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G助力企业和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2-07-26虎一卓美国罗格斯大学

航空财会 2022年4期
关键词:金融绿色企业

虎一卓/美国罗格斯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9 月召开的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对中国碳排放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简称“30·60目标”。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再到零排放,制定了完整的路线图和减排时间表,谋划了“中国方案”。中国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需要进一步推进能源革命、经济社会转型和金融变革,全面向低碳转型。2022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新发展方式,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着力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一、ESG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ESG 是指综合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重点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评价体系。企业践行ESG 理念,不仅推动企业价值观养成,促进资本向善,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运营质量。企业践行ESG 原则,不仅有利于企业在ESG表现方面得到资本市场青睐,更能帮助企业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在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获得金融市场支持。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使得更多人可以看清绿色投资机会,主动影响企业发展方向,加快做优做强的高质量发展步伐,实现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二、ESG 促进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

践行ESG理念,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健性成长,更体现出绿色环保的市场导向。金融业在践行ESG 理念,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影响投资者投资价值导向的ESG 投资、第三方评级机构的ESG评级和包括实体企业及金融机构的ESG信息披露等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聚焦环境、社会、治理等三个维度,将目光不再停留在企业的短期经营业绩回报,而是着眼于企业的综合价值ESG表现,将环境和社会责任纳入到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推动资本市场把更多的资金流向那些绿色环保、低碳发展、承担社会责任更大,对社会产生更多积极影响的低碳、减碳项目,实现政府、投资人、上市公司和产业等多方“帕累托改进式”的共赢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

二是在企业常规开展的以投资回报进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增加环境和社会的ESG 评级,通过建立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使ESG成为金融体系的创新工具进入到商业领域,成为企业快速撬动资本的力量,影响投融资方向的助推器,进而带动整个金融市场推出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市场开展可持续投融资。

三是强化ESG 信息披露,建立ESG 信息披露标准,制定ESG 信息披露的细则指标体系至关重要,目前ESG信息披露正处在由自愿向强制转变的过程中,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2018年中国证监会修订并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近期还将成为强制性要求,初步搭建了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框架,这也成为拟上市企业所遵循的价值导向。2020 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金融机构在投融资过程中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与企业授信相结合,且将ESG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进行信息共享。鼓励投资人将ESG理念纳入到整个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中。

因此加强信息披露,建立健全ESG信息披露框架、标准和指标体系,迫切需要解决ESG信息披露不及时、披露内容不全面,披露标准不统一,数据来源不真实等问题。大力推进ESG数据库建设,增强ESG 数据搜集的基础能力,为创新ESG 工具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来源,真正实现助力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

三、ESG 推动企业和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聚焦碳金融,在促进金融“脱虚向实”过程中,做推动实体企业发展的践行者

碳金融主要指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涉及碳权、碳汇、碳配额等专业领域,企业可在碳市场中自由交易、转让碳配额。根据2021年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碳排放权是指在规定时期内,给企业的碳排放额度,是碳排放权的载体,企业可以在碳市场中自由交易、转让多余配额并获得收益,投资者也可以按规定参与碳配额度的买卖交易。广义的碳排放权包括碳配额和碳信用,在碳排放配额机制中,设定上限直接约束重点企业排放配额,目标是减少他们的排放总量;在碳信用机制中,政府鼓励企业多开发减排项目,通过生成减排量核证,进而抵消碳排放配额。

要满足碳金融的发展,首先,要为重点企业,特别是化石能源企业确定排放碳配额,通过建立碳排放可追溯机制,落实碳交易监督行为,促进碳交易市场规范运行;其次,要培育碳金融交易的基础能力,把交易市场活跃起来,通过创造更多的交易机会使交易双方都能受益,最终实现碳金融市场发挥可持续发展价值;最后,要丰富碳金融产品,未来要加快创新包括期货、衍生品、融资产品等金融产品,确保企业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特点和需求的碳金融产品。

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结构和转变绿色发展方式。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2020年,我国GDP为101.6万亿元(其中三次产业占比7.7∶37.8∶54.5)排放了大约100 亿吨二氧化碳;包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的第二产业长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近年虽然有所下降,2020 年仍然高达37.8%[2],使得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的能源消费大国。第三产业占比虽然在2020 年提升到54.5%,但是仍然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低于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从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看,制造业总体尚处在价值链中低端,其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高能耗比重仍然偏高,占总能耗的85%,增大了节能降耗,减排降碳的压力。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研究院测算,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碳减排的总体贡献度将超过50%。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提升低耗能、低排放行业占比。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从工业投入品源头减少资源消耗。采用低碳技术对工艺、流程进行绿色化改造,淘汰高碳、高耗能技术,发挥产业链上下协同效能,用先进的低碳用能技术和先进的节能技术控碳减排,降低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总量强度,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动与绿色低碳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释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叠加倍增效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推动能源革命,生产更多绿色低碳产品,提升产品增加值率,做推动实体企业发展的践行者。

