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理念的哈尔滨特色公交站台的研究*
2022-07-23翟计涵王莘茹姜京洲
翟计涵 王莘茹 姜京洲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普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日常出行对公交车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每个城市特有的建筑文化日渐被人们忽略,传统的公交车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站台空间里融入互动理念,增强了站台的美观性,调动了候车群众对城市文化探索的主动性,弘扬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一、哈尔滨公交站台分析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城市的公共空间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至关重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者建设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品质高低。城市公共服务系统范围广阔,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无时无刻都服务于人民,在城市生活中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公交站台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人们最常接触到的地方,也是交通系统最基础的构成环节,公交站台的整体面貌关系着人们对于当地文化的直观印象。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传统的公交站台无法适应当下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要求,在站台的空间及服务职能的挖掘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
(一)公交站台分析
1.公交站台空间职能及分类
绿色出行观念深入人心,公交车具有客流量大,承载率高的特点,公交是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公交车站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作为公交停靠点以及乘客候车的基本功能,为乘客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常见的公交站台的形式有三种: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敞式。封闭式站台围合度高,受天气影响较小,但成本较高;半封闭式站台有雨棚,受到天气影响也较小,成本较低,普及度最好;开敞式站台受天气影响最大,成本最低,只适合人流量小的地段使用。
2.站台空间特殊性
公交站台作为城市文化展示的重要公共窗口,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等候期长的特点。因此,公交站台不应仅考虑基础设施的服务性,而应将站台空间和周围空间的交融性也纳入考虑范围,在设计时将公交站台融入于城市环境之中,兼顾城市文化的宣传。同时,候车群众容易产生焦虑疲惫的不良情绪,需要排解。需要考虑站台空间与候车群众的交流,增加候车群众的参与感,缓解不良情绪,在候车群众消遣的同时将城市文化信息传达给候车群众。
(二)哈尔滨特色文化分析
政治、经济等多种元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交织与融合,形成了每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特色,包括当地的风土民情、建筑遗迹等,品味一座城市的韵味,便是在探寻城市过去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把握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脉络。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建筑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脉络的典型体现,建筑是当下与历史沟通交流的桥梁,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建筑也是当下城市形象建设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可以通过城市建筑风格窥得。哈尔滨市靠近中俄边境,受外来文化影响甚多,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当地的建筑文化是当地文化中较为显眼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哈尔滨城市建筑有其鲜明的地域性特点,究其根本,是历史性原因铸就了哈尔滨这一独特的地域性建筑特色。哈尔滨主要有五大类建筑风格:折衷主义,俄罗斯式,新艺术运动,日本近代式,中华巴洛克式。哈尔滨市拥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因此哈尔滨市的建筑大多融合有多种建筑风格,在风格分类上偏向于折衷主义。
