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发展的区域性与产业异质性分析
——基于跨期IO表的研究
2022-07-25王志刚金徵辅
王志刚 金徵辅
一、引言
在2020年8月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地进行国际经济战略规划,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和提高国内经济优势来推动发展的贸易策略(江小涓,2021)。
回顾历史,1950~1978年,中国贸易循环主要是以“单一内循环”为主,即通过国内自身供需的相互衔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逐步加入全球贸易分工网络,并不断地融入“国际大循环”。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化红利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刘遵义,2020)。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相关市场法制建设也日益完善。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也让国民福利得到了明显改善(江小涓,2019)。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历史高点64.2%,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并于2020年降至31.5%(黄奇帆,2021)。原因在于,2006年以前中国与世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优势互补效应十分明显,但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开始共存,甚至在某些行业中出现了激烈竞争。不可否认,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供给等后发优势,中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也正是由于在产业链上的分工限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获益相对有限。因此,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并解决这一发展阶段矛盾,“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通过重点激发国内大市场的活力,在国内留存更多的产业附加值。通过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民间资本质量,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形成,促使我国在2035年实现GDP高质、高量的目标(刘伟和陈彦斌,2020)。
近年来,尽管逆全球化趋势开始显现,但各国经济早已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形成了互相嵌套的网络关系。尤其在一些深度联系的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突然“断链”,将会对各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福祉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特殊位置,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更应求同存异,通过发挥各自产业的比较优势来实现互利共赢。毋庸置疑,中国在建设国内大市场的同时,依然需要保持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通过在国际产业链和创新链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进而带动本土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江小涓和孟丽君,2021)。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地理位置、发展水平、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均有差异,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双循环不是鼓励各地方实施封闭的小循环,而是侧重于整体的角度,让各地方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不同产业链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扩大对内和对外的交流合作。只有对不同的产业开放度和贸易依存度进行多视角分析,从总体、区域、省际等多角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本文充分利用中国跨区域和全国投入产出IO表的最新数据,分别从区域和产业维度来分析全国层面、省级层面、不同产业对内、对外的依存度及变化趋势。为丰富研究文献,本文创新地构造出可以反映多层次的内外循环规模指标。省级外循环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传统的国外市场,二是包含本国在内的省外市场或省际市场,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概括来说,本文不仅从总体上分析了国内的内循环、外循环的相对重要性,还从省级视角出发,讨论省级地方层面的内循环、外循环。
