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者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基于陕西省231个创业者的调查
2022-07-25牟小刚牟伊瑶
牟小刚 牟伊瑶
一、引言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2年6月,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累计达到1120万人,80%以上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平均每个双创主体能带动6.5个农民就业,创业业态越来越丰富,带动就业能力越来越强。返乡创业带动了各类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城乡之间形成人才互动、要素互动、信息技术互动的融合发展新格局,将乡村资源转化为乡村资产、乡村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乡贤反哺乡村,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同时,返乡创业者通过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公司+农户”模式,将小农户与大市场、分散农业与规模农业有效对接,不仅为农户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为脱贫户创造了持久稳定的收入来源,更为解决相对贫困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返乡创业工作,制定出台了系统完备的扶持返乡创业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分别从优化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建设创业园区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就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好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创业绩效,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以吸引更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当前,返乡创业者是否都了解和掌握政策信息?获取政策信息是否便利?创业绩效如何?哪些因素影响创业者的创业绩效?上述问题的解决对于通过创业政策吸引更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产业兴旺,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进,各地创业型经济日趋活跃,推动了就业增加、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明秀南,2016;王叶军,2019;倪星等,2020)。创业绩效也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许多研究表明,创业绩效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创业者或团队、资源、环境与机会等(余绍忠,2013)。部分学者研究了个体特质与创业绩效的关系。解学梅等(2021)研究发现,女性创业者表现出适当的男性能动性特征时,有利于提高新创企业绩效。罗明忠和陈明(2014)在人格特质分类基础上,提出农民越注重培养自身人格特质,越容易提高创业学习能力,从而取得较好创业绩效。程聪(2015)、吴克强等(2021)从创业韧性出发探讨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面对逆境,创业者的信心、乐观、韧性、努力等个性品质,不仅有助于创业者解决创业困难、发现创业机会,而且会对提升创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也有学者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探讨创业绩效。李路路(1995)的研究表明,私营企业家与其亲戚和朋友的关系,特别是这些亲戚和朋友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对他们进入私营经济领域、获得资源和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郭红东和丁高洁(2013)、芮正云和史清华(2018)认为农民工自身资源非常有限,能够与更多家人、亲戚和朋友建立起高度信任的家庭关系,并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越容易取得更好的创业绩效。还有一些学者探究了外部环境与创业绩效问题。文亮和李海珍(2010)的研究表明,创业氛围、创业激励、上下游市场网络对创业绩效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最显著的是创业氛围,其次是激励体系。朱红根和梁曦(2018)认为,农民工在创业初期,由于面临土地、资金等要素短缺,政府需要通过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办事流程、提供要素保障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民工创业成长。尹志超等(2015)、严爱玲等(2020)研究认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强创业供给、提高创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研究大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农民工创业绩效研究,在刚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创业项目选择等与中东部地区具有差异性,因此创业者政策需求侧重点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会有所不同。同时,在外部环境方面,多数研究集中于具体扶持政策落实,未将政策宣传因素考虑进去,创业政策要发挥作用首先是要让创业者知晓其政策内涵,了解通过何种渠道、采取何种方式才能享受到“政策红利”。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刚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陕西省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激发创业活力、提高创业绩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在环境因素方面,除了政策落实,还将政策宣传考虑进去,为完善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理论机理与研究假说
根据相关创业政策和理论研究,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所了解的创业者个体特征、从事行业、创业环境等信息,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创业环境三个方面考察返乡创业者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10个假说。
(一)个体因素
创业特质理论认为,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创业成功者与创业失败者在个体特征、心理素质、个人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体特质(张玉利和杨俊,2009)。创业者的个体特质包括性别、年龄、认知、动机、文化水平、个人能力、个人经验等因素,这些特征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者在创业动力、成功欲望、风险偏好等方面的表现,塑造了创业行为选择,而这些创业行为会直接影响创业绩效(朱鹏,2020)。创业者在外出学习或务工过程中,随着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不断增长,对市场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学习能力也随之增强(周菁华,2013)。这种实践经历会促使创业者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机会识别把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得到提升,这是创业成功并取得较好创业绩效的前提基础。除个体特征会影响创业绩效之外,创业者的经营形式及所处行业也会影响创业绩效。笔者调研发现,在231个创业者样本中,32.5%的创业者属于个体工商户,他们由于受到资金、资源、市场、经营规模等因素限制,整体实力较弱,创业绩效较差;41.1%的创业者选择种植养殖行业,由于其产品的高度相似性和附加值较低,致使在一个区域内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这不但会分流客户、减少市场份额,还会导致产品销量下降、经营利润减少(熊智伟,2018)。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1:返乡创业者的文化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假说2:返乡创业者的机会把握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假说3:与其他经营形式相比,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创业绩效较差。
