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实践的循证研究
2022-07-28裴圣愚
裴圣愚
(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武汉 430074)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1〕。为了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以及之后召开的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自2020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陆续开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并将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有针对性地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源和时代背景,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命运等维度上的共同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提出以来,学术界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意义、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2〕,为有形、有感、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存在着研究视角过于宏观、研究设计趋于同质、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因此,本研究运用循证的理念和方法,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循证思考〔3〕的基础上,对开展不久并正在实践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有助于深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证据。
循证,即遵循证据或以证据为本。对课程教学展开循证研究,就是基于教育者视角,为改善课程的教学实践产生和应用证据〔4〕,从而优化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吸收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这里,证据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取的研究型证据,二是从典型个案中提取的实践型证据。进而通过对两类证据的合成,获得有效力和有信度的证据结论,并在后续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检验。当然,教育者既要善于利用证据,也不能盲目迷信证据,既要按照证据所提出的方案解决问题,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考虑实际情况,使证据的效用最大化。所以,循证研究有助于提炼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严谨的教学实践路径,对开设好、讲授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循证研究有助于促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
基于此,本次循证研究首先运用系统评价①系统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广泛收集某一方面问题的相关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将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以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总结。主要由提出问题、确定纳入排除标准、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分析、结论及讨论组成。的方法,提炼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型证据。然后以CZ大学中华共同体概论课教学实践为典型个案,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提炼实践型证据。最后合成两类证据,提出改进课程教学实践的建议。
二、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系统评价
考虑到尚未有直接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获取支撑本研究的研究型证据,本次系统评价将围绕高校如何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一问题展开。系统评价由两名研究员背靠背进行,当意见不一致时,讨论达成共识。
(一)文献纳入与检索
本次系统评价将纳入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为研究内容,并在研究设计中使用了问卷、访谈等具体方法的已有定性研究文献,重点对这些文献所分析的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效、方法、路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
因此,对未涉及如何深化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已有文献,以及研究方法不明确的已有文献予以排除。同时,考虑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鲜明的中国语境,特别是十九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本次系统评价又对外文文献和发表于2017年之前的文献予以排除。
根据上述构建的问题及纳入排除标准,研究员确定检索式:(1)中华民族共同体AND教育AND高校;(2)中华民族共同体AND教育AND院校;(3)中华民族共同体AND教育AND大学;(4)中华民族共同体AND教育AND大学生。于2021年10月15日对中国知网(CNKI)发表自2017年10月18日以来的文献进行篇名检索,其他设置为系统默认。经研究员使用EndNoteX7软件删除重复文献后共获得文献79篇。然后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研究员共排除文献65篇,筛选后最终获得14篇文献。
(二)质量评价
本次系统评价采用CASP(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工具对纳入文献的研究风险偏倚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共计10项,每项均以“是”“无法确定”“否”来评价。
其中,14篇纳入文献全部清楚地描述了研究的目的,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恰当,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和样本恰当,也都清楚地阐述了研究结果。然而,14篇纳入文献中有2篇的研究设计无法确定是否适合于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有1篇文献的资料收集方法无法确定能否解决所研究的问题,有2篇文献的资料分析无法确定是否足够严谨。另外,14篇纳入文献中只有2篇充分考虑到了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在其他12篇中,2篇评价为“无法确定”,10篇评价为“否”),只有1篇文献充分考虑了研究伦理问题(在其他13篇中,8篇评价为“无法确定”,5篇评价为“否”)。因此,最终评价12篇文献的研究具有价值,2篇文献的研究价值无法确定。
(三)资料提取与综合
研究员对所纳入14篇文献的主要信息进行提取②由于篇幅限制,文中未详细呈现所纳入14篇文献的具体信息。,主要包括研究开展的时间和地点、所选择的对象样本和所使用的方法,以及最后的研究结果。本次系统评价采用主题综合法,即通过“三级诠释”进行证据综合。研究员首先从相关信息中提取第1级的描述性主题,再将其编码合成为第2级的分析性主题(共8项),最终形成下列第3级的综合结果(共4项)。
1.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了成效