(二)聚焦转型金融,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做推进实体企业发展的推动者

转型金融是金融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支持清洁高效的市场主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所做出的业务调整。转型金融分为以绿色权益为导向的零碳投资行为和有减碳脱碳导向的可持续信贷。

中国是国际制造业中心,有着众多的碳密集、高环境影响行业和企业,亟须通过各方面的金融支持用以技术升级、市场转型,从而减排、降碳,最终达到零排放。转型金融可聚焦能源的清洁化可再生,制造业转型及减排,促进农业科技化现代化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实施整合兼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综合效率。

标准化金融产品流动性强、底层资产相对清晰、监管规则相对完善、数据标准程度比较高。推进标准化金融产品的创新,不仅天然契合了ESG投资重视信息披露和社会监督的特点,也更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标准化水平,积累原始数据,构建ESG 投资评价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第二产业节能降碳和绿色低碳转型。制订以节能降碳为目标,制订石油石化、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化工行业、交通运输、建筑建材等行业的双碳目标的碳达峰实施方案[2],建立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提高能耗和碳排放的准入标准,加快第二产业的绿色转型,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受中国资源禀赋的影响,加大煤炭清洁化的高效利用,运用新技术降低高耗能、高排放的总量。坚决控制浪费大量资金、消耗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和侵占土地资源的“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坚决阻止以牺牲国家和区域行业整体利益,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粗放式经营方式,从增量上控制能耗和碳排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绿色技术突破和应用迭代升级,构建政府、生产端、消费端共同参与的绿色消费体系,统筹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大力推动交通领域电动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开展绿色出行节能降碳行动。坚决阻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推进实体企业发展的推动者。

(三)聚焦绿色金融,在促进低碳“绿色发展”过程中,做推动实体企业发展的助力者

绿色金融是指注重绿色环保投资,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绿色环保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领域,突出金融业的主动地位,促进资本市场将更多的资金投向绿色环保产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项目,以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的核心是金融机构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作用,借助金融工具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信贷、保险、债券、信托等绿色金融产品,通过改变整个投融资结构,使资金流向绿色行业,从而达到强化消费者绿色偏好作用。

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一是质量收益评估不清晰,界定绿色产业和绿色客户的标准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二是收益和成本估算还相对模糊,还没有准确的计算方法。三是总体规模仍然受限,绿色债券比重较低,占同期我国债券余额的比例极低。

绿色金融的框架中包括四个支柱,分别是标准、披露、产品和激励。所谓绿色金融的标准主要指界定标准,说明哪些经济活动是绿色的,可以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目前,我国至少有三套绿色金融的界定标准,一是关于绿色信贷的界定标准;二是关于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三是绿色产业目录。这三套标准有机结合,基本相通。

未来发展绿色金融,还需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聚焦气候变化、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制定通用性的绿色产业、项目目录,引导债券、信贷、股票、基金、保险等领域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进一步明确绿色金融项目范围和支持重点,为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提供更为清晰的绿色金融支持对象,使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认证有据可依、界定准确。二是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持续增强识别绿色低碳项目的能力。通过加强对融资对象环保信息的判断、环境风险的评估和金融产品的定价,提升金融机构环保技术、法规和金融兼备的复合型能力与水平。通过尽可能的缩小绿色评估认证结果在不同机构间的差异,提升绿色评估认证的公信力。三是绿色金融体系还需进一步创新产品,鼓励披露。制定更加科学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指引,在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时点等方面细化标准。在信息披露的方式上,采用企业自行披露和独立第三方核证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第三方机构依据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指引,开发基础、通用的环境效益测算模型,对绿色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绿色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科学评估[3]。

四、结论

在ESG三个维度中,加大绿色投资力度,解决E(环境)问题,不仅契合“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更可利用其在标准建设、资产供给、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为解决S(社会)和G(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探索性地提出ESG促进企业和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聚焦碳金融促进金融“脱虚向实”,做推动实体企业发展的践行者;聚焦“转型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做推进实体企业发展的推动者;聚焦“绿色金融”,促进低碳“绿色发展”,做推动实体企业发展的助力者三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为推动企业和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目标提供支持依据。

猜你喜欢

金融绿色企业
绿色低碳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