者是统一的、互相作用的,现代性的外在体现为时代性和实践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价值追求是现代性。
(三)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新文科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推陈出新、革弊立新的过程。基于新文科建设内涵解读新文科建设的方向,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打破效仿物理学建构标准,实现从分析的研究范式走向综合的研究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初始的价值追求是发现学科内的牛顿和哈维,说明人文社会科学深受物理学的影响,且在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对客观知识的获得,而是面向人所处的无处不在的复杂社会问题进行关注和探究。基于工具理性主义的研究诚然是不合适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更为多样的研究范式。
第二,打破民族国家的分析框架,构建跨族群和全球性的分析框架。在传统文科中,民族国家往往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拥有更为宏观的视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教育从国家的“公益事业”的视角指向了全球“共同利益”的视角,新文科建设也应在全球“共同利益”框架下发展,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亦需要全球性视角。
第三,打破书斋式研究习惯,转向实践一线研究。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虽继承了物理学的分析范式,对实证分析的数据采集和方法使用的失当易存在“辛普森悖论”“基本比率谬误”等常见问题,导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欠缺说服力。另外,书斋式研究无法真正直面社会问题,导致研究成果“百无一用”。新文科建设只有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转向实践一线开展研究,才能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体系。
第四,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划分体系,完成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在传统的知识体系划分中,学科是关键,学科将“知识——专业——学科”整合成一个体系,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各成体系,且存在互相交叉之处,学科的严格区分导致学科间交叉部分成为薄弱环节,而社会发展需要学科间不断融合。“四新”建设并举推进,就是要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其已在13门一级学科中总结成四大学科门类,通过“四新”建设再实现四大学科门类间的交叉融合,完成超学科的建构。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要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服务于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服务于科技变革,致力于人才培养,致力于文化传承。这既是教育应有之功能,又和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相对应。可见,新文科建设还在教育的根本之中,承接着高等教育和文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是顺应新时代需求,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法、新通路。
二、资源禀赋制约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困境
(一)资源禀赋制约
高校作为社会组织,政府在其设立之初就已明确功能定位和办学指向,而基于设立之初所获得的资源为固有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因自身的对外作用,慢慢积累的资源为外生资源,且高校发展的对外作用影响固有资源发生变化。因此,高校资源禀赋的区分既要纳入固有资源,又要考虑外生资源。结合社会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源禀赋的划分模式,我们从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角度来区分(详见表1)。
表1 高校资源禀赋指标体系
1.经济资源禀赋的制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校作为公益性机构,其办学对经济资源的依赖尤为显著。教育部2020年6月份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有教育部部属院校76所,其他部属院校42所,省属院校1998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多为地方政府举办,在经费投入上和部属院校有所差别,且不同省、市、自治区财政收入不同,对高校扶持政策不同,各高校又受举办者自身因素制约,加上各省份对省属院校中“双一流”高校的政策和财政倾斜,应用型本科高校所获经济资源较少。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财政投入”上的先天不足,导致其发展短板难以弥补。而“学校创收”“社会资助”“校友捐款”又受“学校声誉”制约,“学校声誉”亦受“经济资源”的制约,形成了马太效应。经济资源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资源中的根本,制约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发展,成为资源禀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制约。
2.社会资源禀赋的制约。经济资源是先天性的问题,那么社会资源就是地利性的问题了。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弥补,也有可能导致后劲乏力。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随着高等教育的“身份固化”[14],上述机会均为小概率事件,在先天不足情况下出现后劲乏力的现象。社会资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制约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科水平较低、科研成果欠丰、服务地方能力偏弱等情况出现,进而影响“学校创收”“社会资助”“校友捐款”“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未能成功卡位,失去了“地利”条件,成为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3.人力资源禀赋的制约。“人和”是在占据“天时、地利”之后的制胜因素。在高等教育的进程中,历史已经证明,一位优秀的校长对高等教育和其任职的学校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优秀的校长的获得是不确定的,不能成为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依赖,况且在任命制下,这一现象发生的概率更低。根据周期性结果理论和链状效应,“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在管理者的影响下能够产生超出其资源禀赋的巨大的正向作用,但其前提是不受文化环境的负面干扰,且不能出现无序竞争。可见,人力资源禀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促进作用需要多个条件限制,难以实现。在常规状态下,“生源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友资源”,“师资水平”决定着“学科水平”和“科研水平”,“管理者水平”决定着其他资源的获得。因此,人力资源成为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直接因素。