本文研究发现,在总体层面上我国总供给大于国内总需求,但近期供需缺口在逐步缩小,显现出我国对国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上升的趋势。从区域视角来看,国内八大区域对内循环的依存度均有所上升,区域间依存度有趋同趋势。从省际视角来看,各经济区域对省外的国内市场依赖度上升,并存在区域间差异。其中,东部沿海 、南部沿海区域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高于对国内省际市场的依赖度,这些地区是中国外循环的关键区域。从产业视角来看,在八大产业门类分类中,机械品、食品业、生产品的对外依赖度显现出刚性特征。此外,黄河中游和西北地区的各产业双循环规模比的差异较大,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区域的各产业更依赖外循环市场。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在工业结构高级化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之间存在矛盾,“国际大循环”被提出的意义在于对内大力发展高密集型产业,通过出口导向策略来换取更多外汇用以反哺国内工业化发展。(1)王建谈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及其要求 [J].农垦经济研究,1988(2):33-36.也就是说,通过国际与国内市场间的资源转换,在农业与工业之间形成双重循环关系,进而形成一种“国际大循环”的发展规划。当时,这种扩大进口投资、提高制成品出口的“新环流”无法被制止,对外汇投入和外来高新技术的需求已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化中的关键驱动力(刘鹤和杨伟民,1999)。
“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产业已高度参与到国际产业分工当中,但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西方经济体需求能力下降。不仅我国的外部国际分工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内部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内外因素都使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能被过分高估(贾根良,2020)。
实际上,国内循环在我国经济结构中一直占据主要位置,有关“由外循环转到内循环”的说法更是毫无意义(刘世锦,2021)。江小涓和孟丽君(2021)同样发现,近十年随着中国要素禀赋的改变、经济总量和国内需求的持续扩大,外循环在中国经济整体中的地位由升到降,与之相应的是国内循环地位在逐步提高。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际不确定性加剧是使我国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贸易政策影响,西方主要经济体对我国经济体量和产业技术的赶超能力抱有恐慌情绪,更担心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威胁其自身产业链的供应地位(刘培林,2020)。在这样的情形下,发展国内市场、推动国内产业链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上述提及的内外影响都在使中国进一步加强国内市场建设,但从目前中国的贸易结构来看,要想实现完全闭环的内循环状态是不切合实际的(刘国恩,2021)。如果内循环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量,那么外循环就是支撑经济增长的质,质与量理应同样重要(李稻葵,2021)。结构性改革和依法治国,是实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楼继伟,2020)。所以,看待新发展格局问题时,不能仅局限于双循环规划,要了解其本质,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是一脉相承的,而并非替代关系(杨伟民,2020)。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跨时代意义,目的是应对国内要素禀赋的改变和国外全球化的周期调整,形成更高标准的市场开放格局(江小涓,2021)。此外,不仅在国家层面,在地方层面上双循环也是一个整体大市场的规划战略,不能狭隘地认为其是地方区域性的贸易保护(刘元春,2021)。因此,在国内省级单位间如何形成更充分、更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刘国恩,2021)。总体而言,所谓循环就是解决全国产业链间的决策有效性问题,进而满足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促进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快速形成(刘国恩,2021)。
在实施环节,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就是要让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疏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管涛,2021)。考虑到当前发展节点,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引致的内外需求不足的现实问题,应将市场化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作为重点工作,以期加强国产品牌建设和民营企业的合作,提高本国生产力(贺铿,2021)。最终,全面提升我国供给协调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实现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在产业链方面,大部分行业的中间投入都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进口产品才能保持正常生产。虽然不同行业的进口依赖程度各异,但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可以依靠纯粹内循环发展的,广义上每个行业都存在于双循环中(杨伟民,2021)。因此,如何协调行业中生产和消费的国产化比例,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杨伟民(2020)认为,所谓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继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业占国内总消费的比重。这也是新发展格局在产业链上所要达成的目的,把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消费环节留存到国内市场中。基于此目的,在面对国内外产业链分工的博弈和全产业链的安全格局规划时,更要在贸易承诺和零关税协议等方面继续努力,主动引导国际经济规则去适应中国发展的新时代(刘培林,2020)。