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较为准确,能够理解基本理论知识,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认同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凝聚的结果,具有坚定的祖国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共建共享和民族团结意识。
高校开展的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
2.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
高校是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通常使用课程、讲座、党团活动、文艺演出、竞赛、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打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课程教学是最基础的培育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第一渠道。目前的课程教学以任课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和授课方式。
3.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多方式的协同
增加校园环境内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接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混合编寝对增进民族感情、促进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增加思政课、新闻媒体、主题教育等活动的开展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正相关。通过宣传栏、横幅标语、官方网站或公众号等方式传递相关信息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多数大学生倾向于参加文化节庆类的教育活动。
4.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多主体的协同
高校要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体制机制,重点加强教学考核、教师队伍建设、常态化交流平台、课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和学科资源,使不同课程的教学实践形成合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有很大相关性,其家庭亲友具有较强的影响力,需要加强家校联动教育。
(四)讨论
本次系统评价采用CERQual(Confidence in the Evidence from Review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工具对上述4项综合结果进行分级,主要考虑支持该综合结果的各纳入文献是否具有方法学局限性、结果一致性如何、数据充分性如何,纳入文献同所支持的综合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如何。最终评价综合结果1、2、3信度为高,综合结果4信度为中(见表1)。
表1 综合结果的信度分级
同时,在文献纳入与检索过程中发现,虽然本次系统评价是以高校开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中心构建的问题,但所纳入文献都对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进行了探讨,因而同本次循证研究的主题有较高的相关性。在质量评价过程中发现,所纳入文献在研究者反思和伦理学两个问题上存在较高的风险偏倚。尽管对总体的质量评价产生了影响,但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本领域的文献写作方式有关,可以说是一种共性问题。因而本次系统评价认为其影响程度有限。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实践的问卷调查
CZ大学是一所招收多民族学生的综合性大学,是首批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高校之一,也是参与编写课程全国统编教材的高校之一。因此,选择该校作为个案进行调查具有典型性。
(一)教学设计
CZ大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共计3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分为8讲,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课程相关主题在开课前的寒假中进行社会调查。
2020-2021学年第2学期,CZ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共计42个课堂,课堂按2020级学生专业班级划分,平均课堂人数约为140人。
(二)调查情况
2021年3~7月,研究员使用“问卷星”调查平台,对CZ大学上课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为保证问卷受访对象的一致性,调查均采用“一班一码”、课上填写的方式完成,共回收问卷1 614份。在剔除明显失真的问卷后,保留有效问卷1 491份(见表2),有效回收率为92.38%。
表2 样本的基本信息(n=1 491)
(三)结果分析
1.教学需求
整体上,受访大学生对学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持积极态度。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提升大学生应具备的素养,了解到中华民族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还可以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和研究做准备。
在授课模式需求方面,48.09%的受访大学生仍然希望采用“教师主导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25.82%的受访者希望采用“互动教学模式,以师生讨论为主”,另外24.55%的受访者认为两种模式都可以。仅有1.27%的受访大学生希望采用“学生主导模式,以学生讲解为主”。
在教学手段需求方面,90.41%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播放影视和视频资料”。其次,46.61%的受访者选择“课外拓展活动”。而“话题问答讨论”“分小组学习交流”“组织相关比赛”这三个选项的占比较低。
2.教学评价
整体上,受访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非常高。92.47%的受访学生认为课程教学水平优秀或良好(80~100分),5.51%的受访者评价一般(70~79分)。有90.6%的受访者表示,课程学习过程达到或高于自己的课前预期。
在教师评价方面,受访大学生对授课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受访者对教师的评分在90~100分数段的占68.4%,在80~89分数段的占27.47%,在70~79分数段的占3%。
在学习收获评价方面,受访大学生表示,通过课程学习帮助他们掌握了相关知识、理解了重大意义、改变了对同类课程的看法、增进了对其他民族的了解、改善了与其他民族成员的交流。其中,有直接知识性收获的人数占比最高,达到90.11%。同时受访者认为,课程也存在着内容比较枯燥、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实践活动偏少、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较弱等问题。
在吸引力评价方面,受访大学生表示,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等内容最具有吸引力。另外,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对课程吸引力具有重要影响。
3.教学建议
整体上,受访大学生建议课程实践应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和历史方面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途径建议方面,85.41%的受访大学生提出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活动,79.01%的受访者支持积极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开展教学,71.0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学实践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协作,63.94%的受访者则表示需要增加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接触。