假说4:与其他行业相比,种植养殖行业创业者创业绩效较差。
(二)家庭因素
企业家资源禀赋理论认为,企业家创业前的资源禀赋构成其创业的资源基础,并影响着创业行为特征和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理性决策。创业者的资源禀赋由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构成。其中,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社会网络的资源优势,它不仅取决于主体所处网络关系的结构,而且取决于网络关系的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主体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以及所能调动的资源水平(蔡晓珊和张耀辉,2011)。家庭网络关系是创业者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个体创业者一般受自身条件限制,很难从外部获得所需的各种资源,此时创业者可以从家庭关系网络中获得信息、资金等(吴溪溪等,2020),而且家庭收入水平越高,越能为创业者提供更为可靠的资金支持(朱红根和梁曦,2017)。但家庭成员专长多样性、性别多样性、年龄多样性、教育多样性等家庭网络关系与创业绩效之间并非呈现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成员多样性过低,不利于创业者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信息、技能、资源等;而家庭成员多样性过高,又可能会导致观点的冲突,甚至是家庭成员关系的冲突,进而带来精力的分散、管理的困难、决策的犹豫,这都会影响创业绩效的提升;只有家庭成员多样性保持在适度水平,既有利于整合外部多样性资源,又有利于强化内部群体学习效应,提升创业绩效(李后建和刘维维,2018)。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5:返乡创业者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假说6:返乡创业者的家庭收入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假说7:返乡创业者的家庭成员合作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三)创业环境
任何一个创业者的创业活动都会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创业环境对创业活跃程度产生很强的正向影响(蔡莉等,2007),也会对创业绩效产生重要影响(Autio et al.,2018;Goswami et al.,2018)。创业环境是指在创业前阶段、创业过程中、创业后发展阶段全生命周期内,对创业活动能够产生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环境内部各要素相互协同,形成区域创业生态系统(崔宏桥和吴焕文,2021)。其主要包括政府因素、经济因素、投资机构因素、科研机构和高校因素、社会氛围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等(高斌和段鑫星,2021)。政府因素中制度安排及政策措施是创业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合理的制度设计能激励创业者致力于生产性创业活动,并以此来促进社会财富增加和经济发展,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则会驱使创业者投身于导致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创业活动 (李雪灵等,2010)。政府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创业流程、降低创业门槛等制度创新,有助于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者创新动力。在政策措施方面,政策宣传和政策落实对创业政策效果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创业政策宣传的目的在于畅通政策知晓渠道,减少政策出台后的信息不对称,政策宣传到位能够使创业者及时明确政策措施要点,从而有助于增强创业者的创业经营信心,提高创业绩效(吴克强等,2021)。但创业者能否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将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现有研究表明,政策扶持对创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市场基础、资金来源、创业基础设施、技术基础、教育培训、人力资本、文化氛围在内的区域创业生态系统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创业绩效的提升,还可以通过间接提升创业活动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创业绩效(邬爱其等,2021)。同时,政策扶持通过改善金融服务对农民创业绩效产生间接正向影响(朱红根等,2015),社会互惠和社会支持通过提高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获取资源的可能性对农民工创业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马红玉和王转弟,2018)。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8:获取政策信息的便利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假说9:创业扶持政策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假说10:当地环境的融洽程度显著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三、样本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全部数据均来自课题组对陕西省创业者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返乡创业者的基本特征,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创业政策宣传、落实、效果环节主要内容的反馈。调查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一方面,按照《关于同意河北省威县等90个县(市、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的通知》《关于同意河北省阜城县等116个县(市、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的通知》《关于同意河北省大名县等135个县(市、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的通知》,在韩城市、扶风县、镇巴县、西乡县、石泉县、洛南县六个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依靠社会关系网络将通过“问卷星”平台制作好的问卷链接或二维码发送给创业者;另一方面,按照《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财政厅印发〈陕西省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在汉中市西乡县五丰创业孵化园区、汉中市略阳县工业园区返乡创业园区、宝鸡市陇县关山草原返乡创业园区、安康市满意返乡创业园区四个“陕西省返乡创业示范园区”进行线下问卷调查。线上线下共调查231个创业者,获得有效问卷231份,有效率100%。
(二)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知,231个返乡创业者中男性创业者占比59.3%,高出女性18.6个百分点;创业者年龄段主要集中于31~50岁,其中,31~40岁年龄段的创业者占比最高,为38.5%;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占比59.3%,表明当前返乡创业者的受教育年限提高,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多数创业者都具有技能手艺和外出务工经历;在经营形式上,返乡创业主要以个体和私营为主, 企业规模较小,私营企业占比37.2%,其次是个体工商户占比32.5%;在行业选择上,种植养殖行业占比41.1%,表明农业依然是创业的主要领域。
表1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三)变量定义