二、互动理念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不断整合设计对象和用户群体的服务需求,许多传统设计的手法正在被冲击,仅停留在解决基本功能或造型美感的传统设计理念被人们抛弃,具有互动理念的设计产品在人们生活中不断普及。融入互动理念的设计产品围绕着用户为中心,丰富用户对于产品的体验方式,同时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当下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正尝试加入互动体验,使得使用者能够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最大化获取信息。
(一)互动理念概念
查询《新华字典》可知,“互动”一词,“互”代表着“彼此”;“动”代表着“摆脱原有位置”。“互动”则可以引申为彼此影响,相互交流。互动体验式景观实际上代表了某种文化,它能够创设出某种主题,引导游客沿着既定的轨道获得预期的感知体验,并从中获得某种深刻感受,或体会出景观元素的内在价值。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则可以理解为设施主体通过引导,使得群众进行亲身体验从而获得主观感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互动型城市设施的研究起源较早,狄尔泰在十九世纪就着眼于此,给出了有关于“体验”的概念解释。而后马克思与恩格斯也提出了: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与环境之间具有互动性。国内方面,李世国老师在交互系统设计中提出了交互式产品的四个基本原则:易用性原则、可用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可参与性原则。互动理念在城市设施与空间中的应用则出现较晚,从知网研究文献来看,以“互动体验式景观设计”为主题进行搜索,仅搜索有十四篇中文期刊结果。以“公交站台互动性设计”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仅有三篇文章,且均为对于公交站台广告牌进行设计的研究。由此可见,我国在有关互动型公交站台方面目前仍旧较少,但已逐步涉及公交站台空间,这意味着公交站台的互动性相关设计正逐步被人们重视,而无论是广告又或者是站台空间的设计,其受众群体的界定范围均为短时停留的候车群众。
(三)城市公交站台现存问题分析
1.设计缺乏人性化
站台作为公共空间,在公交站台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站台所处环境,人性化是站台因具有公共开放特点所必须要具备和体现的特殊需求。在设计站台的过程中需要提取和运用当地文化脉络,做到站台既能和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又能满足当地使用者的心灵需求。站台空间的设计,除了满足基本的功能设计考量外,还要让候车群众能够自由且自主地参与到站台空间中来。
站台设计公司往往将站台的设计与安装一同包揽,因此各个城市的站台在材料和空间结构等方面都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各地特色及需求。公交候车设施使用最多的是金属材料,如不锈钢管材及板材、铝板、铝型材、镀锌钢、碳素钢等。哈尔滨冬季严寒,但站台座椅没有进行相应的保暖设计,依旧采用冬冷夏热的金属材料,缺乏人性化设计。
2.设计缺乏辨识度
公交站台作为城市家具的一部分,担当着展现城市风貌的责任,公交站台的设计与城市特色文化的联结越发紧密。公交站台担负着传承和发扬城市当地的文化的重任,在设计中发扬城市特色,可提取当地特色与公交站台结合。当下城市盲目打造中华特色地标,没有从城市文化的内在本质着手,并没有考虑将城市特有的文化脉络融入其中,只是对现有的文化符号进行“搬运”。公交车站作为城市文化展现的重要名片,受此影响,造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哈市公交车站缺乏对于哈市特色文化的提炼,仅仅是将哈市建筑文化中的一些柱头及雕刻文化生搬硬套至站台外形设计上,既没有体现文化内涵,也难给游客和居民留下深刻印象。
3.设计缺乏互动感
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人服务,也应该具备空间和使用者进行互动的功能。公共场所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使用者和空间的交流互动,要注重环境和人的关系。站台作为居民和游客频繁使用的公共场所,哈尔滨站台仅满足了基本的站台功能,并没有通过设计建立起站台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提高使用人的参与感,让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
三、基于互动理念的哈市特色站台设计研究
公交站台的互动性属性应基于公交站台与候车人群的良好沟通,考虑到公交站台的形式会对候车群众的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产生影响。因此,站台在设计时应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探究如何使候车人群在候车期间能够与站台产生共鸣。我们可以从使用者对于环境的本能反应以及候车群众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设计,创造良好的站台互动环境。
