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线上线下双辅导模式研究
2022-07-28刘桐序丛晨
刘桐序 丛晨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对加强学校体育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出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家庭体育作业是课堂教与学的延伸,既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延长,又有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家庭体育作业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组织地为学生设计课后在家庭、社区及运动场馆等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达到提升技能掌握程度、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目的,并进行反馈的一种身体活动形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小学生因疫情被迫居家进行网课学习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始利用线上多媒体软件布置相关的家庭体育作业。为了更好地提升家庭体育的锻炼效果,该文提出线上线下家庭体育作业双辅导模式,旨在解决当前家庭体育作业的现实问题,并对未来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的实施提出指导性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小学家庭体育作业线上线下双辅导模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政府官方网站查找有关小学家庭体育作业以及线上线下双辅导模式的相关资料,并归纳与总结,分析当前小学家庭体育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对长春市内5所小学校的25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3 所为公办学校,2 所为民办学校。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25份,有效问卷25份。
1.2.3 访谈法
笔者通过直接访谈的方法,对25 名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就布置家庭体育作业的必要性、家庭体育作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体育作业的主要原因以及线上线下体育作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等展开访谈。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家庭体育作业内容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家庭体育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大多数根据体育测试内容进行作业布置,如50m 跑、跳绳、仰卧起坐等。家庭体育作业过多的“应试性”导致作业内容枯燥单一,缺少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重复的练习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烦情绪,甚至可能讨厌完成此类体育作业,致使家庭体育作业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因此,家庭体育作业的内容应更加丰富、多元,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同时,在布置家庭体育作业时,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既符合学校对家庭体育作业的要求,满足家长对提升学生体能的愿望,又能提高学生完成家庭体育作业的兴趣。
2.2 家庭体育作业的实施缺少专业指导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家庭体育作业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主要负责设计作业内容、留作业和评价作业,但缺乏对学生进行家庭体育作业指导的精力。由于后疫情时代的普遍化和“双减”政策的实施,家庭体育作业及其线上辅导,在近年来开始慢慢施行,大多数家长对于如何借助网络进行家庭体育作业的辅导尚有困惑。家长与教师由于难以实现及时的互动与沟通,同时家长自身的运动水平难以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体育作业,学生在体育教师和家长方面得到的指导有限,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最终难以通过科学有效的锻炼方式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针对指导力量不足的问题,可以借助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力量,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弥补家庭体育作业指导人员的不足,同时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
2.3 家庭体育作业缺少完整的评价方法
调查显示,当前家庭体育作业的评价以教师为主体,评价形式过于单一。因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导致难以及时评价或为缓解工作量,只进行简单的评价,这样容易造成家庭体育作业流于形式,既不能有效评价作业完成的效果,也难以达成促进学生健康的初衷。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家庭体育作业的评价与其他科作业的批改不同。对于当前留作业而不评价或将达标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现象,应制定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并采用家长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元评价方法,以确保作业评价的客观性、专业性、有效性。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在完成家庭体育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评价结构,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
3 线上线下家庭体育作业双辅导模式的具体措施
3.1 充分利用现有的线上体育课堂与辅导平台
3.1.1 建立多元化的家庭体育作业模式
通过利用现有的线上平台,如微信、钉钉、雨课堂等,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布置作业及分享优质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提交作业。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布置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的作业。例如,观看一些大型赛事现场直播,如NBA、欧洲杯、世界杯等,通过观看比赛视频,在网络上搜索体育项目的历史,了解相关的体育规则,感受体育的独特魅力。线上开展辩论赛,教师给出辩论题目,学生根据题目搜索相关知识,为自己的想法提供理论支撑。学生可以通过云辩论,锻炼口才,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夯实学生的体育素养。
3.1.2 精确实施个性化指导
