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古装历史剧文化景观
2022-07-25耶丹
耶 丹
摘 要:随着影视业进入IP化、精品化新时期,古装历史剧创作呈现出越来越浓郁的文化色彩,特别是近几年播出的《长安十二时辰》《大明风华》《清平乐》,通过对古人生活方式、古代事物艺术化的还原,以及在剧情中融入中华文化传统,塑造了令人赞叹的影视文化景观,以此坚定了观众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深入研究这三部电视剧,对新时期历史剧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活方式;“以民为本”;“家国天下”;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2)03-0103-04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是影视艺术挖掘不尽的题材宝库,随着影视业进入IP化、精品化的新时期,古装历史剧也进入更加多元的发展阶段。进入新时期后,特别是以《长安十二时辰》《大明风华》和《清平乐》为代表,古装历史剧呈现出让人欣喜的文化景观。
一、再现古代生活图景
文化有着深刻内涵和复杂构成,19世纪,相关学者提出文化是习俗与信仰的复杂体系,即生活方式的观点[1],在这一观点下,文化这一词汇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节日庆典等方方面面,而影视剧只能择沧海一粟进行描绘。
在《长安十二时辰》《大明风华》《清平乐》三部剧中,服饰历史还原度最高的当属《清平乐》。据《宋史》记载:“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冕,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2],《清平乐》中虽然没出现皇帝祭天所穿的“大裘冕”,太后刘娥谒庙身穿的“衮服”也是缩减版,但宋仁宗迎娶皇后与在大朝会接受百官和使臣朝觐时,是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脖系“白罗方心曲领”,手执“镇圭”的“标准历史装束”[2]。“履袍”有红白二色,红色更正式,是剧中青年时期的宋仁宗常见着装。曹皇后最隆重的皇后礼服造型,是参考了《宋仁宗皇后像》中的造型。受册皇后时,演员身着深青色翟鸟纹饰的“"服”,头戴以“九龙四凤”“王母仙人队”为饰,左右各三“博鬓”的皇后花珠冠[2],面饰珍珠花钿,仿佛画像中的曹皇后以最荣盛时的姿态步入观众眼帘。
据《大明会典》永乐三年定制:“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服礼服。燕居、则常服”[3],历史上孙皇后受册时穿的应该是皇后“礼服”,也就是“九龙四凤冠”和深青色翟鸟纹饰的“"服”,这种承袭周礼、受宋制影响的礼服看上去很像宋后礼服。明朝皇后的“常服”,是极具朝代特色的“双凤翊龙冠”和“大衫霞帔”。“双凤翊龙冠”比“九龙四凤冠”略小,且“翊以二珠翠凤、皆口衔珠滴”,即冠顶两侧各有一凤,凤口衔着珍珠宝石串。“大衫霞帔、衫用黄色”“霞帔、深青为质、织金云霞龙”[3],明朝历代皇后画像中的皇后们多着红色“鞠衣”,上罩黄色“大衫”,“大衫”上套红底或深青底织金龙纹的“霞帔”,这种华丽喜庆的冠服,可以说是明朝皇后的日常礼服,节庆可穿。《大明风华》中,女主角孙若薇受册皇后时穿的不是“礼服”,而是“常服”,而且这身“常服”以深蓝为底,金色牡丹为纹,虽不符合历史,但更显华贵典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除了帝后冠服,《清平乐》中带有长翅的大宋官帽,体现品级的紫、红、绿官员公服,元宵节大臣官帽上的簪花,女子的“珍珠花钿妆”“三白妆”;《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女着胡服,高髻大花、花钿面靥、“酒晕妆”,都让观众增加了对民族历史服饰与妆容知识的了解。
民以食为天,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华茶文化历史尤为悠久,内涵丰富。《长安十二时辰》中,何监饮茶的方式是唐人的烹茶,在水中加盐。《清平乐》中人们饮茶的方式是宋人的点茶,以清水点冲。何监饮茶用的是越窑秘色瓷茶碗,宋仁宗饮茶用的是汝窑青瓷托盏茶杯。从烹茶到点茶,从茶安置到托盏茶杯,都是中华茶文化的有序传承,陆羽所说的茶、水、火、器的“四合其美”跃然眼前。而《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宏大置景展现当时世界最大都市的繁华,并细腻设置三勒浆、薄荷片、水盆羊肉、火晶柿子等地方特色小食的出场,使这份宏大场景不至落于空洞,充满鲜活的人间烟火气,从侧面反映出唐朝多元的时代色彩。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新时期古装历史题材剧中,许多重要情节都设定在传统节日。比如,《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就发生在上元节;《清平乐》中出现了元宵节、元旦、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诸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重要剧情的舞台。传统节日集中展现了时代风貌,《长安十二时辰》上元节隆重的庆典掩盖着盛世下的重重危机,《清平乐》元宵节熙熙攘攘的街市中,可见北宋仁宗一朝的河清海晏。