对于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首先详细梳理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陕西省政府发布的创业政策文件,深入分析文件中的政策类型、具体举措。同时,以CSSCI 来源期刊为文献检索来源,检索出与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作为分析的文献基础。学习借鉴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调研,本文选取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机会把握能力、家庭成员合作程度、政策知晓度、创业培训、家乡环境融洽程度等26个变量作为模型分析的解释变量。调查发现,返乡创业者的经营形式多为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中小微私营企业(三者占样本总体的87.9%),这些市场主体没有规范且详细的财务报表。因此,本文采用以往研究学者(郭红东和丁高,2013;罗明忠和陈明,2014;朱红根和梁曦,2017;邬爱其等,2021)使用的主观程度评价法来反映创业绩效。调查问卷中对于创业项目的经营效益设置了“很差”“比较差”“一般”“比较好”“很好”五级主观程度评价选项。根据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要求,本文将被解释变量“创业绩效”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将“很差”“比较差”“一般”归类为“创业绩效较差”,赋值为0;将“比较好”和“很好”归类为“创业绩效较好”,赋值为1(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Logistic回归分析广泛应用于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回归模型,如果因变量是二分类变量,则可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本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来考察返乡创业者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将创业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Y,同时令“创业绩效较差=0”“创业绩效较好=1”。因此,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如式(1)所示。
(1)
其中,P表示创业绩效较好的概率,1-P表示创业绩效较差的概率,β0是常数项,βi是待估计系数,Xi是解释变量即影响创业绩效的因素,μ是随机误差项。
(二)信度和效度检验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之前,首先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以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本文使用SPSS22.0进行测验,Cronbach’sα系数值为0.852;KMO 检验值为0.868; Bartlett 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等于2594.739,P=0.000,小于0.01。整体模型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等于98.651,P=0.000,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回归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结果,只有当Hosmer-Lemeshow 检验值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回归模型的整体适配度才好。Hosmer-Lemeshow 检验结果显示,卡方值等于4.439,P=0.815,大于0.05, 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整体回归模型适配度良好,26个解释变量可以有效预测被解释变量创业绩效。
(三)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本文使用SPSS22.0,分析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创业环境对返乡创业者创业绩效的影响。在变量进入回归模型方法中,采用向后逐步剔除法,根据概似比逐一剔除在回归模型中不显著的变量,经过13步回归得到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返乡创业者创业绩效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3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从个体因素看,创业者的文化程度、机会把握能力、经营形式、所处行业4个个体因素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呈现差异化。文化程度变量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创业者文化水平高,并不代表创业项目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绩效。实地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创业者从事种植养殖或低端加工制造行业,一些返乡创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难以真正在创业实践项目上得到应用,同时一些基本农业技术、技能又没有熟练掌握,导致创业项目难以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因此,假说1不成立,这与赵德昭(2016)的研究结论,“西部地区拥有初中学历的返乡农民工更易获得较高的创业绩效”相一致。机会把握能力变量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机会把握能力越强,创业绩效越好。创业者机会把握能力强,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就越强,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先人一步发现市场机会,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从表3沃尔德检验值可知,在个体因素中机会把握能力对创业绩效影响最大。因此,假说2成立,这与朱鹏(2020)、吴克强等(2021)的研究结论一致。经营形式变量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与私营企业、股份制、家庭农场经营形式相比,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创业绩效较差。个体工商户大多属于生存型创业(1)生存型创业主要是指为了赚钱养家或生存而选择创业。,经营规模较小、实力较弱,难以从外部获得持续发展壮大的各类资源,创业绩效普遍较差。因此,假说3成立。所处行业变量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负,说明与建筑业、居民服务业、新兴产业相比,种植养殖行业创业者创业绩效较差。实地调研中发现,从事种植养殖行业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销售的最终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缺乏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因此,假说4成立。
从家庭因素看,创业者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成员合作程度3个家庭因素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呈现差异化。家庭劳动力数量变量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的创业者不一定取得较好创业绩效。家庭成员数量越多、多样性过高,可能会导致观点的冲突,甚至是家庭成员关系的冲突,进而带来精力分散、管理困难、决策犹豫,这都会影响创业绩效的提升(李后建和刘维维,2018)。因此,假说5不成立。家庭收入水平变量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创业绩效越好。在创业者从外部获得金融资源较为有限的条件下,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可以为其提供较为可靠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利于提高创业绩效(朱红根和梁曦,2017)。因此,假说6成立。家庭成员合作程度变量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家庭成员合作程度越高,创业绩效越好。创业者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越紧密、信任程度越高,更容易获得人力、资金、资源等各方面帮助(吴溪溪等,2020)。因此,假说7成立。