(二)学科评估导向不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将“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对应表1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着重强调科研育人、学生学术成果、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评价等,和表1的“学校声誉”相对应;在“师资队伍与资源”中,着重强调师资质量、平台资源等,和表1的“学校声誉”和“师资水平”相对应;在“科学研究水平”中,着重强调科研成果质量、成果转化水平、科研获奖情况等方面,和表1的“学校声誉”“管理者水平”“师资水平”相对应;在“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中,着重强调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声誉,和表1的“学校声誉”“地方支持”“校友资源”“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相对应。这些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资源禀赋密切相关,致使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受限。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2021—2025年)》由于是面向本科教育的教学审核评估,更多着眼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质量,其中亦对办学硬件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应表1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学科评估和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作为现阶段考量高校办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其评价指标体系对新文科建设导向作用显著。上述二者的评估指标虽未明确将表1的“经济资源”纳入评价范畴,但所有指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政策扶持”和“经济资源”。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出路
(一)建设新文科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使命
新文科建设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应用型本科高校受资源禀赋的制约,和新文科建设的使命难以匹配,那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出路何在?新文科建设的实质是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中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15],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不应缺席,也不会缺席。应用型本科高校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匹配、深度融合,以应用型学科和专业设置为依托,以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办学宗旨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同向同行,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产教融合促进应用成果转化为支撑,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16]。《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列出转型发展14条主要任务,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国家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目的就是引导高校在承担五大职能的同时,更加贴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找准定位,直面资源禀赋约束,放弃跟跑“双一流”高校模式,结合新文科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任务,在新文科建设中走出特色之路。况且,新文科建设既要解决重大复杂的全局性的现实难题和世界难题,也要解决各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区域性问题;既要承担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的历史使命,也要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践一线的问题做出理性解释;既要促进科技变革转化成生产力,又要为地方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既要培养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家,又要培养扎根一线的社会工作者。由是,新文科建设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使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文科建设征程中大有可为。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困境破解之道
前文论述了新文科建设的方向,具体落实到高校新文科教育改革上,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同志提出通过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来推进文科教育改革,以期实现新文科建设的方向和核心任务。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应进一步找准定位明确人才培养优势,面向市场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借助资源提升课程质量,根据地方需求进行模式创新,结合科技创新强化文科融入,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探索新文科建设的特色之路。
1.新文科办学定位要彰显学校特色。办学定位其实就是新文科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进行的角色确定与理想设计。新文科只有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才能清晰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职责,制定质量监督制度和评价标准体系,构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17]。应用型本科高校多为地方性院校,分布在全国各地,每所学校有其历史渊源和办学传统。但是,最近20年来各个应用型高校都通过更改校名、学科调整、规划定位等方式去地域化、综合化、高水平化。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和学科评估的推进,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科规划、人才争夺方面又陷入了一轮新的竞争。以上情况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疲于跟风,忽视了自身的办学定位是否和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方向、办学规模、社会声誉、学科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相匹配。在新文科建设的进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切忌再次陷入“羊群效应”的怪圈,围绕自身特色寻找出路,聚焦办学定位的调整,切忌“大而全”,应追求“小而精”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将自身的人才培养优势最大化,成为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引擎和动力源。