生活器物是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4]。《长安十二时辰》中,焦遂的鹦鹉螺杯、李必钟楼密会太子场景中的“景云铜钟”、张小敬追捕狼卫时出现的唐井、靖安司一角绘有唐代杨升《蓬莱飞雪图页》的屏风,分别在南京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可见文物原型。而《清平乐》连片名字体都很考究,山东博物馆官方微博指出这两字出自其馆藏名帖赵孟瞓的《前后赤壁赋》。此外,《清平乐》里曹皇后的侄儿曹评擅于击丸、福康公主徽柔擅彈箜篌,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古老运动与乐器,得以巧妙生动地再现,让记载在古籍中的文字活了起来。
随着这三部电视剧的热播,一些衍生文化节目随之诞生。优酷和世纪飞鱼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微观大明》,结合《大明风华》剧情介绍了明朝历史文化。《长安十二时辰》的衍生文化节目《梅毅说中国史之长安风物》,作家梅毅结合《长安十二时辰》,讲解了长安游侠、饮食、化妆、用香、城市排污等历史趣闻。另一个衍生文化节目《我是唐朝人》,由西安市文物局指导、优酷和西安曲江文旅联合出品,节目请来《长安十二时辰》小说作者马伯庸、文化名人郦波等为嘉宾,由他们带领观众走入博物馆,走进唐朝历史遗址,探寻唐朝人的日常生活,探讨唐朝的历史文化。
此外,对古代生活图景的再构,不仅能再现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也能渲染出影视美学意蕴。例如,《清平乐》精美的服化道烘托出精致的影视美学风格,但却没能挽救《清平乐》剧情不足所带来的缺憾。黑格尔在谈“艺术作品的真正客观性”时讲到:“历史的外在方面在艺术表现里必须处于不重要的附庸地位,而主要的东西却是人类的一些普遍旨趣。”[5]而《长安十二时辰》能得到观众认可,则在于将这种旨趣,或者说深层意味融入对唐朝人们生活景象的艺术化再现。古装历史剧要获得成功,精良的服化道是基本要求,但也不能过度投入精力,核心还是故事内容。
二、契合剧情的文学艺术作品植入
这三部电视剧契合剧情植入了大量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其中,以《清平乐》最为突出。宋仁宗一朝文坛璀璨,《清平乐》中的许多角色都是文学大家,晏殊雨中吟诵的是他所作之词《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表现了他难以实现政治抱负的忧愁与凄凉心境;范仲淹竹林大雨中拜访义学,蒙童朗读的是他在应天书院所写作品《南京书院题名记》,以此表明他“经以明道”的主张。除此之外,《清平乐》还经常通过台词和歌词引用《论语》《尚书》《楚辞》《诗经》等文化典籍内容。例如,大结局时宋仁宗携曹皇后再游京城,所配插曲歌词就是《诗经》的《敬之》,这首歌恰当地反映了宋仁宗谦恭勤勉的一生。再如,《大明风华》中,画师为孙太后绘像时,所配的朗诵诗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和《迢迢牵牛星》,分别隐喻了孙太后和丈夫的爱情,皇室亲情的复杂纠葛,以及夫妻不能白首的悲剧。
除了文学,《清平乐》《长安十二时辰》《大明风华》三剧也不缺少书法、音乐、戏曲等艺术的身影。《清平乐》中宋仁宗钟情“飞白”书法,《长安十二时辰》主题曲《清平乐》的歌词是李白的词《清平乐·禁庭春昼》,《清平乐》中常见傀儡戏身影,《大明风华》第一集朱瞻基唱的是昆曲《单刀会》。总而言之,新时期古装历史剧文学艺术作品的植入,不仅增加了数量,质量也有所提高,植入方式也更加巧妙。除了结合人物和剧情植入,还植入了道具、宣传片、海报等,如《清平乐》官宣海报的背景、剧中的屏风画,大多取材于中国传世名画。
三、古今中华文化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发掘和阐发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6]。古装历史题材剧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对古今中华文化思想的挖掘。
1.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从《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天听自我民听”,到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民水君舟”,再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华民族民本思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以民为本”对儒家来讲,就是要仁爱百姓,这是儒家对君主的高标准要求。《清平乐》中,宋仁宗待下宽仁,心怀黎民,当河北发生水灾,暴发蜱鼠疫情时,他拒绝封城,不愿断绝灾民生路,儿子最兴来却因此不幸被蜱虫叮咬而夭折。《大明风华》中的太子朱高炽,他智谋善政,仁厚爱民,喜好儒学,一生坚持爱惜民力的儒家主张,他不赞同父亲朱棣频繁征战加重百姓经济负担,当朱棣想以给太孙大婚增加花费来获得他对征战的支持时,他坚定地拒绝了父亲。成为皇帝后,面对两个兄弟的逼迫,他又一再隐忍退让,不愿百姓遭遇兵祸,并训诫主战的儿子做皇帝要把天下众生看得比自身还重要。这些角色及剧情,向观众核心传达的是中华民族“以民为本”的思想。
2.家国天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泰而民安,民富而国强。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4]。
“家国天下”不仅是君王和臣子的,也是平民百姓的,不仅是男子的,也是女子的。《大明风华》中朱棣说“马上天子死社稷,理所应当”,这是帝王气魄,也是“家国天下”的情怀;《清平乐》中,经常用大宋文臣们激烈地劝谏体现中国古代士人江山社稷重于泰山的理念,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大宋名臣们,不顾个人得失,力主改革,匡正时弊;《大明风华》中的于谦,这个被朱棣判定为“你爱的不是朱家,是天下”的直臣,用生命践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思想,这些历史名臣都是满怀“家国情怀”、心怀家国天下的代表。