从创业环境看,获取政策信息便利程度、创业培训、降低创业门槛、公共服务、项目支持、信贷扶持、家乡环境融洽程度7个创业环境因素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呈现差异化。创业者获取政策信息便利程度变量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创业者了解政策信息越及时、掌握政策信息越多,越能够及时从扶持政策中享受到“政策红利”,创业企业绩效就越好(朱红根,2012)。因此,假说8成立。创业培训、降低创业门槛、项目支持3个变量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创业者通过创业培训掌握知识技能越多,政府在“放管服”等方面改革力度越大,项目支持数量越多,创业者创业绩效越好。公共服务、信贷扶持2个变量分别通过了1%、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负,说明政府需要提高政策资源配置的精准度,让真正想干事、干实事的人享受到,让真正的创业者能长期发展。因此,假说9部分成立。家乡环境融洽程度变量通过了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当地社会包容性越强,尤其是对创业失败者能够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和帮助,就越容易激发创业者的创业动力、创新思维,这对提升创业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与文亮和李海珍(2010)的研究结论一致。因此,假说10成立。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陕西省231个创业者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返乡创业者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创业者的机会把握能力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其他经营形式相比,个体工商户创业绩效较差;与其他行业相比,种植养殖行业创业绩效普遍较差。创业者的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成员合作程度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获取政策信息便利程度以及家乡环境融洽程度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策支持效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呈现差异化。
(二)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创业培训。通过聘请专家教授、企业管理者、创业成功人士对返乡创业者进行管理、营销、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培训。同时,结合乡村振兴,以县(区)为单位,根据各镇产业分布、农业特点,建立1~2个综合培育基地,2~3个实训基地,以种植养殖技术、种植养殖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等为重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创业论坛、研讨会等各类产业技术交流活动,加强不同创业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创业者的知识视野和社会资源。遴选一批创业引领骨干到产业价值链前端的省内外龙头企业,或赴东西部对口帮扶城市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参观考察、观摩学习,开展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在比较学习中提升创业者个人能力。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做好返乡人员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完善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并将其子女按规定纳入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农村办学质量,对返乡创业人员子女有入学需求的,由地方教育部门统筹解决,免除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家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塑造家庭文化,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互信与合作,从而减少创业风险与家庭利益之间的冲突。
第三,加大政策支持。一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创业人员,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带动就业强、社会效应大的创业主体,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与推动创业创新专项行动相结合,对于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返乡创业主体,及时做好税收的减征、免征以及有关政府性基金的减免。二是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各地方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地方农商行,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强化发挥个体工商户、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主力军作用。商业银行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同合作,定期召开“税银企互动”座谈会,了解创业企业资金需求、介绍“银税互动”(2)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建立银税合作机制,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动。“银税互动”是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由税务部门、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共享区域内小微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企业融资难。具体做法是税务部门将企业的纳税信用推送给银行,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将企业的部分纳税信息提交给银行;银行利用这些信息,优化信贷模型,为守信小微企业提供税收信用贷款。信贷产品,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根据创业主体分级分类信用评价结果,以较低的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三是加强用地保障。根据多数创业者从事种植养殖行业的特点,大力支持返乡人员以土地流转形式,使用一般耕地发展规模化种植业。探索“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创业者”模式,各地方政府可在县域、乡镇和村庄建设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养殖小区,解决养殖户创业者用地问题;支持返乡人员租赁小区内养殖场,与公司签订委托养殖协议,以公司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带动创业者稳定收益,提高创业成功率(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2021)。对不符合设施农业用地条件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协助做好建设用地报批相关工作的协调推进,助力企业尽快投产。对现有或规划中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特色小城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规模种养基地等产业园区(基地),加快周边生产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等建设,引导返乡创业向园区(基地)聚集,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布局。对移民搬迁安置点经营性用房、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等,以优惠租金优先向返乡创业人员出租或提供。
第四,做好宣传示范。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平台、政务窗口及时发布创业政策,或将各类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范围、实施对象、实施要点统一汇编成册,发放到镇村、扩散到群众,以畅通政策知晓渠道、明确政策措施要点。要加强典型示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返乡创业成效显著、带动就业效果明显的返乡创业优秀带头人和优秀企业家,授予“返乡创业标兵”,予以表彰奖励,进行深度宣传推介,并组织进行创业经验宣讲,以激励其他创业人员创业信心,吸引带动更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