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培养初探
2022-07-28徐杰
徐杰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95)
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子系统,高职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举措,是健全学生心理素质的科学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措施。体育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探索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举措,认真分析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高效策略,以便能够促使体育教学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熏陶,使高职学生战胜畏难情绪,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中,以实现个人体育项目技巧能力的提升。
1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意义
1.1 促进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学生是促进国家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发展的进程。心理素质相对较好,就能够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这对于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是很有帮助的。反之,如果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在现实面前就很容易走极端,严重时,甚至会给自身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从而制约个人全面发展的进程。因此,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与学习中的难题,是一件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事情。
体育教学能够在很大限度上帮助高职学院完成这一目标。体育锻炼是枯燥的,需要学生就某个动作进行多次练习,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等,让他们在情绪出现波动时,依然保持应有的理智与冷静,最终取得个人的胜利。体育锻炼是学生相互协作的结果,有些体育项目需要多名学生的参与,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掌握与人交往等能力,这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探求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会在很大限度上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效果,为日后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2 有助于改变传统体育教育中的弊端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此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体育技巧的巩固与强化,而忽视了其心理素质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没有得到凸显,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高职学院致力于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传统体育教育中的弊端,以便所有学生都能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意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学生获得体育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与过去相比,体育教学的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但就现阶段而言,依然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需要。如果不进行积极改进,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才提出了素质教师观,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注重学生对于体育技巧的学习,以便能够获得有效的强化与巩固。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基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关注,以便能够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与信心,促进其成为一个健全的人。
2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2.1 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体育教师要想使体育教学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主动配合体育教师的教学,那么他们的身体素质必定会获得有效的提高。反之,如果学生拒绝参加体育活动,并在体育课堂上一再抵制体育教师的教学,那么其心理素质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之初,体育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促使他们战胜畏难情绪,形成坚毅品格,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创造有利条件。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对于一些情况相对特殊且身体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单独辅导,挑选一些相对简单的项目练习,加强对基础动作的训练,提升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自信心。基础动作相对容易,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必定会有所提高,如此一来,学生有信心学习更加高深的体育技巧。此外,促使学生体会到坚持的价值。不只是体育课程,所有课程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须保持坚持的态度。学生在加强基础动作练习时,会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对于他们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大有裨益。对于有一定基础且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一定难度与复杂性的运动,如跨栏、跳高等,帮助他们摆脱体育学习中所产生的枯燥情绪,强化他们的成就感,促使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2 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
科学的评价制度,对于学生学习体育的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科学的评价制度下,学生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意识到自身在体育活动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而获得锻炼质量的有效提升,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坚毅的良好品质非常有帮助。体育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科学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完善评价制度的举措,以便能够促使评价制度具备科学性、实效性等特征,从而对高职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充分肯定,以便他们能够意识到教师对于自身的关心,从而将对教师的喜爱之情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为提升个人的体育心理素质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将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纳入评价体系中。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关注课堂上表现优异的学生,懂得运用科学的指导方式,强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促使他们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关注进步非常明显的学生,与优秀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的进步可能不值一提,但是与自身比较,他们的进步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以此来增加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最终实现个人体育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最后,将考核评价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应是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对于教学前、教学后学生的态度与做法,也要纳入评价体系中,以便能够给予学生最为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渐战胜自身的不足,朝着良好、正确的方向发展。
2.3 加强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关注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师更多是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具体情况与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当然,这不能将责任归咎于体育教师,毕竟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查,要远远易于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查。然而,体育教师需要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那就是它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在很大限度上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出某些方面的尝试,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
2.4 举办丰富多彩的竞技类体育活动
竞技类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他们的竞争与求胜心理,促使他们以积极自觉的态度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体育项目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多名学生共同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价值观等不同,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然而,这些矛盾必须得到化解,才能提高自身小组的战斗力。而化解矛盾的过程,则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同他人相处与交流,这对于其团队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在把握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竞技类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而为形成终身锻炼意识,创造体育锻炼的有利条件。
在具体教学中,不管面对怎样的情况,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耐心,保持对学生个性化表现的尊重,保持“以人为本”的良好准则,保持对学生的信心。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后一道防护墙,如果连体育教师都放弃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学生的未来将非常堪忧。诚然,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但这不是教师放弃的理由,不论面对什么情况,教师都要积极探索解决之策,而非一再逃避或者拖延应付。为人师者,不仅需要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能坚持不懈地寻找改进的途径。
3 结语
体育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动力,对于学生取得事业成功与设置科学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因此,在体育过程中,高职教师一定要提高重视,并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体育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以便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早日实现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