2.新文科人才培养要转身面向市场。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解决了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功能性、结构性问题,才能实现新文科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受传统观念影响,专业具有较大的趋同性和相似性,其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革新的步伐。应用型本科高校因产业而生,因产业而长,随产业而兴[18]。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应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特别是对一些重复度比较高、办学门槛比较低、竞争优势比较弱的专业进行削减。应面向市场需求、自身优势、区域特色,强化传统优势学科,融合不同学科形成交叉学科,找到差异化优势培育新兴特色学科。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在具体的实践中应注意几点:首先,课程体系的改革要考虑各课程间是否能互相支撑,是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是否能解决当下现实问题,是否必要和必需;要特别重视实践课程的建设,可将实践教学过程分为理论传授、基础技能培训、专项技能训练和企业岗位技能训练四个环节[19]。其次,专业设置要考虑是否适应地方需求,是否供给过剩,是否和社会经济发展脱节,是否无缝对接市场岗位,是否融入科技创新,是否满足新兴市场需求,是否超出社会影响辐射能力。最后,学科布局是否涵盖专业设置,是否主动融入其他学科,是否实现多学科不同方位的交叉融合,是否体现学科优势,是否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3.新文科质量提升要挖掘丰富资源。受资源禀赋的制约,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质量和师资水平易成为其新文科建设的短板,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逐渐完善的社会机制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补足短板提供了新的契机。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就是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将在线课程纳入教学实践中。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以面对面教学为主,优质在线课程为辅,既可以实现互相补充,也可以强化教师授课质量;其他必修专业课程可以将在线课程和教师实践教学结合,引导课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功能;选修类课程以在线课程作为主要教学工具,教师抓好考核即可。此外,可以围绕某一知识模块建构一门主课附带几门在线课程的“组课”模式。关于师资提质方面主要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向建设跨学科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总体实力不足主要指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属于专业知识的纵深度和前沿性不够,跨学科师资队伍可以拓展师资水平的广度,弥补不足,通过开设团队课等形式满足新文科人才培养需求。二是外向实现师资和社会互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和当地社会各界建立师资互相交流学习的机制,允许学校教师走出去到社会一线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再返回学校进行知识再生产;鼓励社会一线资历丰富者站到学校讲台上授课,让知识更加贴切实际需求。
4.新文科创新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在资源禀赋的制约下,应用型本科高校难以和“双一流”高校同频竞争,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寻找不同的发展模式,才能在新文科建设中有所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视野不应着眼于全球或全国,而应专注于高校实体所在的“地方”,解决地方需求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价值追求。关于校地合作主要有几种形式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是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学校和企业因人才供需达成合作。合作的形式可以是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就业基地接收毕业生就业,也可以是学校为企业提供订单培养,也可以在校内成立专门的产业学院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授课进行专门企业人才培养,还可以在企业设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学院进行工读培养。二是校企合作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同使用实验室,企业委托校方进行产品研发等方式实现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建设。三是校地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通过地方委托校方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相关咨询,校地双方共建研究中心,校地双方共同申报项目,地方委托校方招收定向生源等形式进行。
5.新文科融合发展要打破学科壁垒。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多年形成的院系专业壁垒并不那么容易打破[20]。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不必率先打破院系专业壁垒,而是通过三个方面来逐步推进:首先,建设新文科实验室。新文科实验室不是要为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性教学,而是要结合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发展,根据新科技成果和新市场需求建设文科实验室,让新文科实验室作为科普新科技成果、解释新科技成果和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次,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为不同学科间的教师提供跨学科科研合作的机会,选拔跨学科学术带头人,设立跨学科专项,面向地方和企业寻求项目支持,鼓励教师从事跨学科科研。最后,打破职称评聘中的学科壁垒。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率先打破职称评聘中的学科壁垒,通过职称的指挥棒实现新文科融入科技创新,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知识和文化助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按上文所述进一步找准办学定位,明确文科人才培养优势,面向市场优化文科中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借助丰富的社会资源,实现文科课程提优、师资提质,结合科技创新强化文科融入,根据地方需求推动文科建设模式创新发展,方能面向中国各地的实际,采用更为综合的研究范式,以全球的视野推进学科间的融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探索新文科建设的特色之路,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参与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于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
注:
①习近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6/23/c_1123025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