总体而言,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被提出之后,国内大部分文献都是基于国内整体市场的角度来审视双循环的发展情况。但如果将国家层面的双循环语义照搬不变地落实到省级地方层面上,必然会造成对于双循环本质的误解。在省级层面上,除了考虑各省与国外贸易之外,与其他省份之间的省际贸易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强省内外、国内外的多重经济联系,才可确保经济的健康转型升级,实现全国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三、不同视角下的双循环
基于全国整体和地区的双重视角,本部分将从理论逻辑上审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首先,度量国内市场(2)排除进出口贸易。与国外贸易市场的供需平衡情况。然后,从省际市场出发丰富双循环理论的内涵,探究省内供给、国内供给(3)有别于本省的国内其他省份供给。和外贸供给间的三元市场平衡。
在现实贸易中,如果以省为基本单位,所谓的外部循环贸易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国际市场的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外循环;另一个是与国内其他省份间的贸易,是国内循环的重要方面。通过结构化划分,进一步丰富双循环的多重语境意义,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各省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循环的内外是相对而言的,一是站在全国视角下,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二是站在地方视角下,可分为省内市场和省外市场。
从省级视角出发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问题时,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市场:一是本省内部市场,侧重分析本省内部市场的供需关系,如北京市内部市场供需关系;二是国内市场,侧重分析国内省际间的国内市场供需关系,如北京市与我国其他省级单位的国内市场供需关系;三是国际市场,侧重分析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如北京市与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当然,在现实贸易中,当考虑到多重省际调度问题时,贸易循环关系将会更为复杂。如图1所示,基于上述三种市场交叉与重叠,其中的贸易往来促使市场间形成多重联系,进而细分出七种贸易市场。
一是完全省内市场(区域①)。本省内的供给和需求完全来自本地市场,即省内视角下内循环,这是最狭义的供求。例如,北京市的内部贸易。
二是本省—国内市场(区域②)。地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需要通过国内市场(省际调入/调出)贸易达到供求平衡。例如,北京市与我国其他省级单位之间的国内贸易。
三是外省—国内市场(区域③)。完全与本地市场无关的市场,但是在国内视角中属于国内内循环的一部分。例如除北京市之外,我国其他省级单位之间的国内贸易。
四是国际—境外市场(区域④)。属于国外市场的分化,完全与国内市场没有供需关系的外部市场。例如,中国以外的世界经济贸易。
五是本省—国际市场(区域⑤)。地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要通过国外市场(进口/出口)贸易实现供求平衡。例如,北京市与外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六是外省—国际市场(区域⑥)。完全与本地市场无关的市场,但是在国内视角中属于国内外循环部分。例如,除北京市之外,我国其他省级单位与外国的国际贸易。
七是本省—双循环市场(区域⑦)。地方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需要国内市场(其他省份)和国外市场的供求联系,才能最终达到本省的供求平衡。例如,北京与我国其他省级单位、国外市场形成的交叉贸易关系。
在广义视角下,图1中区域⑥和⑦的总和是在全国市场视角下的整体双循环部分。本文将整体供需市场分为三个相交的市场关系,探究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状,不仅考虑到了国外市场贡献的贸易平衡,也考虑到了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
图1 双循环在多种市场中的表现 注:⑥为外省—国际市场,⑦为本省—双循环市场,在整体上二者组成广义上的双循环。
四、数据来源及主要指标
本部分将着重分析全国视角、省级视角下的内循环、外循环的相关指标设定。通过对国内外进出口和省内外调出入进行综合考虑,分析我国区域间的内外供需平衡度与空间差异性。最终,展示出一幅囊括我国区域间、产业间、国内外经济循环联系的全景图。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全国投入产出IO表(4)年限范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5年、2017年、2018年。分析国内外市场的双循环;利用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地方投入产出IO表(5)年限范围:2002年、2005年、2007年、2012年、2017年。分析国内省级层面的内外市场循环。投入产出表主要分为三个象限:第一象限为中间使用,主要描述42项产业之间的相互投入使用情况;第二象限为最终使用,描述各产业所产出的消费、投资、进出口和总产出等情况;第三象限为增加值描述,展示各产业的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全国IO表和省级IO表间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三象限中。其中,省级投入产出表比国家投入产出表增加了与其他各省间的调入与调出,即反映国内省际间的经济联系。
(二)区域及产业分类标准
为简化描述,根据国家统计局八大经济区域划分,可将地方省级单位具体分为东北地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6)国家统计局八大经济区域划分分别是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长江中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南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本文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此外,在42项产业分类中,本文按照Chenery等(1996)的产业分类标准进行补全调整,并归纳为八大产业门类,包括农业、矿业、食品业、消费品、生产品、机械品、社会基础设施、服务业,详细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分类标准