如果说《大明风华》《清平乐》描绘的主要是君王和臣子的“家国天下”,《长安十二时辰》讲述的则是小吏和底层军士的“家国天下”。靖安司小吏徐宾,位卑不敢忘国忧,他想拯救天下,却不得其法,步入歧途;小吏姚汝能,又“怂”又市侩,被逼当了右相的暗装,但最后一刻迷途知返,做出了正确选择。这些角色都是小人物,他们不完美,但人格本质是高尚的。网络时代个体话语权力的表达,以小人物为核心讲述故事,是最受年轻观众青睐的古装历史剧叙事视角。
《大明风华》《清平乐》中,有男子的“家国天下”,也有女子的“家国天下”。《大明风华》里,成为太后的孙若薇,面对瓦剌侵略毫不退让,在北京保卫战中支持于谦,披甲驰马,亲自誓师三军;《清平乐》里,西夏与北宋战端将起,出身将门的曹皇后虽身居后宫,却渴望随军出征。不论是君王还是臣子,男子还是女子,他们身上体现的都是“家国天下”的情怀,正是通过塑造这一个个英雄角色,《大明风华》《清平乐》《长安十二时辰》三部電视剧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3.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大特点。《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必在深山修行,但心怀苍生,他体现了修道者隐修出世和入世济人、惩恶扬善的双重风貌。《大明风华》中胡皇后被废时说“我的小米饭熟了”,这个典故出自《枕中记》中道士吕翁帮助卢生经历黄粱一梦的故事,这句话体现了人生如梦、名利如尘的老庄人生观。汉王朱高煦说朱瞻基“心机太重,杀气太重,运气太好,三件事都夺了天机,不会长寿。”早在《周易》先民就提出“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7]的观点,由此演变出“天道忌满,人道忌全”的关于“道”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具有深远影响。
4.现代思想
如果说中华文化是古装历史剧深层意蕴的第一层,现代思想就是第二层。《甄传》《芈月传》《大明风华》《清平乐》都富于女性色彩。例如,《大明风华》的孙皇后起初是快意恩仇的女侠,而后是执掌天下的太后,以及抵抗入侵的巾帼英雄;《清平乐》的曹皇后是文武双全的才女,面对西夏叛乱,她展现的军事才能超过了宋仁宗。《长安十二时辰》通过塑造一个个生动的平民百姓,复活了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人们。幸福是什么,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幸福就是拥有平凡安宁的生活。小女孩季姜就是最柔软的代表和象征,她的家人尽了全力保护她,但最终她还是死了,死在了唐军箭下,这个象征的破碎,揭示着时局败坏、国之将倾的局面。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新时期古裝历史剧跨时空表述了今天人们的国家意识,表达了人们的幸福依赖于国家的稳定和强大,每个人都要为保卫国家出力的思想。
现代价值观用现代语言表述,是打动人心、引起观众共鸣的最佳方式,《大明风华》中,明仁宗对儿子朱瞻基说“权力是公器,什么是公器啊?那不是你一家一人的东西。”这句话听起来多么铿锵有力。再如,国师姚广孝看到朱棣要就北征求签,一把抢过签筒掷于地上,怒斥皇帝几十万明军、大明国运在他手中,求什么神,这位大和尚喊出“要是真有一个神、一个佛俯瞰世界,那哪里来的这么多灾荒饥祸!”正如黑格尔谈取材于过去的艺术作品时说,艺术家属于自己的时代,会将自己时代的见识、观念融入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是为自己时代所作的[5]。
四、结 语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挑战与冲突也伴随而生,每一个国家、民族都会在冲击与融合的过程中寻找自己文明的根,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巨浪中不迷失航向的坐标,传播中华文化也是未来古装历史剧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豪厄尔斯.葛红兵译.视觉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125.
[2] 国学导航.《宋史》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零四,舆服三[EB/OL].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ongsf/151.htm.
[3] 国学导航.《大明会典》卷六十[EB/OL].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401/01dmhd/0070.htm.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3+8.
[5]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48+336.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07+25.
[7] 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7:307-308.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