线上体育作业辅导平台将会为小学生提供各项体育运动,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辅导平台找到自己所需要了解的运动,从而获得有针对性、科学的体育动作指导。而教师方面,则可以在线上体育作业辅导平台查阅班内学生家庭体育作业的完成进度,还可以单独查阅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通过学生上传的体育作业视频,查看学生的体育动作是否达标,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动作指导。并挑选出体育动作最为标准、规范的作业视频公开展示,为其他小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3.1.3 形成多元的家庭体育作业评价方法
对家庭体育作业的检查与评价,是保证家庭体育作业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开展家庭体育作业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和诊断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使学生了解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清楚地认识到与家庭体育作业达成目标之间的差距,同时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在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家庭体育作业的评价标准之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达标率,而且还能更加科学地量化学生家庭体育作业的效果。此外,可以依据学生在线上平台提交的家庭体育作业次数、出勤率以及视频动作是否标准等展开过程性评价;可以以期末考试或者小学生体质监测成绩作为结果性评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每次录制的视频,观察其是否有进步,以及根据期末考试或体质监测的成绩对小学生作出反馈性评价。由于家庭体育作业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可根据作业内容,在班级中展开集中展示,由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自评与互相评价。以上评价方法需在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公开透明进行,学生通过看到彼此的情况,进而唤起胜负欲,形成荣誉感。
3.2 线下辅导规划
3.2.1 建立丰富、多元的线下家庭体育作业内容
在制定线下家庭体育作业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制定一些合适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体育活动内容。同时,一定要注意丰富作业内容,家庭体育作业不能只是简单的身体素质练习,如加速跑或耐力跑,也应该考虑增加各种球类、健美操等运动项目的作业。其内容还应包括课堂教学内容、体质监测内容、学生感兴趣内容、家庭亲子关系等,可进行多方面的融合。通过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如1min跳绳、50m跑等国家体质检测的项目,为以后的体质测试夯实基础。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小学生,则可以减少体育运动的时长,或将其直接替换成一些简单的身体素质训练或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家长还可以根据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家庭体育作业的指导与评价,对小学生掌握较差的体育内容进行着重练习与锻炼。通过线下体育锻炼与亲子活动相结合,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心态结合不同季节,设计不同的家庭体育作业,如春季郊游、放风筝;夏季游泳、爬山,秋冬季慢跑与滑雪等需要家庭成员参与的亲子体育活动。这种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能进一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了解,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3.2.2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会公益性活动的一部分,在各种公益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的建立宗旨是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指导小学生体育锻炼动作的规范度,进一步加强小学生体育运动的锻炼效率,并在及时反馈与交流中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考虑到家长专业知识不强和留守儿童等情况,可以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帮助更多家庭中的孩子顺利完成家庭体育作业。
在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规范、扶持志愿者服务,通过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意义,达到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正确认识和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社会影响力的目的,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可大学生志愿者这一服务团体。高校在招募志愿者时,以笔试、面试、试讲等环节有效筛选志愿者,对每一次志愿活动起到监督管理作用,确保志愿活动的顺利进行。相关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均可以在平台注册,平台确保志愿者的真实性,每位志愿者拥有一个服务账号,确保志愿活动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价。志愿服务结束后,志愿者可向平台提交志愿服务的照片、视频等,平台将其作为个人展示,展示在志愿者的个人账户上。同时,提供给家长评价其工作表现的渠道,家长和学生可对志愿服务进行打分、评价。这也是除了志愿者专业技能知识、执教能力、师德等方面外,又一项有关志愿者的考核标准。同时,学校的校团委也会有注册成为志愿者的学生名单,由志愿者所在学校对志愿者进行监督管理,由专门的教师定期组织开展考核、培训等工作,确保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准逐步提高。高校将此志愿活动纳入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为学院、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各高校可以根据此项志愿活动,设立专门的奖励制度:根据学生、家长的评价以及教师执教能力,设立专项奖学金,以充分调动个体积极性。作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充分调动志愿者潜在的工作能力,激发志愿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志愿者的工作业绩,吸引更多优秀志愿者。
4 结语
(1)通过线上辅导,可以建立多元家庭体育作业模式,精确实施个性化指导,完善作业评价方式;线下辅导可以使学生有效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线上线下家庭体育作业双辅导模式,可以促进家长与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2)线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的建立,既可以让大学生在辅导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又能使小学生获得体育相关人士的专业辅导,在有效缓解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同时,提升人民群众对于体育的正确认知,更快、更有效地推进国家政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