续表
(三)核心指标定义
1.全国双循环规模比
根据刘遵义(2020)的双循环相对重要性指标,设定全国双循环规模比为:
(1)
其中,DC为全国双循环规模比。若比值大于1,意味着以国外循环为主;反之,倾向依赖于国内循环。比值偏离1的程度大小,体现出对国内、国外市场依赖程度的不同。
2.省级双循环规模比
省级双循环规模的分析基于省级视角,分为两种指标,即根据图1区域②和区域⑤进行区分。其中,区域②为在本国内部的省外循环,即用省级循环规模比LDC1表达:
(2)
其中,LDC1为省级双循环的国内规模比,即从国内的省际市场视角出发,看本省外部循环的相对重要性。
与之相对,区域⑤为国际省外循环市场,如北京市与外国之间的直接贸易。省级市场的部分供给和需求,需要通过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实现平衡,即用省级循环规模比LDC2表述:
(3)
其中,LDC2为省级双循环的国外规模比。从国际视角出发,分析本省与国外循环之间的依赖性。
通过比较两种省级视角下的循环规模比,如果LDC2大于LDC1,则表明该省份对于国外市场的贸易联系要高于国内市场的贸易联系,即该省份属于一种外向型较强的省级经济体。
当然,也可用以下指标来反映本省对国内、国外市场的相对依赖度,分为对国内省际联系与对国外联系两个层面,公式如下:
(4)
其中,LDC21反映该地方省级单位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对依存度。该比值越低越倾向于国内的省际市场,反之则依赖于国外市场。
3.国内供需比
基于全国的IO表数据,可归纳出:
全国总供给=全国总产出-全国中间投入+总进口
全国总需求=全国居民消费+全国政府消费+全国投资+总出口
在整体的总供需等式基础上,可进一步扣除进出口额得到反映国内供需平衡的表达式,具体公式如下:
(5)
其中,SD表示国内供需结构比。当SD大于1时,表明国内供给大于国内需求,需要出口方能平衡国内供求;反之,则需要进口来平衡国内供求。SD偏离1的程度,可以用来表示国内供需的失衡程度。
4.省内供需比
同上,基于区域型的IO表数据,可类似归纳出相似等式:
当地总供给=当地总产出-当地中间投入+当地进口+当地调入
当地总需求=当地居民消费+当地政府消费+当地投资+当地出口+当地调出
通过逐步扣除总进出口与总调出入,可依次得到省内不同维度下的供需平衡表达式,具体公式如下:
(6)
(7)
其中,LSD1为扣除进出口的本省供需比规模,LSD2为扣除进出口与调出入的本省供需比规模。当LSD1等于1,表示该省可以完全实现国内省际维度下的供求自平衡,不需要进行国际市场贸易往来。相比之下,如果LSD2大于1,表明本省供给大于本地需求,需要进行外部循环,即需要出口和调出到省外市场进行消化,才可实现供需平衡。
五、区域维度下的双循环差异
(一)全国视角下的供需平衡分析
基于公式(5),可得出有关全国市场供需平衡度的时间趋势。从图2中可以看出,全国市场国内供需比的平均值约为1.04,保持整体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势态。这一特点也在中国对外出口持续增长态势上得以印证。
图2 部分年份全国的国内供需比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供需平衡得到大幅度调整,从原来的峰值1.09左右(2007年)降到1.03左右(2010年)。之后,其下降趋势趋缓,并于2018年稳定在1.01左右。这表明,尽管2018年的国内供需水平相对平衡,但已显现出国外市场需求疲软、本国出口增长放缓的趋势。因此,中国很难再像以往那样以国际出口来解决国内的过剩产能问题。不言而喻,当下实施的扩大内需、提高国民消费能力战略是激发国内市场活力的关键路径。
(二)省级视角下的供需平衡分析
在省级视角下,本文对八大经济区域的供需情况进行区分,计算省级市场供需均衡度的均值,并分别从各区域的省际供需和省内供需角度进行比较。
1.省际间供需平衡变化趋势
将区域性IO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6),汇总出省际供需平衡度指标,如图3所示。在八大经济区域视角下,南部沿海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贸易都更加依赖国外循环,均保持在1.0以上。也就是说,这些区域省份需要通过出口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相比之下,北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循环依赖程度略低于南部沿海地区,这也是近年来南北经济分化的侧面体现。此外,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对外产品进口需求近年来在逐渐扩大。两者的省际供需平衡指数,分别在2017年下降至0.96和0.95左右。其他经济区域在整体上均可通过省际国内循环(7)即为图1的区域②。来平衡本省内部的市场供给与需求。
图3 部分年份八大经济区域的国内供需平衡度均值
2.省内供需平衡变化趋势
将区域性IO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7),测算出在省级视角下的省内自身供需平衡度。在依次剔除了国外市场进出口与国内市场中省外调出入等影响后,省级视角下的自身供需情况(8)即为图1的区域①。如图4所示。
图4 部分年份八大经济区域的省内供需平衡度
由图4可知,在排除所有省外贸易之后(扣除总进口和总调出入),省内自身供需平衡情况也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其过剩产能需要向国内其他区域或国外进行输出,才可实现区域内平衡。此外,北部沿海地区在2012年以前也为国内市场中的供给型经济区域(9)国内市场中的供给型区域:以供需完全平衡点1为参照,高于1即为该市场(国内市场)的供给型地区,即内部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反之为需求型区域。具体分类参考表2。,但在2012~2017年,北部沿海地区可以逐步达到内部供需平衡。相比之下,东北地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需求型区域。其中,西北地区内部的供需非平衡情况十分突出,其在2007年内部需求持续上涨,相应的省内供需平衡指标也于2017年降至0.65左右。
