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

2022-07-28刘丽萍黄雯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3期
关键词:脐部脐带新生儿

刘丽萍,黄雯雯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广东 惠州 516000)

0 引言

新生儿出生后脐部常残留脐带残端,此为开放性创面,在脐血管闭合期间会出现脓性分泌物、细菌入侵等导致感染[1]。新生儿免疫屏障尚未完全建立,防御功能较差,如脐部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脐部出血、感染的发生,甚至引起败血症导致患儿死亡[2,3]。据统计,在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因素中由脐部感染导致的超过一半,一旦出现败血症其死亡率高达18.06%[4,5]。因此在新生儿的护理中,针对预防脐部感染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制定科学规范的护理方案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6]。院内综合护理根据新生儿个体特点提供专业的新生儿护理措施,微信延续性护理在院内综合护理基础上扩大护理服务范围,调动家长护理积极性,实现护理的无缝隙连接[7,8]。国内有研究显示,对新生儿实施院内综合护理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以营养状况;延续性护理的应用可明显改善极低体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9,10]。本研究检验我科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01月至2021年09月我院自然分娩的足月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30天,平均(15.36±3.26)天;体重2.5-3.5kg,平均(2.97±0.27)kg;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30天,平均(14.66±3.64)天;体重2.5-3.5kg,平均(3.02±0.31)kg。纳入标准:①无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②生命体征无异常;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家长对此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脏器的畸形;②产妇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③家长不配合研究者。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使用医用酒精进行脐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用脐带夹进行结扎,用无菌剪刀剪断脐带,用稀释的碘伏进行残端消毒并包扎。出生后第二天开始沐浴,沐浴完成后用医用酒精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直至脐带自然脱落。

研究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①成立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小组: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包括1名助产士、1名育婴师、1名具有高级职称新生儿护师、2名新生儿主管护师及1名专职院感医师。小组成立后通过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查阅相关文献、科普视频等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案;通过培训后的小组成员能熟练掌握脐带护理方法、严格实施护理程序;小组定期组织会议进行病例分析,找出不足及调整方案,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②院内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出生后2min内主管护师快速进行脐带及周围皮肤消毒,用脐带夹夹闭脐带,在夹闭点上5mm处剪断脐带并清理残端;再次消毒后敷贴包扎;第二天进行暴露法的沐浴,有院感人员检测进行沐浴室的定期消毒、沐浴用品的定期更换等,护理人员沐浴前洗手并带无菌手套,沐浴过程中避免水流进入脐带,沐浴后用灭菌后的毛巾轻轻擦拭新生儿全身,用1%活力碘为聚维酮碘旋转式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每8h更换一次脐贴;新生儿出院前告知家长出院后护理注意事项,做好宣教;③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向新生儿家长讲解健康育儿及护理的重要性,介绍微信健康平台的作用及意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微信延续性护理干预;设立公众号,由小组成员定期发布新生儿疾病及护理知识、推送沐浴、消毒的正确操作视频、推送科学健康育儿知识;建立微信群及时解答家长的问题,不定时推送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教学视频;在群内用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宣教沐浴、饮食及生活护理知识;家长可将新生儿成长、脐带脱落、脐带愈合等情况以图片或视频方式发至群内,小组成员进行评估并一对一进行健康指导。

1.3 观察指标

1.3.1 脐部感染发生率

观察脐部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异味等判断有无感染并计算感染发生率。

1.3.2 脐带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

通过护理记录计算脐带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

1.3.3 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

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计算家长护理满意度,≥85分为满意,<85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60例新生儿中发生脐部感染的1例,未发生感染的59例,脐部感染发生率为1.67%;对照组的60例新生儿发生脐部感染的7例,未发生感染的53例,脐部感染发生率为11.67%;研究组新生儿的脐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7.38±0.47)d,住院时间为(7.76±0.86)d;对照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为(8.49±0.52)d,住院时间为(8.91±0.72)d;研究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s, d)

表2 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s, d)

组别 n 脐带脱落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60 8.49±0.52 8.91±0.72研究组 60 7.38±0.47 7.76±0.86 t 12.226 7.957 P 0.000 0.000

2.3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的60例新生儿中家长护理满意度为满意的60例,不满意的0例,家长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60例新生儿中家长护理满意度为满意的52例,不满意的8例,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6.67%;研究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n,%)

表3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脐部断端是开放性创面,如若护理不当可导致脐部感染,甚至全身性感染[11]。脐部感染是新生儿出生后最常面临的感染疾病之一,新生儿出生后如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导致脐部感染发生,严重威胁患儿生存质量,给家长造成心理及经济负担[12]。新生儿脐部感染可逆行感染导致新生儿出现脐源性腹膜炎、上行感染导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甚至出现新生儿败血症危及生命[13]。有数据显示,导致新生儿发生败血症的原因中脐部感染占70%左右,且脐部是厌氧菌较容易繁殖生长的部位,因此一旦感染将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死亡率高达20%左右[14,15]。导致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可能诱因较多,包括产前胎儿宫腔内感染、产时胎膜早破及产程异常延长等导致羊水污染、产后脐部处理不当及护理不规范等[16-19]。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免疫功能较差,如脐部未能得到较好的护理可导致细菌入侵引起脐部感染而威胁患儿生命健康[20]。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21,22]。

谭丽萍[23]等人通过对新生儿脐部无菌操作、脐带结扎、清洗、沐浴及病房环境消毒等优质科学的护理措施实施,他们发现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缩短、脐部感染发生率降低。李飞飞[24]等人通过对新生儿家长推送微信健康教育课程、微信平台在线解答疑问等方式的干预发现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缩短、脐部感染发生率降低。宋兴艳[25]通过对324例足月新生儿实施脐部护理干预后发现,新生儿的脐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缩短。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的实施,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缩短、脐部感染发生率降低、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与前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可能的原因是:①院内综合护理为新生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脐部的优质护理、无菌操作、环境消毒等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保障新生儿脐部免受细菌入侵,最大程度降低脐不感染可能;使用1%活力碘为聚维酮碘代替酒精进行脐部消毒可提高消毒效果。因脐部常繁殖厌氧菌,而75%的医用酒精消毒效果欠佳[26];1%活力碘为聚维酮碘对厌氧菌的杀灭效果较好[27];②微信延续护理为新生儿出院后提供护理支持,患儿家长的健康护理教育让其更加专业的进行育儿护理工作,实现了优质护理的无缝隙连接,保障新生儿安全。

综上所述,实施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

猜你喜欢

脐部脐带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染毒的脐带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1)
感染性脐炎的局部护理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
重视新生儿脐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