(一)本能设计
公交站台固有物质层面的属性也就是我们在本能设计中着重注重的部分,人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往往视觉感官首当其冲,为人们提供最直接的感觉。基于使用者本能体验的互动性设计,更多的是注重产品带给用户的视觉体验,营造合理的空间氛围,通过用户的视觉体验来让使用者对场景产生沉浸感。因此,基于使用者本能设计的公交站台重心应该放在公交空间的造型、装饰、色彩以及装饰材料等方面。
1.融入建筑造型
在设计公交站台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站台和站台周围环境的和谐性,更要灵活运用当地特色文化,考虑城市传统的建筑风格、城市色彩倾向、民风民俗等,以此树立起独属于本城市的鲜活站台形象,打破公交站台千城一貌的雷同感。站台造型作为站台空间主要视觉要素,对站台空间氛围的营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公交站台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在站台的造型上凸显哈市的建筑文化特色。融入哈市建筑文化特色的公交站台造型可以唤醒候车群众对于哈尔滨建筑文化的记忆,也将文化属性赋予了城市交通系统。公交站台的外观装饰可以提取城市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特色,对目标进行提炼与归纳,并不断地重复推敲组合,完善草稿,最终确定最适合的设计元素。哈市教堂众多,可以提取教堂中的经典装饰符号——穹顶进行再创作,以此作为站台顶棚造型。
2.装饰元素装饰
空间设计中使用的装饰元素,一般是指以抽象或具象的形式展现于空间之中并与空间所展示主题相符的元素。装饰元素的抽象手法往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有着合理的内核存在;具象装饰元素则往往是通过生动具体的陈列手法来展示装饰元素的形体。公交站台空间包含广告等平面展示,属于展示空间。在哈市站台空间的设计过程中,从当地文化符号中寻找最合适应用于站台空间的母形为第一要务,将母形元素由具象不断抽象概括,建立起全新的造型元素,丰富设计结果。哈市站台空间中使用的装饰元素可以提取哈市标志性建筑的轮廓造型。比如我们可以归纳提取哈市经典的柱式装饰,进行简化与曲线取直,增加站台装饰性,烘托站台空间整体的氛围,也为站台空间增加一丝文化厚重感。
3.提取色彩元素
色彩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刺激形式,通过自身显目直观的特性刺激人们视觉,在精神层面,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设计者借助色彩想要表达的情绪。首先,哈市冬季严寒且持续时间长,长时间处于纯白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严重的视觉疲劳。其次,一个城市的代表色往往与其代表建筑或景观有至关重要的关联。哈市的代表色彩可以从哈市经典建筑景观中提取概括,以圣·索菲亚教堂和中央大街建筑主体色彩分析可知,哈市代表色彩以黄色和绿色以及白色为主。在进行站台设计时我们可以借鉴城市代表色彩,选择绿色和黄色作为设计的主色调,既打破城市冬季环境的沉闷,同时也与整个城市的原有建筑环境产生关联,保持了环境的整体感。
4.利用本土建材
材料是人类进行创造的基础,是人类能为经济制造有用器件的固体物质。体现地域文化的公交车站,材料应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前提,考虑使用当地传统建材。直接引用当地传统建材,一方面是当地材料的安全性已经经过了实践的验证,另一方面则是材料的选用可以突出本地的特色,符合当地审美,能够与周围环境更好结合。当然,使用传统的建材并不意味着工艺的守旧,在哈市的公交站台设计时,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建筑手法和技术对于传统材料进行改造结合,让材料的质感表现也成为车站的设计美点。
(二)行为设计
在满足用户本能层面的需求后,需要基于用户行为进行互动性站台设计,分析候车群众的显性需求以及隐性需求,做到人与和站台的多元交融,使得候车群众能够拥有充足的体验感。满足候车群众的显性需求要求分析候车空间的功能,营造和维持最适合候车群众的服务功能。通过对站台空间的广告等平面展示以及总体空间的布局进行统筹设计,不断优化站台空间的整体组织结构布局。布局和站台造型进行呼应,展示哈市地域建筑特色,以具有逻辑性,故事性的空间展现在候车群众面前。站台空间中候车座椅,灯牌,路线查询器等一系列设施重新布局,使站台空间内部更具有张力,空间划分更具层次。满足候车群众的隐性需求时则需要考虑候车空间对候车群众精神层面感受的影响,利用站台空间中候车时间长的特点,有计划的引导候车群众在候车时与站台空间进行交流与互动,强化候车群众体验感,进而调动候车群众的主动性,使候车群众充分感知站台空间所展示的城市文化。
结语
公交站台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设施,必须担负起城市文化宣传的重任,城市建筑文化是每个城市最直观的历史记忆。将互动理念与站台设计相结合,从用户体验层面进行设计,增加感情互动体验,同时引入建筑元素,拓展公交站台的设计内容,探索站台空间和城市文化传播结合宣扬的更有效手段。以交互的思维对站台进行艺术设计,拓宽公交站台使用功能的多样性,激发人们候车时对城市文化的需求感知。