基于前文指标,表2将依据省级视角下国内、国外市场的供需平衡情况(2017年)将八大经济区域分类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下的供给型与需求型。在供给型地区中,一类是面向外部市场竞争中的供给型区域,如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地区需要进行大量的出口来维持区域内的循环生产;另一类是面向内部市场的供给型区域,如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需要进行国内市场内的省际调出来实现供需平衡。在需求型地区中,不论面对国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都表现为明显的需求特征,也可看作一种内部供给不足的表现。
表2 2017年八大经济区域的国内外市场供需区分
需特别注意的是,表2中显示的北部沿海(国外需求型、国内供给型),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国外供给型、国内需求型)在国内外双市场中表现为不同的供需形态。也就是说,这些地区可被看作构建双循环市场的交汇点,也是双循环畅通性发展的沟通纽带。
(三)内外循环的相对重要性
1.全国视角下的双循环规模
将全国IO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全国整体视角下的双循环规模比值。如图5所示,全国双循环规模比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开始下降,进出口总额占国内需求比例逐渐下降。总的来说,我国双循环规模比值呈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从2002年的0.46上升至2005年的0.72,在经过短暂的平稳期后,其规模比指数逐步降至2018年的0.38左右。
图5 部分年份全国双循环规模比
2.省级视角下的双循环规模
在省级视角下对双循环进行综合分析,将省外市场的外循环分别拆分成国内省际市场(10)省际间的调出入贸易,即图1区域②。与国际贸易市场(11)本省与国外间的进出口贸易,即图1区域⑤。。在双循环的发展语境下,分析区域间的循环规模倾向性。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2)、公式(3),得出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部分年份八大经济区域的省级外部循环的内外规模比
从图6中可以看出,省级国外循环规模比LDC2拥有较为稳定的地域排序。相应年份,南部沿海地区的省级国外循环规模比居首位,其次为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总的来说,沿海地区依靠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运输网络等优势,使其拥有向境外市场深化发展的比较优势。
在相同视角下,省级国内循环规模比LDC1发生了明显变化。在2007年,北部沿海地区拥有最高的国内循环比例(约1.59),表现出较高的省际调入调出比例。但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渐次推进,省际调入调出比例在各区域中都略有上升。到2017年,东北地区的省级国内循环规模比LDC1已达到2.43,位列全国首位;西南地区位列第二(约2.11)。指标数据的改变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国内区域间分工协作程度正在不断地加深。
此外,通过公式(4)求出省级单位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对依存度,即LDC21。如图7所示,八大经济区域在对国内外市场的相对依赖程度中表现出较大的空间性差异。其中,仅有南部沿海经济区域对于国外循环具有明显的依赖性,但这种外循环依赖性在2012年后开始下降,并于2017年降至0.57,显现出向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发展结构转变。相比之下,其余区域保持以省外国内循环发展为主(比值小于1),也就是说,这些区域主要依赖于国内的省际调入调出来完成本地循环生产。
图7 部分年份八大经济区域的内外循环依赖度
六、产业维度下的双循环差异
本部分将根据表1中的八大产业门类分类标准,分析各省份在2002年和2017年不同产业的双循环依赖程度,以及各区域内的产业内循环、外循环规模差异性。
(一)八大产业门类的内外依赖程度
将省级贸易数据细分为八大产业,计算省内各产业双循环相对依存度LDC21,即计算八大产业的省级国外循环(国际进出口部分)与省级国内循环(省际调入调出部分)之比。在此基础上,以2002年比值为横坐标、2017年比值为纵坐标,分别度量不同产业的省级内外循环规模比在这一时期的变化程度。(12)因篇幅所限,省略2002年和2017年八大产业门类的内外依赖程度变化趋势图。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根据研究成果可知,八大产业双循环依赖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其中,机械品、食品和生产品,这些“可交易”产业具有较强的外循环依赖性,在短期内难以通过畅通内循环来改变现状。这也表示上述产业需要进行更大的结构性改革,方可逐步改变当下的对外依赖程度。
特别是,机械品产业表现出严重依赖于进出口的贸易结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外循环的依赖性还在逐渐增强。所以,在机械品产业中应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以便维系现有生产格局。这也从另一侧面表明中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还有提升空间,应继续提高中国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产业的综合能力。
相较这些高度对外依赖型产业,社会基础设施表现出较弱的对外循环依赖特征。介于两者之间的服务业、消费品、农业和矿业,它们的对外循环依赖程度依次减弱。例如,由于消费品、农产品的产业竞争程度较高,其国内自给能力更强。不难发现,在这些产业中进行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政策引导,实施阻力相对较小。
(二)八大产业内循环的区域性差异
将产业的区域贸易额除以该产业的全国总贸易额,得出该产业的地区性结构比例。基于区域性IO表数据,按照八大产业分类标准,计算2017年各产业在省际调出调入份额占全国市场的比例,结果如表3所示。八大产业的省际国内循环份额结构,在区域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也表明不同区域拥有由不同类型主导的内循环产业结构。