在教学活动形式建议方面,受访大学生最为接受的是文化与节庆活动,分别占比78.85%和77.39%,远高于其他形式。59.72%的受访者提出增加交流活动,48.9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可以增加讲座和会议,31.69%的受访者则认为可以增加竞赛活动。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实践的证据合成
通过对已有成果的系统评价和对典型个案的问卷调查,本研究获得了高校开展中华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型证据和CZ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的实践型证据。两类证据中既有吻合度较高,能够相互支撑印证的结果,也存在有一定差异,能够相互联系补充的结果。通过证据合成,本次循证研究将为进一步改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相互支撑证据的合成
1.明确了教学实践的整体效果
首先,研究型证据和实践型证据均表明,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教学实践的开展,大学生在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体系、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从而推动各民族大学生更加坚定了“五个认同”。其次,两类证据均显示,学习该课程之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一般来说,意识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加以理解。虽然有研究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或者认知、情感和意志,也有研究分为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行为,还有分为认知体验、价值信念和行为意愿,但不外乎知情意行四个核心表述。参见梁静,杨伊生《跨民族友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及培育机制研究》,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7期;江玲丽《“知情意行”视角下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及路径》,载于《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载于《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等。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知”和“情”方面。当然,这也说明改进课程教学实践需要着重在大学生的“意”和“行”方面下功夫。
2.明晰了教学实践的改进环节
首先,研究型证据和实践型证据均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是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对该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接受度和满意度都很高。同时,两类证据表明,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仍然对课程教学实践产生了消极影响,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改善。其次,研究型证据和实践型证据均显示,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和形式是改善课程教学实践环节需要重点考虑的举措。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注重课堂内外情境的协同,让大学生能够通过教室学习、日常经历、家庭生活等多种途径加深对课程内容的体验和认可,这样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也可以增加大学生在多情境中与不同民族成员接触的机会。
(二)相互补充证据的合成
1.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研究型证据提示,高校要重点在人员构成、专业能力、师资培训、教师发展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型证据则提示,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中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实际运用、对课堂状态的灵活把控等也是影响教学实践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对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需要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性为切入点,实现教师个体的发展进步与学校整体的支持保障相结合,提升授课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教学实践能力。
2.整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资源
研究型证据提示,高校要整合课程资源和学科资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合力。实践型证据则没有涉及到这一方面。因此,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分析,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如何协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与中华文化导论课以及相关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群,并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科交叉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三)基于证据合成的教学实践反思
基于本次循证研究的证据合成可以发现,各高校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建设,通过有目的教学实践提升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水平。同时,深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改进课程教学实践效果,需要增进大学生自身在现实互动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验,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互动体验与认知加工的有机结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的报告指出,我们的工作“促进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体认”〔5〕。“体认”这一概念就很好地融通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体验目标和认知目标,为有形、有感、有效地开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启示。
作为一次探索,本次循证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一是证据结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尚未开展,需要后续研究及时补充反馈信息;二是系统评价的应用还不够成熟,证据合成需要继续完善;三是受新冠疫情影响,问卷调查的地点、对象、数量有待增加;四是研究框架有待丰富,需要增加访谈、观察等方法的运用以深化对证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