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2-07-28张伟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期
关键词:神经痛带状疱疹有效率

张伟东

(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双鸭山 155811)

0 引言

带状疱疹是医院皮肤科的常见病症,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病程时间较长,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之后会伴随着患者的神经快速移至其脊髓后根神经节当中,并在此潜伏,等待宿主细胞的免疫能力降低后,病毒便马上激活,引发神经节炎或坏死,在病毒激活后会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一次移至患者的皮肤引起带状疱疹,并伴随强烈的疼痛感,患者的年龄越大疼痛越强烈,对患者的日常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该类患者会出现疼痛、触觉超敏等状况,无法根治。若带状疱疹患者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会造成病症问题的迅速恶化,进而引起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情况,令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临床中常对该类患者采取缓解疼痛的措施,保证患者能够正常生活。目前,选择何种安全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已经成为了临床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详细探讨了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此为增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 年1 月至2020年12 月,选取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 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6 例和14 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1 岁和52 岁,平均(63.5±1.9)岁。患者的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病程时间分别为6 个月和1 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3.5±1.2)个月。在观察组3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17 例和13 例。患者的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0 岁和53 岁,平均(63.6±1.5)岁。患者的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病程时间分别为5 个月和1 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3.1±1.1)个月。此研究由我院伦理会审核后开展,且两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医学诊断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②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齐全完备;③患者及家属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生命体征平稳;⑤经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器官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者。排除标准:①患者经医学诊断为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②患者的临床资料存在缺失;③患者和家属均未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并发重度认知障碍、慢性疼痛病史、严重的精神疾病者;⑤入组前已经存在高血压患者;⑥对此次研究涉及药物过敏者;⑦有长期服用镇痛药物史者;⑧并发肾、心、肝等功能严重异常者;⑨并发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片予以治疗,该种药物的单次剂量和服用频次分别为100mg 和3 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胶囊进行治疗,首日的单次服用剂量为300mg,在睡前服用1 次即可。次日的单次服用剂量保持不变,但服用次数增加至2次。第三日的单次服用剂量仍为300mg,服用次数增加至3 次[1]。从第四日起,保持每日3 次的药物服用频次,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4 周的药物治疗,在此期间严禁患者服用其他药物,以此避免外界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干扰,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真实有效[2]。而医护人员在两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防止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嗜睡、眩晕、乏力和厌食等不良反应,应参考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停止服药或减少用药量的措施,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尽快缓解,保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顺利安全出院[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以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作为指标进行评价。医护人员在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及具体类型,其中,类型包括嗜睡、眩晕、乏力、厌食,准确计算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并详细统计每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治疗后21d 和治疗后28d 的VAS 评分,同时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估每种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若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已明显改善,则划分至显效范围内。若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已出现好转,则划分至有效范围内。若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或者出现恶化的情况,则划分至无效范围内。通过公式:(显效+有效)÷例数×100%=有效率,可以分别计算出每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VAS 评分总分分数范围于0 分-10分,0 分即没有出现疼痛,1 分-3 分为轻度疼痛,4分-7 分为中度疼痛,7 分以上为重度疼痛,10 分即出现最为剧烈的疼痛,分数愈高会出现愈加剧烈的疼痛。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参考[5]。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 可以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表2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从表3 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7d、治疗后14d、治疗后21d 和治疗后28d 的VAS评分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显示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s,分)

表3 比较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7d 治疗后14d 治疗后21d 治疗后28d观察组 30 6.39±1.12 4.31±1.13 3.25±1.25 2.77±1.14 2.15±1.07对照组 30 6.38±1.09 5.19±1.14 4.77±1.19 4.23±1.28 3.82±1.03 t/χ2 0.159 1.425 1.598 2.131 1.744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由于该疾病不能被治愈,因此该类患者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影响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为患者感染带状疱疹后或疱疹皮损愈合后遗留的皮肤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发病率与年龄呈现正相关。该种疾病带来的疼痛感具有持续性,疼痛类型以烧灼痛、针刺痛、刀割痛和钝痛为主,并伴随感觉异常的现象发生,若不能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6]。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是临床公认的一种世界级疼痛疾病,相关数据显示,带状疱疹发病后大约有20%-50%的患者会出现神经痛,而且患者的年龄越大,神经痛的发生率越高,发病后的疼痛也就越强烈。有学者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主要发病机制可能是因为患者的神经系统发生了病理性改变,进一步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且痛觉会传入患者的通路外周、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区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疼痛类型,以往临床中多以抗抑郁药、镇痛药联合治疗该疾病,通过药物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但是其临床疗效一直不甚理想。伴随着近些年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治疗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

面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临床医师以往会指导患者通过口服卡马西平片的方法进行治疗,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缓解,让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善,令其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虽然卡马西平片能够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发挥出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但长期服用该类药物,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嗜睡、眩晕、乏力和厌食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体验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7]。而加巴喷丁作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新型药物,具有耐受性好和效果显著的优势,能够在缓解该类患者疼痛感的同时,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令患者拥有舒适的治疗体验,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片。

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治疗后7d 的VAS 评分为(4.31±1.13)分,治疗后14d 的VAS 评分为(3.25±1.25)分,治疗后21d 的VAS 评分为(2.77±1.14)分,治疗后28d 的VAS 评分为(2.15±1.07)分。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治疗后7d 的VAS 评 分 为(5.19±1.14) 分,治 疗 后14d的VAS 评分为(4.77±1.19)分,治疗后21d 的VAS评 分 为(4.23±1.28) 分,治 疗 后28d 的VAS 评 分为(3.82±1.03)分。经对比可得,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加巴喷丁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在提高治疗质量、减轻疼痛程度和增强治疗安全性方面效果显著,使患者的病症问题及早缓解,让患者的身体状况尽快好转,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早日出院,起到了极为有利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神经痛带状疱疹有效率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很有效率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