表3 2017年八大经济区域间各产业的内循环份额比
续表
概括而言,各产业的内循环市场在国内市场中有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分工。其中,农业的内循环市场主要依托东北地区,其内循环市场份额最高(0.165)。相比之下,东部沿海区域主要是依靠生产品、机械品和服务业来推进本区域的内循环发展。其中,机械品的内循环区域比例份额高达0.270。而西南地区国内循环市场主要是由矿业主导的。矿业的区域间份额比例变异系数最高(0.865)。可见,作为全国最主要的有色金属供应中心,西南地区承担着更多的“国内大循环”下的矿产资源调配工作。
此外,服务业的地区差异化分工也较为明显,变异系数为0.666。由于服务业本质上依托于工业发达、人口密度高、劳动力教育水平高的地区经济,更多的服务业需求和供给都将普遍聚集于东部沿海(上海)和北部沿海(北京)等地区。在机械品和生产品产业方面,两者的区域性变异系数也都超过了0.5。这也说明,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凭借水网密集和人口密度等优势,更好地对接国内上游地区的原材料供给,并继续开展深度加工。
(三)八大产业外循环的区域性差异
同样,我们基于八大行业在国外循环的进出口份额计算各产业2017年的外循环区域性占比,结果如表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沿海经济区域拥有方便高效的海运条件、人口密度高、资金密集等区域性比较优势,使得各产业的主要外循环份额都集中在各大沿海经济区域内。
表4 2017年八大经济区域间各产业的外循环份额比
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矿业、社会基础设施的外循环市场主要被北部沿海城市所承接,占比分别为0.449和0.690。相比之下,食品业的外循环市场主要集中在南部沿海地区(占比为0.324),其余主要产业的进出口也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区域。其中,生产品的东部沿海外循环贸易份额,趋近于该产业全部进出口份额的一半。
由于各大产业的外循环联系通道大都集中于我国沿海经济区域(尤其是东部沿海),这会导致外循环的区域结构差异变大。其中,区域性差异最大的是社会基础设施,其变异系数为1.905。在面对外循环市场时,各产业的区域化分工差异性同样明显,即大部分产业的区域变异系数都在1以上(只有农业、食品业和服务业小于1,但仍高于0.8)。由于我国产业区域分工特征明显,国内的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更应发挥好比较优势,并积极承担起沟通内外循环的关键角色。
七、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对全国内外市场、省级内外市场和产业门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近年来保持国内总供给大于国内总需求态势。但也不可否认,近期国内供需缺口在不断缩小,并向以内循环为主的结构方向发展。
从全国整体层面上来看,八大经济区域对国内市场的内循环依存度显现出整体上升趋势。从省级层面上来看,各省份对国内省外市场依赖度也在不断上升,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当中,省际间的对外出口依存度有趋同现象,但调出入依存度有趋异现象。换言之,省际间的国外循环差异程度在降低,但省际间的国内循环比差异在上升。从产业层面上来看,在八大产业门类中,机械品、食品、生产品等产业的对外依赖程度显著。有关各产业的内循环、外循环的区域性结构也表现出不同特点。可见在国内市场中,我国产业链的区域间分工特征十分显著。在统一面对国际市场时,这种区域间的分工差异程度会更为突出,不同地区的主要出口产业差异也十分显著。为加快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
一是深化对外开放,将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向国内其他区域推广。随着产业链不断升级,各省份对境外中间产品投入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省内产品需要更加广阔的境外市场才能解决自身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有关国内自贸区政策的好经验应抓紧推广。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需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增加各区域与省级国内和国际外部市场的贸易往来。在具有高度外部依赖度的产业中,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二是贯彻区域间协同发展战略,发挥各地区的产业比较优势,打造良性的合作竞争关系。产业发展战略与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需要进行有机结合,协调不同城市在产业链上找到合适的位置,促进实现区域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因此,需避免区域间同质化竞争,减少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中央也应在全国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性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地提供相应的财税与金融政策支持,促进国内市场活力释放和区域间的协作分工。
三是积极开展国际财经合作,参与构建区域经贸合作组织,夯实高质量的外循环基础。中国应积极发挥出超大规模市场在国际经贸合作中的谈判优势,积极与多边国家达成贸易分工协定,以形成产业优势互补,避免国际上的过度竞争。例如,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来保持外循环的畅通,减少外循环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四是加大国内自主创新力度,降低关键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短期内,部分产业的确很难改变对国外市场的高度依赖。因此,在这些产业中需要进一步鼓励研发创新,增强对核心技术设备的国产化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不断降低关键领域的对外依赖度,合理规避国际不确定性产生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