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防控

2022-07-26樊华张淑爱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牛群病毒性母牛

文│樊华 张淑爱(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养殖管理期间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牛的年龄不同、身体抵抗能力不同,感染该种病毒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以及造成的死亡率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成年阶段的牛由于抗病能力相对较强,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之后大多呈现隐性感染或者周期性感染,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相对较为轻微,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该类病毒在牛养殖场当中一旦传播蔓延,由于存在隐性感染病例,患病牛和健康牛频繁接触会造成该病得不到妥善有效的清理,难以得到有效净化。另外由于该病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养殖场当中反复传播流行,会使得整个牛群的身体抗病能力逐渐下降,经常出现继发感染、混合感染的现象,很容易和其他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难题。

一、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病学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又被称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是影响牛群健康生长发育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在短时间内就会在整个群体中快速传播蔓延,使得大批量的牛群发病。另外该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会引起牛群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养殖周期变长,饲料成本增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侵入机体之后,一方面会引发牛群出现外在的临床症状,例如黏膜病变和严重的腹泻症状,另一方面各种病毒还会不断攻击牛群的上呼吸系统,导致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逐渐变差,不能够很好地识别抗原、清除病原,导致牛群的抗病能力逐渐下降,经常出现混合感染的现象。当前在很多养殖场当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大多不会单一发生,经常和其他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加重之后,一方面会因为严重的腹泻和黏膜病变造成牛群死亡,另一方面也会对养殖场繁殖牛群的生产性能产生严重的损害。作为饲养管理人员,应该掌握该种疾病的具体流行特征和发生动态,并结合发病症状病理特征,运用科学手段加强防控,注重做好牛群的净化处理工作,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的发生。

1.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特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广泛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呈现世界范围流行,一年四季均可以传播流行,但以冬春季节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有囊膜,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种病毒和猪瘟病毒、羊边界病毒属于同属成员。在基因特征和结构蛋白上与上述两种病毒能够保持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在养殖场疾病防控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有效预防病毒性腹泻疾病的传播流行。自然条件下,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对热环境、紫外线十分敏感,高热环境下几分钟就会失活。紫外线环境下短时间内就会失去活性,常用的消毒剂也能够短时间内将其灭活处理。近些年,通过对我国发生过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养殖场进行核酸测序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有三种基因型,其中基因Ⅰ型的流行范围较为广泛,而基因Ⅱ型的致病能力更强。

2.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特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全年都可以发生流行,不存在典型的季节性,冬春季节是该种疾病发生流行的高峰期,任何年龄阶段的牛对病毒易感性都很强,其中犊牛对病毒的易感性最强,感染后口腔、食道、气管、阴道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斑块或者溃疡病灶。妊娠阶段的母牛会出现严重的流产,并表现出严重的繁殖障碍。由于病毒性腹泻病毒传播速度较快,感染率发病率相对较高,会给全球的牛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将其划归为三类动物疫病。

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临床症状

急性型大多发生在新发病的养殖场或者年龄较小的牛群当中,6~8月龄的犊牛易感性最强,典型的临床症状最为明显,发病速度相对较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初期阶段患病牛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不能正常采食,心跳速度加快,体温显著升高,有时能够高达40~42℃,2~3天之后体温逐渐下降,随后体温逐渐升高,高热症状不退。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病牛的黏膜组织开始出现病变,出现充血现象,从鼻腔当中流出清澈鼻液,口腔、鼻黏膜出现溃疡或者糜烂组织,采食量逐渐下降,出现水样腹泻。腹泻初期阶段粪便呈现淡黄色粥样,随后恶臭难闻的腹泻物当中夹杂有大量的肠黏膜组织、血液或者气泡,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病牛很容易因为急性脱水衰竭死亡。慢性型大多是由急性型转变而来,或者发生在年龄较大的牛群当中。大多数患病牛呈现轻微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逐渐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周期延长、眼角鼻腔分泌物显著增多、出现间歇性的腹泻现象,偶尔还能够看到坏死的溃疡组织。有的患病牛还会出现慢性的蹄叶炎,不能正常行走。慢性感染的牛群如若得不到妥善有效的治疗,最终也会因伴随其他疾病死亡。当养殖场出现持续感染之后,大多数患病牛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外观正常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是一旦受到外界应激刺激或者身体抵抗能力下降之后,病毒就会在体内大量增殖,造成自身生长发育不良,有时还会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妊娠阶段的母牛受到病毒感染之后表现为突然出现流产,产出带毒的犊牛,混合饲养时很容易将该种病毒传染给其他牛群。在一个养殖场当中隐性感染病例占到牛群比例的1%左右,并且能够终身携带该种病毒,终身向外排出病毒,给其他健康牛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防控措施

防控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应该从切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等几个方面入手。当养殖场出现该传染性疾病之后,首要工作是加强检疫淘汰,及时将养殖场的患病牛,尤其是繁殖母牛淘汰处理,做好整个牛群的监测净化,直到连续三次监测未出现带毒牛表示净化完全,这样能够构建健康的种牛群。免疫接种是防控该种疾病最经济有效、最简单的措施。在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弱毒活疫苗存在毒性散播或者毒力加强的风险,不适合于发病养殖场,尤其是患病牛群的免疫接种,当前在国内推广应用的商品化的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另外在日常养殖管理期间,也需要加强针对性的调控。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案,加强环境消毒管理,坚持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坚持全进全出,避免随意从外地引进牛群。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该种疾病的具体发生流行状态,在发病高峰期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将该类传染性疾病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程度。由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范畴,再加上该种疾病目前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对于受到病毒严重危险的牛群,应该做好持续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隐性患病牛并及时淘汰。而对于确诊的繁殖母牛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应该及时进行淘汰,严格无害化处理。因为处于繁殖阶段的母牛通过繁殖能够将病毒传播给胎儿造成犊牛出现严重的感染情况,使得养殖场周期流行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导致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的净化处理。在做好牛群净化处理同时也需要做好后备母牛的针对性管理,犊牛出生之后应该进行针对性的血清监测,投喂经过消毒灭菌的乳汁,并在整个哺乳阶段做好监测工作保障其健康,断奶之后才能够转入到后备母牛群当中进行集中养殖管理。通过严格净化,淘汰发病繁殖母牛,能够有效净化该种疾病,培养健康牛群,将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流行率控制在最小范围降低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在现代牛养殖产业发展背景之下,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流行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为了将该种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率控制在最小范围,降低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危害,就需要指导养殖户注重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养殖场是否发生过该种疾病,定期做好牛群的血清监测,掌握抗体的消长情况,完善免疫接种方案,将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流行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确保动物能够健康生长发育,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牛群病毒性母牛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与牛共眠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生日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